5月25日是楊絳先生往生一周年,
楊絳先生享年105歲,
是著名女作家、文學翻譯家、外國文學研究家、錢鍾書夫人,
與普通男人稱之為先生不同,
能稱為「先生」的女人必須要有大學問、
有風骨,是個真正的讀書人。
而楊絳先生的這一生,
用錢鍾書先生的話形容最具為貼切
「最賢的妻,最才的女」,「贈予楊季康(楊絳本名),絕無僅有的結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
自愛人和愛女先後離自己而去之後,
楊絳先生就此閉門謝客,
醉心學問。
楊絳先生對於人世間的生離死別很是豁達,
只是思念是一種病,
總叫人不得已。
或許這次的新的人生之旅是個好的開始,
因為,
當愛情變成親情,我們就再也不會有分離。
他們之間的故事不禁讓小二想到了臺灣的一部倫理電影——《媽媽再愛我一次》
這部電影豆瓣評分高達8.3分,
好於83%的劇情片,
好於87%的家庭片。
三萬多人參與評價,接近一半的人給了5星。
改編自臺灣民間故事《瘋女十八年》,以倒敘的方式進行描述。
本片沒有跌宕起伏的高潮、矛盾,
也沒有顏值爆表的偶像、大牌明星,
就是母子之間分分合合的親情故事就足以讓我們涕泗橫流。
現在的催淚電影再強也絕對不能稱之為催淚重彈,
而他們在《媽媽再愛我一次》面前都是渣渣。
因為只有真實生活中流露出的感情才可以引起人們的共鳴,
每每想起淚眼婆娑、記憶猶新。
電影1989年在臺灣公映的時,並沒有得到臺灣觀眾的重視,放映幾天就下片了,
在海外連公映的機會都沒有。
1990年被引進內地,同年6月左右,造成了萬人空巷的局面,
在電影院不管男女老少全部哭的死裡譁啦、撕心裂肺,一個個都在玩了命的掉眼淚,
而且據說當年沒有哭的人都被認為是禽獸。
基本上所有的學校都會組織學生去影院觀看這部電影。
在那個電影票只有1元到3元甚至幾毛錢的年代,
《媽媽再愛我一次》創造了6億元的票房。
每當《世上只有媽媽好》響起,眼淚就在眼眶打轉。
在親情被人們逐漸淡化的年代,這部電影又重新喚起了我們內心的真善美,
可是當我們老了,
才會明白一份完整的愛,不比生活艱難。
也許是當年的我們還小,光顧著跟大夥一起哭了,
如果現在回頭看完整版其實裡面還有一段激情戲。
然而當年並沒有被剪掉,
全國的小朋友都看到了他們兩個在嘿嘿嘿,當然也包括被家長捂住眼睛的。
另外,開頭的那一段完全可以拿來給恐怖片當素材,
驚悚程度不次於嚇死人的《午夜兇鈴》。
然後接下來的80分鐘都在瘋狂的虐心。
黃秋霞與林國榮在年輕時本是男才女貌的一對,
於熱戀中乾柴烈火發生了肌膚之親,也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
可是林國榮的母親以秋霞身家不清白為由拆散了這對鴛鴦,
並以家族榮譽要挾林國榮娶了門當戶對的娟娟,
已經有了身孕的黃秋霞被逼無奈下回到鄉下投靠姨母。
而她在親戚家的生活並沒有像想像中那麼和諧,
姨母虐待,姨夫時不時地非禮她,還要遭受全村人漠視的眼光。
也開啟了本片的第一次虐心。
儘管生活很辛苦但是有了小強之後,黃秋霞也有了寄託。
雖然很窮但是母子相依為命的日子很快樂。
在母親累了的時候小強就唱《世上只有媽媽好》給她聽,
一天的疲憊隨之煙消雲散。
然而,好景不長。
數年後,林國榮的妻子不能生育,林家父母為了延續香火,
用盡辦法要小強離開母親回到林家認祖歸宗。
同時,最強催淚的序幕被拉開,
開始花式虐心。
志強被林家父母帶走,與母親依依不捨時,哭。
媽媽轉身離去時,
小強聲嘶力竭的絕望的喊著:「媽媽!媽媽!別走,別丟下我!「在配上《世上只有媽媽好》的背景音樂,
是個人都哭的眼淚鼻涕狂飆。
到了林國榮家,志強面對陌生的環境和父親,一切都不適應,
多次在夜裡因為思念媽媽而落淚,
而這裡也是他成年後一直沒有原諒爸爸的開端。
好不容易跑了回來,投入媽媽的懷抱,
又被媽媽殘忍的送回到林家,
感到被拋棄的小強眼淚又一次忍不住地流了下來。
一次風雨之夜,準備跑回媽媽家的志強為了避雨躲在廟外,
黃秋霞等人找遍了所有地方都沒有找到。
第二天早晨志強早已奄奄一息,
送到醫院後,醫生告訴秋霞小強可能會變成小兒麻痺、瞎子、啞巴,甚至更為嚴重,
聽到之後,秋霞情緒大為激動,
失足跌下樓梯成為瘋婦。
小強出院後,林家便將他與秋霞徹底隔離開。
母子二人再次相遇,已是18年後。
林志強是留學歸來的精神病醫生,母親是村子裡人人避而遠之的瘋子。
在精神病院小強遇到了他的母親,
並以一首兒時經常唱的歌謠《世上只有媽媽好》重新喚醒母親塵封多年的記憶,
母子終於相認,
虐心結束。
或許是因為母愛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題材,
或許是現在這個時代太過於喧囂,
或許是因為它給了善良的人們一個情感宣洩的埠,
這部電影以現在的眼光看確實有些粗製濫造,
但是愛永遠不過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