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Further 附中人Further
今天距 2008 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已有 12 年整,那個舉國歡騰的夜晚仿佛並未遠去。
12 年前,為調動起全民奧運熱情,北京奧組委推出歌曲《北京歡迎你》,由兩岸三地 79 位明星共同獻唱。其中負責演唱第一句歌詞的是不到 10 歲的北京女孩陳天佳。
奧組委認為她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四年前的雅典奧運會閉幕式上,就是她站在紅燈籠上,用稚嫩嗓音清唱了經典民歌《茉莉花》,並向全世界發出邀請:Welcome to Beijing。
那時,陳天佳在北京小學就讀,畢業後考入北京師大附中,並於初中後出國留學,消失於大眾視野。
一個月前,她再次與因北京奧運會而備受矚目的童星林妙可、楊沛宜等一起錄製了抗疫歌曲《Together》。她曾向我們講述了她眼中的奧運故事。
* 本文 2018 年首發於《附中人Further》第 49 期雜誌
文 | 線頭兒
編輯 | 孟旭原
圖片及視頻來自於網絡
❶
「迎接另一個晨曦」
我是陳天佳,12 年前,我唱了《北京歡迎你》的第一句:「迎接另一個晨曦,帶來全新空氣」。直到今天還有人在我的微博下面留言說因為聽了《北京歡迎你》而特意過來看我。
其實我自 2014 年從附中初中畢業後就去加拿大溫哥華上學了,現在已經高中畢業,正在讀大學。十幾年前的故事,感覺已經很遙遠了。
我記得當時我正在外面上英語補習班,奧組委給我媽媽打電話,讓我去美術館后街那裡錄首歌。下午下課後我媽媽才帶我趕過去,那會兒還不知道是個什麼事情。
到錄音棚以後我才第一次聽到這首歌,現場學,只教我要唱的部分。學了差不多半個小時就開始錄了,現學現賣。當時錄了兩句,從「迎接另一個晨曦」到「茶香飄滿情誼」。後來可能因為要參與演唱的明星太多了,就只保留了我唱的第一句,後面那句就是劉歡老師的了。
錄了幾次工作人員就說可以了,我們就走了。其實當時我還唱不全這首歌呢,但覺得挺好聽的。我也是和大家一樣,在這首歌正式發布的時候才聽過一遍完整版的,然後是自己學會的唱整首。
《北京歡迎你》歌曲錄製
又隔了一段時間,奧組委通知我去拍 MV 。拍攝時間很早,得從太陽還沒出來的時候就開始拍。我的小學是寄宿制,所以特意提前一天請假回家住了。
拍攝地點就在前門箭樓上。那是我第一次登上箭樓,攝製組在箭樓上搭了個臺子,我站在上面,背景剛好就是正陽門。現場工作人員有 20 多個,機器有四五臺。我穿的那身紅裙子也是導演組準備的。不過那天很冷,而且很不巧趕上有點陰天,一直拍不到太陽。可能整個拍了三個小時,兩個半小時都用在等太陽出來。好在我幸不辱命,基本上拍了一次就過了。
我是和學校請了一上午假去拍攝的,我清楚地記得回到學校的時候大家正在上體育課,同學們都問我去幹嘛了。他們不會刻意和我說什麼,當時大家還都太小,不明白這意味著什麼。
其實我還穿著同樣的紅裙子和成龍大哥在長城上拍過幾個鏡頭,只是最後沒有被剪進正片裡。MV 播出後,走在街上也沒有人把我認出來過。
《北京歡迎你》MV
後來又是奧組委聯繫我,通知我去太廟,在奧運倒計時百天晚會上唱《北京歡迎你》。
晚會是 4 月 30 號,距離 8 月 8 日晚 8 點北京奧運會開幕剛好 100 天,我們的節目就被安排在主持人倒計時之後,是全場的一個高潮,70 多位明星都來了。
那也是我第一次去太廟,晚會當天上午就已經到現場準備了,因為很多節目需要彩排、走臺,隨時可能要叫到我們。化妝是從下午開始的,晚上是在現場吃的盒飯,然後就要準備候場了。
臺下觀眾有幾百人,我還是要唱整首歌的第一句,沒覺得太緊張。我從小上的幼兒園就是藝術幼兒園,小學和初中都加入了舞蹈團,一直到處演出,已經習慣了。唯一的問題是,當時給其他明星準備的立麥都很高,我太矮了,夠不到,只能戴耳麥。
北京奧運會倒計時 100 天晚會現場
當天的那身白裙子是我自己準備的,但後來看晚會直播錄像發現,當我唱歌的時候鏡頭還是遠景,根本沒有切到我。後來我唱完這一句就站到了隊伍旁邊,在一群大人中就更難再找到我了。不過也沒有什麼遺憾不遺憾的了,能參加這樣的晚會已經是我的榮幸了。
之後每次無意間聽到《北京歡迎你》的時候還是有種很神奇的感覺,聽著自己的聲音從音響裡傳出來,放到大街小巷都是,甚至到現在偶爾都能在街上聽到,很奇妙。
❷
「Welcome to Beijing」
很多人可能都還不太理解,為什麼當時不到 10 歲的我可以有機會和成龍、劉歡、那英這些大腕兒一起唱這首歌。其實我和奧運的緣分是從 2004 年雅典奧運會就開始的。那時候,張藝謀導演的團隊已經在準備雅典奧運會閉幕式上的「北京 8 分鐘」。
我當時 5 歲,在北京藍天宇鋒幼兒園上學。6 月份的時候,有個導演團隊來我們幼兒園選人,說面試的時候就指定唱《茉莉花》,可我根本不會唱。我爸媽中午接到的通知,趕緊把我接回家,臨時教我唱了一中午,還是沒學會。下午在青藍大廈面試,我就在面試的時候跟老師說:「我不會唱《茉莉花》,我給你們跳個舞吧」。之後就表演了剛剛在幼兒園學會的一個舞蹈《郊遊》。因為這個舞太短了,我連著跳了三遍。
其實我當時根本不知道那是在為什麼選拔,更是完全不知道面試我們的大大就是張藝謀導演。我面試出來以後還和我爸說,大大說我跳得挺好的。後來慢慢長大才有概念,原來當時是那麼著名一個導演坐在我面前,當時只覺得是一個和藹可親的光頭大大。
一個星期後我就接到通知說選上了。我媽都愣了,說「不用再複試了嗎?不用海選嗎?」
網上有人說我父母有背景,其實根本不是的,我爸媽都是普通人,做服裝生意的,真的沒什麼與眾不同的背景。只是因為我們幼兒園的藝術團經常去中央電視臺、北京電視臺演出,張藝謀是偶然看到了其中一場演出後,才點名要從我們幼兒園選人的。當時幼兒園老師一共推薦了 24 個小朋友,最後挑出了兩個。
陳天佳(右)與一同被挑中的另一位小朋友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選中了我,我老師說是因為我「膽大,能吃苦,說話特衝」。之後我們兩個就一起參加排練,張導還專門留下我們倆做過指導。我們平時在幼兒園經常參加演出,上臺對我們來說沒什麼問題。最大的難度就是最後一句,要用英語說「Welcome to Beijing」,我每天都得認真反覆練習這一句,直到大家認為我發音準確為止。
沒過多久我們就得準備出發去雅典了。在我印象中,當時奧組委說每個孩子只能帶一位家長陪同。我爸爸當時忙於工作,就沒有和我一起去。但他又怕我想家,也怕吃的不合口味,就特意給我做了一罐炸醬。我真的非常喜歡吃炸醬麵,到現在在溫哥華有時候都會自己做炸醬麵吃。到雅典的第一天晚上,我就把炸醬拿出來,結果都被大家用黃瓜蘸完了。
到了雅典之後就有一場新聞發布會,但當時我已經坐了十幾個小時的飛機。那是我第一次坐飛機,過於興奮,那麼長時間就沒睡過覺。結果一到發布會上,就開始犯困了。在那之後我們開始彩排、等待,有時候一等又是十幾個小時。
我們的節目是「 8 分鐘」裡的最後一個部分,我要等燈籠散開之後才出現。而當時大家在外面排練,又沒我什麼事,燈籠裡又很黑,我就躺在裡面睡著了。直到要上場時,一位副導演檢查各種道具,才把我喊了起來。
直到閉幕式當天晚上 8 點多,我媽媽才被告知我要獨自登臺。我沒覺得自己在上場前有多緊張,但我看見有個在我之前唱京劇的哥哥上場前吐了。後來我爸說我還是有點緊張的,沒有彩排的時候唱得好,不過調還是都唱對了。
2004 年雅典奧運會閉幕式上的陳天佳
演出之後被大家議論最多的是我當時在臺上被嚇得哆嗦了一下,直到今天有人提起「北京 8 分鐘」的時候還記得這個瞬間。
我確實是被嚇到了,當時無論在國內彩排,還是到雅典的彩排,用的彩帶都是沒有聲音的。但到了正式演出的時候,我唱完歌彩帶噴出來,不知道怎麼發出了那麼大的聲音,所以就嚇了一跳。
那天我們是坐著最後一班由雅典飛回北京的奧運包機回來的。
❸
奧運之後
十多年了,至今仍有因奧運出名的童星在被人談論,而我自《北京歡迎你》之後就很少出現在公共視野了,有人說我是在最紅的時候淡出了,為我感到可惜。其實在我看來,我反而並不希望自己被過多關注。
我媽媽也告訴我,要保持低調。當時從雅典回來,同學們本來也不知道我就是「小茉莉花」,有同學主動跑過來說「電視上那個人好像你」,我才點點頭。之後是班主任趁我不在班裡的時候才跟其他同學說了這件事。上了附中以後我也沒有特別和大家說過,可能很多同學到現在都不知道。
我覺得那時我還很小,應該以學習為重,而且我的興趣也並不在這方面,我更喜歡幕後工作,小學的時候我就是班裡聯歡會的總導演了。現在我在加拿大學傳媒,以後也希望從事策劃這一類的工作。
當時在附中讀完初中後我就選擇出國,一方面是比較喜歡國外的教育方式,一方面是覺得在國外學習就沒有那麼累了。可只有真正出國後才了解,我把一切都想得太簡單了。
我自己一個人在國外留學,沒有親戚朋友。生活其實很簡單,不像那些美劇裡面那麼多姿多彩。我的日常生活就是,早上起床去上課,午飯一般在學校食堂或學校附近的餐廳解決。大概上到下午四點半,回家買菜做飯,晚上做作業。
陳天佳近照
說起來我也覺得不可思議,竟然真的有人在加拿大認出我,據說是因為他當時在雅典奧運會閉幕式的時候有去到現場看。除此之外,我沒有和任何人主動提起過這些事。我覺得都已經過去了,也沒什麼特別的。
反而是現在我幾乎每發一條微博,評論裡還有很多人提起十多年前的事情,或是因為看到了當時的影像才認識現在的我。我覺得很榮幸,因為參加了這樣舉國同歡的活動而被人看到,但同時我也覺得,對於現在的我來說,真的已經有點遙遠了。
加拿大和國內最大的區別是,加拿大一年有三個假期:春假、寒假和暑假。一般情況下,我會在三個假期裡都回來。我家就住在前門附近,在家裡就能看到前門箭樓。偶爾看到,還是會想到自己曾經也為奧運會出過一份力。
但 10 年間,變化還是太大了,無論是這座城市還是每個人。我每次回來,都覺得北京好像又不一樣了。自己也是,很多曾經的想法都變化了。不變的是,這 10 年間,我從來沒在 KTV 裡再唱過《北京歡迎你》或《茉莉花》。
在我看來,我就是個普通人,除了幸運一點兒,沒有什麼與眾不同。比起 10 年前,我還是更喜歡現在的自己,更成熟了,有獨當一面的能力了。如果有機會,我希望可以對 10 年前的自己說:珍惜時間。10 年,真的一轉眼就溜走了。
(周敬對本文亦有貢獻)
原標題:《12 年前,唱《北京歡迎你》的附中女孩 | Further報導》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