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世界首個3D整體列印別墅出爐全過程
【解說】日前,世界上首個3D整體列印的別墅亮相北京通州區,工期僅45天。該別墅由巨型印表機使用特殊的鋼筋混凝土建造而成,可抗八級地震。7月5日,記者走進3D列印現場,為您揭秘3D別墅出爐全過程。
別墅分為兩層,牆體呈灰色,深綠色圓錐形屋頂,正門兩邊為圓柱形的牆面。而完成這棟別墅的機器就在它旁邊的這座廠房內。跟隨項目負責人吳建平進入廠房,一臺大型印表機展示在記者面前。吳建平告訴記者,世界上首個3D整體列印別墅就出自它手。
【同期】(3D列印項目負責人 吳建平)
這個呢就是我們的3D印表機,列印房子就是由它來完成的,這它的主要的組成部分呢,第一呢有兩個軌道,兩個軌道的中間的寬度16米,高呢,大約也是六米,列印的時候是由這個材料,材料是通過這個電子配料,配完料以後,完了呢是攪拌,攪拌完了以後通過輸送系統輸送到上邊,料從那邊下來,下來以後呢因為這塊兒是我們的核心部位,現在還不便於這個露出來,但是它那個料是從那下來的,是這個經過壓的那個材料,很密實的這個材料,完了再通過這個範圍之內把這個現在目前我們打的那個別墅打出來的。
【解說】吳建平說,別墅牆體、樓層板都是按建築行業規範要求用鋼筋綁紮,且選用的是C30的混凝土鋼筋,強度較高,因此可以抗八級地震。
【同期】(3D列印項目負責人 吳建平)
咱們這個3D印表機是怎麼列印的呢?它是由兩個軌道式,橫向地走,比如說橫向打牆是這麼走,如果打到縱向這麼打是可以打縱向的牆,這個提升的時候呢,那就是由這兩個軌道呢把它提升上去,就是一層一層一層一層地疊加,3D列印就是一個疊加的技術,它逐漸地上升,房子的結構逐漸地提升。
【解說】吳建平介紹,其實3D印表機列印房屋建築,他們早在2014年就有所嘗試並取得了成功。在廠房的另一邊,記者看到了一座長7米5、寬5米、高2米2的小型3D列印房屋建築,這便是吳建平團隊實驗成功的第一個3D列印房屋。由於是用砂漿製成,因此不能作為這個民宅來用。但是這個建築的建成,意味著當時他們的3D印表機器已經達到了列印房屋的功能。
【同期】(3D列印項目負責人 吳建平)
2014年我們就做出來了。但是說呢後來呢我們在現在再打這個房子,就是實實在在的,讓人能住而且安心地住放心地住絕對沒有問題,沒有危險。所以說我們就敢說我們的房子是抗八級地震的房子,現在做的房子。
記者 徐朋朋 姜夕佳 北京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