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松柰子
編輯 | Anita
前一陣, 在微博上被刷得沸沸揚揚,起因是前幾天豆瓣上有網友發了這樣一個帖子:
這個帖子隨後被瘋狂傳播,周杰倫的歌迷們和路人粉都不淡定了,難道「超話數據好」才是衡量一個優質偶像的標準嗎?
8090後的「叔叔阿姨」們為了證明「真正的實力偶像並不需要靠數據說話」,自發組織了「夕陽紅粉絲團」,紛紛重新下載了微博、關注周杰倫超話,學習如何投票打榜,用實際行動刷出了周杰倫粉絲的存在感。
(超話,網絡流行詞,是超級話題的簡稱,是新浪微博推出的一項功能,擁有共同興趣的人集合在一起形成的圈子, 類似於QQ上的興趣部落,大多以明星偶像為主)
甚至連一些名人也加入了陣營:
這場聲勢浩大的「夕陽紅粉絲團」與新生代流量明星粉絲的微博超話榜首battle,經過N個回合之後,昨天晚上周杰倫不僅榮登榜首,還成為了史上首個影響力破億的明星!
有網友說,有這樣的戰果,大概是因為:
之後有傑迷在ins上問周杰倫,「你知道我們做數據有多累嗎?!」周杰倫回道,「寶寶知道,但寶寶不說。」(周杰倫沒有官方微博,只有ins帳號,「jaychou」為周杰倫個人ins號)
人民日報官微,昨天也這樣評價了此次事件:
「中老年」歌迷用一次行為藝術解構了數據與熱度:流量不等於流行,榜單在網上更在心上,音樂品格終究由時間檢驗。過去的經典會過去,未來的流行還會來,老歌迷有自己的倔強,也希望:今天的中國音樂,有足夠精彩供明日迴響。
知乎網友蕭楚白說,「榜首雖然沒有意義,但大家更願意讓更有實力的人去擁有它。」
而周杰倫,正是那個公認的實力偶像。重要的不是周杰倫能拿下第一,而是二十年過去了,依然有人為周杰倫熬夜去拿第一。
周杰倫到底有多牛呢?他用音樂開創了一個時代——中國流行音樂巔峰的時代。
融合了Hip-hop、R&B、古典音樂等曲風的專輯《七裡香》,發行當月在亞洲的銷量就突破300萬張;2003年推出了《以父之名》,全亞洲50個電臺同步播放這首歌,創下了8億人同時收聽的記錄;歌曲《青花瓷》登上春晚舞臺,更出現在同年的高考題中。
2003年2月,周杰倫成為美國《時代周刊》亞洲版的封面人物」;2012年登福布斯中國名人榜榜首。
周杰倫在QQ音樂播放量破100億,目前還保持著網易雲、酷狗和酷我音樂平臺播放量的首位,同時也是YouTube播放量最高的華語歌手。
從明星到普通大眾,都有一大批欣賞周杰倫的人。
張學友和張家輝去聽過周杰倫的演唱會,《淘汰》是周杰倫為陳奕迅編寫的,還有孫儷、張靚穎、姚晨等眾多藝人都是周杰倫的歌迷。
宋丹丹曾在採訪中說:「我特別喜歡周杰倫,我的車裡都是他的歌。」
那時的校園裡,同學們下課喜歡抄周杰倫的歌詞,當時的微博還沒有超話社區,但只要周杰倫出了新歌,很多人就會搶著買磁帶買光碟,或者在mp3裡一遍遍地聽。
青春男女們都喜歡學周杰倫說rap、哼那些曲調,「咬字不清」的唱腔還在父輩的吐槽下逐漸成為年輕人的時尚。
他的專輯和演唱會門票銷售永遠瞬間售空,火熱狀況持續多年。無論男女老少,無論粉絲與否,都一定在大街小巷聽過幾首周杰倫的歌。
周杰倫出道16年73首精選歌曲
為什麼他能火20年?因為他的確才華橫溢。
抖音用戶@大聖神評說,「如果你仔細了解的話,在周杰倫時代之前,大量音樂都是抄襲國外,原創極少,包括周杰倫的時代,依然有很多歌手在抄襲。可是周杰倫卻用自己的才華,一首接一首的創作,引爆了整個亞洲歌壇,讓一向狂傲的韓國樂壇,一向孤高的日本樂壇都嘆為觀止。」
好的音樂是有「年代感」的,而周杰倫的旋律便是跨時代的,他本人也在自己的ins帳號上回復網友「我的歌到現在還在流行」。
他融合了中西方音樂的風格,在當時採用全新的唱法,說唱自成一派。雙截棍剛發行的時候,被很多人吐槽「唱得不知所云」,後來,七歲小兒也會哼那一句「快使用雙截棍,哼哼哈嘿」。
男孩子們喜歡把半島鐵盒和七裡香裡的歌詞,寫進情書,給喜歡的女孩子,很多年以後,他們有了家庭,依然會懷念當時哼過的「雨下整夜,我的愛溢出就像雨水,院子落葉,跟我的思念厚厚一疊」。
他和詞人方文山的「天作之合」更開創了中國風潮流,每一首都是經典,旋律或婉約或悲壯,或清麗或激昂,引發了海內外越來越多人對中國風的關注。
他還彈得一手好鋼琴,鋼琴曲《Secret(加長快板)》靈感來源於古典鋼琴,全曲完美地拿捏了不同鋼琴家的作品風格。
不僅如此,他的題材多樣,有電影配樂手法如《以父之名》,揚中華國威題材如《龍拳》和《霍元甲》,激勵人生的《稻香》,表達親情的《外婆》和《聽媽媽的話》,以及反對家暴的《爸我回來了》。
周杰倫和妻子昆凌
如今已經40歲的的周杰倫,將更多的重心放在了家庭,但並不意味著優質音樂人從此被遺忘。實力派演員、歌手的微博數據可能不好看,但他們靠優秀作品拿下的樂壇地位與國民認可度,並不是流量明星靠粉絲刷數據就能獲得的。
造星方式在更新,但人們對於優質音樂、影視作品的要求,並不會隨著時代變化而降低。正如黃家駒、梅豔芳成為了上一個時代的經典,周杰倫,在20年後,也終於成為了一個時代的經典。
你問為什麼路人都在忙著刷屏、支持周杰倫?因為,他是「周杰倫」,這三字就足夠了。
昨晚,人民日報又發布了第二條評論:
雖是娛樂「遊戲」,卻映射了時代徵候。這不是代際衝突,更無關價值觀斷裂,而是一場聯合致敬,尋找內心深處的寄託。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偶像,一個群體有一個群體的嚮往,向美好看齊,夯實審美坐標,歲月就無法帶走我們的鄉愁和堅守。
周杰倫(左)蔡徐坤(右)
是呀,表面上看只是兩家粉絲的打榜行為,其實更多的是在為各自的青春打call。
除了周杰倫,曾經的張國榮、劉德華、陳百強,哪一位不是經典優質偶像,他們的超話有的甚至都沒有進前100位。即使他們當中已有人去世多年,但他們的作品依然在傳唱,經典永留存。
張學友(左)張國榮(中)梁朝偉(右)
也許幾天後,周杰倫的超話就不再是第一了,也許多年後,他會和上一代偶像一樣,慢慢被年輕人淡忘。
但是啊,依然會有很多人默默在自己的上班路上,聽著偶像當年的歌,年老之時,腦海裡響起的都是那個年代的音符,因為這是每一代人能記一輩子的青春。
不管是70後、80後還是90後、00後,每一份熱愛都值得被尊重,未來也將會湧現越來越的新生代偶像,重要的並不是表面的追逐,而是我們都能明白這個道理:
「即使被生活磨平了稜角,即使青春一去不復返,我們也依然要懷有少年初心。」
最後,想代所有有過偶像的同胞們說一句:
偶像們你們記住!你的歌迷年紀大了,只想給你們花錢,這些數據打榜啥的,搞不動,該發專輯發專輯,該開演唱會開演唱會,不管彼此變得多老,我們拄著拐杖也會支持!
作者:松奈子。讀者人物獨家撰稿人,視野所及皆是句讀,在世界中行走,以編輯這個世界,寫文和攝影的斜槓女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