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星際歷史:《天琴座的稜鏡》銀河家族的誕生
銀河星際歷史:天狼星的因素《天琴座的稜鏡》
銀河星際歷史:獵戶座的狂風《天琴座的稜鏡》
寫給遍布銀河系的天琴座孩子,願你們憶起自己的星際傳承——Lyssa Royal & Keith Priest 合著《天琴座的稜鏡:探索人類銀河起源》
第六章、昂宿星-地球的表親
在天琴座系統的早期發展階段,兩極之間的第一次衝突開始發生。一些天琴人體現了女性極化的觀念——直覺和允許。他們相信重新整合的途徑是通過內在的發展。然而,其他天琴人則偏向於男性化。他們的哲學支持這樣的觀點:為了進化,他們必須主宰已知的宇宙。這在兩者之間引起了很大的分歧。
隨著天琴文明的發展,一群天琴人決定,他們寧願發展自己的文化,遠離他們所察覺的負面影響。因此,他們在銀河系尋找新的家園。在尋找中他們發現了一顆富含自然資源的年輕星球。這顆行星就是地球。
歷經世代以來,這個群體居住在地球上,與發展中的靈長類種族和平共處。然而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他們發現不能像他們所期望的那樣,適應地球的物理和電磁環境。在這段時期,他們混合了少量靈長類動物的遺傳基因,以幫助他們融入地球環境。經過世代的發展,他們的DNA發生了輕微的變化,使他們更適應地球。
當這些地球-天琴人將靈長類的遺傳基因混入他們自己的基因時,其他的天琴人團體也來到這個星球上將天琴人的基因添加到靈長類,來實現創始者以及他們自己的願望。這些天琴人的到來加劇了與最初逃離的地球-天琴人的衝突,所以他們選擇尋找另一個行星系統來殖民。他們希望建立一種新文化,在那裡他們能夠從過去根深蒂固的舊衝突中脫離出來。他們對這一區域進行了廣泛的探索,最後決定選擇一個年輕開闊的藍色星系,稱為昴宿星團。
*我們在昴宿星系統中只能看到七顆恆星,從昴宿星的觀點來看,有數百顆恆星與適宜居住的行星(從地球看不見),組成了昴宿星殖民地。
當昴宿星系統開始被地球-天琴人殖民時,他們的目標是成為非常平衡、獨立的種族。這反映在他們的選擇上,一個全新的、穩定的星群。最重要的是,他們渴望創造一種基於和諧、真理和無條件愛的文化。一旦殖民計劃被知道了,那些想要新家園的天琴人後代也決定殖民昂宿星團的其他區域。
這些早期的昴宿星人(先前的地球-天琴人)擁有高度發展的直覺技能,以及創造一種社區生活方式的內在渴望。整體和自我同樣重要,帶著這種渴望,這些存有還是花了數代人的時間去發展成熟,從他們的根源天琴人中分離出來創造他們自己的身份。他們歷經世代發展了本質上是哲學的新文化,技術上以適合其發展的速度進步。儘管有幾個時期存在衝突,這些新昴宿星人創造的文化基礎在很長時間裡保持穩定。
經過世代的發展,以社區為導向的昴宿星人開始如此喜愛和平與安寧,以至於他們學會了否定一切負面的形式。他們越來越深地淹沒了他們的人類自然傾向。直到他們的內心出現了巨大的空虛。沒有衝突、沒有決心、也沒有學習。他們的內在有個聲音在呼喚,有一部分人渴望被傾聽。
他們從這口絕望之井中向他們的祖先天琴人請求援助。當這個要求得到回應時,天琴人驚訝地發現這種文明實際上已經從創造中自我隔絕了。昂宿星人不知道在他們周圍的宇宙中發生了什麼。他們不知道獵戶座人的痛苦,儘管他們都是天琴人的後代。
當昴宿星人意識到獵戶座的鬥爭時,他們內心沉睡的巨龍甦醒了。他們感到了熱情,他們再次感受到活力,他們的靈魂深處迸發了深刻的使命感,他們主動提出在獵戶座的鬥爭中服務。在那時,他們決心與獵戶座的陰暗面作鬥爭。
因此開始了,他們通過許多工具進入獵戶座鬥爭。有些靈魂選擇直接投生到有兩個極性方向(正面和負面)的系統中,以理解這場鬥爭。投生獵戶座鬥爭的大部分昴宿星人被困住了——進入獵戶座轉世周期很容易,但幾乎不可能逃脫。其他人選擇與「黑色聯盟」結盟,或者繼續投生在昴宿星系統內,並試圖牽制獵戶帝國的擴張。他們竭盡全力反對周圍的陰暗面。不知不覺中,他們還與自己內心的陰暗面作鬥爭。
鬥爭仍在繼續,昂宿星人對獵戶座負面的戰鬥熱情,就像他們對自己潛在的暗影一樣激烈。
他們非但沒有找到內在的真理,反而持續對自身負面的憎恨。當獵戶帝國摧毀了他們居住的一顆行星時,他們就主動脫離了獵戶座的鬥爭。這個無生命的、燒焦的星球仍然存在他們的系統中,作為他們過去行為的一個提醒。當那顆行星被毀滅時,昴宿星人也被摧毀了,最終陷入僵局。
在最高層次的存有看來,每個參與獵戶座戲劇的意識都倒退了。他們評估了形勢,很明顯需要從不同的角度來解決這個問題。他們同意將衝突擴展到銀河系內的另一個競技場。昂宿星人面臨著一個選擇:他們是將他們的能量送回昴宿星家園,還是同意徹底解決他們自己的問題以及獵戶座的鬥爭?
最初,他們選擇了回家。這可以使他們聚集力量,探索他們靈魂的深處,找到成為整體的方法。他們非常害怕負面以致於變得固化。他們等待著、他們思索著、他們步履蹣跚
在他們等待的時候,創世項目開始在地球上全力進行。天琴人是這個項目的實質指揮官(在創始者的領導下),接受來自其他實質團體的援助,例如天狼星人。很快就顯而易見,他們的創世項目需要地球起源和地外起源的基因結構。他們聯繫了昂宿星人。
起初昂宿星人表示不願意再次與地球有牽涉。然而,天琴人機智靈巧地指出昴宿星人可能從中收穫的利益。了解到昴宿星人最初將地球靈長類的基因融合他們自己的,天琴人承認他們需要昴宿星人DNA的某些方面來發展地球上的人類物種。不知不覺中,他們也為昂宿星人創造了去徹底面對他們負面的一種方式。
有個提議,從昴宿星人到地球物種的DNA轉接,經過漫長的時間將創造一個類人種族,他們將是地球人類,但也有外星根源。這些地球人類最親近的祖先將是昂宿星人,通過這些家族關係,昂宿星人將被允許參與地球物種的發展。在參與過程中,他們會觀察種族的發展且間歇性地互動,為了讓他們繼續前進,並了解人類的負面性。這會間接地治癒昂宿星過去的痛苦。經過勉強與天琴人再次聯合後,一群昴宿星人最終同意了。
因為這個協議,數千年來昴宿星人與地球上幾乎每個原始文化都有互動。許多洞穴牆上飾刻著太空人和宇宙飛船的壁畫,許多古代文獻記載著這些來自天空之神的行跡。並不像如今的人類那樣看待他們視自己為神。然而,從原始人類的角度來看,他們肯定看起來就像神。
在類人物種的某些發展階段,放棄個人權力交給像神靈或神奇的人物是很普遍的。這變得廣泛流傳,沒多久昴宿星人開始享受他們被給予的權力。他們開始執掌權力,一些人開始利用恐懼來操縱。他們從發展中的地球上學習,這個靈魂層面的協議變成了對個人慾望的滿足。許多關於眾神嫉妒的古老神話,都與這些來自其他系統的外星存有直接相關,包括昴宿星人。
*這些神話的例子,包括埃及人記載賽特和奧西裡斯的衝突,蘇美爾人記載恩基和恩利爾的衝突。這些似乎是典型的眾神戰爭,很多文化中都有類似的人物傳說。
當這些勢力狂歡作樂時,有必要對這些外星存有提醒他們的目的。部分昂宿星人對其他來訪團體常常懷有怨恨。在幾千年的時間裡,昂宿星人的勢力不斷增長,然後不斷被提醒要擺正他們的位置。他們很快就知道了這一情況,他們一直希望接觸到自己的負面,這下他們的願望實現了。
那些參與地球互動有關的昴宿星人都來自同一時間連續體。他們的接觸符合他們的發展,他們還沒有完全掌握操縱時間/空間的複雜技術。直到20世紀,地球才開始從許多不同的時間框架,同時吸引昴宿星人的接觸。
儘管直到今天,接觸仍在斷斷續續地進行,但相比早期這種接觸已經放緩。大多數昴宿星人不再認為地球人類是孩子,他們允許人類做出自己的選擇。一旦地球開始它的科技時代,它就被密切關注著達到必要的臨界數量,為激活DNA編碼以保存物種。自20世紀40年代以來,無論是肉身的、還是非肉身的外星人都在監視著人類,並試圖通過微妙的方式進行交流。昂宿星人是第一個開始大型友善接觸計劃,與地球進行實質接觸的外星人。儘管這種接觸早在20世紀30年代就悄悄實行,但直到20世紀70年代才開始受到廣泛關注。
*有跡象表明負面的天狼星人在1930年代開始接觸地球,他們的負面行為總是被友善的昴宿星人所反擊。這種大量的接觸活動(正面和負面的團體都有),似乎發生在每隔20年的周期中:1930年代、1950年代、1970年代、1990年代
一個名叫比利·邁爾的瑞士人,記錄了他與昂宿星太空人Semjase數百小時的談話內容。他也擁有大量展示昴宿星太空船的照片,這些照片使用攝影技術拍攝,他聲稱昴宿星人和他們的盟友達爾人(DALs)帶著他去時間旅行,到過去和未來看各種各樣的事件。
這個接觸自從被揭示以來就引起了重大的爭論。昴宿星人主動提供了證據給邁爾,比如一塊金屬樣品。IBM資深科學家馬賽·沃傑對樣品做了分析,並在電子掃描顯微鏡下轉換為錄影帶記錄他們的發現。分析揭示了一種不尋常的成分組合,包括地球上非常罕見非常昂貴的元素銩。此外當進一步分析時,樣品似乎顯示出金屬和晶體的雙重特性。金屬樣品隨後就消失了,不過分析錄像還在。
在UFO研究團體中,這個案例是不分精華糟粕全盤否定的典型例子。因為它「太容易了」,常被認為是欺詐。當邁爾試圖建立昂宿星太空船的模型時,模型被發現了照片因此被認為是偽造的,整個案件被貼上了惡作劇的標籤。
1970年代來自Semjase和同伴的教導現在開始被更廣泛的了解。他們教導靈性真理,同時也給出了昂宿星種族的部分歷史。有些教義警示人們,自然和人為災難伴隨著新時代即將來臨。似乎這些昴宿星人從他們歷史的方向,警告人類大災難即將來臨,這是他們接觸內容的一部分。雖然這些教導在被給予時可能是適用的,但人們可能會問它們與如今大眾意識有何關連。
有跡象表明在1980-1982年期間,地球的大眾意識已做出了轉變,從未來的災難轉為日益增加的責任。因為這些昴宿星的教導是在轉變之前給出的,也許他們代表了一個舊的觀念。這並不意味著它們是無效的,但確實意味著人類可能會有不同的前景,反映了人類最近在大眾意識層面上做出的選擇和改變。
現在來到我們身邊的昴宿星接觸(既有實質接觸也有心靈感應的形式),可能會回應不同的聲音。有些聲稱是邁爾接觸的昴宿星人後代。這些昴宿星人公開談論他們艱難的過去,以及為何他們覺得需要使用某些策略與地球來往。他們承認有自己的接觸動機,並為他們所學到的一切感謝這個星球。他們正在幫助社會明晰其他形式的接觸,比如他們沒有直接參與的負面綁架經歷。他們以任何可能的方式真誠地幫助人類,允許這個星球實現全球以及銀河的觀點。
昴宿星人在他們當前與地球的互動中,有試探性的特定原因。幾千年來,他們涉足地球要麼保護我們免受危險,要麼出於「我們自己的利益」像孩子一樣控制我們。一些分裂的團體甚至為了自己的目的操縱人類,這對他們來說這是一個巨大的恥辱。他們現在認識到人類必須作出自己的選擇,他們必須相信人類有能力這樣做。他們通過幹涉創造了一個業力循環。為了他們自身的增長,放棄這個周期已經勢在必行。在地球上延續幹涉模式的想法是昴宿星人面對最可怕的想法。
昴宿星人在未來會繼續與地球人類接觸嗎?
由於他們與地球人類身體上最相似(以第四維度的形態),他們成為第一批毫不掩飾地行走在這個星球上的外星人,這似乎是合適的。然而他們強調,儘管人類可能想要從天空中見到自己的表親,他們也不會啟動一個開放接觸計劃,直到人類可以擁抱穿過馬路的(外星)表兄。這取決於這個星球,因為是人類在發號施令。我們最終是否準備放下恐懼認知我們的星際傳承,並接受他們伸出來的援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