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臺語受邀唱臺語歌 李懿驚呼:膽子很大

2021-01-14 ETtoday星光雲

記者蕭雅玲/臺北報導

有「最美女丑」之稱的李懿,上山下海、主持都難不倒她,對她來說,難度最高的事情就是唱歌和講臺語,日前受邀到臺南工研院代表各行各業代表演唱公益歌曲《伸手》,還直言:「我唱歌很難聽,臺語又很爛,他們(工研院)真的膽子很大。」

李懿日前進棚錄音唱臺語歌。(圖/伊林娛樂提供)

進錄音室錄音前,李懿還與臺語歌手謝銘佑在現場直播玩起「臺語大挑戰」暖身,卻沒想到她的「破臺語」讓網友們笑爆,後來在謝銘佑的臨時臺語惡補教學下,錄音才順利完成。

工研院推出臺語公益歌曲《伸手》,邀請臺南各行各業代表演唱,李懿是歌曲中的驚喜嘉賓,她表示,家裡平時沒有講臺語的習慣,她的臺語則是跟臺南出身的前男友學的,這次唱臺語歌,除了要注意發音還要記歌曲的音調,讓她覺得超困難,過程中「老師(謝銘佑),分配4句歌詞給我,我錄音時他一直鼓勵我說我唱得很好,超感動。」

相關焦點

  • 江蕙-臺語歌后
    江蕙本名江淑惠,在家裡排老二,江淑娜是老三,剛開始因敬技巧,江蕙一直到15歲才小學畢業。經友人介紹到中泰賓館的夜總會駐唱,改名為「江蕙」。幼時窮苦,年僅八歲與妹妹江淑娜在北投的飯店及臺北的酒家走唱,磨練出深厚的表演功力及精湛的歌唱。因所唱歌曲大部分都是悲傷情歌,與妹妹江淑娜合稱「苦情姊妹花」,近些年來苦情不再,應稱「幸福姊妹花」。
  • 臺語歌曲概說
    臺語歌曲是臺灣同胞用鄉音抒發的心聲,尤其是那些流傳久遠的臺語老歌,是臺灣同胞的集體記憶,積澱著對生於斯長於斯的鄉土的深情眷念。不同歷史時期的臺語歌曲,呈現出不同的內容和風貌,反映了臺灣同胞對特定歷史時期的社會現實的內心感受和精神訴求。
  • 被邊緣化的臺語歌與伍佰的臺客魔力
    1932年,臺灣出現了被稱作「第一首臺語流行歌曲」的《桃花泣血記》,這實際上是一首電影主題曲,同名電影由上海聯華影業製作,阮玲玉在其中大膽反串,出演男、女雙主角,引入臺灣時,為了加大影響力,特別製作了這首臺語宣傳曲,結果,這首結合了西方藍調元素的流行鄉音,竟然獲得了出乎意料的劇烈反響,唱片公司看到了商機,開始創造大量臺語流行曲,用臺語唱新歌的舉動,一時間蔚為風潮。
  • 被邊緣化的臺語歌,與伍佰的臺客魔力
    - 當年倡導「唱自己的歌」的胡德夫 -1932年,臺灣出現了被稱作「第一首臺語流行歌曲」的《桃花泣血記》,這實際上是一首電影主題曲,同名電影由上海聯華影業製作,阮玲玉在其中大膽反串,出演男、女雙主角。電影引入臺灣時,為了加大影響力,特別製作了這首臺語宣傳曲,結果,這首結合了西方藍調元素的流行鄉音,竟然獲得了出乎意料的劇烈反響,唱片公司看到了商機,開始創造大量臺語流行曲,用臺語唱新歌的舉動,一時間蔚為風潮。不過,這股風潮並未能戰勝日本殖民文化的強烈滲透,接下去的很多年裡,臺語歌演唱人還得學會演歌式的哭腔。
  • 歌林回憶錄:款款深情的臺語流行歌
    在歌林唱片不算太過久遠的歷史裡頭,除了那些時常能夠耳熟能詳的國語流行歌曲之外,還塑造了多首頗具閩南風味的臺語歌,同時更雲集了一眾實力派的臺語唱將
  • 朋友,你聽過臺語歌嗎?
    比如,每個人身邊都有一位自稱能唱周杰倫所有歌曲的朋友,但如果你好心幫他們點一首《火車叨位去》。當屏幕出現前兩行歌詞後,通常來說,你就可以欣賞到很多資深Jay迷尷尬而不失想求你切歌的複雜表情了。 比如,大部分我們耳熟能詳的臺語歌,基本都可以按主題分為兩類: a、老娘命好苦。b、老子要出頭。 連續劇《離婚律師》裡被姚晨唱火的《愛人跟人走》,就是前者的代表。
  • 締造金曲的臺語天后
    ,她經歷了太多不被外人熟知的艱難困苦,直到1984年憑藉《惜別的海岸》開始走紅,逐步成為臺語歌壇的代表人物,她優異的唱腔得到了第一屆金曲獎的加持與肯定。,臺語歌曲亦然改變了過去悲涼悽苦的形象,開始與國語歌曲躋身主流市場。
  • 臺語歌暴衝 兩岸通吃
    寫下演唱會加場再加場紀錄、寫下小巨蛋連唱5場的是臺語界天后江蕙。當臺語歌脫離那卡西與夜市攤時,現今的臺語歌手也努力突破市場,甚至衝向海外演出。原本外界認為臺語歌壇市場相對局限,主要是在臺灣本地,甚至以南部為主力市場,海外則集中在東南亞一帶,而國語歌手前僕後繼的內地市場,則宥於語言限制,是臺灣歌手看得到、吃不到的一塊。
  • 許瑋甯甩女神包袱飆唱臺語歌 搭配舞蹈俏皮可愛
    許瑋甯甩女神包袱飆唱臺語歌網易娛樂3月28日報導 據臺灣媒體報導,許瑋甯、柯佳燕昨(27)晚受星座專家唐綺陽(原名:唐立泣)邀約,上臉書直播宣傳新片《目擊者》,三人原先從飯桌聊天瞬間變成KTV,許瑋甯還難得在鏡頭前開金嗓
  • 黃文星不怕臺語歌限制發展 期待與周筆暢唱情歌
    雖然是張臺語專輯,但是黃文星難掩喜悅之情。黃文星接受網易娛樂專訪時表示,未來有機會他還是會出國語專輯的,並表示不擔心臺語碟會限制其內地發展。黃文星還透露,期待未來有機會能跟同樣從內地歌唱比賽出身的師姐周筆暢合唱一首情歌,成為他個人的情歌代表作。網易娛樂:距離上一張EP相隔一年多,這段期間都在準備這張臺語專輯嗎?
  • 「臺語」、閩南語、「臺語文學」
    最近臺灣又有人炒作「臺語」了,《自由時報》的大標題:「臺語改稱閩南話是去臺灣化」。某綠色「立委」甚至說;「閩」字是門裡面有一隻蟲,是侮辱臺灣。可謂數典忘祖之極。  「臺語」和閩南語之爭也是老話題,民進黨「執政」時推行母語教育,指國民黨是外來政權,數十年逼迫民眾學「國語」,小學生說母語還要受罰,成長經驗痛苦。
  • 羅大佑去做「指甲光療」,迎接李千那飆唱經典臺語歌!
    30日將首次開臺語演唱會,邀請李千那合作,近期李千那的臺語專輯也讓他相當驚豔,羅大佑表示,「李千那的臺語歌很別致,她的喉音有一種韌度,使得悲傷的情歌 傷心而不悲哀,甚至有點撒嬌的韻味,是一種新女性臺語歌。」▲▼羅大佑為演唱會做指甲光療。
  • 「臺語歌后」江蕙 告別歌壇
    臺語天后江蕙在高雄封麥。(中時資料照片)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編者按】「臺語歌后」江蕙今年1月初宣布今年的「祝福」演唱會,同時也是她的封麥演唱會,而臺北加高雄場足足25場演唱會,說時遲那時快,9月13日迎接「最後的句點」, 不僅樂迷們不舍,其實二姐本人面對最後封麥最終場,也相當煎熬。
  • 李婭莎發第3張臺語大碟 金曲臺語歌王跨刀相挺
    「上海姑娘」李婭莎自奪得24屆金曲臺語歌后後
  • 盤點金曲獎最佳臺語女歌手黃妃的六首歌,真是好聽哭了
    歲月如水,走過才知深淺;時光若歌,唱過方品心音。愛情因珍惜而美好;友情因真誠而長久;親情因相依而溫暖。人與人間,就是一份緣;情與情中,就是一顆心。情再濃,時間久了也會淡忘;愛再深,回應少了亦會心涼;心再熱,冷漠慣了只會冷卻;人再好,疲憊累了定會離開。珍惜每一次的相遇或際會。你們能與與這篇文章相遇便是緣分,希望你們讀過之後中有溫暖的感覺。下面小編給大家盤點一下金曲獎最佳臺語女歌手黃妃的六首歌。
  • 黃文星入圍金曲獎臺語歌王 影視歌發展齊亮眼
    黃文星  「雙聲帶王子」黃文星自去年7月9日推出臺語專輯《天地》後,不僅在臺語歌壇發光發亮、參與電影《彈簧床先生》(Mr.Bedman)演出,今年更在華視八點大戲《艋舺耀輝》劇中成功詮釋黃文星也憑著他的好歌喉和專輯《天地》,入圍了第22屆金曲獎的最佳臺語男歌手獎,將與洪榮宏、王識賢、翁立友…等多位超級唱將共同角逐這一屆的「金曲歌王」,唱片公司金牌大風也特地舉辦了餐會,除感謝媒體的照顧,也希望為日夜趕戲的黃文星補身兼補運!
  • 徐若瑄重返歌壇,臺語新曲憶亡父!
    藝人徐若瑄重返歌壇,全新單曲別人的今天在全臺電臺首播,這首歌曲是她首次嘗試臺語歌詞創作,要將這首歌送給已辭世的父親,也透露對父親的思念。徐若瑄近年的演藝活動多在戲劇、電影上,但過去她在樂壇其實曾有許多代表作品,如「愛笑的眼睛」、「狠狠愛」、「不敗的戀人」等歌曲都由她唱紅。除了歌唱外,她在歌曲作詞也多有表現,如周杰倫的「可愛女人」、方大同「如果愛」。
  • 臺灣歌姬 非常女 黃妃 期待再度拿下金曲獎最佳臺語女歌手
    今天要來介紹的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歌曲非常女.追追追的原唱者-黃妃出生於高雄的黃妃,小時候的夢想是當老師但是書讀的不怎麼好,後來改讀高職學習美發從小就很愛哼哼唱唱的她在姐夫聽到她的好歌喉後於是偷偷幫她報名工地秀的歌唱比賽黃妃一鳴驚人一舉拿下冠軍,當時演唱蔡秋鳳的金包銀,冠軍是一臺電視隨後就演唱布袋戲插曲
  • 黃妃憂:大家會不會忘記臺語 「希望文化被傳承!」
    記者關韶文/臺北報導金曲歌后黃妃推出《我若是黃倩倩》首張時空概念專輯席捲樂壇,米樂士娛樂砸下800萬高規格製作,嚴選音樂品質、更破天荒為4首新歌量身打造專屬劇本,推出微電影四部曲,相當高規格,最終回則是《無人聽有的歌》MV。
  • (臺語原來是這樣)撲克牌的臺語怎麼說?
    「刮之枋」(khe-tsi-pang),是臺語諧音字,撲克牌的意思。這個詞若以華語表示,也是用諧音字湊合英文顯示為「K擊邦」,語源自日語的「揭示板」(Keijiban),中文是「佈告欄」的意思。那麼為什麼臺語要用「刮之枋」(khe-tsi-pang)來稱「撲克排」呢?雖說此音節源自於日語的「揭示板」(Keijiban),本意「佈告欄」似乎也和「撲克牌」紙牌遊戲相差甚遠。而且,日語的「撲克牌」說法為トランプ(Toranpu),並不是「揭示板」(Keijiban),可以說臺語這個詞彙雖源自於日語,但意思已截然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