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敦煌市月牙泉鎮楊家橋村,提起包豔娥幾乎無人不知。在脫貧致富的道路上,她敢想、敢幹、敢拼,依靠自己的勤勞和智慧實現了致富夢。今年,她被評為「隴原脫貧攻堅巾幗帶頭人」。
包豔娥和丈夫在敦煌市月牙泉鎮楊家橋村經營著「六和家園」農家園。近日,記者來到「六和家園」,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漢唐風格裝修的農家院落,雖然受疫情影響仍未開業,但包豔娥依舊在院裡忙著打掃衛生。
包豔娥說:「目前,雖然農家園還沒有開始營業,但是我們已經開始打掃衛生,對餐廳進行徹底地消毒,做好了各項準備工作,等候開業通知。」
說起創業路,包豔娥打開了話匣子。她說,2009年以前她也在四處打工,隨著敦煌旅遊業的日漸紅火,她決定回村藉助地理優勢創業。經過一番考察、學習,她把自家的農家院落改造成了農家園,決定發展鄉村旅遊。剛開始經營的時候,遇到了不少困難和挫折,但是她和丈夫沒有放棄。2014年,包豔娥和丈夫重新裝修了農家園,經過不斷嘗試、不斷改進,六和家園生意越來越紅火,吸引了許多市民和遊客慕名而來。生意好了,收入自然提高了。但創業成功的包豔娥沒有忘記鄉鄰,她常常為大家傳授自己的經驗,希望大伙兒都能增收致富。
六和家園服務員李娜說:「我們老闆娘是一個負責任、熱情的人,她指導我們的工作也很有耐心。平時很多人來向她學習『生意經』,她也會很認真地給他們講。」
如今的六和家園已是當地響噹噹的一家農家樂,能同時容納200人就餐,年接待15萬人左右,收入30多萬元,為農村婦女提供就業崗位十多個。先後被評為敦煌農家餐廳特色店、甲級農家園、星級農家園,2019年還加入了敦煌市鄉村旅遊巾幗特色產業聯盟。雖然目前疫情未散,但包豔娥對今後經營好農家園滿懷信心和希望。
包豔娥說:「2020的兩個月已經過去了,疫情對我們餐飲行業的衝擊力是很大的。但是,我們不但要響應國家政策堅持抓好防疫工作,還要提升服務質量和菜品質量,改變以前的營銷策略,儘量支持客人打包外帶,如果條件允許的話,我們將會為客人送餐上門。同時,我們會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讓大家有工作可幹,一起致富。」
原標題:《【最美巾幗奮鬥者】包豔娥:脫貧致富帶頭人》
錄入編輯:administrator澎湃新聞報料:4009-20-4009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關鍵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