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流明星的光鮮形象背後,究竟隱藏了多少韓國娛樂圈的殘酷現實?
韓國的偶像團體一直是韓流文化的中堅力量,很多韓國藝人團體在中國也是人氣火爆、粉絲眾多。不過最近幾天,韓國的娛樂圈卻惹上了麻煩。
▲麻煩纏身的韓國明星崔始源
就在11月24日,有熱心網友發現,一度紅遍東亞的韓國著名偶像團體「Super Junior」成員崔始源在外網社交媒體上點讚涉香港的不當言論與負面報導,令這位藝人沒有想到的是,這樣一個在網絡上看起來很平常的操作,很快就在中國引發了軒然大波。
▲崔始源在社交媒體上點讚的截圖
在這場輿論風波中,絕大多數中國網友對崔始源的行為持堅決反對的態度,作為崔始源核心粉絲群體網上聚集地的貼吧為抗議其不當行為,在11月25日宣布關吧。並附言「任何人任何事都不能動搖我們自己的立場,關於愛國,我們不會有絲毫的退讓」,中國「飯圈」粉絲們在原則性問題上的堅定立場也獲得了眾多網友的好評。
輿論壓力與日俱增,為挽回在中國瀕臨崩壞的人設,崔始源在24日、26日連續兩次在國內社交媒體平臺上做出所謂的「澄清」並向中國致歉。但含糊不清的言辭與模稜兩可的態度,仍舊難以平息公眾的不滿。
▲不少中國網友要求其將道歉聲明
同步到所有社交平臺
很多網友認為「道歉不能是中國特供版」,要求他不僅要在中國網絡上致歉,還要在其他國際媒體上發布同樣的聲明。更有不少人呼籲,建議他作為一個韓國人,與其對中國事務這麼上心,還不如多關心關心韓國自己的問題。
自家門前雪沒掃乾淨,就對別家瓦上霜指指點點,這是國際社會某些國家的為大多數人所厭惡的「常規操作」,而對於韓國這樣的小國,少關心些中國的內政,多看看自家的問題才是明智之舉。
不說其他,就拿這位韓國藝人所在的韓國娛樂圈來說,其內部就是亂象叢生,黑料頻出,很多積弊已久的問題不但沒有得到妥善解決,反而在有愈演愈烈之勢,今年一度成為熱點的韓國娛樂圈新聞,幾乎是清一色的負面消息。
今年10月14日,曾為韓國知名偶像團體成員的女藝人崔雪莉在家中自殺身亡,僅僅41天後,崔雪莉的好友、韓國著名歌手具荷拉也被發現在住所自殺離世。
短短一個月間,兩位知名韓國女歌手相繼自殺身亡,不僅讓韓國演藝圈與粉絲沉浸在悲痛中,也極大震動了深受韓流文化影響的中國輿論界。
▲在歌手崔雪莉自殺41天後
她的閨蜜具荷拉也自殺身亡
圖為崔雪莉與具荷拉的合照
根據韓國警方的調查結果來看,這兩位女歌手的自殺原因竟有諸多相似之處,兩人都長期受到抑鬱症等心理問題的困擾。韓國媒體認為,抑鬱症是明星自殺的首要原因。
不過,對於明星身患重度抑鬱症的原因,韓國各界則觀點不一。有人認為是演藝事業不順、人氣下降所致,而大多數韓國網友與媒體則認為是網絡上的流言蜚語、無端謾罵指責將藝人明星逼上了絕路。在自殺案發生後,韓國內對扼制網路暴力的呼聲越來越高。
▲韓國考慮出臺「雪莉法」扼制網絡暴力問題
也有聲音主張重新考慮實施網絡實名制
(實名製法案在2012年被韓國法院以違憲為由否決)
受輿論影響,韓國官方也已經開始研究制定規範網上評論、打擊網絡暴力的法律,同時韓國藝人協會也發表聲明,呼籲韓國媒體、各大網站在報導涉及娛樂圈的新聞時,關閉新聞的評論區以保護當事藝人。
總而言之,當兩起連續明星自殺案在韓國國內鬧得沸沸揚揚之時,無論是普通民眾還是行業管理機構、政府相關部門,都有將主要責任推給韓國網民尖酸刻薄的評論與對藝人惡語相向的網絡施暴者身上的趨勢。然而在韓國,真正讓明星不堪重負而自殺的原因,可能並不止於此。
中國有句俗話是「人怕出名豬怕壯」,藝人出名會給自己帶來更多機會、豐厚報酬與褒獎讚美,但也必定會招來辛辣批評、尖酸諷刺甚至惡毒侮辱,無論是負面言論還是網絡暴力,他們都不是韓國娛樂圈的特有現象,而是全世界娛樂行業的共同問題。
簡單對比之下就不難發現,同樣是身處網絡輿論壓力之下,韓國的明星藝人自殺率要遠遠高於歐美、日本與中國。
▲歷年韓國藝人自殺不完全統計
韓國明星自殺是一件非常普遍的現象,在過去的15年,有超過37位韓國明星自殺,基本上是每年都有數例,韓國藝人已經與韓國總統一樣,成為韓國「高危」職業之一。
▲在韓國當明星與做總統的危險程度難分高下
很顯然,韓國藝人自殺率高的問題並不能簡單歸因於個人心理素質與網絡暴力問題,真正讓眾多明星身患抑鬱症甚至走上不歸路的,「罪魁禍首」還是韓國娛樂產業極為惡劣的生存環境。
眾所周知,韓國對文娛產業尤其是流行文化的重視程度在世界上可以說是位居前列,韓國作為一個體量較小、資源有限的小國,支柱產業數量有限且極易受國際市場影響,為了培養新經濟增長點、應對經濟危機,90年代末期韓國開始通過頒布政策、法律等諸多措施,在國家層面大力扶植文娛產業的發展。
如此大力度的投入的效果可以說是立竿見影,2004年後娛樂產業就已經成為韓國僅次於汽車製造的第二大出口創匯產業,十餘年間,形形色色的韓國偶像團體、影星走出國門,成為中國80、90甚至00後追逐的偶像,影響力甚至到達了美國等西方國家。▲國產劇質量良莠不齊
諸如背景摳圖這樣的「神操作」
在現在的國產劇中並不罕見
進入或試圖進入這一行業的人越來越多,但另一方面,中國娛樂行業在規範化、專業化等方面還遠不能說成熟,但大多數藝人都疲於奔命且專業水平不高,反過來這也影響了國內影視娛樂作品的質量。如果說韓國是嚴苛單一的培訓導致藝人同質化、競爭激烈從而背負身心壓力,而中國則是新生代藝人基本功欠缺導致的「矮子中間拔將軍」了。很多明星藝人,自身專業水平有待提高,還要頻頻涉足自己不擅長的非專業領域,歌手火了之後去拍電影,演員火了卻要出專輯....結果是演技難以服眾,音樂水平也難遂人意,只能靠增加曝光、顏值形象來賺取流量熱度。不過這也不能全怪明星們「不思進取」,現在打開電視,各種綜藝節目充斥著銀幕,雖然宣傳上都下了很大功夫,但形式上大多效仿韓國、美國的綜藝品牌,內容上也基本是千篇一律,換湯不換藥。為了在眾多節目中脫穎而出、吸引眼球,只能通過不斷請高流量明星、提高難度等方式體現自身特色。不少國內明星不是活躍在他們該出現的舞臺上、電影中,而是在一個個真人秀裡「作秀」,自然基本功也鮮有機會提升。為了在眾多內容趨同的真人秀節目中脫穎而出、一炮而紅,本身缺乏創新的節目內容並沒有多少優化提升的空間,只能通過不斷邀請高流量明星、提高節目難度、增加風險係數等方式來體現自身特色。一些高風險項目,即便是專業人士也難以輕鬆完成,對於缺少專業訓練,甚至在節目中缺少安全保障的明星來說,他們每一次嘗試都可能要冒著生命危險。中國娛樂圈內的明星們,可能真的需要在入行前先接受充分的專業教育,打好基礎。像抖森、羅溫·艾金森(憨豆飾演者)這樣的著名演員,他們都在成名前經歷了相當長時間專業訓練,並在高等學府中接受教育,這些都為他們日後演藝事業的成功打下基礎。▲以憨豆先生角色聞名全球的演員羅溫·艾金森
牛津大學碩士學位,他也是牛津大學
實驗話劇俱樂部的活躍成員
而那些新生代「小鮮肉」,也應該學學同樣以「小鮮肉」出道,卻在56歲時仍堅持不用替身拍攝危險鏡頭的阿湯哥。全身心在自己的專業領域,在電影中做一個「拼命三郎」,而不是將大量時間精力耗費在各種真人秀中,然後在電影電視劇中用替身、做摳圖、念數字敷衍了事。▲阿湯哥在拍攝《碟中諜6》
過程中親自高空跳傘
當然,真人秀不是百害無一利的「業界毒藥」,但應該有它本身的定位與價值,真人秀不應該是明星們演戲哄粉絲開心的秀場,而應該回歸為展現普通人真實經歷、社會人情冷暖的紀實節目。▲數字小姐,拍戲是記不住臺詞
只能張嘴說1234,然後靠後期配音
不管是音樂、舞蹈還是表演,這些所謂的娛樂項目,其本質都是藝術。然而無論是像工業流水線一樣「製造」明星,還是靠刷臉、真人秀賺取流量與人氣,都不可能打造真正的藝術。優秀的藝術作品需要時間的沉澱、專業的打磨,歌手如此,演員亦是如此。▲成龍批評部分不敬業的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