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青春夢想,書寫中非友好新篇章

2020-11-19 央視網

十月二十八日,在江西景德鎮中國瓷器博物館,非洲青年代表在精美瓷器前駐足欣賞。本報記者 敬 宜攝

  在中非合作論壇成立20周年之際,由外交部、中國宋慶齡基金會和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同舉辦的第五屆中非青年大聯歡日前在北京、江西兩地舉行。本次活動以「凝聚青春夢想,共創中非關係新時代——中非青年共慶中非合作論壇成立20周年」為主題。參觀學習後,40餘名來自非洲各國的青年代表紛紛表示,要用自己的行動促進非中人民更加緊密的情感交流,不斷增進非中友誼與合作。

  「經歷考驗的非中友誼愈發堅固」

  作為中非合作論壇的配套活動,中非青年大聯歡自2016年開始每年舉辦,已成為中非青年深化友誼、交流互鑑的重要平臺。此次活動期間舉行了多場分論壇,參與論壇的中非青年代表普遍認為,中非風雨同舟、守望相助、攜手抗疫生動詮釋了中非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豐富內涵。

  非盟青年代表蒙亞目前在廣西財經學院讀大四。疫情防控期間,蒙亞決定在廣西玉林火車站當一名志願者,幫助維持旅客安檢秩序,並協助工作人員對火車站公共區域進行消殺。蒙亞說:「大批醫務人員主動投身抗疫一線,大家在各自崗位上不分晝夜堅守,我只是盡了自己微薄之力。」那段抗疫志願者時光,成為蒙亞人生中一段寶貴經歷。「我們肩並肩,不會倒下,向奮戰在前線的英雄們致敬……」蒙亞與朋友共同創作了名為《乘風破浪》的歌曲,記錄了中非人民面對挑戰,和衷共濟的互助友愛。

  選擇在華堅守的還有摩洛哥女孩哈娜妮·塔米克。哈娜妮在武漢大學電子商務專業攻讀博士學位。疫情發生後,她捐出攢下的5000元人民幣支持中國人民抗疫。中國抗疫鬥爭取得重大戰略成果,讓她印象深刻。她說,中國政府始終把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中國有著強大的組織和協調能力,採取一系列舉措成功遏制疫情,同時積極推進復工復產,經濟社會秩序穩步恢復,「世界再次見證了眾志成城的中國力量」。

  「非洲發生疫情後,中國政府迅速行動,提供物資援助,通過派遣醫療專家組、開展遠程交流等方式分享抗疫經驗和做法。中國人民給予的聲援和幫助很暖心,也增強了我們戰勝疫情的信心。」北京師範大學的阿爾及利亞籍留學生阿米娜認為:「全世界共同面臨疫情大考,經歷考驗的非中友誼愈發堅固。」

  中國在中非團結抗疫特別峰會上作出承諾,新冠疫苗研發完成並投入使用後,願率先惠及非洲國家。「在非洲國家面臨公共衛生危機時,中國總是及時伸出援手。非中是患難與共的好朋友、好兄弟。」查德青年代表伊薩堅定地說。「『幸福只有在分享時才是真實的』,中國正式加入『新冠肺炎疫苗實施計劃』,是秉持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理念邁出的重要一步。」

  「期待搭上中國快速發展的便車」

  在北京,參與活動的非洲青年代表受邀走進全國政協,與部分全國政協委員座談交流,增進了對中國國情特別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了解。

  在江西,非洲青年代表走進景德鎮古窯民俗博覽區,中國工匠技藝之嫻熟、製品之精巧讓大家嘖嘖稱奇。陶瓷不僅具有傳統文化內涵,還能創造經濟價值,這讓馬裡青年穆薩深受啟發。「我希望學習景德鎮發展經驗,挖掘馬裡的優秀傳統文化,為家鄉經濟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正是因為中國重視保護文化傳承,陶瓷文化歷經千年依舊魅力無限。」安哥拉青年代表米格爾感慨。

  在江西直升機科技館、南昌VR(虛擬實境)產業基地,非洲青年們感受到江西多元化發展魅力。作為世界VR產業大會舉辦地,南昌又多了一張城市名片。虛擬購物、虛擬看房……青年代表們紛紛驚嘆中國數位技術革新之快、應用之廣。伊薩表示,希望將更多中國先進技術和產品帶到非洲,「我們要抓住中國發展機遇,期待搭上中國快速發展的便車」。

  10月是收穫時節。剛走進永修縣易家河新村,就瞧見金燦燦、沉甸甸的果實掛滿枝頭,橘香沁人心脾。「真甜!」汁水飽滿的蜜橘甜到了非洲青年代表心頭。

  如火如荼的新農村建設,為當地村民脫貧致富打開了門路。據易家河村黨委書記李智介紹,41戶貧困戶因種植柑橘脫貧,全村共1000戶由此實現奔小康。體驗過特色「採摘農業」,非洲青年代表對這種建立完整生產線,以採摘帶動旅遊、助力脫貧的經濟發展模式深表贊同。「家家戶戶都加入柑橘種植,人人都能獲得致富機會,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少。」加彭青年賽拉諾感慨道。

  「青年人應傳承發揚非中傳統友好」

  中非合作論壇成立20年來,在中國與54個非方成員的共同努力下,經貿、人文、科技等各領域合作碩果纍纍。「這一機制是中非合作共贏的典範,」來自貝寧的留學生王子表示,年輕人應了解中非合作論壇成立的淵源和意義,積極參與非中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建設,為後疫情時代非中關係可持續發展貢獻青年力量。

  「交流對於增進非中青年友誼至關重要。」衣索比亞駐華使館外交官德恩·阿樂麥無認為,只有通過交流才能交心、交友,中非青年大聯歡搭建了很好的交流平臺。

  「未來20年非中關係的希望在於青年。」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喀麥隆籍留學生門杜,以一口流利漢語表達了他對中國的深厚感情。「非中高度重視建設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為雙方青年發展創造寶貴的時代機遇。我們應緊緊把握機會,以自身力量推進雙方增信釋疑。」

  在尚比亞青年代表、山東大學臨床醫學專業學生肯力看來,非中教育合作不斷深入,為青年實現人生價值提供了更多可能。「中國先進的醫療技術和完善的醫療設施為我們學習實踐提供了良好環境。學有所成後,我希望為祖國和非洲醫療事業發展作出貢獻,做非中友好的使者。」

  「順境中,我們是互利共贏的好友;逆境中,我們亦是風雨同舟的摯友。」中南大學湘雅護理學院的坦尚尼亞籍碩士留學生斯蒂凡認為,青年人應傳承發揚非中傳統友好,促進團結合作,讓非中友誼歷久彌堅。

相關焦點

  • 把中非友好的接力棒傳下去
    第五屆中非青年大聯歡日前在北京、江西兩地舉行。中非青年相聚在一起,交流共同抗擊疫情的經歷、分享脫貧攻堅經驗、體驗創新技術應用……中非青年加強交流交往,增進對彼此國情和文化的了解,夯實中非友好合作的根基。
  • 夢想·以青春的名義
    4月28日晚上8時,《夢想·以青春的名義》——湛江青年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表彰大會暨文藝晚會在湛江影劇院精彩上演。以視頻短片代替主持人串講、青年學生自編自導自演、晚會政治主題鮮明、節目緊扣當前社會熱點……整臺晚會創新內容與形式,由《序·尋夢中國》和《追夢青春》《築夢湛江》《圓夢未來》三個篇章組成,以「夢想」為底色,以時間為主線,清晰地描繪了近現代以來一代代中國青年發奮圖強、在實現中國夢的生動實踐中放飛青春夢想;一批批湛江青年紮根紅土地奉獻青春、建設美麗港城的生動軌跡。
  • 外交部:美方企圖藉機挑撥中非友好關係不可能得逞
    來源:中國網中國網4月13日訊 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今日的例行記者會上介紹,針對近期非方反映的非洲國家在粵公民的關切,廣東方面已經進行梳理排查,並採取了一系列新的舉措,相信經過中非雙方共同努力,事情將得到妥善解決。
  • 五四專刊 |【戰疫青年說】吳玉萍:文字凝聚力量 擔當書寫青春
    五四專刊 |【戰疫青年說】吳玉萍:文字凝聚力量 擔當書寫青春 2020-05-03 16: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軍報評論:革弊鼎新,書寫政治建軍新篇章
    革弊鼎新,書寫政治建軍新篇章
  • ...發布:中非同甘共苦、守望相助,這種友誼已深深根植於中非人民心間
    為準確研判非洲疫情趨勢,增強團結,凝聚共識,並為雙方合作抗疫提供智力支持,2020年4月17日,由浙江師範大學非洲研究院、南非非洲研究院、奈及利亞國家政策與戰略研究所、奈及利亞中國研究中心聯合主辦的「抗擊新冠疫情與中非合作」國際視頻會議暨六種語言的《中非緊密團結抗擊新冠疫情聯合倡議書》發布會在線上舉行。
  • 2020首屆「絲路友好使者」盛典在京舉行
    據悉,首屆「絲路友好使者」包括10個個人、1個團體,來自10個國家,他們是從中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理事大會、中外媒體、海內外友好團體等推薦的百餘位候選人中評選出的。△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理事長楊傳堂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理事長楊傳堂致辭時說:「我們要表彰的是新空間、新實踐、新貢獻的擁護者、開拓者和建設者,他們是新時代的『絲路友好使者』。」 他表示,歷史上的絲路友好使者共同推動了東西方文明的交流交融和互學互鑑,書寫了人類文明發展進步的新篇章。
  • 第三屆中非世行教育合作論壇在浙江師範大學開幕
    論壇聚焦教師教育,來自非洲17個國家和中國的教育行政部門負責人、大學校長、專家學者以及世界銀行的官員130餘人齊聚一堂,共同研討中非教師教育政策的設計與推行、教師職前培養與職後培訓、中非教師教育合作的模式創新以及發動全球力量支持非洲教師教育等議題
  • 【知●行理論沙龍③】以為民之心,書寫新時代法院工作新篇章!
    【知●行理論沙龍③】以為民之心,書寫新時代法院工作新篇章!繼前兩期【知●行理論沙龍】之後,今天推送第三期《以為民之心,書寫新時代法院工作新篇章!》
  • 以青春的名義書寫奉獻
    「童夢同行」遊學活動。 河北大學第十三屆研究生支教團供圖 本報記者 王 珺 五四先驅李大釗曾這樣寄語中國青年:「以中立不倚之精神,肩茲砥柱中流之責任……以青春之我,創建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100年過去,先輩的叮囑言猶在耳,站在新時代的前沿之上,有這樣一群青年,正以青春的名義書寫著奉獻、傳遞著夢想。
  • 湖南大學教師馬華華:託起青春夢想的「前浪」!
    青年們在想什麼,青年們需要什麼,他們在哪裡聚集,他們用什麼方式交流……這些看似簡單的問題是校團委副書記馬華華老師思考並實踐了15年的青春命題。「這是一種青春的留駐,在這裡工作對於我來講是一種享受。」馬華華說道。作為共青團戰線的一名「老兵」,她多次負責社會實踐、學生組織、基層建設、宣傳等工作,無論工作量有多大,她都從不抱怨,「青春情中國夢」、「我與祖國共成長」、「升旗儀式與信仰對話」、「我的青春我的團」等這些主題教育活動中都飽含了她的無數心血。
  • 用奮鬥書寫「最美」的青春之歌
    青春的樂章最動人,奮鬥的青春最美麗。2020年,10名大學生被中央宣傳部、教育部評為2020年「最美大學生」,他們用奮鬥書寫了「最美」的青春之歌,他們把青春夢融入中國夢,彰顯大學生的風採,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之花。青春因磨礪而精彩,人生因奮鬥而升華。從五四時代起,擔當就成為一代代青年的神聖使命。在當代社會,青年的責任與擔當不僅沒有過時,反而更加迫切。
  • 《共同夢想》| 書寫肯亞未來的蒙內鐵路
    ——「一帶一路」故事叢書》:講述許多國家千百年夢想成真的故事,講述許多普通民眾命運改變的故事,講述許多中國建設者在異國他鄉無悔奉獻的故事。書寫肯亞未來的蒙內鐵路這是肯亞歌手蘇迪演唱的歌曲《蒙內之歌——鐵路修到了我家鄉》。
  • 「疫情背景下中阿及中非合作的機遇與挑戰」專題研討會舉行
    圖為加法爾致詞加法爾在致詞時表示,蘇丹與中國互為友好國家,雙方的關係是建立在友好互利基礎上的新型關係。蘇中關係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中國西漢時期。蘇中合作機制包括中非合作論壇、中阿合作論壇等。目前,蘇丹還面臨某些挑戰。相信隨著蘇丹內外部發展環境的改觀,以及友好國家的支持和幫助,這些問題有望得到解決或改善。蘇丹需要在公路、鐵路、港口等基礎設施方面進行重建和完善,需要發展經濟和改善民生,包括發展農業等。
  • 「盧美美」父女回應中非希望工程等質疑
    8月19日,世界傑出華商協會在京召開新聞說明會, 被稱為「郭美美二代」的「富二代」管理者盧星宇和父親盧俊卿一同露面,並就網民所關注的「中非希望工程」項目等五個相關問題和質疑作出回應。[答記者問實錄之一] [答記者問實錄之二]  全文如下:
  • 2020中非文化交流分論壇在線召開
    加強人文交流 增進文明交流互鑑  在論壇第一部分的上半場交流中,發言嘉賓分別從中非命運共同體的邏輯基礎、「一帶一路」、國家形象、文化認同與文明互鑑、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倫理意蘊、中非傳統友好關係等方面分別作主旨發言。
  • 用發展書寫逐夢小康新傳奇
    老姆登村是雲南書寫築夢小康新傳奇的一個縮影!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如期完成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是雲南乃至全國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非常重要的任務。如何鞏固脫貧攻堅的成果?光靠堅守顯然不夠,只有在高質量發展上拓展空間,築夢小康才更加前進可期,脫貧群眾端在手中的「金飯碗」才更加穩穩噹噹。用發展的辦法書寫逐夢小康新傳奇,是鞏固脫貧攻堅的好辦法。
  • 書寫火熱的青春篇章(中國道路中國夢)
    肯吃苦、敢奮鬥,就沒有戰勝不了的困難,沒有克服不了的障礙「希望你們珍惜身穿戎裝的機會,把熱血揮灑在實現強軍夢的偉大實踐之中,在軍隊這個大舞臺上施展才華,在軍營這個大熔爐裡淬鍊成鋼,書寫絢爛、無悔的青春篇章」「希望你們好好學習、堅定信念、苦練本領、再創佳績,努力做新時代的好戰士,在人民軍隊的大熔爐中書寫火熱的青春篇章
  • 2020首屆「絲路友好使者」盛典在京舉行 四大洲獲獎者「雲端」相聚
    他表示,歷史上的絲路友好使者共同推動了東西方文明的交流交融和互學互鑑,書寫了人類文明發展進步的新篇章。如今,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人類發展面臨著諸多不穩定不確定因素。越是在這樣的時刻,越需要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打開各國各民族友好交往的新窗口。
  • 奮力譜寫「兩大奇蹟」新篇章
    奮力譜寫「兩大奇蹟」新篇章 2020-12-20 11: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