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崛起的vvsmile:一個源自美國的隱形牙套DTC品牌

2021-01-07 給我一個美的理由

No.1這是一個跟微笑有關的品牌

vvsmile引進美國最新隱形正畸技術,整合與美國數位化微笑設計團隊深度合作優勢、專業的AI智能網際網路平臺獲客優勢、以及沃夫口腔醫療集團生產優勢而搭建的隱形正畸網際網路平臺。

vvsmile聚焦服務年輕時尚用戶群體,為國內客戶提供定製隱形牙套為主的輕醫美產品;vvsmile核心團隊來自美國IROK,美國ICO、企鵝醫生、瑞泰爾倉口腔醫院等知名網際網路公司以及口腔醫療機構。

公司總部在北京,國際遠程會診中心在西安(陝西前進齒科新技術開發有限公司與第四軍醫大口腔正畸專家聯合共建)、生產由中美合資的沃夫口腔醫療集團負責;目前vvsmile平臺服務覆蓋全國50多個城市,通過AI智能平臺7X16小時服務國內有牙齒矯正需求的求美者;在網際網路+口腔醫療的大勢之下,vvsmile正在飛速發展中……

No.2「DTC」從美國到中國

與美國相比,國內口腔執業醫師在數量上並無絕對差距,但在國內口腔細分領域的隱形正畸市場,紛亂繁雜的市場環境使得國內顧客顧慮重重,想要做牙齒隱形矯正時到醫院排不到號,診所裡找不到可以信賴的醫生,高昂的檢查費和隱形矯正費用,每一個環節都在嚇退顧客。

vvsmile的創始人Champion從事口腔醫學十餘年以上,一直試圖打破國內口腔求醫困局。後在美國深造期間研究發現美國隱形正畸DTC模式大放異彩,連美國隱適美都受到嚴重波及;2019年該模式的獨角獸公司正式上市,市值超60億美金。

Champion回國創辦北京隱形天使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打造vvsmile平臺,引進美國數位化微笑設計專家團隊,合併採用DTC線上模式直面顧客,繞過層層中間商,讓顧客可以節省約60%的費用;同時結合中國國情,充分整合中國行動支付優勢、成熟的快遞物流優勢,以及5G醫療遠程視頻會診技術,讓國內顧客可以輕鬆獲得由美國專家設計的3D矯正方案,並且佩戴上與國際標準同步的高質量隱形牙套。

Dr Robert O. Wolf (羅伯特.沃夫 博士

齒科研發專家、教授、美國著名牙醫專家(全科)

由沃夫博士領軍的美國數位化微笑設計專家團隊,分布在美國洛杉磯、芝加哥、紐約等多個齒科研發設計實驗室,團隊成員包括美國IROK隱形正畸軟體設計公司和美國ICO齒科諮詢公司的技術顧問,中美合資的沃夫口腔醫療集團的技術專家。

沃夫博士多年的齒科經驗:成功的隱形正畸,一半靠方案設計,一半靠牙套製作。源自美國的數位化微笑設計團隊,充分保障了方案設計的國際標準質量;牙套製作是由引進美國專利技術和新材質的中美合資工廠生產製造的,品質媲美美國同類頂級品牌。

No.3差異化優勢深得人心

vvsmile擁有傳統隱形牙套品牌不具備的三大優勢:

第一真正由美國專家團隊設計矯正方案;

第二採用美國專利技術和新材質的中美合資工廠製造隱形牙套;

第三白天不戴,夜晚戴夠16個小時即可(可選配正畸加速器)

85%線上+15%線下,在家就能完成隱形矯正

由於採用AI智能網際網路平臺,可以對客戶進行7X16全程服務,隱形矯正的大部分流程(約85%)都可以在線完成,一對一的口腔顧問時刻在線,特殊病例可進行國際遠程會診。

剩餘流程的15%的部分,由我們覆蓋全國50多個城市的線下合作口腔診所來完成,比如就近為客戶提供拍X光片、取牙齒模型等採集口腔資料服務,以及特殊情況需要線下合作診所來完成的部分,我們會全程幫客戶預約安排妥當,專業呵護,安心變美。

vvsmile隨時歡迎您諮詢

相關焦點

  • 又一個美國運動品牌,在國內快速崛起了,阿迪達斯都不是它對手!
    又一個美國運動品牌,在國內快速崛起了,阿迪達斯都不是它對手!在我們國內市場上,運動品牌還的市場規模還是比較大,我們大家比較熟知的一些國外品牌,也就是耐克,還有三葉草之類的國際大品牌。不過近來,卻出現了一個新的體育品牌巨頭——斯凱奇。
  • 戴了隱形牙套,口齒不清還流口水,姑娘擔心臉型也會變?
    小朱想矯正牙齒,做了副隱形牙套,可戴上以後她覺得非常影響工作,還擔心以後臉型會出問題。1戴了隱形牙套 口齒不清還流口水連工作都受到了影響小朱:「戴上之後閉合咬也不行,有點酸,流口水,說話口齒不清晰,我工作需要跟客戶交流,這樣外觀也影響到了,臉部肌肉往中間這樣縮的,下巴也這樣,
  • 國潮品牌崛起,可麗金進入「黃金時代」
    在今年的消費市場上,有一個令人欣喜的現象,那就是國貨品牌受到年輕人的追捧而快速崛起。
  • 國潮品牌崛起背後的四大路線圖
    因此,我們總結了四類新國貨崛起背後的路線圖,並深度解析國潮品牌的打造過程與國潮品牌崛起的歸因分析。但大體的結論可以先透露——國潮崛起前,中國經濟的總體特徵是「供應鏈經濟」,國潮崛起後進入「品牌力經濟」時代,只有品牌崛起才能長期護航國潮崛起。
  • 戴森們「十八般武藝」打壓背後:不可逆轉的中國品牌崛起
    從行業整體來看,戴森發起「專利戰」的背後,在長期的品牌壟斷下,吸塵器行業正在經歷一場「大變局」。  一直以來,英國品牌戴森長期領先國內高端吸塵器市場,但近幾年,國產品牌也在不斷地崛起,同時也在不斷擠壓著戴森的生存空間。拿國產品牌小狗來說,在2016年掛牌新三板,2017年雖然IPO受阻,但2018年依舊保持國內線上銷量第一。
  • 素野:一個年銷10億護膚品牌的雲集崛起路
    「肖總認為,在面膜領域,非常有機會成長為一個『淘品牌』。」曾經主管素野業務,現為北美社交電商Oscart創始人的林子回憶。她於2014年加入「小也」,雲集成立後曾擔任OBM業務負責人。為了研發、生產面膜,素野選擇了上述的瑩特麗作為合作方之一。彼時,瑩特麗這家產業鏈遍布全球的護膚品、化妝品製造商,已在蘇州開設了第二家工廠。
  • 隱形矯治品牌怎麼選?牙科諮詢師盤點對比主流品牌
    確實,現在市面上隱形矯治品牌非常多,以隱適美、正雅、時代天使為代表的第一梯隊,這其中80%以上的用戶會在以上三個品牌中做選擇;第二梯隊品牌主要有達文西、正麗、可麗兒等,目前的市場佔有率還不高。隱形牙套的品牌越來越多,但很多用戶因為缺乏相應專業知識,都對此一知半解,不知道究竟該如何選擇。
  • 打造品牌的三個要點,讓品牌快速崛起
    比方說我想請問大家,我們中國有一個品牌,每年的廣告費用是十多億人民幣,這個品牌叫「中國郵政」,但是我想請問在座的各位,每年他花了十幾億,我們有誰能夠記得「中國郵政」的廣告語?誰能夠記得住嗎?沒有人記住。所以打廣告我們的內容、我們的方式、方法非常重要,打廣告是建立品牌的第一步,如果我們因此把廣告業停掉的話,實際上對企業的損失會更大,所以我們要知道打造品牌的這三個要點。
  • 從元氣森林到完美日記,國潮品牌崛起背後的四大路線圖
    因此,我們總結了四類新國貨崛起背後的路線圖,並深度解析國潮品牌的打造過程與國潮品牌崛起的歸因分析。大體的結論是——國潮崛起前,中國經濟的總體特徵是「供應鏈經濟」,國潮崛起後進入「品牌力經濟」時代,只有品牌崛起才能長期護航國潮崛起。
  • 吸塵器市場供需兩旺 國產品牌強勢崛起
    作為國產吸塵器陣營中的明星品牌,順造在近幾個月頻繁登陸明星大腕的直播間,這在吸塵器行業顯然具有風向標意義,即以順造為代表的國產吸塵器正通過直播加速觸達消費者並且得到了市場的認可和追捧,快速發展的國產品牌正在引領吸塵器市場潮流。
  • 四十九坊快速崛起進軍新零售,重構人貨場藍圖
    四十九坊是白酒行業典型的新零售品牌,從誕生至今,藉助網際網路快速崛起,成為酒業的新物種。  江湖一杯酒,天下皆朋友。近期,襄陽共享國際大酒店內群英薈萃,襄陽市四十九坊聯盟成立大會暨美酒品鑑會在這裡隆重舉辦,來自社會各界的嘉賓和媒體代表300多人出席了此次大型品鑑會。
  • 可麗金——新國貨品牌的崛起之路
    可麗金——新國貨品牌的崛起之路 2020-12-10 16:23:17     來源:網際網路    作者:     點擊:
  • 許仰天:中國最神秘千億巨頭,一個在海外迅速崛起的國貨服飾品牌
    人生如戲,每天登場一位「主角」 微信公眾號:登場 NO.40-許仰天:中國最神秘千億巨頭,一個在海外迅速崛起的國貨服飾品牌
  • WEIQ觀點 | 借力紅人營銷,品牌如何實現快速突圍?
    9月19日,2020年金瞳獎內容盛典在上海話劇藝術中心舉行,IMS(天下秀)WEIQ平臺事業部總經理邵磊發表《借力紅人營銷,品牌如何實現快速突圍?》主題演講,與現場大咖同仁共同探討紅人新經濟的思路與趨勢。
  • 航天突破背後中國品牌崛起:小米、康師傅、寧德時代們的星辰大海
    從他們身上,我們能找到一個共同的標籤:民族品牌。伴隨中國航天的崛起,這些為航天事業貢獻力量的企業在不斷發展壯大中逐步嶄露頭角,揚名海外。那麼,不妨讓我們深入挖掘一下,中國航天崛起背後的中國企業崛起之路到底是怎麼走的?二、經濟騰飛中的民族品牌崛起縱觀中國經濟的發展史,就是一部中國企業的發展史,更是一部民族品牌的發展史。
  • 「中國天然燕麥第一人」打破進口燕麥品牌壟斷助力中國民族品牌崛起
    蒙北燕麥在內蒙古擁有11萬畝中國最大的純天然燕麥種植基地,作為中國純天然燕麥的開創者,蒙北燕麥作為中國綠色農業的領跑者,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堅持發展天然有機農業,是中國生態農業發展的一個典範。
  • 新國貨品牌崛起的9大密碼
    但就在最近幾年裡,出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似乎一夜之間就冒出很多國貨新品牌,鍾薛高把雪糕做成一個網紅品牌,大溪地牛排火了,完美日記、花西子等等迅速崛起,包括小米以及小米孵化出來的小米生態鏈企業,都是在短短在三五年時間增長到10億,甚至30億、50億的規模。而回過頭去看那些傳統企業的發展歷程,大多經過二三十年的發展,好不容易才能做到幾個億,十幾個億的規模,如今想要再往上增長已經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