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上海10月28日消息(記者周洪)今天(28日),上海人民廣播電臺長三角之聲開播,發出閃亮新聲,這是全國第一家由地方電臺開設的區域性廣播。
上海人民廣播電臺長三角之聲正式開播(央廣網發 主辦方提供)
2020年6月,國家廣電總局批覆同意開辦長三角之聲廣播調頻,在FM89.9開設「上海人民廣播電臺長三角之聲」,打造「新廣播典範」。全新開播的長三角之聲全力貫徹總書記「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的要求,以「打造新型傳播平臺、建成新型主流媒體、擴大主流價值影響力版圖」為己任,致力於成為長三角高質量一體化發展進程中的重要媒體力量和跨區域媒體合作平臺。
開播第一周,長三角之聲推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兩周年間」特別策劃。2018年11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親自宣布這一重要決策。即將到來的11月5日,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就將開幕。長三角之聲協同蘇浙皖三省廣播電視臺記者組成聯合報導團,在開播當天正式啟動「進博會聯合新聞行動」,進博會期間,四地媒體將充分發揮協同效應,每天推出3小時全媒體特別節目《聯通長三角》,用長三角視角看進博會。
上海人民廣播電臺長三角之聲正式開播(央廣網發 主辦方提供)
高度決定格局,速度展現力量,精度彰顯智慧。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與上海人民廣播電臺將一枚長徵六號火箭命名為「長三角之聲號」,這是國內首枚以媒體來冠名的火箭。開播儀式上,「長徵六號·長三角之聲"號火箭正式揭幕。後續,它將執行發射任務,將衛星送上軌道的同時,也把「長三角之聲」帶到一個全新的高度。
在長三角區域合作辦公室的直接指導下,長三角之聲將著力打造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權威政策和新聞信息的發布平臺,集納最新最全最深度的信息內容,形成「新發展格局下的長三角新聞力量」。除了成為權威的宣傳發布平臺、滿足用戶的信息需求,長三角之聲同樣致力於成為便利的民生服務平臺、精緻的品質生活平臺,具備實用價值。
開播儀式上,上海市發展改革研究院能源交通研究所所長張瀚舟作為智庫專家代表進行了發言。他說,在三角高質量一體化發展進程中,媒體、智庫、政府和企業等多方應各揚所長、形成合力,只有這樣才能更高效的推動研究工作的開展和成果應用。
插上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翅膀,長三角之聲正努力集聚和培養一批具有全網影響力的大V,構建「長三角話語體系」。開播儀式上,上海廣播電視臺著名主持人曹可凡、蘇州新聞綜合廣播《蘇阿姨談家常》節目主持人汪樂英作為長三角之聲的「一員」也分別上臺發言。汪樂英在當地有一個非常親切的名字「蘇阿姨」,這檔做了幾十年的方言節目讓「蘇阿姨」成了「網紅」主播。未來,「蘇阿姨」將走進長三角之聲的方言節目《話說長三角》,和節目主持人黃楨、沈蕾一起為聽眾網友傳播長三角城市方言文化。
28年前的10月28日,中國最早的深夜談話節目《相伴到黎明》伴隨著當年「東廣旋風」——東方廣播電臺的開播應運而生,作為這檔「常青樹」節目的主持人,上海人民廣播電臺著名主持人夢曉28年來堅持陪伴著所有晚歸和不眠的心靈。28年後,夢曉成為長三角之聲的主持人,將繼續陪伴在聽眾身邊。她在開播儀式上說,所有的挑戰和機遇是賦予給我們長三角人的動能。未來,經過「全媒體化」「產品化」打造,《相伴到黎明》的經典「IP」將得到重新賦能,成為一款可聽性強、可操作性強的心靈服務內容產品。
上海廣播電視臺東方廣播中心副主任、長三角之聲總監毛維靜在開播儀式上向長三角各地媒體機構發出邀請,共同建設兼具「權威發布、產業發展、民生服務」的全媒體產品。共同謀劃配適長三角地區經濟發展和產業創新的傳播策略,為全國媒體的跨區域融合打造發展樣板。長三角之聲將聯合各方專家智庫,共同探索成立長三角城市發展研究院,聚焦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慧等重點領域,定期舉辦具有國際和國內影響力的高端發展論壇。與此同時,發布各類權威產業分析及民生數據報告,打造高質量一體化的各類經濟文化社會發展排行榜指數。
全新的長三角之聲將進一步織就一張長三角各地媒體密切合作的網絡,共享共通,和兄弟媒體一起以更高的站位、更開闊的視野、更多樣的視角、更豐富的手段共同講好一體化故事長三角。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市委宣傳部部長周慧琳宣布長三角之聲開播,中國廣播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會長範衛平等領導共同啟動開播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