摳一摳、甩一甩,小寶寶的內心戲只有媽媽能解讀【玩具測評】

2021-01-18 騰訊網

#前文提要#2020主題社群最後一期作品展示,有驚豔到你麼?點擊《耗時耗力一會兒就玩壞了?不,它們是世上最長久的玩具【自製玩具廢品篇】》收割。

今天我們展示的這款安撫玩具,測評官們試玩情況各不相同,有的家長和孩子互動非常有意思,有的寶貝興趣缺缺。不過大家對它的整體評價傾向一致,功能多,面料易清理,攜帶方便。新生寶寶的媽媽可以以此了解一下此類玩具的引導和選購技巧哦。

開箱印象

MM:簡單包裝,外面有一層塑膠袋,畢竟玩具本身的質量更重要,包裝其實無所謂的。

MM:更正一下,視頻中說的毛球球不掉毛是不對的,因為之前也沒有刻意用指甲拽過,臨交稿之前又研究了一下,專門拽的話是會拽掉毛的。寶媽們注意儘量不要讓寶寶啃咬。

鹿苑:色彩鮮豔,配色合理,是雙層的,材質類似於防水彈力布,不吸水不褪色,彈性十足。邊角用淺藍色鎖邊縫製,不脫線。塑膠袋上有英文說明書。適合0+月及以上。

鹿苑:中間鑲嵌著兩個可以360°旋轉的透明球代表帶著光環的土星與天王星,球內有塑料花、圓形小珠,隨意轉動球球會發出沙沙沙沙的聲響。球球周圍有四顆絨布繡成的立體觸摸球代表著金星、火星、水星、海王星,雙面都有,有一個帶著圓環的星體一面是木星是一面響紙。還有一面圓形的小鏡子。對角有一處三角形的塑料觸摸板,正對角有一個橙色掛環。

小朋友的自我探索

vickie:妹妹拿到這個玩具她是怎麼玩的呢?大家一定料不到,她最感興趣的是那個被設計在邊邊的圓環。她用左右手來回擺弄它,她是不是在想「這個能打開嗎?我怎麼打開它呢」於是她一次又一次,左邊右邊,上面下面,來來回回反反覆覆地把玩這個圓環,摸摸它,摳摳它,試圖打開環扣。幾乎每次一拿上手,她一定就玩這個圓環。關於這個圓環的探索,她仍在繼續,每每研究這個圓環我都能從她身上看到好奇,專注和欲罷不能。

vickie:妹妹還喜歡把安撫巾推來拉去,推推搡搡,手腳全用上,就像貓逗老鼠那般,她好像在說「你逃不出我手掌心的,我怎麼都能把你拿到」。雖然妹妹還不怎麼會爬,但是她來去自如地翻滾,駕輕就熟的旋轉變換方位,我仿佛在裡面看到了她的掌控感。別看她還是小嬰兒,一樣需要掌控感。一個玩具讓她覺得可以駕馭,這是自信的萌芽。

鹿苑:摸一摸:寶寶對於第一眼看到的顏色鮮豔的安撫巾玩具很有吸引力,他先上手拿起安撫巾一角,摸了摸凸起的塑料板,不一會就開始他的解鎖體驗了。他試圖去抓取「土星」,但是抓不下來,轉頭放棄整個安撫巾抓起來炫耀勝利。然後看到了標籤,拔一拔,發現拽不下來呢,那開始摳小圓絨球吧,也摳不下來,我生氣了!怎麼回事啊?

鹿苑:甩一甩:寶寶抓起安撫巾甩啊甩,當聽到透明球發出的沙沙沙沙聲響,興奮不已,露出了招牌笑容,此時更加用力甩起來,仿佛一個健身達人正在訓練自己的股二頭肌呢。

鹿苑:大力蓋帽:我家寶寶喜歡用玩具鍋子蓋住星球,星球不見了,打開鍋子,星球出現了耶!不斷重複,小孩的世界我不懂哈哈哈。

家長幹預

鹿苑:認識行星:雖然我家寶寶還小,可能還聽不懂行星是什麼概念,但是爸媽可以慢慢引導性的植入這個話題,比如講講繪本,看看示意圖等。我簡單做了個示例試著給寶寶講述行星的故事。

鹿苑:爬行扶站:一般7-9月是寶寶學習爬行的關鍵期,學會爬行也能會後面的走路打下基礎。這款安撫巾很適合作為爬行的引導物,吸引寶寶爬過來抓,對於訓練寶寶手腳協調爬行非常有用。

定向爬行:可以讓寶寶趴在床上或者地毯上,把安撫巾放在寶寶正前方,引導寶寶向前爬。等寶寶快拿到時,再放遠點。當然初期如果寶寶還不會前進,媽媽可以用手掌抵住他的腳掌,幫助他前進。

轉向爬:先將這款有趣的安撫巾給他玩一會兒,然後將安撫巾當著寶寶的面,藏在他的身後,並引導他轉身向後面方向爬行。

扶站:也適合10個月以上學站寶寶站著來抓取安撫巾,正好練習扶站或脫手獨立行走。

鹿苑:捉迷藏:這款安撫巾適合跟小寶寶玩捉迷藏哦,比如將安撫巾遮擋媽媽的臉,當寶寶發現媽媽不見了就會咯咯咯咯直笑,然後打開臉,媽媽又出現了,寶寶樂此不疲哦。

聞劍持:我嘗試給娃摸一下這裡的條紋,每次摸到就縮回手,然後傻笑,也不清楚娃有何感覺,但貌似不大喜歡我牽制讓娃觸摸,娃自己碰就沒什麼事。

優點和不足

優點:

1、顏色搭配鮮豔,設計配色合理,功能豐富,涵蓋咬膠、毛球、沙玲球、鏡面、黑白視覺追蹤圖、網眼摳摳,多款功能強化寶寶四肢協調。

2、扣環可以直接掛在推車、扶手、背包等各種能掛的地方,陪著寶寶說走就走,非常實用。

3、防水功能,偶爾撒上湯湯水水的,也能立刻擦乾淨,不影響玩,減少麻煩。

4、色牢度佳,首次冷水加肥皂清洗不掉色。

不足:

1、材質很容易被尖銳的東西刮到,掛到後就抽絲。

2、毛球球用力拽會掉毛,寶媽們注意別讓寶寶吃到嘴裡,觸摸的話還是沒問題的。

3、少量粘毛,彩色小球放在床上有毛絨的地方會粘毛,寶寶啃咬的時候有入口風險。

4、塑料球的接縫很明顯,顯得有點劣質,塑料感太強,玩久了易磨損,顯得不通透了。

5、 標籤外露,寶寶有要啃咬標籤的欲望,還好被我看見立即阻止了,標籤過長,放進嘴巴裡易犯噁心。如果可以內藏或者直接可以撕掉就好了。

體驗感受

vickie:雖然它集結了幾乎所有0-1的低幼兒童需要啟蒙的部分,但我們最中意的還是圓環的設計。因為有個環扣,孩子手誤深入圓環裡,也能方便脫出,安全性不用擔心。環扣可以套在推車杆上,以及任意可以扣起來的地方,安撫巾就變得隨處可掛,方便孩子拿起來玩,又不怕她扔地上弄髒或丟失,也省了替她一次次撿的麻煩。

vickie:我以前一直很好奇安撫巾是個什麼神奇的玩意,小孩子有了它真的就不用纏著媽媽,也能夠自主入睡了嗎?看妹妹玩這個安撫巾我才意識到,安撫巾是一個隨心的陪伴,一個怎麼玩都還在的安心,它並沒有那麼神奇,可能媽媽給寶寶任意一個安全的玩具,只要在寶寶情緒低落的時候就給寶寶,寶寶沒多久也會對這個玩具產生依賴,安撫巾的作用是家長定義的。但不管是安撫巾還是別的什麼玩具,它們的作用永遠比不上父母的陪伴。

相關焦點

  • 沒事摳摳腳摳摳臉摳摳腳,一 不 小 心 ……
    經常有這麼一種人,一坐下,手就不自覺的伸進腳指頭縫裡來回摩擦。時而頭皮發麻,時而眼神飄忽……摳到一半之時,忽然停止,然後手指湊近自己鼻子聞一聞「嗯,好臭啊,好好聞啊。」但有一波人,他們腳上有炎症或腳氣,他們瘙癢難耐,這個時候摳一摳腳,那酸爽,無法形容。還有一波人,喜歡聞自己腳甚至是腳趾甲間汙垢的味道,這其實是自己的「良性自虐」的心理在作祟。
  • 寶寶為何熱衷摳鼻屎?真相是這樣的!
    前幾天,蜜絲懂收到一位媽媽的留言:我家小孩四周(歲)了,老是挖鼻孔,說了很多次「不行、停下、別~、這樣不對、有害處」,可寶寶依舊挖的不亦樂乎,內心真是無力無力吐槽!孩子愛挖鼻孔,好像鼻孔裡有寶藏一樣,越挖收穫越多,根本停不下來!的確,有的孩子天天挖鼻孔,甚至舔鼻屎,讓爸媽很頭疼,管還是不管?揍還不是不揍?
  • 為啥一摳肚臍眼就想尿尿?醫生:不是瞎說,還真不能摳
    我們每一個人身上都有一個肚臍眼,每一個人的肚臍眼都是比較私密的,而且有時候人們也會對自己的肚臍很好奇,甚至還想著去摳一下。有很多人說在摳肚臍眼的時候,會有一種想尿尿的感覺。
  • 教程 | 能用手機摳照片絕不打開PS#摳圖
    還有一些超快速的摳圖就是做表情啦,摳個頭下來分分鐘出來十來個不同的表情(👉製作表情教程)姐姐常用的有兩個摳圖APP,一個是LINE Camera,一個Picscart。本來今天這兩個都想寫在教程裡,但是用Picscart做示例圖的時候,真的好氣哦,都plus的手機屏了摳起圖來還是嫌小,大概是我手指太粗!所以果斷被我放棄了!
  • 上海人喝完科羅娜,摳青檸的樣子笑skr人!
    上海垃圾分類實施以來,紅了志願者大媽,紅了分類垃圾桶,也紅了一款墨西哥啤酒——科羅娜。原因無他,因為上海人喝完科羅娜後,費力摳青檸的樣子實在是太搞笑了!科羅娜和青檸該如何分離?墨西哥科羅娜啤酒,在國內沒有百威、青島、雪花啤酒的知名度高,消費群體也不算大。它作為一款中低端啤酒,直接喝的話口感略有些苦澀,氣味也不算很好聞。
  • 對別人摳,對自己摳,雙魚座的摳讓你無可奈何!
    最近一段時間不知道颳起了什麼風,好像群體流行摳門,沒有最摳,只有更摳。今天星川麻衣也來講一講,那些摳門的星座男,評價比較中性,沒有任何貶義,只是想把一些另類人生的傷疤剝開給朋友們看看,一起分享一下這些人的發家致富之路,不懂得摳門的人,可能一輩子都找不到門路吧!
  • 媽媽為什麼不讓我摳肚臍眼?
    小時候媽媽告訴我,肚臍眼,不能摳,會肚子疼,於是肚臍眼就成了身體上想碰又不能碰的神秘區域。但是肚臍眼裡有泥,老是忍不住去摳,肚臍眼到底能不能摳?摳肚臍眼會對身體有哪些傷害呢?肚臍眼裡為什麼會有泥?空氣中的雜質,灰塵會遺留在肚臍眼的褶皺處,時間一長,也會形成一層汙垢。摳肚臍眼的危害1有益細菌被殺死肚臍眼是凹下去的,有一個相對潮溼的環境,裡面很容易滋生細菌,但是這些細菌並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如果摳除的太乾淨可能會把一些有益的細菌殺死。
  • 孩子摳手指是缺微量元素嗎?不一定!真實原因讓你心酸
    圖片下面,寶媽隨即問道:孩子總是把手指摳成這樣,是缺什麼微量元素嗎?我心中為之一動,回復了一句:考慮孩子是個內心敏感的寶寶,性格內向,平時有焦慮的表現。然後不到一分鐘,這位媽媽就和我私信起來。她說,孩子的確像我說的那樣,內向、膽小、敏感,之前沒覺得這是很大的問題,希望我能多說點。我說,大部分寶媽遇到孩子摳手指這種問題,都會第一時間想到「缺微量元素」,但實際上並不是這樣。缺乏微量元素身體會有一些明顯症狀,比如睡眠不安、白天易煩躁、雞胸、O型腿、貧血、發育遲緩、指甲灰白、厭食、體重不增等,但並不會影響孩子的性格。
  • 眼球摳出來還能裝回去?6歲男孩模仿視頻特效摳眼珠子,發生悲劇!
    眼下,各類短視頻App上形形色色的特效吸人眼球,前段時間,浙江6歲男孩小華(化名),因為模仿視頻裡「眼球突出來又裝回去」的特效,用力摳自己眼球,造成左眼眼眶內球後淤血,左眼球往前鼓出,左眼外側、上方、內上方轉動受限。
  • PS教程:教你快速摳水花,摳出水花透亮質感,一學就會
    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利用這款神奇的軟體來摳水花吧。工具/材料:電腦、Photoshopcc2019、素材圖片兩張(一張水花素材,一張蔬菜圖片做背景)方法/步驟:一、魔棒摳水花選擇魔棒工具,在背景上點一下,Ctrl+Shift+I反向,創建水花選區,Ctrl+J複製選區,摳出水花,拖到蔬菜背景裡看看效果,如下圖所示,注意到魔棒摳出的水花是不透明的。二、蒙版摳水花如果需要摳出水花特有的透亮感,該怎麼摳呢?
  • 《轉生成為了只有乙女遊戲破滅Flag的邪惡大小姐》單純摳糖:三王子黨の不完全摳糖記錄
    但三王子設定戳中我,使我成為了堅定的婚約黨orz,本篇摳一下三王子在動漫裡的糖。單純摳糖自用。說明 本文純粹站在動漫角度僅供三王子股圈地摳糖自萌用,摳糖自萌用,摳糖自萌用。請勿ky。一 人物設定①性格及硬性設定↓反差萌 外表小天使的腹黑抖s 擁有金髮碧眼的正派男主外貌。
  • Photoshop摳頭髮絲的技巧(一)
    下面我將介紹兩種不同的摳頭髮絲的方法來分別應對簡單和複雜的背景,二者都可以實現相當好的效果。技巧一:簡單背景圖片摳圖效果最好的照片呢,當然是來自那些專業攝影棚,因為他們會以純色為背景拍片子。這類片子可以讓軟體更加容易的找到對象的邊緣,但是要摳出完美無損的頭髮絲效果還是略微有些棘手的。
  • 【吐槽秀】 來見識下我那個死摳死摳的前男友!
    來見識下我那個死摳死摳的前男友!前男友,真的是摳摳摳摳到家了,我現在想起來都會覺得噁心的跟吃了兩斤死蒼蠅一樣。他第一次來拜訪我的父母,我擔心他買東西太寒酸,惹我爸媽不開心,我替他包辦了送給我爸爸的禮物,大概2000塊左右,至於我媽媽的禮物就由他自己去買。然後見面的那天,他就帶著我買的禮物和一箱牛奶、一隻柚子來我家了。他竟然只給我媽媽買了一箱牛奶和一隻柚子!
  • 今晚20點《快樂大本營》張天愛、盛一倫「曖昧」雙人舞 黃媽媽吐槽黃曉明「摳」
    黃曉明、楊威、鄒市明、韓東君帶媽媽一起給您拜年啦!黃曉明現場遭「催生」,楊威被嶽母誇讚「最帥最棒」,另有青春偶像劇演員張天愛、盛一倫、於朦朧、郭俊辰熱力助陣,這個春節「旋風孝子」們陪你一起「笑」翻全場!
  • 《摳神》:你的摳摳,和林俊傑的不潮不用花錢,乍看驚人的相似
    代表作《摳神》《黑卡》《極品相師》。最近幾天介紹的作品動輒就是700萬字、1000萬字。如今看到這本只有區區200萬字,心中一片安詳。一開始看到這個名字,還以為和林俊傑的《不潮不用花錢》有相同之處。畢竟都是摳摳嘛。結果,似乎有點風馬牛不相及。《摳神》的主角程煜是一名南加州的學霸,放棄高薪,毅然回國。理由很簡單,腦子長瘤,活不過五天。越洋航班遭遇雷暴,頭等艙的主角被雷暴擊中,開啟神摳系統。
  • 同一個世界同一種娃,連歐陽娜娜兒時都摳鼻屎,你為啥要阻止娃?
    文|福林媽咪前幾天一朋友在朋友圈裡吐槽,說自己4歲半的兒子總是摳鼻子,明顯感覺鼻孔比以前大了,連帶鼻翼看上去都比以前大了,看到就會讓他不要挖,但是根本不管用。問大家有什麼方法制止他兒子摳鼻屎。我現在滿腦子都是歐陽娜娜小時候挖鼻屎的表情包了。
  • 女兒被嘲笑醜,張庭甩出童年照,力證女兒像自己,差距還是大點
    甜椒兒媽媽,一個時間相對自由的全職媽媽,喜歡分享,喜歡傾聽,希望把經歷過的、看到過的、聽到過的,用文字的方式表達出來,對觀者在育兒上、情感上有所啟發……文|家有小甜椒兒(專注優質原創,抄襲必究,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 林俊傑,請你不要到處摳摳
    「音樂」 《不潮不用花錢》裡「請你不要到處叩叩,潮流需要摳摳,不小心就沒摳摳,用力到處扣扣,花掉所有摳摳,錢買不到絕活」一直被誤解為只為了押韻,其實「摳摳」在閩南語裡是錢的意思,叩是敲門,扣是省錢。整首歌的意是「買東西跟著潮流走就會付出一定的代價,但是自己的絕活是用金錢買不到的」 。成為林俊傑粉絲第八個年頭,偶像的位置一直是他的,也只是他的。
  • 小毛驢甩甩很生氣
    「哈哈哈,這頭傻驢說它想在天上飛,你們想像一下那個情景:雁群在前面優雅的飛行,後面一隻傻黑驢伸著脖子,費勁的劃拉蹄子也想飛著跟上去,可惜呀,再怎麼劃拉也只能刨起一層土,飛不起來呀,哈哈哈」母雞們聽了也全都大笑起來。甩甩見大家都嘲笑它羞惱的說:「我,我又沒說我能飛,就,就想想都不行嗎?」
  • 肚臍裡的「泥」究竟能不能摳?
    相信很多人在很小的時候,就被媽媽「教育」,肚臍眼不能扣,會肚子疼,大多數人都會選擇乖乖聽話,但長大後在好奇心的驅使下,還是將「魔爪」伸向了肚臍。於是乎,神奇的事情發生了,有人居然覺得很爽???有些人卻真的肚子疼了,這是為什麼呢?肚臍眼到底能不能摳?肚臍有什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