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比一對一單挑。倆人對名將戰績分別如下:
趙雲VS文丑 50-60合,不分勝負(此時趙雲尚在少年)-第7回
趙雲VS許褚 30合,不分勝負-第31回
趙雲VS許褚 二度力戰,無回合數,仍不分勝負-第31回
趙雲VS張合 30餘合,張合「撥馬敗走」-第31回
趙雲VS李典 10數合,李典「料敵不過」,敗走 -第36回(此外,趙雲曾從背後槍挑高覽,但屬偷襲性質,非單挑)
馬超VS于禁 8-9合,「于禁敗走」-第58回
馬超VS張合 20合,張合「亦敗走」-第58回
馬超VS李通 數合之中,一槍刺李通於馬下-第58回
馬超VS曹洪 40-50合,曹洪漸漸刀法散亂,氣力不加-第58回
馬超VS許褚 230合以上,不分勝負,但許褚遇險-第59回
馬超VS夏侯淵 無回合數,未分勝負-第59回
馬超VS張飛 220合以上,不分勝負,但張飛有以逸待勞之嫌-第65回
二人上邊單挑戰例中,真正具有可比性的是如下幾場,現分別予以點評:
(1)趙雲,馬超均單挑勝了張合,但前者耗時30餘合,而後者僅用了20回合。從表面上看,馬超攻擊力較趙雲更為犀利;實則不然。
馬超戰張合之前,僅僅以8-9合輕鬆取勝于禁,體能精力幾無損耗。而趙雲呢?
趙雲戰張合之前,曾與許褚兩度力戰,估計總回合數絕對在50回合以上,後想必是看到于禁,李典二軍夾攻上來,而劉備已安全撤出,才且戰且退的。在與亂軍混戰一番後,趙雲又恰逢劉備為河北名將高覽所困(高覽與張合齊名,俱為袁紹舊將),於是又單騎衝陣殺了高覽,復又殺散敵軍。在這一番驚心動魄,馬不停蹄的死戰之後,趙雲是在體能精力都有明顯損耗的情況下,才開始於張合交鋒的,卻仍能以30餘合敗之。若馬超經過那番苦戰,能以30餘合擊敗張合嗎?吾甚疑之。
還有一點也不可不察。前文提到,舉凡武將對決,若是與對手第一次交手,彼此不摸門,那麼在正常情況下,雙方多會採取較為保守的戰法,先求自保,待試探出對手虛實深淺後再決定如何求勝。然而在極端情況下,卻有可能採取大膽冒險的戰法。比如,賣個破綻放對方把刀砍進來,待招數用老後,快速閃避對手進攻的同時再快速攻擊對方,這種戰法就帶有明顯的冒險性質,在實戰中往往能大大縮短交鋒時間。還有就是,欺對手攻擊速度慢,置對手的攻擊於不顧,採取「同歸於盡,後發先至」的拼命戰法,從意志上先徹底挫敗對手,也屬於幫助取得速勝的冒險戰法。 趙雲之戰張合,應屬於正常心態下,與對方並無個人仇怨,純屬各為其主,因此不必太過冒險;反觀馬超之戰張合,馬超身負殺父之血海深仇,「咬牙切齒」,臨陣心態屬於極端心態,因此更有可能採取冒險速勝戰法。從張合這個角度來看,面對一個殺紅了眼的對手,也很有可能招數上還未山窮水盡,意志和膽氣上先自輸了--張合想想也覺得冤呀:馬超啊馬超,是丞相殺了你父,你跟我拼什麼命啊?
(2)趙雲勝李典(10數合)-馬超勝于禁(8-9合)此二戰,趙雲,馬超均是在神完力足的情況下出戰的,二人在這一點上處於同一起跑線上。誠然,馬超勝于禁所用回合數少於趙雲勝李典的,但同樣如上所云,這一表面差距很可能源於馬超的冒險速勝戰法。更何況李典之戰力較于禁明顯為高,因此能夠多支撐幾個回合,並不說明趙雲戰力偏弱。
(李典屬一流末,二流初;而于禁恐怕屬二流中下,單挑從未取勝過,連戰平都難得。李,於二人戰力幾乎差了一個檔次)
由此看來,非但不能得出馬超優於趙雲的結論,反而似乎要讓人接受相反的結論了。
馬超有一場為人詬病的單挑:40-50合居然拿不下一個曹洪,雖然後者已「漸刀法散亂,氣力不加」。然而細分析起來,此戰實難作為攻擊馬超戰力平平之口實。首先,馬超是在連敗三員曹營名將之後才與神完力足的曹洪交手的,體能精力上吃了些虧。其次,曹洪就是庸手嗎?非也。曹洪雖單挑僅勝過一場(也是40-50合,還用了拖刀計),但也沒有過明顯的敗績(雖戰臧霸有些不利,但畢竟未敗)。因此,曹洪完全可能是那種韌性十足的武將--我雖然絕對贏不了你,可你想輕鬆拿下我來,哼哼,也沒那麼容易!更何況曹洪此戰之背景太特殊了--他要是輕易認輸,那馬超很可能追上曹操並殺之;且自己剛剛因丟了潼關而差點被曹操斬首,於眾將面前可謂顏面丟盡,因此也急需在這一戰中有所表現。因此,在曹洪一方,這場廝殺非尋常戰陣交鋒可比:尋常交鋒,若發現自己明顯不敵對方,不用等到山窮水盡就可敗走;但此戰卻非要硬拼到底不可。若張合當此,亦應能力拼至40-50合。 當然,如果用所謂相生相剋的理論去解釋,可能就簡單多了:馬超戰法天生克張合,但卻不克曹洪。
總而論之,雖表面看來馬超較趙雲速勝,但卻無法證明馬超之攻擊力在趙雲之上,反卻令人有相反的懷疑。在此,我們姑且認為二人在單挑中的攻擊力表現完全相同吧。
下面點評二人在以一敵眾的局面下的戰績。
二人雖都曾以一敵眾,或勝之,或全身而退,但對敵之戰將都無甚名氣。趙雲戰績,前文已述;此略。馬超曾獨戰韓遂部將五人,殺三人,餘二人敗逃;又曾獨戰楊阜及其宗弟共8人,殺7人,刺中楊阜5槍。
以一敵眾,二人依然難分高下。
最後點評單騎衝陣。 趙雲在前三國中,曾有數次單騎衝陣,力挽頹勢;而馬超卻幾乎沒有。(在後三國中,趙雲依然寶刀不老,屢屢單騎突陣;而馬超更是毫無表現。)
趙雲之單騎衝陣記錄如下:
(1) 幾番力戰之後,仍能單騎闖陣,於萬馬軍中殺高覽,敗張合,保劉備突圍。(第31回)
(2) 長阪大戰。此略。(第41回)
(3) 第71回所述之趙雲單騎闖陣,其戰力膽略,不稍遜於長阪大戰。諸君請看原文:
趙雲「殺入重圍,左衝右突,如入無人之境。那槍渾身上下,若舞梨花;遍體紛紛,如飄瑞雪。張 郃 、徐晃心驚膽戰,不敢迎敵。雲救出黃忠,且戰且走;所到之處,無人敢阻。操於高處望見,驚問眾將曰:「此將何人也?」 有識者告曰:「此乃常山趙子龍也。」操曰:「昔日當陽長坂英雄尚在!」急傳令曰:「所到之處,不許輕敵。」趙雲救了黃忠,殺透重圍,有軍士指曰:「東南上圍的,必是副將張著。」雲不回本寨,遂望東南殺來。所到之處,但見「常山趙雲」四字旗號,曾在當陽長坂知其勇者,互相傳說,盡皆逃竄。雲又救了張著。
曹操見雲東衝西突,所向無前,莫敢迎敵,救了黃忠,又救了張著,奮然大怒...」
點評:馬超之嗜血好殺,絕過於趙雲矣,然何其少有單騎衝陣乎?單騎衝陣,除了需要過人的膽略,更要有將自己連人帶馬,上下左右封護得滴水不漏的本領。若無此能為,縱然子龍一身是膽,亦無法多次單人獨騎,殺入重圍而全身而退!更何況無論經歷多麼險惡的死戰,趙雲始終沒有負過一次傷,流過一滴血!(東吳第一勇將周泰當愧於自己的一身傷疤矣) 以此觀之,趙雲之防守能為,當優於馬超矣。
結論:趙雲優於馬超;二人攻擊指數持平,但趙雲防守指數更勝一籌。
相比較而言,趙雲與呂布之差距,應小於馬超與趙雲之差距也。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儘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