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紀就已出現的轉膛炮,為什麼又被拿來用,如何做到一秒5發

2021-01-18 騰訊網

不久之前,中國國產新型76毫米自行火炮實物圖在網上曝光。許多軍迷對這款武器表現出極大興趣,尤其是它使用的76毫米主炮,射速高達300發/分鐘,一秒5發不困難,火力極其強大,性能非常先進。唯一讓人感到不解的是,這款火炮是一款轉膛炮。

一說起轉膛炮,資深軍迷都非常熟悉。轉膛炮是一種歷史非常悠久的火炮,早在18世紀也就是17几几年就已出現。當時一款叫帕克爾機槍的武器應用於實戰,它的炮管只有一根,但炮膛可以旋轉,只需一根簡單的手搖搖把,就能在短時間內發射出十幾發鉛彈。威力強大。而它就是轉膛炮的祖先。

隨著武器越來越先進,手搖的蓋特機槍出現,這種機槍有多個槍管,每發子彈都裝在槍管中。擊發使用更加方便,所以很快取代了轉膛炮的位置。但轉膛炮始終沒有消亡,依然頑強存在著。

如今300年過去了,比加特林還老的轉膛炮,靠著簡單結構和高射速再次獲得各國軍方垂青。尤其是它的高射速,已經成為轉膛炮的標誌。

和普通火炮不同,轉膛炮射速可以達到幾百發/分鐘,秘訣就在它的射擊流程上。一般的火炮擊發流程和槍械差不多,都是裝填一發炮彈,然後擊發,退出炮彈殼,再裝入下一發炮彈再擊發。這種流程要想速度快,就必須提升裝填人員速度,但人體力有限因此這條路走不通。

轉膛炮則不同,它的炮彈分布於多個彈巢中,擊發第一發炮彈後,彈殼會和彈巢一起轉動到其他位置退掉彈殼,同時第二發炮彈上膛擊發。這就將傳統火炮的中間兩步合併為一步,優化了擊發流程,顯著提升了射擊速度。

不過這種模式也有缺陷,第一是轉膛需要很大地方放置。而且不能和炮管分開放置,所以對地形要求極高。窪地和山區不適合這種武器使用。

第二,轉膛炮長時間射擊炮管會過熱。這點顯而易見,因為就一根炮管,所以無論擊發多少輪,都從這根炮管中射出,因此打幾百發之後就必須更換炮管。相比之下,加特林就沒有這個問題,它的槍管多而且不是同時使用,所以不用擔心槍管過熱的問題。

第三,能滿足現代戰爭需要,這一點從中國使用轉膛炮做自行火炮主炮就能看出,300發/分鐘的射速非常驚人,攔截飛彈也沒有什麼問題,俄羅斯的鎧甲S1就用的轉膛炮,因此實際上工程質量還是有保障的。

從當下發展來看,轉膛炮未來還會存在於歷史舞臺上,而存在的理由非常簡單,那就是它的高射速的確能應對現代戰爭需要。不過恐怕不會出現在軍艦上,因為多炮管近防系統已經裝備在海軍當中,實際上轉膛炮更適合對地攻擊使用。比如裝配在武裝直升機上,就是極其兇猛的火力輸出,讓人從心底產生一絲畏懼。

相關焦點

  • 單35mm轉膛炮的防空精銳——談談SWS2型彈炮合一防空系統
    來源:蔣蔣的兵工廠在最近的央視節目中,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展示了一種輪式彈炮合一防空系統系統,安裝了4枚天燕90防空飛彈,其單管35mm炮還採用比較少見的轉膛設計,他就是SWS2型彈炮合一防空系統。該車車體中央上部安裝有一個可以360度轉動的大型無人炮塔,無人炮塔前部為了減重只安裝有一門35毫米轉膛炮,右側安裝有四枚天燕90防空飛彈,左側安裝有三合一光電跟蹤系統轉塔,炮塔後部安裝一部搜索/跟蹤一體式相控陣雷達,一體化程度非常高。
  • 車內可煮水喝茶,主炮用線膛炮,防護卻超強的挑戰者2主戰坦克
    武器方面,挑戰者2坦克的主炮為一門英國皇家軍械的120毫米L30A1線膛炮,在滑膛炮大行其道的年代,英國卻保留了線膛炮的設計,確實是有點奇特,可以說是目前唯一一款使用線膛炮的第三代主戰坦克。
  • 15輕坦為何裝備的是105線膛炮而不是滑膛炮?
    15式輕坦裝備國產最新型的105毫米線膛炮,主要是為了保證15式輕坦在整體性能上的平衡,當然這也是因為我國認可105毫米線膛炮的綜合性能。那麼105線膛炮究竟有何特點?為何滑膛炮沒有成為15式輕坦的火炮呢?
  • 極盡奢華,15世紀出現的後膛燧發槍是怎麼閉鎖的?
    按理來說,槍械得發展到金屬定裝彈普及以後(19世紀中葉之後),後膛裝填的武器才完全取代前膛。當然,諸如德萊塞針發槍(1841年),裡福瑟邊針槍(1836年)之類早期的先行嘗試者也有。這篇的話主要和大家聊聊15世紀那會就出現過的後膛燧發武器。
  • 17世紀「線膛槍」射程遠、精度高,為何歐洲軍隊卻喜歡「滑膛槍」
    而且這種情況更是持續到了1848年,也就是十九世紀中葉,在跨越了近兩個世紀以後,沒有膛線的「燧發滑膛槍」才被有膛線的「燧發線膛槍」逐漸取代。這又是什麼原因呢?或許會有很多人會認為是不是因為線膛槍出現的時間比較晚呀,沒有趕上歐洲軍隊更新武器的風口。
  • — 35單管高速轉膛,專打近界無人機
    整個炮塔主要由3部分組成,中間部分是全新的單管35m高速轉膛對空火炮,左側是雙聯裝近程防空飛彈,而右側則是光電瞄準系統。炮塔後邊有具備360°旋轉跟蹤能力的搜索火控一體式雷達,可以保證35mm輪式自行防空炮可以在行進之間搜索、跟蹤、打擊目標,能夠更好地伴隨部隊進行野戰防空。
  • 直升機殺手,國產新型自行自行防空炮亮相,射速達1000發/分
    相比於其他國產的雙35毫米牽引高射炮、雙35毫米車載高射炮以及目前我軍裝備的09式雙35毫米履帶式自行高射炮,採用8X8輪式裝甲車輛底盤的國產新一代外貿彈炮結合防空武器系統,不僅整體作戰效能更優,還具備了較好的機動性、經濟性和可維護性。因此,從某種程度上而言,配備了35毫米高射炮的國產新一代外貿彈炮結合防空武器系統可謂是我國外貿武器領域裡的低空之盾了。
  • 一門頂得上三四門37炮!揭秘我軍新式35毫米高炮
    GDF002的自動機和「轉膛自動機」無關(厄利空家族的轉膛自動機我後面再講),它用的是剛性閉鎖的導氣式自動機,單管射速550發/分。厄利空導氣式自動機的核心技術是「浮動炮箱」,炮管和炮箱(類似於槍械上槍機框的組件)剛性連接,然後浮動安裝在搖架上,搖架和炮箱之間有液壓彈簧式緩衝器,炮閂上也有炮閂緩衝器。
  • 臺軍CM11戰車又出事 炮管膛炸
    臺軍CM11勇虎戰車昨天上午在新竹縣實彈射擊時膛炸,炮管炸裂僅存一節連在車身。    據了解,陸軍五四二旅一輛CM11勇虎戰車,上午九時在湖口鄉的北部鑑測中心實施戰車火炮試射歸正,射擊第一發時正常,但第二發時就發生膛炸,整根炮管從炮膛排煙器處斷裂,掉落地上。    陸軍六軍團少將主任簡士偉表示,當時戰車內共有車長、射手、裝填手等四人,僅駕駛手許姓士兵(23歲),雙眼遭到煙塵波及,送醫後無大礙,其它三人沒受傷。
  • 18世紀末,印尼土著製作的火炮實物鑑賞
    這是一門製作於18世紀末期的火炮,其材質為青銅,產自印度尼西亞地區。該火炮為長管加農炮形制,其全長80釐米,口徑為3.5釐米左右,是一種小型前膛火炮,沒有膛線,使用時要從炮口處裝入火藥、墊片和彈丸,主要發射霰彈和實心彈。
  • 為什麼膛線是槍炮身管的靈魂?它是如何發展的,又有哪些分類?
    對叱吒江湖的線膛槍炮來說,膛線就是靈魂。沒有它,槍炮就只是發射筒。我們偉大的祖先發明火藥後,火器就蓬勃發展起來。南宋時期,我國就有霹靂炮了。元朝時青銅火炮廣泛應用,成為有歷史記載的最早火炮之一。火藥傳到西方,促進了歐洲技術大發展。14世紀,歐洲出現了早期前膛槍和發射石彈的火炮。早期槍炮都是滑膛的,發射圓形實心炮彈、榴霰彈等。
  • 12聯排子炮:怪異的西班牙「梅羅卡」近防炮
    俄羅斯「卡斯坦」 上面這幾款近防炮雖然技術不同,性能各異,但有一個相同點就是都採用轉管炮設計,以追求火炮系統的高射速,也讓大家認為近防炮似乎就應該這麼設計。
  • 迫擊炮為什麼能把炮彈飛出去那麼遠
    而加農炮和榴彈炮基本上沒有幾十千米的射程都不敢出來見人,比如韓國賣的最好的155毫米口徑K9自行榴彈炮,基本射程18千米,使用火箭增程彈可以打到50千米,就連我們已經服役半個世紀的66式152毫米加榴炮,最遠射程也接近18千米。如果要是跟動不動就上百千米射程的大口徑遠程火箭炮比,那迫擊炮的射程就更沒法看了,所以在射程方面,迫擊炮只能算是個弟弟!
  • 槍管和炮管裡為什麼有膛線?膛線的作用是什麼?
    南宋時期,我國就有霹靂炮了。元朝時青銅火炮廣泛應用,成為有歷史記載的最早火炮之一。火藥傳到西方,促進了歐洲技術大發展。14世紀,歐洲出現了早期前膛槍和發射石彈的火炮。早期槍炮都是滑膛的,發射圓形實心炮彈、榴霰彈等。雖然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戰爭,卻遠不能取代弓箭、弩的核心地位。
  • 真正的星際戰艦,蘇聯曾為空間站裝機炮,開啟太空軍事化之路
    ▲圖22轟炸機就在機尾安裝了一門R23機炮,不像其他飛機那樣安裝雙聯裝火炮R23機炮研製1957年,於上世紀60年代初期開始量產,總生產的數量大概為500多門,最著名的安裝對象就是前蘇聯的圖22轟炸機。
  • 美國5英寸重型防空炮,二戰美國戰艦的防空利器
    一戰期間,隨著空軍和航空母艦的發展,海軍不得不加強應對空中威脅的能力,各種類型的專業防空炮陸續開發出來,一戰後美國設計生產了一種5英寸(127毫米)口徑的海軍用防空炮,這種重型火炮在2、30年代被美國海軍使用,二戰期間仍是戰艦的防空主力武器之一。
  • 我軍這型100毫米反坦克炮威力遠超國外105炮,為何最終命運悽慘
    【軍武次位面】作者:皮島總兵中國當今的坦克炮和輪式突擊車的火炮無非就是125毫米滑膛炮和105毫米線膛炮兩種,但是事實上在這兩門裝甲兵的主力火炮之前,中國還研製了一種120毫米的高膛壓滑膛炮和一中100毫米口徑滑膛炮,前者使用在被譽為東方費迪南的89式自行反坦克炮上面,後者被使用在
  • 中國公開12.7毫米新型轉管機槍,國產加特林,1500米內難有倖存者
    很多人可能並不清楚轉管機槍是什麼,其實很簡單,就是有多根槍管,而且這些槍管還能一起轉動的機槍。這種機槍和一般常見的轉膛機槍不同,機槍的每根槍管都是獨立的,各自有各自的槍機。由集束槍管尾部迴旋帶動各自射擊的進彈、閉鎖、擊發、開鎖、抽殼、拋殼等循環動作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