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晏凌羊
文/晏凌羊
01
前段時間,何潔在一次直播時自曝已經三個月沒接到工作了。
何潔坦言,因為接不到工作,收入不穩定,不得不辭退了照顧孩子的保姆,現在都是自己在家帶娃。
她還說自己正在考慮搬離北京,去其他城市生活,以此來降低全家的生活成本。
我感覺,何潔這算不算是不是結婚、生子致階層滑落(是娛樂圈裡的階層滑落,不是普通人概念裡的階層滑落)?
那一屆超女,何潔是四強裡面最有勢頭的。她當時的定位很明確內地唱跳歌手,因為在那個時候內地沒有可以唱跳的女歌手。
當時,她的唱功不錯,觀眾緣也好,代言也夠份量,而且還打開了中國香港市場。當時,她是天娛力捧的藝人,湖南衛視大大小小的活動都有她。即使後來跟天娛解約了,可她的熱度還在。
可是,在事業上升期,何潔結婚生子,連生了兩胎。按照時間線,第一胎生下來以後,她和前夫赫子銘的感情就不大好了,但還是生下了第二胎。
之後,她一直專心在家帶孩子。等到孩子大一點的時候,她復出,鬧離婚,火速結婚。
復出沒多久,又跟現任丈夫刁磊生下一胎。
就這樣,發展事業的寶貴機會,都被婚姻、孩子這些瑣事給佔據了。
加上何潔跟前夫生的孩子、刁磊跟前妻的孩子,夫妻倆一共要養4個孩子。
這壓力確實夠大,因為孩子實在是太燒錢、燒時間、燒精力了。
有網友問:她兩任丈夫不賺錢的麼?
Emmm........娛樂圈裡,名氣約等於賺錢能力,大家是認可的吧?在行情好的時候,兩任丈夫真賺也不如她賺得多吧。
其實,夫妻齊心的話,應該何潔出去賺錢,男人留在家帶孩子。這樣的分工,是家庭利益最大化的選擇。即使離婚、即使經濟寒冬來臨,家庭之前積攢下的積蓄,也足夠他們過上很好的生活。
02
何潔的境遇,我們暫且不談。畢竟,一個人紅不紅、能紅多久,有時候是要靠命數。周筆暢這些年在事業上也沒少努力,也沒有在感情上瞎折騰,但就是不如李宇春,能一直長紅。
我們只是來談談「女強男弱」的婚姻模式。
在「女強男弱」的婚姻中,女方出去打拼賺錢,男方在家裡承擔起家務和育兒勞動並且把這些事情做好,讓女方的「大後方」無憂………無論是對男人、對女人、還是對家庭、對孩子來說,都是利益最大化的選擇。
就拿李湘、王嶽倫夫婦以及何潔、刁磊來說,應該也算這種婚姻模式。如果能做這種分工,家庭合力能發揮到最強,家庭成員的階層up up up,孩子也能得到良好的照顧,贏在起跑線。
王嶽倫在家裡把王詩齡帶好就行,出去K什麼歌、談什麼大事呢?真想帶好孩子,是有很多事可以做的。跟《三十而已》裡的顧佳一樣,日程安排得滿滿當當,哪會閒?
可現實生活中,因為男人大男子主義作祟,他們往往無法接受這種安排(有的家庭中,女方也接受不了)。讓他們呆在家裡做「家庭主夫」,別人還沒看不起他們呢,他們首先就感到自卑。
「男強女弱」的婚姻中,「男主外、女主內」的搭配就很常見。家庭財富得以往上升,孩子也能得到充分的照顧。當然,這種婚姻的一大弊端是:一旦男方出軌,女方巨吃虧。
「女強男弱」的婚姻中,男人接受不了做「賢內助」的安排,難道是擔心自己也迎來「黃臉婆」命運和結局?可我想了想:不能夠啊。只要懷孕風險由女方承擔,女性出軌的機率就會比男性低。
大多數職業女性,賺了點錢就先緊著家裡用,真正的敗家娘們兒是很少的。而且,她們大多富有責任感,工作完了就直奔家裡,也不會吆五喝六跑出去喝酒、釣魚啥的。
我又要偏激地說一句了。「女強男弱」的婚姻,最後散夥,多半是男的有問題。
男人暴富後拋棄糟糠妻,多是他們自己要追求「香車美女」的生活。在某些男人看來,擁有「美嬌妻」才是成功人士的標配。女人暴富後拋棄糟糠夫,多是兩人財富地位發生逆轉之後,男的還想繼續在家裡做大爺。
我一個朋友跟我講過這樣一個案例:她身邊一個女友年掙五百來萬,老公也因此當起了「賢內助」,但是,他老公每次炒菜,都會留一個給她回家炒,說是要讓她不要忘記「家庭的味道」。
這個細節,聽起來挺溫馨,但細究起來卻有點讓人難受。
「男主外,女主內」的家庭裡,會出現這種情況嗎?如果女的在家裡做飯,還留個菜給老公回家炒,可能女的會被罵死。
我身邊一些女性,暴富以後就跟丈夫離了婚。深究她們離婚的原因,還真跟「男人有錢後就變壞」的邏輯不一樣。
說白了,他們的家庭核心矛盾就是:女的已經成為了俞渝,男的還是「低低低低低低配版李國慶」,還是要求女的給自己洗襪子。
站女的立場上想一想:她們去職場拼殺哪有不累的?能力越強的人,工作壓力越大,在職場也越累。可是,回到家裡,還有個大老爺們等著她去伺候。這多累啊,乾脆分給男方一筆錢,讓他出去找那些能伺候自己的女人去好了。
什麼「家庭利益最大化」啊?
有些男的,想的只是「如何讓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03
在「女強男弱」的婚姻中,我發現一點:男方的大男子主義程度,直接決定了婚姻的幸福度。
前兩天,我們談到了抗疫英雄陳薇和她的丈夫。也正是因為她的丈夫不大男子主義、甘當賢內助,給陳薇創造了一個非常穩定的大後方,陳薇才能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為我國乃至全球的抗疫事業做出了偉大的貢獻。
在「女強男弱」的這種婚姻中,只要男方稍微不那麼大男子主義一點,一家人就可以過得很幸福的。
我們照例以娛樂圈的「女強男弱」婚姻舉例。
鍾麗緹&張倫碩,伊能靜&秦昊,蔡少芬&張晉,都算是女大男小、女強男弱的搭配組合,可這三對夫妻中,給人感覺最幸福的是蔡少芬&張晉,其次是伊能靜&秦昊,最後才是鍾麗緹&張倫碩。
張倫碩的確是有點大男子主義的。
鍾麗緹出道那麼多年以來,走的就是性感路線,這就是她的特色和風格,市場也願意買帳,但自從跟張倫碩在一起之後,鍾麗緹每逢穿得稍微暴&露點,就會被張倫碩阻止。
一開始,張晉也被外界稱為「蔡少芬的老公」,甚至有人不懷好意地說他是「吃軟飯的小白臉」,但張晉從來沒有氣急敗壞地跑出來辯解。
得了金馬獎最佳男配角,張晉上臺領獎,還勇敢自嘲:「別人都說我靠蔡少芬,確實,我這輩子的幸福都得靠她。」
但是,張倫碩不行。
每次聽到這種話,他就表現出很生氣的樣子,說這是對他的侮辱,甚至在某回節目現場遷怒於鍾麗緹,讓別人問她自己有沒有花過她一分錢。
鍾麗緹和張倫碩也算是上過好幾檔綜藝節目了。每次兩個人吵架或是冷戰了,也大多是鍾麗緹先去緩和關係、道歉。
鍾麗緹自己也曾在節目中提及這一點,說是兩人出現了衝突,她的態度就是:「算了,我可以改。」
而張倫碩對鍾麗緹的態度,也直接影響了張家婆婆對鍾麗緹的態度。婆婆希望鍾麗緹生孩子,鍾麗緹就努力去生,生不出來就覺得自己欠了張家什麼,兀自心虛了起來。
蔡少芬和張晉結婚時,不是離異帶娃的身份,兩人的年紀相差也不是很多。從客觀上來講,他們這一對,也比較容易磨合,受到的挑戰最少。
伊能靜和秦昊,除了夫妻這一層關係之外,還多了一層「懂得」。秦昊和伊能靜骨子裡都是特別文藝的那一類人,秦昊演的各種文藝片,伊能靜是頭號粉絲。那些文藝片裡表達的東西,伊能靜是真的懂。有了這一層「互相懂得」,婚姻也就更加堅固一些。
秦昊可能會有些大大咧咧,但他骨子裡是不嫌棄伊能靜的,也不會因為伊能靜比自己名氣大一些,就心生自卑。他自己本身也是拿過各大獎項的人,有演技,有口碑,有在娛樂圈立得住的東西。
再者,秦昊的父母相處得特別好。他爸爸非常懂得尊重和愛護他媽媽,他從小耳濡目染,骨子裡的大男子主義習氣要少一些(某些時候,他確實也很懶)。
鍾麗緹在張倫碩面前的低姿態,當然也跟張倫碩對她的態度有關。
看綜藝節目,我挺能理解每一次張倫碩生氣的「點」,但總覺得很多時候他的反應有些過激。有些事情,是挺值得生氣的,但不至於要生那麼大的氣。
這多多少少還是暴露出張倫碩對鍾麗緹的不滿。以前,她是他的女神,高高在上;當他把女神娶回家,他也要承受「女神從神壇上走下來」產生的巨大心理落差,要承受外人對他「吃軟飯」「靠女人上位」的指責。
一個有點大男子主義的男人,很難不會覺得自己娶一個「離過兩次婚,帶著三個孩子的單親媽媽」有點虧,但是,他又覺得這是一種很不好的想法。
心理有點不平衡,但又知道自己產生這樣的吃虧心態實在「政治不正確」、對自己沒有任何好處,甚至可能會導致自己被「千夫所指」,所以,他就只能表現得很矛盾了。
明明生氣兩秒鐘就可以「過去了」的事情,他要生氣兩分鐘;明明可以皺個眉頭的事情,他要發大火……不然何以解決內心的衝突呢?
這不是單單「脾氣大」可以解釋的。
我相信張倫碩對鍾麗緹的愛,應該是真的;但他骨子裡的大男子主義,也是真的。
張倫碩想將鍾麗緹改造成為傳統的中國女人,而鍾麗緹雖然有小小怨言,但出於對「再次離婚」的恐懼、出於對「好不容易遇到一個過得去的人,不想放開」的珍惜,她願意接受改造,那麼,這兩個人應該是可以克服文化差異,一起走下去的。
只是,這種「走下去」,總讓人覺得搖搖欲墜。
一等愛情靠自覺,二等愛情靠制衡。
好的愛情,靠的是——心裡始終裝著「我們」,而不是「我們自己」。大男子主義的男人,是很難看到這一點的。女人不管是強還是弱,跟這類男人生活在一起,都不會太幸福。
全文完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