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白求恩醫院成立婦科腫瘤多學科協作診療中心

2020-12-24 瀟湘晨報

山西晚報訊(記者 薛琳 通訊員 胡靜)6月12日,山西白求恩醫院婦科腫瘤多學科協作診療中心正式成立。該中心由該院腫瘤中心牽頭,婦產中心、介入科、病理科、放射科、核醫學科等多個科室聯手搭建。

近年來,中國惡性腫瘤發病率、死亡率逐步上升,據2019年國家癌症中心統計,我國2015年惡性腫瘤發病約392.9萬人,死亡約233.8萬人,十多年來,惡性腫瘤發病率每年保持約3.9%的增幅,死亡率每年保持2.5%的增幅。中國每年新增婦科腫瘤病人約25萬,婦科腫瘤的防治任務巨大。為給婦科腫瘤患者提供更加專業、精細的診療服務,該院腫瘤中心於近日組建了專業團隊,開設了婦科泌尿生殖腫瘤科,以婦科腫瘤、泌尿及生殖系統腫瘤的綜合治療為特色。

「隨著醫學水平的不斷提高和醫學診療環境的不斷改善,多學科協作(MDT)在腫瘤領域的優勢愈發彰顯,也逐漸成為腫瘤規範治療的趨勢,在醫療領域備受推崇。」在當日舉行的診療中心成立儀式上,該院腫瘤中心主任張孟賢介紹,腫瘤MDT診療模式是以患者為中心,多科室充分協作,既可依據患者病情,合理地應用手術、放療、化療、微創、介入、靶向及免疫治療等手段,為患者提供科學、合理、有計劃的個體化診療方案,延長患者的生存期,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又可迅速提高醫生診療水平,促進醫院學科發展,使患者、醫生、醫院均獲益,實現三方共贏。目前,該院腫瘤中心已和其他多個科室聯手共建了腦膠質瘤、婦科等多個多學科協作診療中心。

【來源:山西新聞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訪山西白求恩醫院同濟山西醫院婦產科主任李天-山西市場導報...
    乘著區域醫療中心建設的東風,實力幹將李天到來,為山西白求恩醫院婦產科的發展裝上「加速器」,也為該院打造「同質化、高水平」婦產科診療服務體系蹚出一條新路。11月20日,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婦產科學系主任馬丁教授,在山西白求恩醫院婦產科新病區開業典禮上表示。  當日,山西白求恩醫院婦產科新病區掛牌成立,目標直指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婦產科。新時代呼喚新使命,新使命呼喚新擔當。  作為常駐專家,如何為山西白求恩醫院打造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也是李天一直在思考的。
  • 風起揚帆正當時——訪山西白求恩醫院 同濟山西醫院婦產科主任李天
    乘著區域醫療中心建設的東風,實力幹將李天到來,為山西白求恩醫院婦產科的發展裝上「加速器」,也為該院打造「同質化、高水平」婦產科診療服務體系蹚出一條新路。落子無悔 科室發展任重道遠「晉鄂兩省共建區域醫療中心,目的是要把山西白求恩醫院建成山西一流,全國先進的典範,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在最新的復旦排行榜上名列全國第七,婦產科名列全國排名第三,婦產科在醫療、教學、科研等方面是全國排頭兵。」
  • 山西白求恩醫院:一場由大到強的改革實驗
    作為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試點,從託管到更名,一年來,山西白求恩醫院不僅經歷了名稱之變,更是經歷了一次理念之變、模式之變、文化之變  2019年8月16日,山西省政府與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籤署山西白求恩醫院託管協議,通過引進同濟醫院科學管理模式、先進醫療技術、優秀人才團隊,借船出海,借梯登高,全面提升山西白求恩醫院的管理運營水平、重點病種診療能力、醫學科研與臨床轉化能力
  • 中大醫院影像中心李澄教授工作站、血液病多學科協作診療分中心...
    12月17日,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影像中心李澄教授工作站、血液病多學科協作診療洪澤分中心籤約揭牌儀式在淮安市洪澤區人民醫院隆重舉行。中大醫院院長助理兼醫學影像部主任李澄與洪澤區人民醫院、中醫院院長王林森代表雙方共同籤署李澄教授工作站協議書中大醫院血液科葛崢主任與王林森院長籤署血液病多學科協作診療分中心協議書揭牌儀式揭牌儀式在與會代表的見證下
  • 山西白求恩醫院精確打擊腫瘤,五千萬元購進世界頂尖放療利器
    讓腫瘤患者實現精準放療,提高療效的同時,還能大大減少放療的副作用。11月23日山西白求恩醫院發布消息,一種名為「TOMO(螺旋斷層放療系統)」的世界頂尖放療利器已經落戶該院,其「高精準、廣覆蓋、副作用小」的特點將為全省腫瘤患者帶來福音。
  • 一場座談會告訴你,山西白求恩醫院正邁出怎樣的新步子
    華中科技大學校長李元元在山西白求恩醫院調研。(山西白求恩醫院供圖)新華網太原1月8日電(王亮)6日,山西白求恩醫院舉行了一場座談會,武漢同濟醫院常駐山西白求恩醫院專家向華中科技大學校長李元元「要政策、求照顧」。
  • 【醫德】運城市中心醫院依託優勢學科全面提升醫技水平
    「136」興醫工程是我省打造國內有影響力重點專科和綜合醫院的重要舉措。「1」,即以提升全省醫療水平為主線;「3」,即建設一批省重點臨床醫學專科、重點臨床醫學實驗室和重點臨床科研創新團隊;「6」,即建設區域臨床醫學、疑難重症診療、急救體系協作、網際網路+國際醫療、前沿醫療技術、醫院管理評價「六大中心」。
  • 一個科室的蛻變、一個醫院的創舉、一個院長的使命、一個中心的...
    山西晚報記者走訪多個科室了解到:近幾個月來,山西白求恩醫院類似焦先生一樣的多科室協作病例明顯增多。內分泌科聯合骨科、血管外科、介入科、超聲影像科、檢驗科等組建了糖尿病足多學科診療團隊;腫瘤中心聯合神經外科、病理科、影像科、神經內科、康復科等組建了腦膠質瘤多學科診療中心;腫瘤中心還聯合婦產中心、介入科、病理科、放射科、核醫學科等組建了婦科腫瘤多學科協作診療中心。
  • 惠州市第三人民醫院眩暈中心將開設多學科協作門診
    惠州市第三人民醫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任和學科帶頭人、眩暈中心負責人王豪介紹,內耳是維持身體平衡最重要的器官,眩暈大部分是由內耳疾病引起的。目前,惠州市第三人民醫院眩暈中心每年診治眩暈疾病患者約4000例,為本地區及周邊地區眩暈患者解決疾苦,並成立了全院眩暈多學科合作診療團隊(MDT),為疑難眩暈疾病患者提供更全面、精確的診療。
  • 瑞金醫院消化道腫瘤臨床診療中心項目開工儀式舉行
    原創 瑞金醫院宣傳科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12月19日上午,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消化道腫瘤臨床診療中心項目開工儀式在瑞金醫院隆重舉行
  • 咳嗽三年 腫瘤在胸腔慢慢長大似「足球」,MDT多學科協作為老人消除...
    近日,我院本部胸外科在MDT多學科診療模式下,為65歲的張梅(化名)阿姨切除了一直徑20cm,大如足球的巨大胸腔腫瘤。手術難度大、風險高,在多學科助力下病人手術和後續恢復都非常順利。△病人胸部增強CT這一拍片子,醫生驚呆了:腫瘤實在太大,當地醫院直接說治不了,建議去上級醫院。病人輾轉多家醫院,都被告知腫瘤大,手術風險高,建議去更高水平的醫院。病人帶著增強CT慕名來到我院本部胸外科,醫生發現:病人左側胸腔巨大腫瘤,直徑有20cm,跟足球一樣大,心臟被壓到了右側。原來是腫瘤壓迫氣管和肺產生了刺激性咳嗽。
  • 黑龍江省腫瘤多學科規範診療第二屆高峰論壇在哈醫大二院舉行
    人民網哈爾濱12月1日電 我國是腫瘤高發國家,由於腫瘤早期症狀並不明顯,多數患者就診時已處於晚期,錯失治療的最佳時機,惡性腫瘤吞噬了許多人的生命。而在精準醫學時代,一種由多學科診療專家團隊共同為患者制定個體化治療方案的腫瘤MDT(多學科診療模式)的出現,為患者帶來更多生的希望。
  • 袁永林會長祝賀河北省白求恩精神研究會腫瘤分會高峰論壇圓滿召開
    袁永林會長祝賀河北省白求恩精神研究會腫瘤分會第二屆精準診療高峰論壇暨思享會圓滿召開媒體聯盟訊(郝小學 李鳳梅) 日前,河北省白求恩精神研究會腫瘤分會(本次會議以非小細胞肺癌分子病理檢測以及精準治療為主題,採用專題授課與病例討論的形式,邀請專家們進行多學科交流、討論。腫瘤分會隋愛霞主委擔任大會主席,河北省第四醫院放療科王軍主任擔任特邀大會主席。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李文斌教授、北京大學國際醫院湯傳昊教授、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吳梅娜教授、河北省胸科醫院趙敏教授分別授課。
  • 瑞金醫院消化道腫瘤臨床診療中心昨天正式開工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消化道腫瘤臨床診療中心昨天正式開工。據悉,瑞金醫院消化道腫瘤臨床診療中心項目計劃總建築面積60000平方米,地上23層,地下3層,總建築高度99.8米,項目設置床位500張。
  • 明基醫院成立帕金森病一站式診療中心 效率提升
    1月8日,新年伊始,南京明基醫院成立帕金森病一站式診療中心,一次掛號,即可獲得集評估、門診、住院、檢查、治療、康復為一體的全流程服務,一站式解決帕友看病難題。南京明基醫院神經內科主任葉民教授介紹,在臨床中,帕金森病患者主要表現為震顫、運動遲緩、步態功能障礙、平衡功能障礙等,患者就診時十分不便,普通的患者看個門診只需要半小時,但帕友看病往往需要兩個小時左右,在讓患者得到完善診斷的前提下,如何提高就診效率?一站式診療中心應運而生。
  •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多院區一體化發展 承載「國家腫瘤醫學中心...
    早在一年前浦東院區運行之初,腫瘤醫院院長郭小毛教授就明確:浦東院區作為腫瘤醫院新一輪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點,不能走一味追求診治數量的「老路」,應著力深化單病種多學科綜合診治模式,以此引領臨床研究,努力成為腫瘤診治和臨床研究「領跑者」。腫瘤診療新模式浮出水面。
  • 速讀長三角:上海首家「III期肺癌多學科規範化診療中心」成立
    市質子重離子醫院成功開展脈絡膜黑色素瘤重離子治療上海市質子重離子醫院近日傳出消息:該院孔琳教授團隊聯手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錢江教授團隊,成功開展國內首例脈絡膜黑色素瘤的「無創」重離子治療,順利為患者進行第一次針對腫瘤病灶的「立體定向爆破」。這也是國內首例利用重離子治療開展脈絡膜黑色素瘤的嘗試。
  •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成立罕見病中心
    新華社北京2月26日電(記者田曉航)我國罕見病患者總人數超過2000萬,罕見病其實並不「罕見」,如何讓這麼多患者得到及時、正確的診治?在國際罕見病日即將來臨之際,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罕見病中心25日揭牌成立,旨在探索和推動罕見病多學科管理、診治規範制定和罕見病政策研究。
  • 掛一次號,看多位名醫!哈醫大四院成立肺結節多學科診療(MDT)中心
    小結節問題常常成了困擾患者的心病,奔波於多家醫院,輾轉於多個科室,患者挨個科室掛號,看病過程好煎熬。哈醫大四院12月17日成立的的"肺結節多學科(MDT)診療中心",打破傳統就診模式,搭建多學科診療平臺、提供一站式醫療服務,解決患者看病奔波困擾,提高診治質量和效率,大大改善患者就醫體驗。
  • 上海市胸科醫院成立實體化「食管腫瘤整合病房」
    今天,上海市胸科醫院「食管腫瘤整合病房」正式掛牌成立,這是上海地區首個實體化運作的食管腫瘤聯合診療病房。醫院打破傳統病房設置慣例,發揮專病特色,將多學科聯合診療模式(MDT)做深做細,為食管癌患者建立起「一站式」多學科診療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