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古裝劇的人都應該,對陪嫁丫鬟這個身份 ,不會陌生 ,古代男女結婚,男方三媒六聘,女方也會有 陪嫁 ,這陪嫁既有錢,也有陪嫁的人 ,這人裡面就包括陪嫁丫鬟 ,雖然只是正妻的附屬品 ,但是陪嫁丫鬟也是有等級的。
最高規格的陪嫁 ,指的是正妻的同胞姐妹 ,比如吳大帝孫權的母親和她的妹妹 ,就一同嫁給了孫權的父親孫堅 ,其次是同宗女子的陪嫁 ,如懷嬴嫁給晉文公姬重耳,還有四個同宗女子的陪嫁 。
這種習俗在戰國三國時期非常流行,當時的目的是保障娘家的利益,如果正妻意外去世,那麼這些陪嫁人可以坐上正妻的位子,代替她來保障娘家的利益,兩種陪嫁方式,到了男方家裡都是直接做媵妾,比妾室地位高出許多,而且有實權,相當於半個正妻。
還有一種陪嫁方式,地位就會降低很多,即侍女陪嫁,侍女陪嫁,其實就是專門為正妻服務的丫鬟,如《甄嬛傳》中的流朱、浣碧等,再如《知否》中的小桃、丹橘、翠微等。
地位高一點的侍女陪嫁,也可以做同房的丫頭,在正妻懷孕或者不方便的時候,為男主人服務,如《紅樓夢》中的平兒,王熙鳳的陪嫁,賈璉的通房。
要是有機會,陪嫁丫鬟也可以升遷為妾,但是,想要做正妻,基本是不可能的,不過,南唐時期有個陪嫁丫鬟,是個例外,她的人生軌跡可以說是自帶女主光環,本來就是陪自己的小姐出嫁,最後竟然成了南唐開國皇后,而她的小姐只是個妃子,這是怎麼回事?
富女家道中落,顛沛流離,被收留後成了陪嫁侍女,這侍女名叫宋福金,祖籍江夏(今湖北),本是書香門第,家境富庶,但適逢戰亂,不幸與家人失散,因而自幼流落亂軍中,後流落到今天的南京一帶,才被當地刺史王戎收留,成為一名侍女。
王家還有一位小姐,和宋福金年紀相仿,王大人就讓她當自己女兒的婢女,所以,她就和王家小姐一起長大,也一起學了詩詞曲藝,隨著年齡的增長,王小姐到了該成婚的年齡,在父母的安排下嫁給了徐知誥,而宋福金也理所當然的作為心腹陪小姐一起到了徐家。
成婚後,王氏和丈夫的關係非常親密,宋福金也是兢兢業業地做好自己的工作,幫助王氏在徐家站穩腳跟,做好婆媳關係,可惜,王氏雖受人寵愛,卻一直沒有生育子女,在古代,正妻無所出,會被婆家看不起的,王小姐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便主動向丈夫提出,自己的侍女漂亮又聰明,可以把自己的侍女納為小妾。
宋福金非常能幹,加上她的聰明才智,也頗得徐知誥的喜愛,沒多久宋福金就懷孕並生了一個兒子,這下徐知誥家人都高興壞了,宋福金的地位也變得尊貴起來,幾年後,王小姐因病早逝,徐知誥感念王小姐,便把她的心腹宋福金扶為正室,這宋福金的確是有旺夫,不僅她自己也從丫鬟變成了正妻,連丈夫也從無家可歸的流浪者變成了皇帝。
徐知誥可說是與宋福金同病相憐,從小他也是個可憐人,原本姓李,自小便四處流浪 ,結果遇上吳太祖楊行密,便將他交給自己 十分信任的部將徐溫撫養 ,取名徐知誥。
因其從小天資聰穎,視徐溫為生父 ,即使其醉後失手責罵 ,也沒有半句怨言 ,因此徐溫夫婦對這個體貼聰慧的養子愈發愛惜 ,成年後更是人中俊傑 ,連當朝皇帝都稱讚不已 ,在父親徐溫的支持下,徐知誥如魚得水 ,節節攀升,官職越做越大,其野心也越來越大。
直到918年,徐溫之子徐知訓被朱瑾所殺,徐知誥得到消息後,乘機前往廣陵平定叛亂,任淮南節度行軍副使兼內外馬步副使,從而控制了南吳朝政。
手握大權的徐知誥,為收買人心,大施仁政,博取民心,選拔人才,他廣招天下賢士,凡有流落在其境內的人才,皆都加以任用,不久,很多有才之士,都在徐知誥手下任職。
但是,隨著他權勢越來越大,徐溫也逐漸對他產生了忌憚,於是,他派次子徐知詢到廣陵,準備代徐知誥掌管朝政,徐知誥得知後,十分害怕,就在這時候,徐溫就病死,他便趁機奪去了徐知詢的兵權,不久,徐知誥推翻了朝廷稱帝,建立了南唐。
為了讓自己的身份更名正言順,他還把自己的姓氏恢復為李,改名為昪,自稱是唐憲宗之後。還為唐高祖、唐太宗立廟,以示自己正統的地位。
李昇(徐知誥)稱帝後,本應該追封去世的王氏為皇后,就好比《甄嬛傳》中,純元早已去世,雍正稱帝後,還是追封其為純元皇后。
但是,李昇只是給王氏追封了一個順妃,他心裡更在意的是一路走來的妻子,就這樣,宋福金成為了南唐開國皇后。
此後多年,二人同心同德,李昪勤政為民,宋福金也一直悉心輔助左右。然而,晚年的李昪迷上丹藥,妄想長生不老,常常發怒,多虧了宋福金在旁勸諫,讓不少臣子免於一死,不失為一代賢后。
李昪去世後,宋福金的兒子李璟即位。深得人心的宋福金被當朝大臣建議其垂簾聽政,卻被她拒絕。兩年後,宋福金去世,和李昪合葬永陵,諡號「元敬皇后」。
喜歡歷史的朋友可以
關注:歷史祿(ID:lishilu6)
每天更新 奇聞逸趣的歷史故事
覺得好看,請點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