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已獲授權 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隨著《小姐姐的花店》的播出,歐陽娜娜又再次被人喜歡上了。
網友紛紛表示,她年紀雖小,但做事超認真追求完美,也知道自己不足的地方。熱搜「歐陽娜娜真的認真」迅速上榜。
歐陽娜娜為了拍攝這次的綜藝,之前就去了朋友的花店裡學習。
節目裡的她,在街頭攬客、主動坐後備箱:
認真包花,廚藝了得,還情商高,懂得照顧人,看不見任何偶像包袱。
眾多網友表示:「感覺被圈粉了。」
在此之前,歐陽娜娜的vlog也在網絡上引起了熱烈的反響,「哪個女孩子不想成活成歐陽娜娜」的熱搜也頻頻霸榜。
vlog裡的她,一邊上學、一邊工作,白天上課、晚上看秀,周末自己做飯吃,去聽音樂會、去逛街,堅持練琴、健身,熬夜做作業,因為成績拿到A+而傻笑不已.每天都過得很充實。
很多人都在微博感嘆:「我18歲的時候,哪有她這麼努力呀。」「原來她也是個這麼可愛的18歲少女啊。」
那個因為在影視劇裡的尷尬演技被黑得不輕的女孩,因為生活裡真實努力的樣子,再次獲得了大家的喜愛。
很多人說,「你不去演戲就什麼都好說」,「好好拉你的大提琴,別去演戲」。
當初演《北愛》的時候,陳思誠問她為什麼想演這個戲?
她的回答是:我不想我的人生裡只有大提琴。
選擇自己不擅長的領域去嘗試,也只不過是想給自己的人生多添一筆不一樣的色彩,多一種可能。
世界那麼大,選擇那麼多。
她也不過是和所有18歲的孩子一樣,也曾沒想好自己的方向,也對人生充滿好奇,想去做各種嘗試,探尋什麼更適合自己。
《深度工作》這本書裡提到:
對未來做出選擇,不能光靠想像,而是要去嘗試過才能判斷。
書中舉了一個一家大型時尚雜誌社的編輯索尼婭的例子,在雜誌社工作多年的索尼婭,擁有著很大的聲望。
但是這個行業在這幾年間迅速變化著,發表文章的稿費收入正在減少,社會名流們喜歡在推特和Instagram的社交軟體上吸引粉絲,這個趨勢正在推動著時尚雜誌商業模式的改變。
雜誌社已經進行了多輪裁員,索尼婭知道自己要開始思考新的探索。
某次雜誌社參與了大碼服裝的設計交流活動,她便積極參加該項目,利用本次經歷了解更多關於大碼服裝行業的信息,看看自己適不適合這個正在迅速擴大的行業。
在這個過程中,她了解到微胖界女性尋找漂亮衣服時所面臨的挑戰,並發現了自己的激情所在,最終她決定改變自己的雜誌風格,讓自己順利過渡到新角色。
終身成長詞典詞條《521:自我效能》裡說,低自我效能的人,面臨挑戰時,通常會採取迴避態度。
而高自我效能的人,更傾向於採取積極態度,把挑戰看作是獲得新經驗的機遇。
如果你有機會去嘗試你認為自己會喜歡的新角色或體驗的話,去嘗試一番又何妨呢?
就算最後發現這件事不適合自己,就算自己把這件事做得很糟糕,那又如何?
有時候結果並不太重要,嘗試過的所有經歷才是財富。
歐陽娜娜從退學進娛樂圈,再重新回到校園,她曾因為外界的聲音質疑自己,如今又重新得到面對這些聲音的勇氣,這就是一個成長,找尋自我的過程。
而我們也都會經歷這樣一個過程。
她在自己的書《18》中寫著這樣一段話:
有時候,人不否定自己就無法進步。我是個比較容易糾結的人,常常會推翻自己的所有想法,再繼續前進。
我會告訴自己,人生只有一次,不必按照別人的感受去揣摩自己的人生。
她只不過是一直都在往自己想去的方向跑,一直在做自己。
曾有一篇名為《怎樣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的文章,作者說:
也許比起抱著從外界尋找到一件事情的念頭來,你靜下心逐漸「成為你自己」會更重要一些。
重要的在於你的內在態度,你是否遵從自我的內心在生活。
但「尋找自我」並不意味著毫無計劃地放棄當下的一切,去重新開始。
任何人都不可能完全拋棄自己已經在社會存在已久的社會角色,因此去尋找自己,也就意味著「整合」。
將你的社會角色與真我整合。比如,如果你想成為一名作家,在一邊工作的同時,一邊在業餘時間去寫作,等到時機成熟,再考慮是否要成為職業作家,才是更為理性的選擇。
這就需要我們去克服懶惰與堅持自律,在有限的時間裡去發展自己的另一項技能與可能性。
而這一切,都應該源於你真的是在滿足自我的內心需求。
歐陽娜娜在vlog裡念過她書裡的一段話:
18歲的我還是會繼續否定自己,我相信發生的每件事都有它的道理,只要我一直不停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這就是對的。
哪個人不想活成這樣優秀的歐陽娜娜呢?
其實我們都只是想活成我們自己。
來源 | 精讀(ID:Jingdu999)
作者 | 何似
編輯丨劉兆凱
公眾號改版後
「星標」我才能更方便接受我們消息哦!
只需小小三步走:
點擊藍字 查看青糰子歷史優質內容
☞最全2019江蘇高校寒假時間!全省放假大學居然變成了...
☞想放棄考研的倒數21天
☞當別人的男朋友開始吹彩虹屁,哈哈哈哈太甜了想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