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我們是澎湃新聞「有戲」欄目的微信公眾號,欄目官方微博為「澎湃有戲」,唯一的APP叫「澎湃新聞」。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有戲」欄目,未經授權,謝絕轉載。轉發朋友圈請隨意。
撰文:戴桃疆
日本電視臺的深夜檔近幾年似乎從未如此令人感到羞恥,本質上不過是一部電影的加長版先導宣傳片,全五回單集時長不過二十多分鐘的《哥哥太愛我了怎麼辦?》還是有能力令浸淫深夜檔多年的人紅著臉躲避。
一個平凡的、笨笨的女生從小就熱衷於談戀愛,堅持告白十多年,一直奮鬥在被甩的第一線。十七歲這年突然時來運轉,同時被溫和系少年、少年的霸道哥哥、閨蜜的嘴甜哥哥,最重要的是自己的不良少年型暖心哥哥追求,抱腰、摸頭、碰鼻尖,送花、送吻、送秋波,跑車、泡吧、水族館……
經驗豐富的哥哥系少男們既不走腎、也不走心,單純負責撩撥少女心,雖然大家都不肯為一顆單純的真心負責。但看著其他女生都為之臉紅的男生為自己眼紅,多少還能獲得一些施虐性、報復性的快感。
除了各種令人眼紅的帥哥為一個平凡的女生爭風吃醋,《哥哥太愛我了怎麼辦?》為這份羞恥又添了一層更加羞恥的哥哥妹妹禁忌戀設定。
所有羞恥舉動都被限定在安全領域裡,不會造成什麼實質性的傷害。花樣少男少女過家家,既滿足了純真少女的各種幻想,又無需顧忌慘痛的後果,且會挑戰禁忌,令心跳速度翻倍。
這種沒思想、沒營養、沒故事的少女漫畫類型能紅而且紅得持久,靠的就是這份羞恥。
夜神裡奈同名少女漫畫
夜神裡奈的同名漫畫從畫風、畫工、分鏡到故事組織能力都是十分不堪的。漫畫開始沒多久,故事主人公瀨戶花的哥哥遙就暴露了自己對妹妹的獨佔欲,單章漫畫看上去像是禁忌題材成人愛情動作片的前戲部分,臉紅、心跳、親吻、撫摸構成了漫畫的主要內容。
漫畫中,瀨戶花和遙沒有血緣關係的設定,暴露得十分迅速,很快就將男女主人公從近親的罪惡感中解脫出來。故事的主題很快就從兄妹禁忌轉向如何拋開「兄妹」身份,重新從異性的角度來愛上一個人。
電視劇以及暑期即將上映的電影將身份懸念留在了最後,這種改編一方面靠四男爭寵充實劇情,一方面給男主角覺醒留下了充足的時間。
電視劇裡的橘遙(片寄涼太 飾)從膚色到設定,都很有化身《河東獅吼》裡的程季常的趨勢,只差恨不得從頭到尾對妹妹橘瀨戶花(土屋太鳳 飾)高呼愛情口號:「我只疼你一個,寵你,不會騙你;答應你的每一件事,我都會做到;對你講的每一句話,都是真話;不欺負你,不罵你,相信你;有人欺負你,我會在第一時間來幫你;你開心的時候,我會陪著你開心;你不開心,我也會哄著你開心;永遠覺得你最漂亮,做夢都會夢見你,在我心裡,只有你!」
這種染一頭黃毛、看上去有些痞氣的溫柔異性,大概許多女性在少女時代都喜歡過。《哥哥太愛我了怎麼辦?》的雙重羞恥就是快餐裡的雙層芝士,吃下去罪惡感飽和,但是熱量也是力量。
從另一種角度來看,這種挑戰倫理禁忌的日本漫改作品可以被稱作是社會毒瘤,和前年人馬戀的《奔跑吧,小百合》不同,對親緣性禁忌的挑戰因其所具有的真實性和可獲得性,而更令人感到刺激。
《奔跑吧,小百合》中的人馬戀
刺激歸刺激,對禁忌的挑戰同時也在突破一些底線的東西。這種對主題的美化、模糊與曖昧表達,有可能在極大程度上降低女性對於近親屬的警惕,甚至可能為生活中的女性遭受近親性侵造成隱患。
事實上,日本的確是女性面臨近親屬性侵犯最嚴重的國家之一,而且是少有的具有亂倫題材傳統的國家。
強行為橘遙的行為和心理辯解的話,只有一條出路:橘瀨戶花是橘家的養女,兩人不存在血緣關係。但親屬關係不僅僅是血緣關係,同時也是一種社會關係,遙和瀨戶花之間的感情仍然是對社會道德秩序的挑戰。
長久以來,藝術家承擔著挑戰種種體驗表達的重任,現實中不存在的、不應該存在的、不允許存在的種種情形,都可能被藝術家用做素材。從創作的角度來看,這種想像無疑是一種探索。但從另一方面來看,這些被奉為藝術並予以讚美的作品,也可能被曲解為對某種行為的肯定,從而引發不良後果。
商業作品不同於藝術,商業作品完全以商業利益為導線,錯誤導向方面的隱患更大。
日本的亂倫題材最早可以追溯至《古事記》,這部日本最古老的史書記述了天地的開始——高天原上的二神哥哥伊耶那歧和他的妹妹伊耶那美結合,產生了日本。
世界各國各民族的創世神話中,多少都存在親兄妹亂倫的記述。日本創世神話的特殊之處在於,《古事記》對結合的全過程進行了直接而具體的描寫。
在很長一段歷史時期裡,日本並不以亂倫為禁忌。事實上,為了保證血統的純潔,許多家族內部近親結婚的現象十分普遍。隨著法律和社會觀念不斷革新,近親結婚的觀念逐漸被淘汰,但個例仍然存在。
日本許多名著、名作家都涉足過亂倫題材,但大多以悲劇收尾。江戶時代的《東海島四谷怪談》中,主人公直助長得知自己與妹妹亂倫的事實後自殺。大江健三郎的《萬年元年的足球》裡,與智障妹妹及嫂子維持亂倫關係的鷹四,也沒有光明的未來。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亂倫題材走向悲劇的必然性是由時代的主題所決定的。創作者和讀者一道在悲劇中偷得一絲歡愉,另一方面又試圖在穢亂中尋求純淨的死亡的美感。肉體消滅的一瞬間,悲劇、混亂以至於對罪孽的救贖就全部結束了,只剩下一種意識層面的美感。
古代到近代的亂倫題材作品仍然受制於日本的羞恥文化。羞恥文化並非一種自律文化,而是一種他律文化,依靠外界的目光對行為作出評價。
在這種文化氛圍中,亂倫本身並沒有原罪,只有在曝光後才成為一種為人不齒的罪孽。只要自殺,就可以一雪前恥,洗脫罪孽。
正因此,到現在日本女性遭遇家庭內部成員性侵犯時仍然很少有人報案,選擇報案的女性比例大致在五十分之一左右。
社會發展的確解禁了一些題材,但亂倫禁忌並不在其列。二次元文化中兄妹關係曖昧不清的情況一直存在著。
隨著近幾年漫改作品逐漸增多,不少影視劇為了吸引眼球越來越追求劍走偏鋒,之前一些只局限於亞文化圈的題材得以堂而皇之地在電視、電影院裡播出,以純愛為旗號,含混掉隱患頗多的內核。
探索未知領域、挑戰不可能的欲望,存在於人類的基因中。代代相傳之後,對禁忌題材的挑戰和浪漫想像已經滲入骨血中成為一種宿命。
一旦觸碰禁忌,就會引起興奮。有些領域和挑戰未必見得比巴普洛夫實驗用犬更加高級,對宿命的解讀太過輕賤,真的會變成賤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