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裡是信濃,為各位帶來主線漫畫《異鄉》第十六話【奇點】和第十七話【新的旅途】的劇情解析,也會對整個異鄉篇做一次總結。
【Part 1 奇點重構】
在第十五話的最後,瓦爾特已經識破了外之鍵的本質,卻仍然無法阻擋它的攻擊。雖然還能保留意識,但身體被切成了碎片,無法自由操控(有種被鋼鏈手指切開的既視感)
關鍵時刻,他回想起愛因斯坦曾經的教導:律者核心作為虛數之力的最高級結晶,即使在人類無法認知的高維空間中也是固定的不變量,可以幫助瓦爾特確定自己的坐標。
隨後在休格絲的幫助下,瓦爾特成功利用理之律者的解析能力理解了高維空間,並首次用伊甸之星成功防禦了外之鍵的攻擊。
雖然伊甸之星在劇情中的戰績非常丟人,作為必殺技的第零額定功率從來沒有成功解決對手,還有過因為本體挨揍被打斷、被劫滅直接從正面破解等黑歷史。
但或許是為了彌補丟人的戰鬥力,伊甸之星保留了引力的大多數物理性質。比如在逆熵小說的最後幹擾奧託遠程遙控魂鋼身體的電磁波,或者在第二次崩壞期間利用黑洞效應和時間膨脹的原理拖延時間(幹啥啥不行,整活第一名)
1913年愛因斯坦和格羅斯曼合寫了一篇論文,他們在論文中提出了這樣的思想:「我們所認為的引力只不過是時空彎曲這一事實的表現」這也是廣義相對論的基礎之一。 換言之,引力可以跨越包括時間在內的維度,所以瓦爾特才能用伊甸之星的引力屏障阻擋外之鍵跨越維度的攻擊。著名科幻電影《星際穿越》中也提到過這一理論。
為了徹底擊敗外之鍵,瓦爾特選擇使用伊甸之星的第三額定功率:奇點重構。從瓦爾特的描述來看,應該是將糖果屋內部的高維空間坍縮成奇點,再還原成原本的三維空間,結果直接把外之鍵本體打碎了(這玩意聽起來可比擬似黑洞厲害多了,就是不知道能不能在現實世界用)
畫面中螺旋疊加的視覺效果應該是想表達高維空間的感覺。同樣以《星際穿越》的理論來說,時間在五維空間中可以以實體的方式存在,我們所熟知的三維空間像無數個連續但不重疊的立方體,每個時刻都對應一個,它們被串在時間軸上。劇中也有對應的演出。
【Part 2 風波過後】
風波平息之後,休格絲一族向瓦爾特表達感謝和敬意,隨後利用糖果屋的空間跳躍前往其他文明尋求共存;甦醒的姬子則因善意的謊言而沒能得知瘋狂的真相,卻又在陰差陽錯中加入天命,追隨心目中的父親的腳步。
《最後一課》的名臺詞也在此登場,從守護人類的律者,到守護學生的教師,再到守護世界的女武神,這份傳承延續的精神也是崩壞世界觀的主旨之一。
鏡頭來到未來,我們熟悉的兩位老朋友再次登場:時雨綺羅和尼古拉斯,後者的服裝甚至和當初在雪狼小隊時一樣,只是全身換了個顏色。
二人最後的線索是在《幽蘭黛爾》的倒數第二話。比安卡利用聖劍的力量將世界泡反演到自己體內,而所有來自世界泡之外的「異物」都會被拋進量子之海的虛空,包括比安卡和麗塔、薛丁格、以及與尼古拉斯共生的時雨綺羅。
不過天命二人帶著前文明黑科技格尼烏斯,當時就返回了現實世界;薛丁格則本來就可以在量子之海穿梭,也在主線第十二章最後與愛因斯坦等人匯合。
下落不明的只有時雨綺羅,本就作為女武神的她很可能回到天命,而奧託又在雷律活動的檔案中提起了天命的第三位S級,所以當時推測指的就是時雨綺羅,之前的解析也反覆提到過這一點。
但現在出現在我們面前的卻是普通狀態的時雨綺羅和人類形態的尼古拉斯,且不提她們是怎麼分開的,尼古拉斯現在這樣子不知道是抓了一個新宿主還是自己有擬態能力。總而言之,二人在2029年的未來已經加入休格絲陣營,但在主線劇情的2017年仍然不知去向,
【Part 3 評價總結】
異鄉篇嘗試了很多新東西,包括劇情內容和敘事手法,如果要做一個完整而全面的總結,自然也要分正反兩個方面分別討論。
【正面評價】
異鄉篇算是對世界觀橫向拓展最多的一次,直接引入了休格絲這個外星種族,以及他們持有的外星科技「外之鍵」(糖果屋) 雖然選擇了克蘇魯神話的下等種族Shoggoth作為原型,卻又使用sugars這一諧音來命名,再加上卡通風格的毛球造型,大大減弱了他們作為外星人的恐怖感和距離感。
相比之下,後崩壞書中的天上之人則製造了各種造型詭異的構裝體。人類、動物、機械的縫合拼接讓人不寒而慄,塔羅牌+惡魔的組合命名與隨處可見的聖經典故又營造出莊重肅穆的神學風格,與休格絲整體偏輕快的感覺形成鮮明對比。
此外,本篇也是首次明確採用多線敘事,按角色分為五條(隆介、姬子、瓦爾特、休格絲、未來)、按時間則分為兩條(2005、2029)。各條故事線互相穿插,同時也用一種特別的方式向讀者交代信息。 比如較為明顯的第七話,現代線剛剛遭遇神經植入器的襲擊(戀人構裝體),未來線就完整解釋了它的原理和目的。
而較為複雜的就是斥候星襲擊事件:第一話現代線檢測到小行星接近,第四話未來線提出斥候星的概念,再到第十二話現代線揭開小行星的真面目。 這就是一套完整的埋下伏筆線索提示揭開伏筆的流程,而且關鍵線索完全由另一條故事線提供,只有作為局外人的觀眾才能判斷,這是很特別的體驗。
【負面評價】
異鄉篇的閱讀體驗可謂是災難性的糟糕,對於大多數讀者來說,他們並沒有精力去梳理完整的故事線,只會在零碎的敘事中暈頭轉向;而對於願意鑽研的劇情黨來說,他們將要面臨另一個令人頭疼的問題:挖坑不填。 漫畫中有著大量無用的信息點(或者說偽伏筆),它們通常會在首次登場時顯得非常重要,但在後續劇情中完全不提或者快速退場。比如天上之人窮追不捨的信標、曾經讓大家爭執不休的半張合影、直到最後都不知道有啥用的保險、本來以為是重點但卻半路掉線的第四神之鍵等等。
而比起這些擾亂視線的煙幕彈,對兩條時間線之間的關係處理不當才是真正影響劇情理解的核心矛盾。2005年進行的現代線和2029年進行的未來線到底是不是同一條世界線?這個問題到現在都沒有答案。 早在漫畫中期(第十話)就出現了一些劇情上的漏洞,比如無量塔隆介拼出改造休伯利安模型、齊格飛仍然在天命和真琪亞娜共同生活、瓦爾特在後崩對天上之人一無所知等等。
而第十二話明確表示未來線的天上之人有入侵平行世界的能力,並且盯上了不知道哪個世界線的姬子,正好現代線的無量塔隆介剛剛洩露了自己的坐標導致現代線姬子被襲擊,這才讓筆者提出了平行世界論:2029未來線才是我們所熟知的主世界,2005現代線是被拯救的平行世界。
到了第十三話更是出現70%實力的現代瓦爾特輕鬆擊毀斥候星這一離譜的情節,而最終話又通過臺詞透露未來二人組成功拯救了另一個世界,為平行世界論送上了最後的依據。
我們甚至可以進一步猜想:兩條世界線同時推進,並且互相影響,比如: 序言中未來瓦爾特和虛空萬藏發現的斥候星很可能就是另一個世界的439號小行星;第七話未來瓦爾特找到的關於姬子的信息很可能是現代隆介在第十四話故意洩露的;第十三話擊毀整個斥候星的很可能是未來二人組,而非只有70%實力的現代瓦爾特; 從反面來說,如果未來組拯救的不是2005現代線,那麼整個未來線的故事都顯得莫名其妙:大費周章當了一整篇謎語人,最後拯救了一個從未透露任何信息的迷之平行世界?但本篇最大的問題就在這裡:漫畫從頭到尾都沒給出實質性的證據,上述的三個猜想都沒能實錘。只要再多幾條暗示,異鄉篇就可以完成一次優秀的雙線敘事,可惜現實止步於此。
總而言之,異鄉篇的優點和缺點都很明顯:作為崩壞IP下的一部作品,它很好的完成了拓展世界觀和填充重要事件的任務,並且能看出一些設計上的心思;但作為一部連載漫畫,它的閱讀體驗太過糟糕,對信息點處理不當,雙線敘事也有很大的問題。
但不管怎麼說,故事已經進入太空戰爭的舞臺。地球並非唯一的文明,人類的敵人不止有崩壞。未來的瓦爾特和虛空萬藏又將在銀河之間遭遇什麼樣的冒險,敬請期待下一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