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5年,民權織牢穩定脫貧安全網

2021-01-13 商丘新聞網

  商丘新聞網訊 「十三五」的5年2000多個日日夜夜裡,民權縣廣大幹群勠力同心、克難攻堅,用繡花功夫織牢了群眾穩定脫貧的安全網。

  2019年5月,經省政府批准,民權縣退出貧困縣序列,實現脫貧摘帽。該縣在2018年3月被省脫貧攻堅領導小組授予脫貧攻堅先進單位榮譽稱號,2014年至2019年連續5年在全省扶貧資金績效考評中獲得優秀位次。

  2018年8月,全省產業扶貧現場會在民權縣召開,該縣產業扶貧、健康扶貧經驗做法被《人民日報》《河南日報》等主流媒體廣泛報導。

  短短幾年來,民權縣農村在實現脫貧致富的道路上悄然發生著一個又一個的變化,數十萬農民的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在逐步提升。

  生產方式由「一元化」轉為「多元化」

  近年來,民權縣在保證國家糧食安全的前提下,著力加快農業結構調整,努力增加貧困群眾收入。

  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由2015年的309家、197家、29家,增至2019年的632家、657家、36家;農業產業化、農業機械化的發展使更多的貧困勞動力從農業生產中解放出來,有更多的精力從事二、三產業發展。該縣因勢利導,組織培訓、提供信息,當好農民轉移就業的「紅娘」。2015年以來,通過免費開展技術技能培訓、提供公益性崗位、建立鄉鎮工業園和扶貧車間、實施能人回歸工程等方式,吸引群眾轉移就業。僅2018年,全縣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28.13萬人,佔農村勞動力總數的57.2%。

  雙塔鎮秣坡村村民劉善坤提起在「家門口」就業,讚不絕口:「不出村有活幹,手裡有錢賺,一年輕輕鬆鬆收個兩三萬。俺這日子過得比蜜甜!」

  生活方式由「農村型」轉向「城市型」

  一順兒的粉牆黛瓦、錯落的馬頭牆、綠意盎然的花木、一灣水塘倒影著楊柳,這是民權縣花園鄉趙洪坡村新農村建設的真實寫照。

  近年來,民權縣動員全社會力量,整合各種資源,全面推進鄉村綠化、亮化、美化、淨化工程,注重鄉村建築的規模、風格和色調。一排排粉牆黛瓦、別具風格的農家小院錯落有致,一條條新修的水泥公路縱橫交錯,道路兩旁間或亭臺軒榭與綠地水塘,古典與現代相結合,鄉村面貌正在由「鄉村大集市」向「鎮級小城市」華麗嬗變,完全顛覆人們對農村汙水遍地、柴草亂堆、殘垣斷壁的髒亂差、破舊矮的印象。

  該縣農業農村局負責人介紹說,現在的民權農村人都富起來了,手裡有個二三十萬都不算有錢,農村家庭轎車擁有率佔到一半以上,住的大都是近5年蓋的新房子,80後、90後更是紛紛在縣城買了樓房。目前,民權縣人口城鎮化率達到37.9%。5年來,全縣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增長了近1倍;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50%。眼下的民權鄉村,村貌變美了、村民變富了、村風變新了。

  基礎設施從「民想民盼」轉為「民喜民贊」

  近年來,民權縣堅持城鄉統籌發展、基礎設施與公共服務統籌發展、貧困村與非貧困村統籌發展,強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

  新建和改造農村公路數量較2015年增加913公裡,所有行政村全部實現通硬化路、通班車、通郵「三通」目標,鄉鎮通車率100%、行政村通車率100%、農村公路通暢率100%,農村群眾親身感受到了「出門見路、抬腳上車、隨約即走」的幸福生活。

  他們圍繞解決民生水利「先天發育不全」問題,快速推進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解決農村人口的安全飲水問題,農村自來水覆蓋率由2015年的76.7%提高至現在的100%,實現了農村安全飲水全覆蓋,解決了過去「百姓吃水不方便、不放心,鄉村發展困在水上、止在水上」的局面。

  從2014年村級文化活動室空白到2019年縣、鄉、村三級全覆蓋,建成了涵蓋村文化活動室、圖書閱覽室、數字資源室、多功能教室的村級文化服務中心529個,公共文化服務內容和服務手段更加豐富,人民群眾的基本文化權益保障更加高效。

  精神面貌從「精神負有」轉向「精神富有」

  扶貧先扶志,凝聚「精、氣、神」。

  民權縣堅持把扶貧與「扶志」「扶智」「扶德」相結合,深入開展新時代十星級文明戶、好媳婦、好婆婆、好妯娌評選和孝老愛老評比等活動,對不孝子女進行了媒體曝光,改變了「兒子住樓房,爹娘住破房」等兒不養老的怪象,尊老、愛老、養老等傳統美德發揚光大。湧現出了趙慶民、邊巧雲等當選「誠實守信中國好人」以及市級以上道德模範和身邊好人。

  深入推進移風易俗工作,「天價彩禮」「跟風攀比」「大操大辦」等現象得到全面改變,湧現出了北關鎮、南華街道、野崗鎮平崗村、綠洲街道吳莊村、花園鄉魏莊村等市級移風易俗先進村鎮和褚廟鄉孫坡樓村等80餘個縣級移風易俗示範村,「因喪致貧」「因婚致貧」得到有效遏制。

  農民群眾精神風貌的提升,調動了他們的生產積極性,更多的貧困人員拋棄了等、靠、要、懶的思想觀念,從「要我脫貧」變為「我要脫貧」,不僅實現了「腰包富」,更是實現了「腦袋富」。在精神激勵與物質豐富的合力下,逐漸形成了拔窮根、真脫貧的決勝之勢,以往經濟落後、缺乏文化自信的貧困人口開始成為自信自得的文化主人。

相關焦點

  • 淮濱:織密返貧安全網
    映象網訊(記者 吳彥飛 通訊員 李鵬 郝昱瑋)「織一條『地籠』小網1元錢,俺一天平均可織40條網,不耽誤種地,不耽誤照顧老人孩子,一個月就可掙1200元,新藝網業給我們提供了在家就得掙錢的門路,小小的漁網織出了俺們致富的大路哇。」淮濱縣馬集鎮郭集村陳店組村民詹麗告訴記者。
  • 山東青州:東夏鎮「五個一」+「三扶」讓穩定脫貧有後勁
    幫助貧困戶收穫大姜近年來,東夏鎮不斷創新工作思路,提出「建好每一村臺帳、摸清每一戶底子、落實每一項政策、補齊每一塊短板、絕不放過任何一個問題」的「五個一」幫扶理念,在紮實開展脫貧攻堅百日會戰和問題銷號清零的基礎上,2020年累計為102名貧困人員新辦理殘疾證及落實相應補貼,新辦理低保40戶72人,新辦理特困供養98人;全面落實醫療機構
  • 陝西安康:漢濱區江北高中東校區多措並舉牢織校園安全防護網
    要求全校師生時時緊繃校園安全這根弦,做好學生的安全護衛工作。二是安全隱患排查。學校開展冬季校園安全隱患大排查活動,認真落實校園安全常態化運行機制,切實築牢校園安全防線。將設施設備、危險物品、校園周邊環境、校園門禁管理等作為安全巡查的重點,定期對各部室開展安全大檢查,將發現的問題,及時反饋並落實整改。
  • 「新市民·追夢橋」織密社區「安全網」 群眾安心過暖冬
    入冬以來,萬山各大社區積極開展安全檢查及防護宣傳,通過定時巡邏、入戶宣傳等方式,織密社區「安全網」,確保群眾安心過暖冬。在謝橋街道衝廣坪社區,社區幹部正在上門走訪,向居民宣傳冬季用火、用電安全及如何防治一氧化碳中毒等知識。
  • 【新疆脫貧攻堅】細中打底 忙中拓路 「冬季攻勢」織密織牢「幸福...
    幾天前,他剛從電視上看到喀什地區脫貧攻堅先進典型張其霞的事跡。  從屋裡的溫度聊到餐桌上的食物,從在外打工的兒子兒媳聊到懷裡抱的小孫子,努如孜有說不完的話。聊著聊著,張其霞幫努如孜家算起了「增收帳」:2014年,努如孜家被列為建檔立卡貧困戶時,家庭人均收入只有1839元。今年,他家人均收入增長到了13952元。  收入水平還能不能再提升?
  • 系好安全繩 織密安全網——市婦聯開展暑期兒童安全工作調研部署
    系好安全繩 織密安全網——市婦聯開展暑期兒童安全工作調研部署 2020-07-05 09: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織密織牢「十張網」眾志成城戰疫情?臨夏州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回首近一月的疫情防控歷程,可以清晰地看到,從疫情發生時的嚴防死守,到確診病例後的防控升級,再到全民戰「疫」集結號的吹響,這一切離不開州委州政府科學判斷形勢、精準把握疫情、凝聚強大合力,全力以赴做到在責任上壓實、在源頭上嚴防、在環節上落細、在方法上務實,織密織牢聯防聯控「十張網」,真正做到了「外防輸入、內防擴散」,構築起了抗擊疫情的銅牆鐵壁。
  • 絳縣| 防火防疫常相伴 織密社區「安全網」
    通過廣泛深入宣傳,讓物業工作人員和社區居民在潛移默化中學習掌握了防火防疫常識,敲響了安全警鐘,增強了居民的消防安全意識,提高了安全防禦能力,織密了社區安全網,確保了社區的安全穩定和居民的平安幸福
  • 張偉文:嚴格落實企業主體責任 織密織牢常態化疫情防控網
    原標題——張偉文調研交通場站疫情防控工作時強調嚴格落實企業主體責任織密織牢常態化疫情防控網1月8日,市委副書記、市長張偉文帶領相關部門的負責同志,前往地鐵站、火車站、汽車站等交通場站調研檢查各項疫情防控措施的落實和安全運營情況,並進一步督促企業時刻繃緊疫情防控這根弦
  • 巾幗脫貧她行動 | 縫紉機「噠噠噠」 織出涇川婦女就業夢
    巾幗脫貧她行動 | 縫紉機「噠噠噠」 織出涇川婦女就業夢 2020-11-11 15: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賀蘭公安:線上線下齊發力 織牢反詐防護網
    賀蘭公安:線上線下齊發力 織牢反詐防護網 2021-01-12 18: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實行色卡分類管理 織牢疫情防控網絡
    目前正值疫情防控關鍵時期,成都市新都區石板灘街道江西社區為紮實做好轄區居民管控,直觀管理社區居民的動向,探索建立了「綠橙紅藍」色卡分類管理模式,對社區居民實行分類登記、分類管理、分類服務的精細化管理,全面織牢疫情防控網絡。
  • 答好「脫貧」卷,叩開幸福門
    這是一場硬仗,越到最後越要緊繃這根弦,不能停頓、不能大意、不能放鬆。疫情、汛情,今年以來,滁州脫貧攻堅工作「加試題」一道接一道。如何高質量答好「收官」卷,以全新的姿態,昂首開啟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新徵程。
  • 郫都:閉環監管,織牢冷鏈食品防控網
    郫都:閉環監管,織牢冷鏈食品防控網 2020-12-25 16: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廣袤高原上 健康網越織越牢了
    原標題:廣袤高原上 健康網越織越牢了   自2009年新一輪醫改實施以來,青海省秉承「小財政辦大民生」的理念,堅持「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的改革原則,努力探索深化醫改的新路子
  • 李元斌:以改善民生為重點實現脫貧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全國人民傾力支援下,新疆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緊緊圍繞改善民生促進脫貧攻堅,不斷增進各族人民群眾特別是貧困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奠定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的物質基礎和民心基礎。
  • 「鄉鎮動態」樂安街道用好「熱成像」,織密「安全網」
    廣饒縣樂安街道為著力推動立體化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切實提升基層預警預防、基礎管控能力,在實施禁燒網格化管理的基礎上,強化科技防控力量,採用「人防+技防」模式,多措並舉織密防火防控安全網。建強基礎。
  • 公益木蘭說(六)丨鄂州市家庭教育指導服務中心:織牢兒童成長安全...
    公益木蘭說(六)丨鄂州市家庭教育指導服務中心:織牢兒童成長安全保護網 2020-12-15 18: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化縣 | 楓林街道星月村:網格化管理織牢織密疫情防控網
    隨著疫情防控檢測點撤除後,疫情防控面臨更加嚴峻複雜的形勢,新化縣人社局黨組重新部署,科學安排,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加強網格化管理,織牢織密防控網絡,強力推進疫情防控關口前移。派駐幹部職工按原來的指令繼續下沉到村參與疫情防控工作。共選派出3個工作組共36名工作人員,自覺接受鄉鎮統一調度,分別參加坐石鄉、楓林街道星月村和火車站社區的疫情防控工作。
  • 防墜落安全網_2020年防墜落安全網資料下載_築龍學社
    上月,武漢市沌口開發區東風大道一棟在建大樓突發大火,著火樓層為33樓安全網及工程木板。消防員撲滅大火後發現,本應具有阻燃功能的安全網,不但未防火,還成為大火蔓延的禍首。 有銷售商稱,武漢在建工地安全網八成是偽劣產品,既不能防墜落也不能防火。記者走訪發現,武漢多個工地安全網存在安全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