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鴻海集團創辦人郭臺銘昨晚發出「重大聲明」:決定不參與202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競選。
以下是聲明全文:
人生充滿著各種大大小小的決定。
有些決定很容易,有些決定很困難。
我一直在思考:什麼是真正的承擔?
一肩挑起是承擔?又或者,放下才是真正的承擔?
我參選總統的初衷,是希望能夠帶領臺灣社會齊心拼經濟,但投身選戰以來,我看到的卻是一些政治人物為了私利,挑起階級、仇恨、對立等民粹,那麼,這些會因為我義無反顧的挑起責任而終結嗎?抑或是需要我放下才可能拉回走偏的旋律呢?
不是因為任何人的勸說與影響,而是因為我再三思考之後,希望讓社會在關注國家領導人的選擇時,能夠回歸理性思考與政策層面的討論,於是,我決定不參與2020連署競選總統。
也因此,我要向期盼我出來參選的好朋友們深深一鞠躬,表達我最誠摯的歉意:「對不起,我讓你們失望了!」
我知道這個決定會讓很多支持者難以接受,雖然參與政治到現在才短短的時間,但大家的熱情我都感受到了,尤其,當我聽到一些支持者即使遭到言語霸凌也仍然堅定支持我時,更是讓我感到心疼與感謝。
因此,我除了要對支持者表達最誠摯的歉意之外,也要對大家說聲「謝謝你們」,感謝大家一直以來對我的支持與愛護。
這幾個月來,我有機會能夠跟各行各業的朋友接觸、談心,讓我更清楚知道能夠為眾人服務是一件快樂又有意義的事情,因此,雖然不參與總統選舉,但並不表示我放棄參與政治事務。我會持續積極推動我所提出的政策,也期盼能夠有更多有理念的朋友願意一起為臺灣繼續努力,讓臺灣有著和平、安定、經濟與未來。
而這陣子以來,無論是對我的抨擊,或是對我的肯定,我也都會或反省、或珍惜的,將這些化為我人生路上更豐富的養分。
我依然是永遠的中華民國派。
當中華民國需要郭臺銘的時候,郭臺銘永遠都在。
總結下來就是,郭本來是奔著為民眾拼經濟,帶領大眾致富的初衷來競選的,結果一場下來看到的都是執政高層各種為己私慾的黑暗面,結果傷了老郭的心,這與本來的初衷不符,所以退選了。
不過既然這樣說,那又產生兩點疑問了?
郭又不是第一天參選,從國民黨內部競選到現在,可不是一天兩天,高層的黑暗面才認識到嗎?而且郭作為臺灣首富,早已和政府高層熟絡,尤其國民黨高層更是私交甚篤,以郭企業家的精明,以前都被他們的表象矇混多年嗎?
郭做到臺灣首富,身經商海多年拼殺,可以說明的、暗的各方面見識都相當廣博,沒有達到金剛不壞估計也早已百毒不侵,現在認識到競選中的一些不純粹東西,即使不能心氣平和,也不必像劉姥姥進大觀園一樣,怎能讓自己如此心境起伏?
所以,聲明在更大程度上只是一個通知,通知大家一下自己退選了。
那麼郭退選的更真實原因是什麼呢?
其實,面對這個問題,蔡英文競選辦給出了一個相對中肯的回答:國民黨內部複雜問題。
在郭發布退出國民黨聲明的前一天,郭應柯文哲邀請,到柯文哲老家新竹的城隍廟參拜,郭臺銘親自為柯文哲雙親送上月餅。月餅上寫著「平安喜樂、健康如意、莫忘初衷、為國為民」,然後柯母盛讚郭會是一位拼經濟的好「總統」。
郭隨後又去拜會王金平,送給王金平的月餅上的字是「莫忘初衷」。王回贈了郭一頂近日當紅的「埔鹽順澤宮」的「冠軍帽」,祝福郭獲得冠軍。
一邊「莫忘初衷」一邊「冠軍帽」,代表含義,不言自明。其實到這裡的氛圍與節奏,還都是朝著拼明年大選進行的。
郭宣布的退出國民黨聲明比輿論傳言(13號)提前了一天,這表明郭更奠定了要競選的決心。
郭柯王等人其實一直在觀察。此前三人的幕僚在郭宣布退黨前一天一起前往中央選委會,表面上是探詢登記作業的相關細節,實則更是為拉抬郭柯聯盟下滑的聲勢,為次日的聲明做出鋪墊。而之前郭柯等人放出的種種輿論傳言是為試水群眾反映和支持度的種種手段。
眼看著高潮就要來臨,怎麼突然戛然而止了呢?
轉折發生在昨天晚上,看似突然,其實也早已伏下暗因。
壓死郭參選的最後一根稻草:柯文哲。
昨晚郭邀請柯最後一次深談,柯婉拒當其副手,郭於是決定退選。
因為今天是最後日期,下午五點是最後時間,依規定郭若登記參選時必須同時登記副手搭檔人選。而對於創立民眾黨的柯文哲,對郭來說是最佳人選,也可以說是他面對韓、蔡競爭時,還有獲勝希望的唯一副手搭檔。
但用柯的話來說:當副手還不如自己競選。郭一路作出種種努力,仍舊沒有改變柯的心。
郭在承受這最後一根稻草時,其實已身負千鈞。導致郭退選的因素還有兩方面:
之前郭為國民黨出錢又出力,結交了一群國民黨高層的「好友」,也被授予了「榮譽黨員」的稱號。但自從郭內部競選敗北而不甘俯首稱臣後,便開始起負面效應,直至宣布退黨。國民黨高層早已開始對其聲討,甚至認為郭在分裂國民黨,而基層黨員更是認為對郭的行為作出的反應過於軟弱。
根據臺灣地區相關規定,登記者必須獲得28萬零384人聯署,方能成為「正副總統」候選人。而早在郭之前「中秋起義」傳聞不斷之際,與郭交好的國民黨前「主席」連戰、前「總統」馬英九等31位國民黨大佬在報刊登了廣告,勸郭韓真心合作,共御外敵。連戰等人的廣告除了勸諫郭莫作出親痛仇快的決定外,還涵蓋了過去五院院長等大老的聯署,這對原本遊走郭韓兩邊的人士來說是一種警告作用。
據悉原本有意替郭聯署的國民黨裡長及宮廟,這些傳統的聯署點也都因此不太敢輕舉妄動。
郭臺銘面臨著來自國民黨的很大壓力,原本跟郭有不錯交情的朋友,現在也都噤若寒蟬。如果郭用自身的能量抵住了這方面的壓力,那他也難有餘力再去彌補副手這塊兒短板。郭有點孤獨。
國民黨方面在輿論上一直給郭施加的壓力便是:若郭獨立參選,導致國民黨2020年失敗,這個歷史罪名,希望郭自己考量清楚。
萬一不成功,這之後的功過得失估計是郭最難邁過的一道心檻。郭是一個商人,『不成功便成仁』估計早已跟他扯不上關係。背後的利益才是郭更看重和盤算的。用郭自己的話說:「我的錢一(幾)輩子都花不完」。生活早已是一流,名利早已雙收,郭幹嘛還為這個勝算不大的賭局給自己晚年生活添不自在。
如果能在政壇再呼風喚雨一把,自然給人生再添一亮筆,無奈天(柯)不成全。
柯文哲昨晚接受採訪時說,自己是蠻理智的人,不會犯山本五十六的錯,明明日本就打不贏美國,還偷襲珍珠港,「我選2020就是偷襲珍珠港」。
柯是想偷襲,但知自身實力,怕偷襲不成的後果。郭也想偷襲,也知實力不濟。於是郭說,我衝鋒在前,你在身後可否?柯認為偷襲不成即使身後者也要遭殃,沉吟片刻,輕輕搖了搖頭。
對此局勢,郭孤立無援,就此作罷。
柯表示無奈;
韓會心地一笑,天平向國民黨側略微傾斜。
縱觀郭一路走來,無論是敗後退黨,還是獨立競選告吹,都是由於側面者不甘「俯首稱臣」而致,郭不肯稱韓的臣,而柯也不屑去做郭的副手。估計這幾人都已經習慣了一把手,習慣做蛇頭在前方威風八面,而不甘屈居其後。
蛇無頭不行,無尾亦不能成行。如果國民黨敗,則是敗在了這兩個字上:團結。
退出,不用再承擔競選不成後的歷史輿論。但終歸鬧騰了一番,對此結局,郭若要給自己內心以及外部一個交待時,崑崙依據郭的人設已經為他想好了:媽祖的召喚,我不能違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