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米爾·汗和他的「三部曲」

2021-02-06 木可的慢時光







阿米爾·汗和他的「三部曲」

 

○ 木可

 



1

 

以一名父親的形象,藉由《摔跤吧爸爸》(2017),阿米爾·汗再一次出現在世界面前。

 

對此,我們不會覺得意外,甚至有些訝異:這麼多年了,他還在堅持,堅持選擇站在眾人的對立面,站成一面鏡子,或是窗戶,很孤獨,很叫人難忘。在這之前,他曾作為一名小學美術老師,出現在《地球上的星星》裡(2007),也曾作為一名國家工程學院的大學生,出現在《三傻大鬧寶萊塢》裡(2009)。



 

教師。學生。父親。

 

如果我沒有理解錯誤,從2007年到今天,阿米爾·汗用了十年的時間,分別從教師,學生,父親三個主體的角度,完成了關於印度教育的反思與探尋。這不得不說是一個美麗的野心,且成功地實現了。

 

我想,印度真是一個神奇的國度,這個國家允許有阿米爾·汗的成功,允許他在世界面前抽打國家教育的臉面,甚至是扒開筋骨做無情的嘲諷。如果我沒猜錯,印度的影業部門,或許會藉由這「教育三部曲」,在不久的將來給阿米爾·汗頒發終身成就獎。


 

這樣的電影,我們一部也沒有。這並不遺憾,遺憾的是未來10年,百年,我們或許都不會出現這樣的電影。當然,這和技術沒有關係 ,關鍵的是我們正漸漸失去這樣思考和表述的能力。誠如,《摔跤吧爸爸》觀後,會有國人抱怨「爸爸對女兒的簡單粗暴」。

 

有時候,我們看到的世界是扭曲的,或許應該想想:那或是我們自己扭曲了太久了的緣故。如果我們沒有這種思想的能力,那就謙虛地看看他人是怎麼思想的。

 

 

2

 

「他們什麼時候才能明白,每一個孩子都是不同的。」

 

阿米爾·汗一邊使勁挖土播下一顆花的種子,一邊對身邊的女孩說,滿臉的焦灼。這是阿米爾·汗在《地球上的星星》中留給我深刻印象的鏡頭之一。「他的目光在呼救。」「我擔心他會很快崩潰。」作為代課的美術老師,在第一堂課後,阿米爾·汗在男孩伊翔的沉默中讀到了這些,而在此之前,男孩不為老師和父母理解,深深地陷入了成長的孤獨中,而父母在學期中臨時將他送去寄宿學校,更是讓他將最後一點反抗也放棄了。

 

什麼是孤獨?什麼又是成長的孤獨?

 

孤獨一事,在我們這個群體裡,連大人也是很少提及的,更何況是孩子?那天午間吃飯時,我問一個大半生都在教書的同事:「這麼多年來,你想想,一個孩子是否也有著不接受教育的權利?準確地說,是否也擁有著選擇接受什麼樣教育的權利?」他沉默了好一會,點頭默許。「而事實上呢?」他不再點頭,長時間的沉默橫在我們之間。


 

這就是孩子的孤獨。這就是孩子成長中的孤獨。同樣作為一個教育的主體,他們不僅無從選擇,甚至連表述的途徑也沒有,至少是無人傾聽,無人理解。具有讀寫障礙的伊翔幾乎被所有人抱怨和嫌棄,甚至於父母都覺得他淘氣,不用心讀書……大家都盯著了孩子的缺陷,卻對他卓越的想像力和豐富的美術表現力視而不見。

 

「他們什麼時候才能明白,每一個孩子都是不同的。」

 

影片有時候更甚於生活。值得注意的是,當伊翔父親堅決地以為孩子是態度不好而將他送去寄宿學校「管教」時,未曾想到將孩子最後一點反抗意識也消滅了,孩子不說一句話,更要緊的是,他也不再畫畫,失去了最後一點表達途徑的他陷入了更深的恐懼和孤獨。

 

所有人覺得他笨,所有人都覺得他就是「問題」的所在,卻只有一個主業在智障學校的代課老師讀懂了他,讀懂了他的「不同」。這是一件很詭異的事情:為什麼老師們看到的「不同」都被歸結成了「笨」,「不認真」,「態度不好」等各種問題?



 

為什麼?是老師們笨嗎?是老師們壞嗎?

 

不是。是老師們在一種體制下不自覺中秉持了一個單一的標準,在這樣一個標準下,所有的孩子都讓一網打盡,無一倖免。甚至有老師警告作為代課美術老師的阿米爾·汗:「我們這可是正規學校,我們培養的可是祖國的未來,別把你在智障學校的那一套帶到這裡來。」

 

而認識到並改變了孩子一生的,正是這樣一個代課老師。這是似乎是一個隱喻:在巨大的教育體制下,依靠老師自身的自覺與反省似乎不太可能,老師們自身就是這種一種教育結下的果實,最終又成為這種教育的施加者。可怕就在這裡:當一個個孩子湮滅了,錯失了,我們卻找不到兇手是誰。



 

應該為寄宿學校的那位校長點讚,他聽從了一個代課老師的建議:允許一個有讀寫障礙的孩子採用口試,並為這個有著繪畫天賦的孩子搭建了一個建立自信的比賽平臺,最終,大家看到了這樣一個事實:

 

曾經那個令無數人頭痛的「問題」孩子,只是有著「不同」的特質而已,而這個「不同」如果得到了尊重,這個世界便會更添一份色彩,一如同樣具有讀寫障礙的畢卡索,愛迪生們。

 

現實中的我們,似乎在相當一段長的時間裡,無法克服標準答案,平均分,優秀率的困擾,然而細細想想,這並不是我們看不見「不同」的理由。最終,校長宣布阿米爾·汗飾演的代課老師成為學校的正式老師,讓我看到了理想中的教育寬容與無限可能。

 

應該相信,會有理想照進現實的時候。



 

3

 

《地球上的星星》,是阿米爾·汗以一個教師的形象站在了眾人的對立面,更準確地說,是站在了同行以及家長的對立面,在眾多的質疑,甚至是嘲笑聲裡,做著孤獨的堅持。

 

這樣的孤獨,我們同樣可以看作是「成長孤獨」,是屬於一個教師的「成長孤獨」。現實中,我們有多少這樣的「成長的孤獨者」呢?如果你正在堅持,我為你點讚。

 

阿米爾·汗再一次站在眾人的對立面,則是在《三傻大鬧寶萊塢》(2009)中以一個國家工業學院的學生形象,他帶頭「起義」,領著「二傻」和「三傻」公然對抗國家成熟而又僵化的教育體制,在巨大的國家機器面前,他們三個無異於汪洋中的三葉扁舟。



 

然而,正是這微小的力量,讓僵化的教育體制捉襟見肘,醜態百出。然而,如果僅僅如此,未免顯得淺薄:「三傻」並不為反抗而反抗,只是為著自己小小的堅持而已,也就是我在前文中問教育同行的那個問題:準確地說,孩子是否也擁有著選擇接受怎樣的教育的權利?

 

如果說,《地球上的星星》中的伊翔全憑著遇見一個好老師的運氣,那麼阿米爾·汗在《三傻大鬧寶萊塢》中所要詮釋的,是一個學生的自覺,以及這種自覺帶給自己的無限可能。事實上他們成功了:大傻去了一所偏遠小學教書,完成了工業設計的啟蒙教育和自己的創新設計;二傻去了叢林,做了自己喜歡的動物攝影師;而「三傻」也終於擺脫了生存的恐懼,獲得了用人單位的尊重……



「只要你勇敢追求卓越,成功就會出其不意找上門。」

 

這句頗具理想主義的臺詞,便是「三傻」直面孤獨的勇氣與力量:有時候我們無所適從,是因為我們缺失一些基本的相信,從而會心甘情願地把自己交給一個制度,交給一場看似公平實則你死我傷的競爭,交給一個看似明白卻又模糊的未來……

 

阿米爾·汗在《三傻大鬧寶萊塢》中最大的理想主義在於:如果從上至下的教育變革無法實現,那麼為什麼不自下而上地改變自己,做一個懂得選擇與堅持的學生?電影的結局,是作為國家工業學院院長的「病毒」,將象徵著智慧的太空筆交給了「大傻」,這也正是印度這個民族可愛的地方吧:

 

「不可能你什麼都是你對!」院長最終對他的反抗者心悅誠服,最大的原因或是三傻用他們的所學成功地挽救了院長的家人,同時卻也不忘指出大傻關於太空可用鉛筆的錯誤。雖說。這可看作是留住體制教育顏面之舉,卻又難道不比「我們怎麼會錯?我們怎麼能錯」這樣的體制潛意識可愛得多?


 

 

4

 

2009。2017。

 

阿米爾·汗用了八年的時間,再次回到世界面前。這一次,他以一名父親的形象,以更為堅決的態度站在了全部人的對立面——家人,村人,同行,以及現行的體育教育制度。

 

今天的課堂上,三年級的孩子問我「頑固」與「頑強」的區別,我遲疑了片刻,終是沒有說出這樣的話來:有時候我們眼中他人的頑固,不過是我們自己的狹隘與偏執而己,比如這位矢志要將一雙女兒訓練成世界第一摔跤手的父親,他的頑強便是所有人眼裡的頑固。

 

這是一次必要而又危險的旅程。



 

此前,阿米爾汗已經完成了「老師」和「學生」兩個視角下的教育觀,這次的「父親」形象便不是偶然。然而這個以印度女子摔跤之父為原型的故事並不好講,稍不留意就會講成了「為國爭光,民族脊背」的主旋律。

 

最終,我們看到了一個生動深刻的父親,而非一個國家背景下的符號,這正是阿米爾·汗的魅力所在,在這個故事所有允許虛構的部分,他「頑強」地完成了一個「父親」視角下的教育觀:

 

「孩子,我不能時刻保護你,我只能教會你如何去戰鬥,剩下的得靠你自己。」

 

這句話,在大女兒世界金牌爭奪戰中的最後關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而我們的目光很自然地被湮沒在洶湧的勝利情緒中,忽略了這樣一份近乎原始的教育理念:對一個父親來說,真正的愛與呵護,是要教會孩子如何變得強大,如何去把握自己的人生。這和動物界的狩獵傳承並無區別。事實上,金牌的榮耀很快就會消散,而孩子們已然知道如何去面對自己的人生。



 

而這樣一份樸實理念的實現,並不容易,以至於要和全世界對抗:村人的偏見,鄉間的宿命,以及現行體育教育體制的侵襲,功名的誘惑。任何一個環節,稍稍地不夠堅定,都可能讓自己飛灰煙滅。故事中,體育學院的教練為奪取獎牌,讓大女孩換取更低級別的比賽,這樣的利弊權衡之道,在我們的身邊,有著多麼熟悉的味道……

 

做自己,把握自己的命運很不容易,但絕對值得一試。「父親」阿爾米·汗和「母親」商量,要用「一年」的時間來賭命運,而現實中的許多家庭,想都未曾想,便投降了。寫到此處停一下,想一想:如果真有社會淪陷這一說法,那麼是不是從家庭開始的?更準確地說,是從「父親」開始的?

 

有國人看過影片後,批判「父親」簡單粗暴,將自己的理想強加在女兒身上。這種「自由」的言論同樣是那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當我們談論自由的時候,可曾知道什麼是自由?



 

前不久轟動全國的「學而思」事件,豈不讓人困惑:如今時代發展,選擇眾多,爸爸媽媽們自由了嗎?一個培訓機構,竟然控制了大半個中國家庭的情緒,為什麼?相反,在我們這個原本有著深遠家族文化傳承的社會體系裡,「父親」這個形象曾是教育的中流砥柱:傅雷之於傅聰,啟超之於梁家的眾多優秀子弟……

 

教書多年,甚是感嘆:我們的眾多家長,父親那一輩能傳承予他們的已然很少,而他們能傳給孩子的,就更少了,也無怪乎「學而思」這等現象能侵蝕全國了。

 

在那樣一個女孩子沒有更多選擇的社會大背景下,父親的「簡單粗暴」,是獲取自由的途徑之一,而「摔跤」只是一個隱喻。這樣頑強的父親,這樣樸實的教育,才是對孩子真正的愛與呵護。不知道這一點,我們的「自由」論者們能否感同身受?



 

5

 

《摔跤吧爸爸》的上演,阿米爾·汗的「教育三部曲」已然自成體系。對於中國千千萬萬家庭和教育從業者來說,他的價值幾何,大家可以自己掂量。當然,我們也可以選擇繼續當一個吃瓜的群眾。

 

那天,一個老朋友請我一起吃午飯,同桌的還有他正讀高一的女兒。說及如今的語文考試離奇古怪,會問到某某場合,某某拿著的扇子上寫著某幾個字。家長緊接著說了一句:以後碰到這樣的題,直接放棄好了。

 

我聽了,如雷貫耳。那令我們不自由的,讓我們放不下的,究竟是些什麼?






最近的文章


1,五月風     2,聆聽身體     3,與晨



E N D



慢慢不是一種速度,時光從未拋棄過一隻蝸牛

關注生活細節,關注「木可的慢時光」

muketime


相關焦點

  • 劉德華與阿米爾汗同框,網友:印度劉德華和中國阿米爾汗?
    本次活動的相關收入將捐給劉德華慈善基金會,相當於是阿米爾汗和劉德華未社會做出的一份善事。其實劉德華和阿米爾汗也是相見恨晚的「知己」阿米爾汗是印度國寶級別的男演員,代表作品有《三傻大鬧寶萊塢》《摔跤吧爸爸》和《神秘巨星》《我滴個神》等在國內知名的作品,因為阿米爾汗是一位實力與顏值兼具的巨星,又被國內媒體稱作為「印度劉德華」對於這個稱號,阿米爾汗本人很謙虛的表示不敢當,在發布會現場,接受媒體採訪時,阿米爾汗還自稱是劉德華的粉絲,所以一上臺就給了劉德華一個大大的擁抱,讓劉德華都措手不及
  • 印度國寶級演員阿米爾汗和他的社會訪談節目
    但是阿米爾汗卻選擇先增肥拍中年的部分。他說如果先拍了年輕的時候,電影拍完他就沒動力把體重減下來了。儘管很辛苦,但是他還是花了五個月減下了50斤。這麼認真又肯花時間去呈現一部好電影,現在幾乎都沒什麼演員肯這麼做了。
  • 阿米爾·汗和他的電影,印度的良心
    阿米爾·汗的作品,每一部都可被稱為神劇。
  • 阿米爾汗的不老傳說
    阿米爾汗與電影第一次結緣是在他八歲的時候,他的叔叔是個導演,不知是片場鬧人荒了還是有意培養自家的侄子走上演員道路,小阿米爾參演了叔叔執導的電影《西方的回憶》。據說這部電影取得了極大的成功,不知是不是小阿米爾汗的演技折服了眾人,總之這部處女作,他沒有讓人失望。
  • 王寶強:我和阿米爾·汗是同類
  • 阿米爾·汗的中場休息
    阿米爾·汗並不認同這樣的看法,他對數娛夢工廠說:「它們是同一類型的電影,都是動作冒險影片,但故事完全不一樣,是沒有關係的。」 他給出了另一個有趣的類比:「你喜歡韋小寶嗎?這個人物是非常討喜的,娛樂性很強,也很激動人心,弗朗基和韋小寶之間有一些相似之處。如果你喜歡韋小寶,你也會喜歡弗朗基。」
  • 記者和阿米爾·汗聊了聊,他最喜歡的中國電影,是這個……
    」——他就是印度影壇赫赫有名的國寶級演員阿米爾·汗。爸爸》中的摔跤手父親,還是《神秘巨星》中的音樂製作人,阿米爾·汗都在飾演助人成功的角色,而現實中的他,同樣也在推進印度電影的發展。2013年,阿米爾·汗被《時代》雜誌選為全球百大影響力人物之「先驅者」。在與記者的對話中,阿米爾·汗談到,在他剛開始做電影的時候,並不滿意當時的印度影片質量,所以一心想改變這種情況。敢於做行業先鋒者的阿米爾·汗和萬千電影工作者一起,創造了印度電影的輝煌。
  • 阿米爾·汗「俗氣」了嗎?
    阿米爾·汗的這麼多部電影裡面,痞痞的角色也有,不過像弗朗基這麼賤兮兮的,還真是第一次看到。角色不「阿米爾·汗」,電影也不太「印度」。印度電影特色的「一言不合跳舞」系列是少不了,甚至說情節的推動和高潮都是在歌舞裡進行的。
  • 【精選】阿米爾·汗12部經典之作,好評如潮!
    阿米爾·汗也是印度國寶級演員、導演,百年不出的人才,沒有之一。他的電影全程無尿點,他並不考慮進軍好萊塢,最重要的是好的劇本。觀眾對其評價:「無阿米爾·汗,不印度電影」可見一斑。印度影史上,最值得尊敬的人!
  • 阿米爾·汗十部經典電影,佳作就是要一部不落!
    阿米爾·汗很多時候都被稱為「印度劉德華」,雖然都很帥,但這個稱呼,其實並不足以形容阿米爾·汗在電影領域的成就。《摔跤吧!
  • 阿米爾·汗:這位男神級別的演員,卻改變了一個國家
    影片以意味深長的自嘲精神和所映射的社會意義引起了廣泛的熱議,一時間刷新了各大電影榜單。在徵服了一大票觀眾的同時,也把一位印度男星推向了大眾視野,那就是阿米爾·汗。1965年3月14日,阿米爾·汗出生於印度孟買。他來自於一個電影世家,他的父親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知名的製片人,他的伯父和堂哥都是導演,哥哥和他一樣也是一名演員。
  • 阿米爾·汗和成龍,你更喜歡誰?
    爸爸》豆瓣評分9.2分,《功夫瑜伽》僅5.1分——但兩部片的擔綱主演阿米爾·汗和成龍,作為各自國家的代表性演員,又很值得比較。成龍巔峰期的許多作品,也是叫好又叫座的。半年前,成龍剛以製片人身份,拿了奧斯卡「年度榮譽獎」(華文媒體譯作「終身成就獎」)。 所以,這裡提一個主觀問題:阿米爾·汗和成龍,你更喜歡哪個?
  • 阿米爾·汗稱:是時候和凱爾·布魯克進行比賽了
    因為在2021年,當今職業拳擊重量級的兩位世界拳王泰森·富裡和安東尼·約書亞將進行一場「英倫對決」,勝利者將成為職業拳擊重量級無可置疑的世界霸主。這是職業拳擊重量級結束大小克利欽科兄弟統治之後的一場盛世。而且,為了促成這場比賽能夠順利舉行,連手握安東尼·約書亞強制挑戰權的奧列克桑德爾·烏西克都表示願意讓路。這就讓泰森·富裡和安東尼·約書亞的比賽變得十分順利,也獲得了很高的熱度。
  • 神秘巨星彩蛋揭秘阿米爾汗獻唱神曲 阿米爾汗都唱過那些歌?
    很多觀眾表示,觀影過程非常催淚,既沒躲過為主人公尹希婭與媽媽的抱團反抗感動到飆淚,也忍不住因為阿米爾·汗的顛覆表演笑cry。尤其片尾彩蛋,阿米爾·汗飾演的油膩音樂人夏克提一曲勁歌熱舞《我的性感愛人》,令眾多粉絲驚呼,愛了這麼多年「米叔」,剛剛他不為人知的一面。
  • 寶萊塢「全能」王 | 阿米爾·汗
    終成眷屬Mann由阿米爾·汗,瑪尼沙·柯伊拉拉主演講述普裡亞和卡蘭之間的愛情故事但由於宗教原因,兩方家長都堅決反對這樁婚事於是阿米爾決定私奔這段愛情經常被印度政府和印度政黨拿來當作印度教和穆斯林和睦相處的典範2002年12月阿米爾汗和前妻離婚
  • 阿米爾·汗12部經典之作
    阿米爾·汗也是印度國寶級演員、導演,百年不出的人才,沒有之一。他的電影全程無尿點,他並不考慮進軍好萊塢,最重要的是好的劇本。觀眾對其評價:「無阿米爾·汗,不印度電影」可見一斑。印度影史上,最值得尊敬的人!
  • 魯豫問阿米爾汗:為什麼有那麼多人喜歡你,阿米爾汗自己道出真相
    你最喜歡的印度明星是誰,或許你也可以很快說出來,但是答案卻會很單一,那就是:阿米爾汗。為什麼阿米爾汗會廣受大家喜歡,在一次魯豫採訪阿米爾汗中,阿米爾汗自己道出了真相。阿米爾汗是位演員,大家知道阿米爾汗是通過他的電影而漸漸熟知他的,或許你喜歡《三傻大鬧好萊塢》裡面的他,那個搞笑有情有義的他,或許你喜歡《摔跤吧,爸爸》那個勵志的他,為了拍攝這部劇,讓自己成功吃成一個胖子,但是在殺青後又能立刻回到健身房保持身材的那個他,或許你喜歡《神秘巨星》裡面的他,那個浮誇但是卻不失真實的他。
  • 《神秘巨星》阿米爾汗的電影揭露印度社會的黑暗,勇敢的阿米爾汗
    對於這部電影,阿米爾汗原本是抗拒在影片中扮演一個油膩的浮誇歌手的,因為這對他本人來說,太過俗氣,且這與他本人的日常氣質並不相符。但在考慮到自己的出演能夠讓更多人了解這部影片反映的社會問題後,他最終決定出演這個反差極大的歌手角色。
  • 新晉男神阿米爾·汗,他在印度電影圈到底啥地位?
    阿米爾·汗這幾天也來到了北京,與他的中國朋友們進行了一次特別的會面。餵鄧超吃皮蛋,和劉國梁打桌球,與黃渤尬舞,成龍還為他準備了鮮花和賀卡。可以說,阿米爾·汗的朋友圈真是相當厲害啊。 黃渤、阿米爾·汗尬舞 那麼,對於印度電影,你了解多少呢?新晉男神阿米爾·汗到底在寶萊塢排第幾?還有那些能與他比肩的男演員?讓我們一起穿越印度百年電影歷史,去找答案吧。
  • 印度巨星阿米爾汗 在肥肉和肌肉中任性切換
    你胖和瘦之間相差30多歲!由於拍攝周期有限,他還需要在增重的同時,依然保持高強度的鍛鍊,只有這樣,被脂肪覆蓋的看不到的肌肉才能仍然繼續增長,為後邊的減脂塑型做好準備。「肥肉版」的阿米爾汗,稍微動一動就能讓他氣喘籲籲,走姿、坐姿甚至喘息的節奏都完全變了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