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區長,您知道嗎?廣大網友對您的事跡評價很高……」
「時間過的真快,雖然過去8個月了,但同事們並沒有忘記您,您的那句『只要敢衝鋒,就沒有拿不下的山頭』仿佛就在耳邊。」
12月10日,經過3天緊鑼密鼓的投票,13萬網友參加的「平安之星」評選結果悉數出爐,獲得「平安英雄」稱號的張治國,再次走進公眾視野,說到他的故事,昔日的戰友們用回憶的方式,還原其在生命燃盡前的那些點點滴滴。
生命永遠定格在了43歲
2020年4月16日,身為天津市長泰監獄六監區監區長、一級警長的張治國已連續封閉執勤25天了,當天上午10時許,他一如既往地與同事們嚴格落實各項防疫措施、組織服刑人員開展勞動改造、排查安全生產隱患。11點20分,在從監管區指揮部匯報工作後返回的路上,突然感到心臟不適,撲倒在路邊,後經多方搶救無效去世,他帶著對妻子、兒子和母親的不舍,帶著對監獄事業的無限熱愛,生命永遠定格在了43歲。
此時,離他完成這次封閉任務僅還有短短的三天。
由於與同為監獄幹警的妻子交替封閉執勤,他還沒有來得及與妻子見上最後一面,也沒能與兒子和老母親說上最後一句話……
監獄系統第一批「逆行者」
「監區裡24小時不能出現斷崗的情況,張治國將『午休』的時間主動攬了下來,總是由他頂崗,儘量讓大家多休息。」說到張治國生前關心同事的點點滴滴,與他同批參與監獄封閉執勤的六監區警察王奇,努力回憶著。
1月26日,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市監獄局迅速啟動戰時機制。當天張治國剛值完班,接到監獄集結命令後,他沒有任何猶豫,立即向監獄黨委主動請戰。他說:「我是黨員,又是監區長,還參加過監獄2003年非典疫情防控工作,這個時候我必須上。」
張治國只是在行政區用電話向66歲老母親和同為監獄警察的妻子報了聲平安,囑咐了一下年僅13歲的兒子,就義無反顧的返回監管區,成為全系統第一批「逆行者」。
來勢洶洶的疫情,同樣給服刑人員造成極大的心理衝擊,監管安全壓力驟增。張治國始終繃緊安全弦兒,在堅持對全監區服刑人員進行普遍談話的基礎上,全面開展犯情排查,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1月27日,全系統進入戰時機制的第二天,張治國通過談話,了解到一名服刑人員近期情緒消沉,不願與人交流。
捕捉到這一絲線索後,張治國馬上帶領監區值班幹警研究處置方案:組織幹警反覆甄別,對其進食、睡眠、行為舉止等情況進行反覆觀察,先後4次與對方進行深入談話,通過心理疏導、講解政策、緩解壓力等方法,及時穩定情緒,消除了安全隱患。
「敬業」二字確保監區安全
按照防疫工作規定,幹警每輪次的勤務輪換,都要在行政區先進行14天隔離備勤,然後再進入監管區進行14天封閉執勤,3月22日,張治國開始進行第二次勤務輪換。
進入行政區封閉後,張治國看見這裡的警力緊張,各項防疫保障工作任務非常繁重,便找到監獄領導主動承擔起監獄大門的防疫管理工作。
此後的日子裡,每天6:00,張治國都會準時到崗且最後一班離開,嚴格落實消殺制度,安排專職司機進行換駕,加強人員管理,監督運送物品靜置必須達到標準,築牢了「外防輸入」的第一道防線。
「對每一個防疫環節都非常重視,翻開當時的登記簿,他共參與對進入監獄的垃圾車、生產車輛、配送物資車輛嚴格消殺共200餘輛次。」在此期間,曾與他有過工作接觸的長泰監獄警衛大隊高級警長高愛臣用對待工作一絲不苟,對記憶中的張治國進行了高度評價。
4月5日,張治國再一次轉戰監管封閉區。六監區分為上下兩層樓,張治國作為監區長,卻很少在辦公室指揮,每天都是在服刑人員監管現場與大家一起工作。從清晨到深夜,他平均每天在監區內走30多趟,一遍遍地叮囑、一遍遍地檢查、一遍遍地確認,不知疲倦,從不懈怠。
最後一次的數據顯示,抗疫戰鬥打響以來,張治國帶領監區幹警對服刑人員進行談心談話400餘人次、監測體溫6萬多人次、對涉黑惡、危險、重點等服刑人員進行教育轉化30餘人次,確保了監管秩序安全。
為監獄事業貢獻了力量
1998年10月,組織安排張治國擔任鋼管襯塑項目研發組的技術驗證員。從頭開始、從零起步,他與同事經過兩年的攻關,最終鋼管襯塑項目研發成功,並獲得國家專利,為天津監獄企業自主品牌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張治國經常告誡自己「幹什麼,就要吆喝什麼。」2011年,監獄系統布局調整全面啟動。張治國被抽調到全局「12.8工程」辦公室,負責新監獄與配套基礎設施建設。他迅速進入角色,此後一年多的時間裡,項目中的每一個建築參數、每一條線纜管件規格、每一個混凝土預製件尺寸,他都如數家珍,了如直掌。與同志們一起守護著新監獄工程質量,保證如期完工交付使用,為監獄布局調整順利推進貢獻了力量。
2019年,張治國在擔任勞動改造科科長期間,正值全局服刑人員計分考核規定修改。他主持修訂安全生產標準化文件13大類112項,完善應急預案十餘項;他充分運用PDCA方法,深入排查人、機、物環節中不安全因素,堅持以檢查促整改,以整改促提高,確保生產安全,為監獄企業發展壯大營造出良好的外部市場環境。
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這或許是對張治國最好的詮釋,他生前在人們看不見的地方戰鬥,倒下後化為一座靜靜的豐碑。
記者:高鍇
通訊員:路天偉
原標題:《【平安之星】「只要敢衝鋒,就沒有拿不下的山頭。」他的這句話仿佛就在耳邊……》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