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春節,《美人魚》正式上映,以超過30億的票房成績打破華語電影記錄,成為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
雖然對這部電影的評價褒貶不一,但大部分人都認同它有一個難能可貴的地方:童心。
電影的故事內核是安徒生的經典童話作品《海的女兒》,小時候的周星馳特別喜歡美人魚的故事,這份喜歡一直保持著不散去。即使老了,依然記憶深刻。
於是他找機會將這個故事改編成了一部電影。
其實,那些喜歡過《海的女兒》的孩子,怎麼會將它忘卻呢?
因為這個故事神奇、美麗,但一點也不幼稚。它是安徒生給獻給所有人的人生童話。
幾乎所有成年人重看安徒生童話,仍然會為它感到著迷,獲得新的體會。
美人魚的故事,蘊含著我們由童稚走向成熟、由家庭和學校走向社會的普遍體驗。
我想在一個人成年後,他肯定會認同這樣一個道理:或許有通往夢想的輕鬆之路,但肯定不會是你我能踏上的。
夢想很美,理想很美,但路漫漫,風塵撲面。
小人魚公主想要得到王子的愛情,必須要將魚尾化為雙腿。 她每走一步,都將感到如行走在刀尖上的疼痛。
她為了獲得藥水必須付出失去舌頭的代價,從此再也不能唱出最美妙的歌聲。
明明是自己救下王子,卻因為是人魚,並不是人類,只能默默守在一邊,讓王子認定一個人類公主是他的救命恩人,並因此一見鍾情。
而等到人魚公主上岸後,只能成為那個人類公主的替代品。王子已經有了意中人。
但她沒有放棄,她無聲堅守著。她相信自己的陪伴會讓王子忘記那個一見鍾情的人,讓她獲得王子最高貴的愛情,成為王子的唯一,共同在神父的見證下結為世界上最幸福的夫妻。
付出是艱辛的,充滿痛苦和汗水。只是因為夢想還在,所以仍會義無反顧,堅持到底。
當小人魚公主獲得了最後一個擺脫自己命運的機會,她卻選擇了放棄。
她的姐妹們為她送來了老巫婆的匕首,當匕首扎進王子的心臟,血液流到她的腳上時,魚尾將恢復,她有機會重返大海,擁有300年的壽命。
在命運降臨前夕,她最後一次見到了王子,王子懷裡抱著那個人類公主幸福安眠,口中呼喚著那個人魚公主的名字。
她抬起了手,卻將匕首丟進了大海。
天邊出現了第一縷朝霞,小人魚公主投身大海,成為海上的一朵泡沫。
她失去了王子的愛情,卻以自己生命為代價堅守了善良的防線。
人們被這個童話打敗,無論在現在、過去,還是將來。
丹麥人將她雕塑成了銅像,作為國家的象徵,放在哥本哈根的海邊。
而孩子們,則將她留在了心底,一直到和命運和解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