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一路鳳凰廣場兩側的路燈有損壞,有亮的、不亮的,著實不美觀。」交通秩序組孔令凱9月15日晚7點在市民巡防團微信群反映道。服務環境組成員第一時間收到並將問題按照流程及時上報,推進解決。「為推進文明城市創建,我們組建了由100餘名優秀志願者、五老志願者、優秀網格員、優秀社區工作者組成的創建文明城市市民巡訪團,開展文明巡訪志願服務活動,引導群眾對不文明行為、不文明現象說『不』。」利津縣創城工作負責人尚凡剛告訴記者。
巡訪團分設服務環境組、市民教育組、市場環境組等6個小組,主要對與市民生活密切相關的窗口行業和單位的規範化服務狀況、公共場所的行為規範和街道、社區創建工作等情況進行巡查,針對創建文明城市中群眾反映的熱點、難點、重點問題開展巡訪,發揮群眾監督的作用,擴大文明城市創建活動覆蓋面,奏響了一曲創建為民、創建靠民、創建惠民的協奏曲。
創城工作開展以來,利津縣積極創新工作方式,按照屬地為主、領導包靠、條塊結合、專項整治的原則,調動各方力量齊參與,高標準吹響爭創全國文明城市「衝鋒號」,為建設經濟強百姓富生態美的現代化新利津凝聚強大的道德滋養和精神動力。
全域化創建,實現中心城區全覆蓋。利津縣對照創建文明城市實地測評標準,對主次幹道、集貿市場、商場超市、城市社區等點位進行全面梳理、精準劃分,94個網格責任部門單位全部盯上靠上,匯集精幹力量,絕不漏下一條背街小巷、一處痛點堵點。創城辦工作人員多次深入每個測評點位,不放過任何死角,查擺問題短板、摸清自家「家底」,制訂《利津縣創建文明城市點位信息臺帳》,針對每個測評點位,標明具體位置,確保讓網格責任部門單位任務清晰。
城市文明不文明關鍵看市民。利津縣依託一切可以利用的宣傳陣地,打造立體式、全方位的宣傳矩陣,提高群眾文明素質,營造起「文明有禮、崇德向善」的濃厚氛圍。線上,「利津發布」「鳳德利津」微信公眾平臺開設創城專欄,《利津報》、縣電視臺開設「創城進行時」,及時播報工作進展、曝光不文明行為。酒店、商場、銀行等LED顯示屏,滾動、不間斷播放創城宣傳標語。線下,開展社區書記訪談,發放各類文明倡議書4.2萬餘份,發送創建文明城市公益簡訊20萬條,提高創建文明城市的知曉率和參與率。注重以先進典型引領道德風尚,講好「好人故事」,挖掘各類典型160餘人,入選「山東好人」8人,「最美東營人」3人,用榜樣力量溫暖人心,為「鳳德利津」增添靚麗風景。
記者 張振 通訊員 王玲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