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鷹礦機CEO:IPFS星際宇宙中,正需要一艘星際戰艦

2021-01-07 答案

在大礦工測試中,一騎絕塵的不是1475、時空雲這樣的老牌廠商,而是一副嶄新面孔——雷鷹/鏈湃。

雷鷹/鏈湃究竟是一個怎樣的團隊?在大礦工測試中,一連上榜4個節點?背後是怎樣的隱藏大佬在運作,此前為何沒有高調宣傳?鏈讀在大礦工測試後,第一時間採訪雷鷹礦機CEO湯米,帶你了解這個神秘的團隊。

激情夏日似乎與熱血拼搏更配。在Filecoin主網上線前1個多月,有人稱Filecoin頭部已定,有人堅信:乾坤未定,人皆黑馬。湯米就屬於第二種,他說如果用詞語來形容他這些天的狀態,那就是「廢寢忘食」、「不眠不休」。

4:25,湯米回復了媒體問答提綱,列出第二天的to do list:給設計師具體的宣傳單頁內容、確定雲算力的具體細則……視線逐漸模糊,他又一次倚在沙發上睡著了。

算起來,自從創立雷鷹礦機,湯米每天睡眠時間不足4小時。而在3個月前,湯米還是個時間自由、生活閒適的職業投資人。湯米也坦言:「深耕Filecoin礦機意味著我帶著身邊的戰友們All in到了這個賽道,我現在會比2017年牛市時更專注、精神狀態更佳,也會把所有圈內外能導入的資源一次性導入。」

早期投資Filecoin

湯米告訴我們,他和Filecoin的故事是從2017年開始的。當時ICO這種募資方式在國內還沒有被一刀切。7月下旬Filecoin被包括紅杉在內多個機構投資方以$0.75刀的成本投資了$5200萬,就迅速引起了他和幾個投資人的注意。

當時的環境下,大家參投項目的標準主要是以項目前景、先一輪的投資機構、相關投資方的投資額、上一輪的投資總額和項目經濟模型這幾大點作為參考。而在當時私募就超過5000萬美金的項目基本沒有,Filecoin一出現就成了明星投資項目。

湯米回憶起來,當初Filecoin的ICO空前火爆。8月10日在Coinlist發行,那時湯米正和他的夥伴們商量到底要參不參與Filecoin的ICO。因為合規問題,Filecoin的ICO不讓中國大陸身份的用戶進行投資,設定了在當時相對比較高的投資準入門檻。

當時湯米和幾位投資人,有幸參與了Filecoin的ICO,也幫一些朋友進行了代投。這一次在Coinlist上的ICO以$2.17的成本總計募集$2.058億,創下了當時ICO募資的記錄。在投資人心裡,大家對于波卡及Filecoin這種具有行業未來潛質發展的項目很關注。

Filecoin挖礦市調

這樣的明星項目經歷了一次次拖延,已經把大大小小的投資人按在地上摩擦到沒有脾氣。直到今年,Filecoin即將主網上線,很多投資人才把目光再一次投向這個項目。

湯米告訴我們,今年三、四月開始,Filecoin礦機市場逐漸熱起來。他起初是以投資的心態去對待,最早做市場調研的時候,也只是想要選擇市面上靠譜性價比又高的礦機進行投資挖礦。但是市調的過程中,他不敢輕易地投出這筆資金。

追溯起來,湯米第一次接觸礦機廠商,是拿著自己的BTC礦機去託管。當時,在閒聊中湯米問了一些正在熱賣的Filecoin礦機配置情況,看看有沒有投資的可能。

對方給到的配置,讓湯米有些驚訝。他解釋道:「我就覺得它只是一個PoC的機子,最早可能是挖BHD這種礦幣的,但它也是用硬碟來挖礦的,它的單T成本不到200元,但是他們給出的售價單T超過2000元。」

回去後,湯米想不清楚:到底是自己了解得不夠,還是中間的利潤真的有這麼大?隨著深入的研究,和懂行前輩的點撥,湯米了解到:其實是它後面還有一組做計算的機組需要用到較多的成本,但是相對來講,2000多元/T,價格虛高,中間的差價讓他不能接受。

之後,湯米去探訪了一些礦機廠商,充斥著各種賣硬體的空殼套殼公司,而沒有核心技術團隊的現象。

湯米回憶起來自己作為投資人,當時和這些CTO交流,並沒有聊一些細化的內容:比如,你一個並行要用到幾個線程或者用到幾個核?

他更多問的還是:如何去計算你們一臺機器的有效算力?這些非核心問題,有些CTO就回答不上來了。種種現象讓湯米看到了,這個賽道的不透明。

湯米對於Filecoin的前景深信不疑,但是對於眼前的亂象,還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他說:「市面上出個新標準,別人就在你的標準上修改一些參數。能看的還是主網上線後的投資回本周期和投資回報比。」

也就是那時,湯米偶爾也想過,自己創辦一個Filecoin礦機會怎樣?自己成立團隊組裝機器,自己挖礦,同樣的成本,能獲得更穩定可觀的利潤。同時也能給身邊想要進行Filecoin挖礦投資的朋友,指一條明路。

然而,他也意識到,相較於早期入場的Filecoin挖礦生態礦機廠商來講,他們在時間上有絕對的優勢。在硬體層面,他們能發掘更多的硬體渠道,在國內也與各種配件代理建立了穩定的聯繫。

投產機會來了

今年4-5月份二測,官方修改了算法,使得原本成本高昂的Intel CPU需要30多小時才能完成P1的計算。這就意味著整體獲得有效算力的流程時間變長。然而一旦超過一定的數值,驗證就會報錯,完全無法獲得有效算力。一時間,之前入局的礦機廠商都面臨著「報廢礦機」的問題。

這樣的問題,當然解決方案也是有的。可以把原本高昂成本的Inter CPU用到存儲機中,或者用到異構方案的P2,C1,C2的計算當中,只不過原本做存儲和P2,C1,C2的配置並不需要那麼高,無形之間還是增加了不必要的成本。

官方算法的改變,給了新礦機廠商,同一起跑線的機會。

這個時候,湯米也從深圳回老家,與相識多年的梯田相見。梯田與湯米私交甚好,兩人一直在行業內打拼。

一年多前,湯米曾給梯田的技術團隊指了一條路:那時候萬向投資的一家PoC硬碟礦池——HPool特別火,湯米就帶梯田過去參觀,並告訴他可以往硬碟挖礦這個方向發展。

這次相見,湯米意外發現,梯田的團隊逐漸壯大起來。整個團隊人數並不多,但每個人的戰鬥力至少是二線交易所CTO的水平。梯田手下這些Team成員都是在谷歌和微軟的專精go、rust底層算法的團隊。

與此同時,團隊裡有在Filecoin領域深耕兩年的技術人才。市面上,大多數的礦機用的是官方的miner,官方推薦的硬體配置,不管是桌面級的還是伺服器級的配置,跑出來的數據基本上就是官方的數據。

在桌面級的礦機中用到AMD3960X的CPU,需要用到4小時20分鐘完成2-3個並行。用官方的挖礦軟體跑3960X一天最多獲得0.384T的有效算力;而在伺服器級的礦機中用到AMD7302的CPU,需要用到6小時完成6個並行,你用官方的挖礦軟體跑7302一天最多獲得0.768T的有效算力。

然而梯田的團隊,重構了P1,P2,C1,C2整個有效算力驗證的底層代碼,其有效算力高於市面上很多礦機廠商。

湯米覺得時機成熟了,他想像中「性價比很高,能給投資人指明道路」的礦機,初具雛形。他與梯田一拍即合,之後湯米舊時的夥伴、深耕鏈圈8年的博士紛紛加入。20多人的團隊整裝待發,出擊!

衝刺大礦工測試

創立雷鷹礦機,成為團隊的CEO,湯米承認轉變很大,也為此付出了很多:「你如果是投資,其實你就了解一個大概就行了,現在從硬體採購到組裝,再到機房上機,提供到一個集群給到技術進行測試,整個流程每一個步驟我都經歷過。」

經過2個月的發展,雷鷹礦機桌面級P1隻需要兩個小時,在異構的方案下可以在兩小時左右封裝出一個32g的扇區。AMD伺服器級的集群總共768T,有效算力能達到4.3844T每天,單日有效算力基本是市面上單體機十多倍的有效算力。

這次Filecoin大礦工測試賽,正是團隊的首秀。此次的成績,湯米表示根據之前calibration成績,一切都在劇本之中。這只是團隊證明自己的開端,在這之前湯米一直非常有自信:「我對我們的技術有100%的信心,對我們的運營團隊也是100%的信心。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馬。」

談起雷鷹礦機ThunderHawk的定名,其實也有一段有趣的故事。湯米說到:「因為IPFS是星際協議,所以很多人選擇名字就和星際元素有關。剛好我們又是一幫從小看星際爭霸,星際穿越長大的一代,其實在整個星際時空旅行中,最重要的就是星際母艦和戰艦星戰。」

遊戲戰錘40k的星際大戰中,Thunderhawk負責將炮艇和空降倉無法裝載的各種裝甲單位運送到地面,星際戰士的打擊部隊能夠從突擊巡洋艦上打擊任何地方,敵人面對雷鷹作戰群時無處可逃。湯米補充道:「因此它是所有星際探索和探測器的堅實後盾。我們希望我們這艘戰艦,可以給無數的合作夥伴提供源源不斷的支援和運載支持,替他們攻城略地。」

湯米說:「也許你在茫茫的區塊鏈星際宇宙中,正需要一個ThunderHawk。」

相關焦點

  • 宇宙巨艦夢幻戰船 細數EVE中的星際戰艦
    宇宙巨艦夢幻戰船 細數EVE中的星際戰艦 新聞 2016-01-07 15:05:36 形態各異的星際戰艦向來是眾多科幻作品中令人著迷的元素
  • 蜂巢雲礦場:ipfs挖礦對礦機的要求,ipfs礦機怎麼組裝
    隨著大數據,5G時代的來臨,人們的生活中到處都是視頻播放、文件存儲,然而這些就需要很好的網絡系統來支撐。在這個新時代,大數據猶如星羅棋布,發揮著很重要的作用,蜂巢雲礦場聞風而動,迅速做出反映,推出一款順應趨勢的礦機,受到大家的歡迎。
  • 五本科幻小說推薦,宇宙星河,星際戰艦,各種黑科技層出不窮
    今天我給大家推薦五本科幻小說推薦,宇宙星河,星際戰艦,各種黑科技層出不窮!二《深空之下》 【最終永恆】【簡介】: 深空之下,星河璀璨,文明無數……這裡是月球1號基地,隨著一次史無前例的超強核爆炸,一艘龐大無比的超級戰艦正式高歌起航!它是人類最後的希望,其名為——「諾亞」!小說核心設定用的是z大的大宇宙時代的設定。
  • 3本星際科幻文:星際戰艦時代,馳騁星空,目標是未知的星辰大海
    3本星際科幻文:星際戰艦時代,馳騁星空,目標是未知的星辰大海進來的朋友,你們好。星際戰艦時代,馳騁星空,目標是未知的星辰大海。今天又來推薦幾本小說,輕鬆網文解壓加娛樂,你值得擁有。小說越來越多,有時候真的讓人眼花繚亂。看小說可以愉悅身心,但是也要注意勞逸結合。
  • 資訊 星際迷看過來!《星際來襲》完美重甲帶你重返星際戰場
    【曾經揮灑的星際熱血 捲土重來】曾經承載著我們的青春記憶的《星際爭霸》逐漸淡出了玩家們的視野,雖然那時的遊戲界面不及如今輩出的新款精細,但是那些端著泡麵沉浸在遊戲中的日子卻成了最美好的時光。很多老玩家表示自己玩星際已經持續了十年以上的時間,自己看著遊戲的成長,《星際爭霸》也陪著自己成長。談起來《星際爭霸》的戰役玩法,老玩家們滔滔不絕,就像聊起自己珍藏的寶貝一樣。《星際爭霸》在玩家們心中的地位可見一斑。捲土重來的《星際來襲》勢必將再次燃起期間的熊熊熱情。在黑暗又廣袤的太空裡,一艘艘裝備精良的戰艦在等待著,隨時準備接收對外徵戰的指令。
  • 繼天象奇觀後,《一夢江湖》又驚現星際戰艦?
    對了,在雨後的晴天,天空中有可能會出現七彩長虹,明媚清新,據說看到的人那天都會特別幸運。除了開發組美術小哥對天象的探究,《一夢江湖》的玩家們也對星空、對宇宙頗有興趣,近期就有少俠在自家的宅邸裡打造出了一個神秘的"星際迷航"場景,漂浮的隕石、艦隊、飛船、神秘王座等元素應有盡有,相當神秘有特色,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未來我們能造出小型城市一樣大的星際戰艦嗎
    《獨立日2》中外星母艦光臨地球文·張德強一艘戰艦「造訪」地球,將陰影直接投射在大西洋上,它可以吸起地球表面的人、汽車、建築等等一切——杜拜掉在了巴黎,倫敦眼摩天輪摔入泰晤士河……如果你看過沒錯,地球的侵略者又來了,他們開著比20年前更霸氣的星際戰艦捲土重來。電影裡精心呈現的載人太空飛行器生活圖景,與實際情況恐怕相去甚遠在以宇宙為背景的電影中,我們常可見到飛船、空間站,以及處於構想階段的太空城生活的場景,有的來自外星人,有的是地球出品。距今最近的一部提到太空城的電影就是《星際穿越》(2015年)了。
  • 幣牛BiBull AMA文字實錄 | 星際雲代表王博士 全方位解說星際雲...
    大家都知道這個項目曾幾次推遲開發進度,但大家都能理解,新一代的技術(分布式文件系統)從構想,到孵化,到最終落地,以及未來大規模應用,是需要十年、二十年甚至更久的,看看曾今的網際網路,從郵件到PC,再到移動網際網路,這是發展的客觀規律。但發展中,會有幾個關鍵節點,標誌著裡程碑,現在的IPFS就是到了這個裡程碑節點—主網上線,這個意味著項目經過5年的發展後落地。
  • 用長遠目光看待IPFS - 正舵者科技董事長李衛宏接受IPFS中文資訊網...
    2020年5月7日上午10點,正舵者科技總裁李衛宏接受IPFS中文資訊網獨家專訪,何選擇投資礦機?國內IPFS的行業布局和生態建設看法?如何規避投資風險等問題展開討論,我們一起來回顧,節目中李衛宏董事長與主持人束束的精彩問答。大家好!
  • 星際迷航:人的邊疆
    而在星際迷航中,世界的絕大部分是未知的,是等待著人們去探索的,其中最主要的文明聯盟——星聯,也不是一個以防衛或入侵為宗旨的組織,相反,星聯的建立是為了更好地探索未知的宇宙,而星際迷航的故事就發生在這些探索的過程中。
  • 星際戰艦
    我們有義務向4000萬玩家推薦這款遊戲,我想是這樣的星際戰艦 1.3.0 更新內容優化體驗,增強穩定性。
  • EVA加星際迷航 科幻遊戲《星際幻想序曲》
    《星際幻想序曲(Galactic Phantasy Prelude)》是一款來自Moonfish Software的太空冒險遊戲,遊戲中浩瀚的宇宙星際,激烈的射擊戰鬥,加上漂浮在宇宙中的各種戰艦及形形色色的星球,給人一種在玩《星際迷航》和《EVA》的感覺。
  • 星際移民敘事之大和方舟篇|愛玩網
    高達中的宇宙移民還主要在太陽系之內,圍繞著地球與宇宙殖民地的衝突展開,不過最初承載著觀眾進入高達世界的,是主角團體家一般的戰艦——白色方舟。在初代一年戰爭中,聯邦軍被揍的焦頭爛額之際,白色方舟及其所屬的V計劃成了聯邦最大最後的希望,藉助V計劃的強大產物高達及其附送神棍駕駛員阿姆羅的力量,終於一路衝殺扭轉戰局。
  • 打造自己的星際戰艦 樂高建造遊戲《原力建造師》上架
    建造飛船可不是件簡單的事,不但要有專業的技術能力還得配備齊全各種你可能聽都沒聽說過的模塊部件。還好,樂高公司在遊戲體驗上充分考慮到了玩家們的感受,已大幅降低遊戲難度,新人可以輕鬆上手並且要不了多久就能造出一艘初級的飛船。而要想造出高大威猛甚至配得上戰艦二字的飛船就需要玩家細細琢磨了,如何配裝機翼,如何改造引擎,如何布置武器等都需要制定一個完整的流程計劃,玩家可以在這款遊戲中任意發揮,什麼樣的奇思妙想都可以實際操作變成現實。
  • 【同人宇宙3】人類的第一次星際大戰
    上一期講到,在公元2222年的時候,華夏宇航局在太空中找到了一個宇宙節點,天宮一號飛船在靠近宇宙節點的時候,被傳送到了一個跟太陽系一樣的星系裡,並且發現了一顆跟地球一模一樣的星球,這顆星球後來被命名為「孿星」。 孿星也就是後來的王者大陸。
  • 經典科幻美劇《星際之門》的前世今生--落幕: 星際之門宇宙(SGU)
    作為《星際之門》系列的第三部,《星際之門-宇宙》被寄予了極高的期望,在《星際之門-亞特蘭蒂斯》草草結束一年後,這部劇被推出,全新的面孔,更多的角色,然而卻難逃失敗的命運,播出兩季後,隨著SGU的被砍,陪伴了粉絲們十幾年的《星際之門》系列宣告落下了帷幕。
  • 平行宇宙中的「星際穿越」
    在此前的一次研究觀測中,法蘭德羅無意間有了一個驚人的發現:20世紀70年代後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將會位於太陽系的同一側。這就意味著,人類只需要發射一個太空飛行器就可以全部造訪這些行星。在此之前,人類太空飛行器只短暫造訪過木星和土星,從未探測過遙遠而神秘的天王星和海王星。
  • 推薦三篇星際科幻小說:這顆星球需要我,我出發了
    推薦三篇星際科幻小說:這顆星球需要我,我出發了大家好,今天小編為大家推薦三篇星際科幻小說:這顆星球需要我,我出發了,希望大家喜歡,如果有喜歡看小說的朋友可以關注小編,小編將持續為您推薦精彩好看的小說哦!
  • 【星際牛仔】一個執念很深的故事
    《星際牛仔》 一直是為數不多安利不出去的日漫能讓對動畫和科幻一無所知的朋友迷上 《阿基拉》 和 《功殼》 裡癲狂的未來質感,但面對 《星際牛仔》 零散隨意的劇情仍然一籌莫展。愛這部動畫的人大多數先愛它的配樂,爵士和布魯斯讓它顯得十分西方,是那種以荒漠和公路為主體的衰敗西方。
  • 《星際迷航:發現號》:平行宇宙的星際戰爭
    克林貢人自然不會少,星際迷航系列中最為人稱道的,自創了一整套語言體系克林貢語,這是其他科幻作品中無可比擬的。仍要吐槽的是,楊艦長只出場兩集,就在戰鬥中犧牲了。作為宣傳頁上的領銜主演,這樣的安排實在是太草率了,不過好在編劇這次的野心龐大,這樣的安排正是為了後續的平行宇宙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