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按】
2003那年我17歲,購買了自己第一臺隨身CD機。那是一臺純白色的索尼D-NE730。從此以後,收集CD唱片成了我的癖好。把沉重的CD機放在書包裡, 騎著GIANT的彎把賽車;或者是將CD機偷偷放在書桌裡,讓耳機從左手的衣袖裡鑽出來。
聽《以父之名》通往聖堂的路,訓練《特別來賓》中快樂孤單。直到偶然間,獲取到「哈狗幫」的一張盜版CD,從此「黑白呸男生女生呸」成為了滾動播放的音樂,甚至若干年後去臺北西門町,腦海裡浮現的卻是歌詞中那些腎虧陽痿的老人。
在年輕的時候攢錢買黃色鞋面綠色裝飾的喬丹13運動鞋,後來才發現不過是高仿的版本。去花園路緯二路向東五十米路北盛開潮牌店買CLOT襯衫,沒人光顧的店鋪都泛起灰塵。
而隨著年歲漸漲,選擇洗衣機,汽車,雷射唱機,電動開罐機。選擇健康,低卡裡路,低糖。選擇固定利率房貸。選擇起點,選擇朋友,選擇運動服和皮箱。選擇一套他媽的三件套西裝。回憶也漸漸成了遙遠的過往。
直到看《中國有嘻哈》,歐陽靖說起了自己在節目中的重生。
「這就像我,十六歲的感覺。」
忽然就有種想要哭的衝動。
一
Timberland大黃靴,Nike Air Force 1或者是Tommy Hilfiger的運動衫。在千禧年前後,萌芽於美國黑人貧民窟的街頭文化——嘻哈(hip hop),經歷了近20多年的蓬勃發展,開始到處攻城略地。
嘻哈包括音樂、舞蹈、說唱、塗鴉、服飾等一系列街頭文化的總和。被稱為Rap的嘻哈音樂也許是這股文化圖景中最有代表性的符號。
綽號「吹牛老爹」的肖恩·康姆斯這時不過30來歲,已經成為美國流行文化的景觀人物;勞倫·希爾在1999年橫掃格萊美,勇奪五項大獎。從Jay-Z,50cent,再到碧昂斯、小甜甜。美國人熱情高漲地擁抱嘻哈音樂與Rap巨星。
jay Z與碧昂絲
而在大洋彼岸的中國,1995年春節聯歡晚會第一次向數以億計的電視觀眾進行了Rap的掃盲。中國小品皇后趙麗蓉女士在小品《如此包裝》中,嫻熟地表演了當時叫做「rua普」的嘻哈音樂。「春季裡開花十四五六,六月六啊看谷秀啊我春打六九頭。」
趙麗蓉小品《如此包裝》
「說不出來就唱。」Rap在中國有更為接地氣的名字——說唱。
這個時候,鴻蒙年代的青澀音樂人已經開始嘗試系統地引進說唱音樂。在當時那個年代,重新與世界接軌的樂壇呈現著你方唱罷我登場的態勢。張薔的迪斯科,崔健的搖滾樂,毛阿敏的流行歌,杭天琪的西北風。中國音樂人熱情洋溢地進行著各種前衛的試驗和探索,甚至朋克、英倫搖滾、電子樂。說唱自然成為了他們實驗田地中的一塊。
他們樂觀就像20年前嬉皮士運動中的美國年輕人,60年前一戰後的共產主義者,認為中國樂壇很快就與世界接軌,歷史的終結此刻到來。
被戲稱為「中國嘻哈教父」的MC尹相傑,和他的朋友謝東、圖圖發行了歷史上創世紀的嘻哈音樂專輯《某某人》,宣告了中國說唱的正式形成。
傳說中的中國嘻哈音樂教父,拿今天的標準,他的歌曲不過是玩票之作
當然,在中國的港澳臺地區,說唱的起源要更早一些。1982年,林子祥錄製了粵語說唱。1987年,庾澄慶發行專輯《報告班長》,開創了臺灣說唱的先河。
不過,就如同洪荒時代其他曇花一現的先鋒音樂,當時的說唱並沒有引起太大的波瀾。尹相傑放棄了MC的身份,一首火遍大江南北的《縴夫的愛》之後,一代嘻哈教父從此走上自我放棄的不歸路,以搞笑藝人的身份混跡娛樂圈,對說唱歷史絕口不提。
而百花齊放的樂壇,也進入了四大天王主導的港樂時代。
二
2001年,周杰倫第一次參加湖南衛視《快樂大本營》。這是檔在娛樂界最為炙手可熱的節目。當時的他頂著印有紐約揚基隊標籤的帽子,自顧自地彈奏著電子琴,哼唱著《印第安老斑鳩》。主持人何炅調侃他的歌曲,「我不知道內地的朋友,能不能接受他的音樂?」
這一年的周杰倫剛剛推出他的首張專輯《Jay》,不過是一個籍籍無名的歌手。他在節目組受到了冷落,甚至連盒飯也沒有領到。沒有人能想到,僅僅在不久之後,這個一臉青澀、不愛說話的大男孩,竟然憑藉一己之力終結了一個時代。
彼時的華語樂壇,四大天王代表的香港音樂,已經壟斷了長達十年之久。1990年初,劉德華、張學友、郭富城與黎明等香港歌手在歌壇上嶄露頭角,兩年之後被媒體命名為四大天王,並受到了廣泛認可。當時的香港流行音樂,經歷了許氏兄弟、譚詠麟與張國榮爭雄等時代,已經發展到了比較成熟的階段。「四大天王」橫空出世就風華正茂,迅速風靡了整個華語流行音樂。
四大天王帶有濃厚香港腔調的普語唱腔,形式多變的抒情情歌成為了壓倒性優勢的主流流行音樂。中國樂壇第一次出現了大規模的粉絲團隊,形成了不同的陣營,為了自己的偶像逞狠鬥勇、唇槍舌劍。
甚至到四大天王輝煌10年之後,劉德華等人逐漸老去,人們又在津津樂道誰會延續港樂的輝煌,繼承老天王們的衣缽,從而爭得不亦樂乎。一些媒體將古巨基、謝霆鋒、陳奕迅與陳冠希等四位歌手評為「新四大天王」。譚詠麟則給出了自己的名單,李克勤、許志安、古巨基和梁漢文。唱腔各異、風格不同,但是所有的人和老天王們都有一個特點:全部都是香港歌手。
香港情歌時代似乎要漫漫無期的進行下去。
而這個時候周杰倫帶來了他的第二張專輯《範特西》這張專輯中出現了諸如《忍者》、《雙節棍》與《爸,我回來了》這樣的歌曲。
「快使用雙節棍,哼哼哈兮。」
這是歌?
這歌應該怎麼唱?
這歌沒有旋律竟然還如此的好聽?
人們驚異地震撼於這種新鮮的音樂形式,不久之後就陷入了深深的癲狂之中。
說唱,成為了周杰倫向舊時代宣戰最有力的匕首。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周杰倫才是他們接觸到說唱音樂的「開山怪」
三
周杰倫的說唱音樂改變了一個時代的流行音樂風向。
越來越多的原本憑藉抒情情歌在樂壇立足流行歌手開始加入到說唱的創作中,或者在自己的音樂中添加說唱的元素。到了最後,甚至連老天王也浸染於狂歡中。2002年,劉德華發表單曲《黑蝙蝠中隊》,用說唱來證明自己寶刀不老。
這個時期的華語嘻哈流行音樂運動是被一群北美「海歸」流行歌手推動的。他們在自己的出生地見識到嘻哈音樂的鼎盛,嘻哈的元素加上作為流行歌手帶來的關注和流量,立刻就引起了華語流行樂團的轟動。
出生在美國的王力宏1995年進入樂壇,一直以來以情歌半紫不紅地混跡於流行樂壇。說唱為他的華麗變身帶來了契機。2004年,王力宏發明了一種叫做華人嘻哈曲風(chinked out)的概念,試圖將西方節奏和東方旋律結合起來。2005年,《蓋世英雄》發布,標誌著chinked out進入頂峰。他用說唱的形式將傳統崑曲《牡丹亭》進行了改編。
「歐陽靖在哪裡?」在這張專輯的同名歌曲裡,美國華裔歌手歐陽靖用連串炸裂的英文Rap與王力宏的京劇唱腔配搭顯得相得益彰。2002年,年僅22歲的歐陽靖參加了美國音樂節目《106&Park》,擊敗了黑人Rapper Hassen,連續七個星期獲得了自由說唱環節的冠軍。2003年,他成為了第一個被美國主流唱片籤約的華裔說唱歌手。
「嘻哈就是我爸。」2005年,出生在加拿大的香港歌手陳冠希推出了完全由自己主導的第一張說唱專輯。因為之前幾張專輯的失敗,彼時的他實質上被唱片公司放棄,得到一筆預算做最後一張專輯。從小就浸染嘻哈文化的陳冠希糾集了MC仁等一批地下音樂人作詞,邀請了新加坡譜曲家陳奐仁作曲。專輯獲取了成功。這張專輯中,他與陳奐仁、周杰倫等合作的《戰爭》,將中文說唱推向新的高度。
《The Best Collection》是陳冠希最全的一張精選集
2003年,出生在美國的潘瑋柏成為第一個單純憑藉嘻哈紅極一時的流行音樂歌手。從《壁虎漫步》到《tell me》再到《我的麥克風》,不過20多歲出頭的潘瑋柏展現除了自己在說唱領域的天分,也真正將美式正宗的嘻哈腔調和種子根植在85年左右出生的年輕人的心中,成為了一代人嘻哈的啟蒙者。
說唱音樂繼續發酵,臺灣嘻哈組合麻吉於2003年成立,黃立成、李玖哲以及麻吉弟弟周立銘都在華語音樂歷史上留下自己的印記。黃立行則因為與徐靜蕾同居六年而被公眾所知。
中文嘻哈音樂似乎開始進入了狂飆突進的時代。
認真做嘻哈音樂和潮牌CLOT的陳冠希,值得更多人的理解和尊重
四
周杰倫的音樂到底是不是真正的說唱?
對於之後嘻哈音樂歌手來說,他們會覺得周杰倫並不是一個真正的Rapper。說唱對於咬字和flow要求嚴格,並且以歌詞為主,音樂為輔,寫作方式也更加講究,雙押韻、多押韻或者是頂針式的押韻,在唱腔上有輕有重,通過力度來控制節奏。而周杰倫的演唱則是音樂為主,歌詞為輔,更加地隨性和自由。
臺灣說唱歌手姚中仁鄙視周杰倫和王力宏的說唱,認為他們的音樂「很噁心」。這個後來被稱為「嘻哈教父」的年輕人在2001年不過23歲,彼時的他在前一年在墾丁「春天吶喊」演唱會因為說唱一鳴驚人,被唱片公司發掘出來。這一年,他連續發行了《MC HOTDOG》、《九局下半》、《哈狗幫》等四張EP。
除了周和王,天生狂妄的姚中仁在自己的歌曲中嬉笑怒罵,將炮火對準了整個臺灣流行樂壇,從蔡依林到侯佩岑,從張惠妹到林志玲。「就讓我來RAP,你把聽眾當白痴嗎?」
因為歌詞出格且攻擊力十足,姚中仁大量說唱單曲沒有通過正規出版的渠道發表出來,只能通過地下渠道得以流傳,從而成為了臺灣發行量最大的未出版唱片歌手。多少年輕人在公眾場合中功放著你儂我儂的流行情歌,卻在私下偷偷將姚中仁的盜版唱片放在課桌的CD中,聽到「蔡依林FUCK,徐懷鈺SHIT」的時候不禁臉紅到心跳。
但這也造成了姚中仁地下歌手的屬性,甚至很多不知道他的藝名MCHOTDOG熱狗。在大陸,甚至很多人把他的歌曲哈狗幫當成了他的名字。
熱狗
嘻哈音樂最初起源於地下與街頭,湧動著的是荷爾蒙的氣息,歷經發展才登上音樂的高雅殿堂。主流與地下的矛盾,一直就是嘻哈音樂歷史上的主線。這時候的臺灣,已經湧現出了一批地下說唱歌手。他們認為地下才是真正的Rapper。那些主流的音樂人模狗樣,早已經悖離了嘻哈的本義。
儘管香港說唱的起源更早一點, MC仁的LMF樂團、農夫、大懶堂等說唱團隊活躍。但是因為發展迅速,這個時期的臺灣地下說唱成為了華語嘻哈音樂的引領者和風向標。
熱狗韻腳喜歡寫得規整,歌詞則擅長從微小處捕捉時代的影子。大支則擅長空拍、拖拍以及停拍之後的突然加速,而歌詞中顯現的是宏大的臺灣敘事。
爵士說唱蛋堡
蛋堡將優雅的爵士說唱發揮到極致,小清新的曲風展現「不吃早餐才是一件很嘻哈的事」。茶米是是臺灣夜店和地下說唱界的傳奇,獨特的歌詞和天生的節奏感讓他成為了臺灣最有名地下對鬥即興表演MC。再加上國蛋、頑童、瘦子小春領銜的MJ116等等。臺灣地下說唱盛極一時。
那麼,臺灣的說唱鼻祖到底是誰?周杰倫?還是熱狗姚中仁?或者真的是庾澄慶?
在那個年代,「哈狗幫」的盜版CD和卡帶,是多少學生課桌裡的的私藏貨
五
多年之後,總有人都會津津樂道這個故事。
2004年的第十五屆臺灣金曲獎頒獎禮的最佳作曲獎評選,陳曉敏拿出了她的《葉子》,謝志豪拿出了他的《風吹的願望》,王菲拿出了《不留》,方文山拿出了《東風破》,周杰倫拿出的是《梯田》。但是當話筒音落,迴響在各位名流耳朵裡面的卻是宋嶽庭的《Life is A Struggle》。
不過得獎者宋嶽庭並沒有蒞臨現場。這個華人嘻哈音樂歷史上最傑出的天才,音樂界的梵谷,歌詞內容及韻腳具有無論倫比創造力的說唱歌手,已經於兩年之前去世。而這首獲獎的歌曲,實質上是家人後期整理的。
沒有專業的錄音師,僅一臺鍵盤和簡單的錄音設備,宋嶽庭在短短六分鐘之內咬字清晰地念完了歌曲裡的1600個字。歌詞中記錄著自己的人生不如意,記錄著社會的陰暗面,記錄自己遭人陷害的牢獄之苦,記錄著身患骨癌的身體之痛。
「有多少夜痛苦煩惱著你無法入睡?」
若干年後,陶喆在做《中國好歌曲》評委的時候,談到宋嶽庭不禁失聲痛哭。一向狂妄的熱狗,也把宋嶽庭當做自己的偶像。他被宋的遺作所震撼,《我的生活》用翻唱來表達自己相似的憤怒和哀傷。
「宋嶽庭是中國嘻哈音樂的鼻祖」。
令人震撼的音樂加傳奇的經歷。死去的宋嶽庭被推上了神壇。
陶喆回憶宋嶽庭痛哭
歷史發展自有弔詭之處。雖然說唱成為了舊時代的送終者,但終究沒有佔據新的世界。多年之後,周杰倫不再被人記得是一名嘻哈說唱的推動者,反而因為歌曲中更多的節奏布魯斯(R&B)元素,推動了R&B音樂的發展。
人們溯源而上、順流而下,陶喆、林俊傑、方大同等人開始各領風騷。王力宏也被歸為了廣義的R&B歌手。舊時代的革命者成為了新時代的統治者。周杰倫、王力宏、陶喆、林俊傑為R&B時代的新四大天王。
2005年,湖南衛視一檔叫做《超級女聲》的節目如火如荼地進行。兩年之後,海峽對岸《超級星光大道》開始興盛。《快樂男聲》、《我型我秀》……選秀節目湧現出來的秀子、秀女們對唱片工業有著致命的影響,體現出的是「依靠唱片銷售作為傳播渠道」模式開始崩盤。而之後數位音樂的興起更是給傳統唱片工業致命一擊。
在中文說唱本應該高速發展的黃金時代,卻遭遇了華語唱片工業的崩盤。新的音樂元素無法被流行音樂吸納。
他們的rap很酷,flow很炫,beat很正,他們的rhyme絕了,style炸了,breaking叼了,他們搓的碟簡直sick。
但殘酷的卻是,當年的說唱少年們逐漸out了。
在歲月的侵蝕下,他們老了。
早夭的嘻哈天才宋嶽庭,在因為骨癌去世後被推到了華語嘻哈音樂的「神壇」
六
2006年,熱狗出版了他第一張專輯《wake up》。兩年之後,他又出版了新專輯《差不多先生》。
儘管歌曲依然反映著他對臺灣社會問題的關懷,但是他的粉絲驚異地發現,歌詞的戾氣卻少了很多。同名歌曲中反映著他對過往生活狀態的某種疲倦,「差不多先生,我的差不多是天生。」
哈狗幫專輯《差不多先生》
而第三張專輯《貧民百萬歌星》水準下滑,宣布了自己和曾經無節制的磕搖頭丸、吸食大麻的過往正式決裂。和侯佩岑唱《我愛臺妹》,與嶽雲鵬唱《五環之歌》。
若干年後,熱狗在《中國有嘻哈》中出現擔綱製作人,當年日天日地日空氣的熱狗口頭禪成了,「我覺得還OK啊」。
在說唱在流行音樂空檔的兩三年間,陳冠希卻用自己的創作彌補著這種空白。2007年,他得意志滿地用努力學習的普通話唱著,「記得我的電影唱片雜誌封面。」「只要回放這首歌,就記得誰是陳冠希。」
誰能想到過了很多年,他們真的撕了一場
這是陳冠希最為輝煌的年代,除了在音樂上屢屢有突破,在影視上也和年輕的餘文樂成為了香港新新人類的代表,一連接拍了25部電影。他創立了CLOT潮牌,並開辦了時裝店Juice。那個時候的他萬萬沒有想到,當年無心插柳的小事業,反而在低潮中為自己奠定著東山再起的資本。
2008年,陳冠希身陷豔照門事件,徹底地改變了他的生命軌跡。
2011年,當年以說唱橫行美洲的華裔傳奇歐陽靖,參演了叫做《潛行狙擊》的港劇,扮演叫「立青哥」的配角,被大眾所熟知。同年,他擔綱主持介紹香港食品的飲食節目《香港美食100強》。後來他又參演《雷霆掃毒》、《速度與激情7》。說唱事業卻反而一蹶不振。
2016年,潘瑋柏參加了一檔叫做《我去上學了》的節目,潘瑋柏問高中生,「你這個年紀知道我是誰嗎?」這幾年他的說唱音樂因為形式單一,開始陷入停滯,人氣走衰。甚至還有叫做「潘瑋柏靈異事件」的八卦流言,用莫須有的玄學繪聲繪色地描述著潘瑋柏從天王巨星變為「十八線明星」的原因。
中文說唱歷史上的黃金一代看上去已經要凋零了。
但是,這一代的先行者已經完成了屬於自己的啟蒙,將嘻哈的種子深深地根植在了下一代年輕人的心中。
他們堅守在嘻哈起源的地方,隱匿在地下,修煉於街頭,守護著內心的熱愛,等待著下一個激蕩年代的來臨。那無數個閃耀著青春的荷爾蒙,那閒置著的熱氣騰騰的麥克風,那黑壓壓湧動的頭顱,一有機會就想衝向舞臺,煽動起臺下億萬聽眾的熱情,再次引領一場中文嘻哈的狂飆突進。
也許,潘瑋柏是第一個能讓說唱火遍大街小巷的流行歌手,這一點無人企及
七
2017年,當節目的主創把《中國有嘻哈》節目的創意擺在桌前的時候,資本原本是並不看好的。贊助商首先反對,三億元的投資瞬間蒸發掉一億。他們的理由很簡單:中國根本沒有嘻哈的土壤,嘻哈音樂太小眾了。
可是主創者自有他們的理由。近幾年來,隨著選秀節目將民謠從地下推到前臺。李志、宋冬野、趙雷、馬頔、堯十三、周雲蓬…..民謠歌手實現了自己從小眾到大眾的轉變,如今已經快與流行歌手分庭抗禮。
誰說嘻哈說唱不能成為下一個民謠呢?
實質上,中國說唱力量在地下默默耕耘了20多年,到現在已經成了氣候。從Old school到Trap,Gangsta Rap或者Hardcore,幾乎每個大型城市都有屬於嘻哈的城市英雄。
北京的歌手們從section 6走出,陰三兒、龍門陣、小老虎、Nasty Ray,字正腔圓的京腔配適著Old school。
被文化部下架歌曲最多的「陰三兒」
上海成立了自名為「中國嘻哈第一樂團」的黑棒組合,一首《霞飛路的87號》最早用方言說唱,抑揚頓挫的上海話展現濃鬱的地域特色。
廣州有天王星的呆寶靜和Joe,若干年改了個名字叫徐真真。
南京有光光、Jony J,長沙有C-BLOCK,武漢有bigdog,西安竟共存著紅花會和NOUS兩個廠牌,貝貝與派克特各領風騷。
紅花會
成都和重慶的說唱江湖則被VICE拍攝的《川渝陷阱》展現了出來。謝帝領軍的CDC說唱會館,同是成員的Higher Brothers是國內最好的trap組合。而重慶的gosh的Gai與CDC的馬思唯、TY恩怨纏綿。
Higher Brothers從四川走向了世界
2002年開始,中國最早的freestyle battle 比賽Iron Mic 湧現了一大票說唱歌手,王波、竹遊人、Bigdog、小青龍、PG One、輝子都在比賽中證明過自己。
熱狗就坐在《中國有嘻哈》製作導師的座位上,在他的面前是,88年的Gai,89年的Jony J,90年的孫八一,92年的鬼卞和艾福吉尼,93年的布瑞吉和TT,94年的PG One,95年的小青龍,97年的小白。
這些不過20多歲的年輕人,會不會讓他某一刻想起23歲九局下半的自己?想起23歲就去世的宋嶽庭?
潘瑋柏用一首酣暢淋漓的《Coming Home》宣告了自己的歸來。這首他在3年前於病床上寫好的歌曲,卻最適合在此時此刻直抒胸臆。當伴奏響起,他收起自己一向溫良謙和的面容,面露著猙獰與兇惡,宣告自己的鳳凰涅槃。
靈異事件?「如果說,謠言失言,八卦遍布瀰漫。」到處走穴?「我早就戴著骷髏Richard Mille在我左腕。」十八線明星?「享受天生不羈,不在乎他人眼睛。」「殺不死我只會讓我變得更堅強,雙手合十,感激回歸原樣。」
坐在潘瑋柏右手邊的是比他小10歲的吳亦凡,用自己出彩的說唱表演和對嘻哈的專業理解又圈了一票粉絲,也贏的一定的尊重。這個韓國天團Rapper出身的Idol,今年的新歌《juice》在美國iTunes即時總榜排到了第二十八位。
他像極了10年前的陳冠希。
彷佛一個輪迴,他們同樣出生在加拿大。人們也總會因為他的年少,他的俊朗,他的正當紅,來質疑他到底會不會表演,會不會唱歌。不過他比陳冠希足夠幸運,當和前者同樣的桃色事件「操粉」降臨在身上,人們卻只是當個笑料與談資。陳冠希在他的紀錄片《觸手可及》對攻擊他的人們說,「我在等待他們的成長。」
如果沒有豔照門?今天坐在吳亦凡座位上的會不會是陳冠希?
讓嘻哈真正地走到大眾面前,宋嶽庭沒有做到的事情,自帶流量的吳亦凡將要做到嗎?
少年鮮衣怒馬時。
儘管《中國有嘻哈》自節目從一開始就伴隨著各種質疑,黑幕、後臺、抄襲、套詞,選手比製作人還要厲害。但不可否認的是,嘻哈與資本在中國的匯合,隨之而來的將是一整條產業鏈的崛起。
中國嘻哈音樂的故事沒有結束,只是剛剛開始。
新的潮流風雲乍起,新的偶像層出疊起,新的故事揚名百世。
讓嘻哈真正地走到大眾面前,宋嶽庭沒有做到的事情,自帶流量的吳亦凡將要做到嗎?
本文授權轉載於微信公眾號:暗物質Mark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