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日常使用投影儀的時候,只有儘可能的與投影屏幕成直角才能保證投影效果,如果無法保證二者的垂直,畫面就會產生梯形。這時用戶需要使用投影儀的「梯形校正」功能,才能讓畫面回歸正常。
雖然投影儀基本都有梯形校正功能,但實際使用過程中是不是一定要用呢?很多人可能認為,既然有這個功能,不用白不用。但其實是對梯形校正功能認識不全而造成的濫用。
在日常的使用中,很多人採用了吊裝的方式,鏡頭無法處於幕布上下沿以內是比較普遍的情況,因此多數的投影儀都帶有垂直方向的梯形校正功能。
梯形校正本身是對於用戶的投影環境不理想提供的補救方法,而不是一個投影儀的主要功能,千萬不要想著投影儀擁有梯形校正功能,採用吊裝的方式就可以比較隨意,不去考量合適的投影位置。因為,圖像經校正後,畫面的一些線條和字符邊緣會出現毛刺和不平滑現象,導致清晰度不是特別理想。
所以,梯形校正雖然能在一定程度上補救投影儀,但還是存在很多弊端,想要確保獲得最佳畫質,投影儀的鏡頭最好還是和投影的幕面居中垂直。我們在實際應用過程中當遇到地面、桌面不平的時候,應先選擇輔腳墊、腳架,儘量讓投影儀的位置與投影幕布或牆面成直角,梯形校正功能只是最後的補救方法,能不用就千萬別用。
像上圖這種情況,聚焦面和投影面偏差過大,就算犧牲了解析度,進行垂直梯形校正也於事無補,只會導致畫面更模糊。
目前市場上的投影儀,梯形校正通常有兩種方法:光學梯形校正和數碼梯形校正。
光學梯形校正:通過調整鏡頭的物理位置來達到調整梯形的目的,也叫移軸,和相機的移軸鏡頭一樣,這種校正方法對畫面的物理像素沒有影響,其結果基本不會改變畫質的質量,所以光學梯形校正適合對圖像精度要求較高的應用。一般高端家用投影機和工程投影機會採用光學梯形校正。
數碼梯形校正:通過軟體的方法來實現梯形校正的。它是利用軟體插值算法對顯示屏的「行」或「場」進行掃描,再依據掃描幅度調整和補償,從而達到校正的目的。其校正幅度在±15度以上,並可做上下、左右的全方位處理,即垂直梯形校正和水平梯形校正。數碼梯形校正的缺點是畫面有壓縮、可能帶來畫質的下降;圖像經校正後,畫面的一些線條和字符邊緣會出現毛刺和不平滑現象,導致清晰度不是特別理想。所以數碼梯形校正對圖像精度要求較高的應用則不甚適宜。
更多精彩內容請持續關注沙發管家資訊~
智能電視/盒子資訊可關注智能電視資訊網沙發管家(http://www.shafa.com/),全國極具影響力的電視盒子及智能電視網站,提供電視盒子、智能電視、智能電視軟體等方面的資訊、交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