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我,做朋友圈最懂教育的父母
教育是普通家庭向上的唯一階梯。在階梯上向上爬的是子女,在階梯下拼勁全力扶住的是父母。
近日,易烊千璽弟弟易烊昱華佔據了熱搜榜第一。
據WRCA世界紀錄官博介紹,易烊昱華成功開創魔方新紀錄:以1分50秒66的成績,成為最小年齡連續盲擰還原2個二階魔方紀錄的開創者。
易烊昱華,易烊千璽的弟弟,小名楠楠,現年7歲,拜師莊海燕學習魔方。
師徒兩人於今年1月相見,他僅用兩小時就學會三階魔方還原,擁有著超越同齡人的記憶力與十分靈活的手速。
有網友開玩笑道,想要問千璽的媽媽還要不要開班授課,她也想學習下孩子的培養方式。
也有網友調侃說,易媽家的教育目標是走向世界。
兩個孩子都如此優秀,也難怪網友都想知道易媽的育兒寶典了。
不過別看千璽的弟弟昱華年紀這麼小就很優秀,其實昱華並不只是靠的天賦。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昱華也付出了很多努力。
據了解,昱華每天都要練習6個小時的魔方,並且他還要培養自己超高的記憶力。
易烊昱華和易烊千璽
易烊昱華,2012年11月17日在北京出生,小名楠楠,是易烊千璽的親弟弟。
2018年,弟弟就曾用小名「楠楠」去參加了少兒模特大賽,並獲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績。
2019年,楠楠又參演了一部益智兒童電視劇——《樹屋童話》中國版。
同年,他參加了上海時裝周,作為兒童模特在T臺走秀。
在2020年,楠楠出演了公益微電影《少年在行動第三季》。
除了在鏡頭面前露面,楠楠也有參加興趣班,小朋友跆拳道比賽的時候千璽也去了現場觀看。
年僅7歲的易烊昱華,也算是見過世面的孩子,多才多藝、聰明伶俐。
哥哥易烊千璽,更是一個具有標杆意義的青年偶像。最近第35屆大眾電影百花獎頒獎典禮上,易烊千璽憑藉《少年的你》成功摘得「百花新人」的桂冠。
在此之前,易烊千璽憑藉《少年的你》拿到了金像獎最佳新人獎。
易烊千璽是在眾人的注視下慢慢長大的。
5歲就開始參加各種電視節目。
13歲和王俊凱、王源組成TFBOYS出道,被越來越多的人知道。
聲演法國動畫電影《小王子》男主角,成為《這就是街舞》導師,成立易烊千璽愛心基金,擔任丹麥旅遊形象代言人和世界衛生組織中國健康特使......
如今,哥哥擁有8000萬微博粉絲,成為頂流偶像;弟弟年僅7歲,也涉獵多領域,全面發展,更是打破了世界紀錄,取得這樣的成功,他們的父母有什麼教育秘訣可以借鑑嗎?
2
父母的陪伴
是孩子最大的安心
大家都知道,在這個充滿競爭力的社會中,沒有什麼人能夠輕輕鬆鬆取得很大的成就。
哪裡有什麼少年得志,有的只是百鍊成鋼。
任何一個優秀的孩子,都不是橫空出世的奇蹟,而是有跡可循的因果。
易烊千璽和易烊昱華取得如此好的成績,有人功不可沒,就是他們的父母,尤其是他的媽媽。
他們的媽媽也只是個擁有高中學歷的普通媽媽。
在生下易烊千璽後,不想讓兒子當留守兒童的她毅然選擇做起了全職媽媽。
有了孩子後,她希望能為孩子提供更多的機會,也相信任何一個小小的才藝都會為兒子的未來加分。
易烊千璽到底喜歡什麼,她也不知道,那就挨個試試。
2歲起,媽媽就把易烊千璽送到各個興趣班,舞蹈、魔術、葫蘆絲、手風琴、聲樂……
在各種興趣班的嘗試中,發現易烊千璽對舞蹈特別感興趣,就專攻舞蹈。在高強度的訓練中,易烊千璽的舞蹈天分一步步顯露。
每周二、三、四中午放學後,媽媽會陪著她坐兩個小時的車,換乘三次地鐵或公交去上課。
下課時間通常是夜裡10點以後,他們坐地鐵返回,再換兩輛公交車回家。
易烊千璽的作業,通常都是在最後一班公交車上完成的。
「周圍人是不是覺得你很風光?因為你有一個風光的兒子。」
「但應該沒有幾個人經歷過我和千璽之間的東西,真的很辛苦。」
媽媽不僅僅是接送兒子上培訓班,讓孩子獨自承受高強度、枯燥的學習,而是把自己的學費也一起交了,和千璽一起上課。
正是因為有媽媽的陪伴、鼓勵和監督,不管多艱難,易烊千璽也只是咬牙堅持,沒有放棄過。
高質量的陪伴給了易烊千璽更多的心理滋養,努力、謙遜、感恩這些特質也成為他一路前行的動力。
有人說,千璽是被易媽逼出來的,但是,不是每一個父母都會像易媽這樣盡全力地去陪伴孩子。
媽媽是想讓他成為一個與眾不同的人,但看見如此成功的兒子,最欣慰的不僅是孩子的光環,更多的是孩子的堅持、努力、擔當。
高質量陪伴,能夠讓孩子的心裡始終豎著一道光,照亮未來的路。
如今,千璽已經成人, 能夠把自己照顧得很好,也在接觸更多的領域,未來的道路也會越走越寬廣。
對於弟弟易烊昱華,不一定會走向和哥哥一樣的道路,但是在自己的感興趣的事情裡,在媽媽的陪伴下,未來也定會有屬於他的一番天地。
3
幫孩子找到自我
激發內在驅動力
對一件事有了興趣,才會不辭辛苦也要去做。
哥哥的自我驅動力是舞蹈,弟弟的成就感或許就是魔方吧。
哥哥易烊千璽小的時候也許是被媽媽「逼著」上興趣班,「推」著走。
但是,易烊千璽在練習各種舞蹈中找到了自信,他的舞蹈常常讓老師驚豔,學了三個月就獲了獎。
這種成就感,讓他有了動力,開始「倒逼」自己,對自己有要求,不斷挖掘自己人生中的可能性。
高考,以文化、專業雙料第一的成績被中央戲劇學院錄取。
舞蹈、唱歌、演戲、鋼琴、架子鼓、貝斯、手風琴,葫蘆絲、書法……十八班武藝樣樣精通。
學著編曲、寫歌、學習泥塑。
如今演藝道路也越走越寬廣。
興趣才是孩子堅持的動力。
而家長需要在使用自己的「外在推力」讓孩子找到自己的興趣,從而轉化為孩子的「內在驅動力」。
每個擁有熱愛並努力的去做的人生,都會光芒萬丈。
4
成功之路不可複製
但教育邏輯可以借鑑
每個人的成功之路都是不可複製的,因為每個人的人生都是複雜且獨一無二的。
但有些成功的前提,是每個人都可以擁有的。
1. 父母高質量的陪伴,幫助孩子度過困難期,教會孩子堅持和努力,讓孩子擁有前進的力量和勇氣。
2. 幫助孩子找到興趣,激發孩子的內在驅動力,讓孩子在成就感中有信心去做與眾不同的自己。
雅斯貝爾斯在《什麼是教育》中說,教育的本質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不出意外,我們的孩子,可能終將平凡。
- The End -
— 好物推薦 —
搖粒絨馬甲39元↓插肩衛衣59元↓
「點讚」「在看」和我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