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瓷餐具是目前一種在餐館、家庭廣泛使用的新型餐具。很多人家裡都有,有的人專門用這種碗吃餃子、麵條或是放調料,還有的家庭直接拿來給小孩吃飯用,因為它摔不壞,端起來也不會燙手。而且很多碗上有卡通圖案,孩子們非常喜歡。大街上吃個麵條、鴨血粉絲、麻辣燙更是經常看到。
但是……
你絕對沒想到!這種仿瓷碗會釋放甲醛!!
記者做了一組試驗,分別買來一個陶瓷碗和中檔、低檔的兩個仿瓷碗進行對比,用甲醛檢測儀簡單測試它們在盛熱水和熱油情況下甲醛數據的變化。
在試驗中,陶瓷碗和價格在十元左右的仿瓷碗得到的數據差別不大,即便在熱水,熱油等極端條件下,檢測的甲醛差別也在0.03毫克左右。
但是另一個價格三元左右的仿瓷碗,在熱水倒入時就已經產生輕微甲醛,而熱油倒入後更是已經發生外觀變化,甲醛值超過標準近8倍,可以說確實是有毒餐具了。
記者也注意到,兩個碗的材質雖然看不出來區別,但是碗底的標示卻能看出差異,10元左右的,在碗底標明了廠商等信息,並且有碗的耐受溫度在零下20℃至120℃之間的警告,而紅色的劣質仿瓷碗不僅找不到類似的警示,碗底的信息還重複印了兩遍,正的和歪的重疊在一起,幾乎沒法辨認。由此也可以看出,正規廠家生產的仿瓷碗還是相對安全的。
專家介紹,仿瓷是一種高分子塑料材料,叫三聚氫甲醛樹脂,也簡稱密胺樹脂,它是無毒的,可用於食品包裝。一般來說,仿瓷餐具的耐溫在零下30℃-120℃之間,而當油溫超過230℃,已遠超出了它的耐受溫度,因此釋放的甲醛超標了。
而現在市面上更常見的是假的仿瓷碗,是用國家禁用的原料尿素甲醛樹脂做成的。尿素甲醛樹脂,耐溫只有80℃左右。批發市場上的仿瓷碗就是尿素甲醛樹脂,所以同樣的油溫會釋放出更多甲醛。
雖然仿瓷餐具中的三聚氰胺和甲醛含量很低,但是也超過了國家規定居室內空氣中甲醛濃度。在高溫條件下,釋放出來對人體是肯定有害的。
小女孩患了淋巴性細胞白血病
元兇可能是仿瓷碗
貴陽有個1歲多的小女孩茜茜,最近最查出患了淋巴性細胞白血病,據其媽媽介紹,白血病的元兇很可能就是仿瓷碗,醫生也不排除病因是餵飯的仿瓷碗釋放甲醛超標導致的.
第一:認場所
最好去大型商場或超市購買正規產品。
第二:看標籤
碗底標籤上有一個QS標誌(企業食品生產許可)
第三:看價格
尿醛樹脂,一般5000塊一噸,而密胺樹脂在一萬四五左右。所以正規的仿瓷碗一般在10元在右,10元以下基本為假貨。
第四:挑顏色
目前在市場上賣的仿瓷碗顏色最鮮豔的,或是最吸引人的,往往用的是尿醛樹脂。
仿瓷碗買回後,在沸水裡加醋煮2-3分鐘,或常溫下用醋浸泡2小時,不要長時間盛放酸性、油性、或鹼性食物。
清洗密胺餐具時,要用柔軟的布,最好不要使用百潔布、鋼絲球、去汙粉等,以免擦劃餐具表面,造成有毒物質的汙染。此外,需要引起警惕的是,即便是合格的密胺餐具,一旦出現掉色、發白、開裂現象也不要再使用。最好在使用3至5年後進行更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