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是一個複雜而不可預知的世紀,我們那些照目前來看已經固定的思維習慣和價值觀正接受新的挑戰。
——宮崎駿
韓國Retrobot動畫公司創始人李達
李 達 及 其 作 品 簡 介
出身工業設計專業,卻對動漫行業興趣盎然,1994年開始從業,2008年開創公司,其代表作《託寶兄弟》火爆程度相當於中國的《喜羊羊與灰太狼》。該動畫現已出口至美國、俄羅斯、印度等國家,B站上也可以搜索到全集哦。
自2008年成立以來,Retrobot已逐漸成長為韓國頂級的3D動畫工作室。創作出讓全家人能夠坐在一起樂享其中的動畫片是其終極目標。在過去八年裡,他們憑藉「Tobot」旗艦動畫片,在韓國及17個海外國家贏得無數讚譽。
且 行 且 思 考
現在的李達肩負著動畫製作人兼導演的雙重身份,且讓我們一起來聽他講述韓國動漫產業的成長過程,同時一起來思考,中韓究竟如何走出一條克制日本(動漫)之路呢?
鄭州市動漫協會秘書長張懂強先生與韓國Retrobot動畫公司創始人李達合影
歷史淵源與市場分析
日韓近代由於歷史的原因,處於對立的狀態,正如矛盾的對立統一原理一般,日韓在這種對立之中亦有合作。
與中國一樣,韓國動漫也是深受美日之影響,且受限於本土市場狹小,發展難度更大。但經過近十年的發展,韓國動漫走出了自己獨有的商業道路,並在國際市場上大放異彩,
早在2017年,韓國的角色經濟年銷售額就接近700億元了,角色經濟一直是韓國備受關注的領域,而動漫則是這一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的動漫電影《哪吒》以不到一億的成本獲取了超過45億的票房,也令業界見識到了國漫市場的巨大潛力與觀影者的消費能力。
日本動漫行業堪稱世界第一,迄今為止依然處於領軍地位,韓國動漫行業正是在日漫基礎之上逐步發展,發展歷經了以下數個階段:
韓國動漫發展之階段性
第一階段、日本動畫的佔領期:1960年代後期—1970年代初期
當時,日本的TV系列動畫幾乎佔據了整個韓國動漫市場,每天下午六點半這些動畫片都在電視上播放,韓國的小朋友們的童年在日本動畫片的陪伴下度過,日本動畫片處於侵佔性的壟斷地位。
第二階段、日本動畫的模仿期:1970年代—1980年代
「當我決定成為一個動畫師時,我決心絕對不抄襲任何人。」——宮崎駿
自己國家的孩子們看的都是日本動畫片,無論從民族情感還是文化認同上都很難令人接受。於是從70年代開始,韓國人試著進行本國的動畫創作,但事實上並非原創,而是很多之前為日本動畫服務的外包公司進行的大規模大範圍的對日本動畫片的模仿。
電影及動畫都存在很嚴重的剽竊現象,如原版照抄日本動畫登場方式、角色人設完全仿照日本等等,這一時期的顯著特徵為動畫創作數量大,質量差,大部分模仿甚至剽竊日本動畫創意。
第三階段、創意動畫的胎動期:1980年代後期—1990年代後期
志不強者智不達,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修身》
長期而持續的抄襲行為當然不可取,亦非長久之計,做自己的動畫,進行原創,成了許多韓國動漫行業從業者的心願及做法。雖然開始做自己的原創動畫,但其實都是在為美日做下層工作。
1990年之前,韓國動漫產業一直停留在向美國、日本等動漫發達國家輸送動漫製作外包服務的階段。進入90年代後,中國、印度、東南亞等地人工費比韓國低,且製作能力也強的製作公司逐漸成長等特點,使得韓國動漫行業擁有了優勢條件。
創作力相對較弱的時候,韓國動畫行業往往採用漫畫作品改編為動畫的形式,動畫作品在電視臺進行播放,往往只播放一季。能播多季的作品幾乎沒有,當時製作者對動漫商業化一知半解。因此,韓國的動畫業界雖然努力用創作動畫片代替轉包,但並沒有取得巨大的成果,
第四階段、創意動畫的嬰兒期:2000年代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離騷》
進入了千禧年,3D動畫出現,從業者們此時不止把動漫產業的利益著眼於售賣放映權,而是更深入地研究如何利益最大化。
2003年,一款名為《pororo》(中文名《啵樂樂》)的動畫片成為了創作動畫片的第一個成功事例。主流分析認為,《啵樂樂》之所以能夠成功,是因為韓國動畫片攻佔了日本動畫片相對薄弱的幼兒領域。
(《啵樂樂》)
小企鵝Pororo,韓國國寶級的卡通人物,是一部益智搞笑類型的動畫片,在韓國多個電視臺頻道及其它媒體均有播放,風靡韓國,在韓國被稱為「Po總統」,並受到多個國家觀眾的歡迎。小企鵝Pororo有不少衍生品,如玩具、食品、用品、應用程式、定期展覽及音樂劇等。
道阻且長,雖然此時韓國動漫取得了一些成績 ,但仍處於日本動漫的陰影之下。
第五階段、創意動畫的幼兒期:2010年代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蘇軾《稼說送張琥》
博覽群書之後,簡約審慎地取用,深厚積累之後方能慢慢地釋放出來。
在pororo取得巨大成功以後,許多動畫公司也想擠進嬰幼兒的動漫市場,但僅有一兩家取得成功。面對這種現象,行業開始思考,是否應該提高動畫作品創作對象的年齡層次,生產出適合青少年觀看的動漫。李達導演的作品《託寶兄弟》,就在此時應運而生。
(《託寶兄弟》)
2010年,《託寶兄弟》登場,挑戰了日本動漫《Power Ranger》的堡壘。從2010年到2015年,《託寶兄弟》共播出了19季,人氣非常高,其衍生玩具一上市就被搶購一空,在網上甚至以超過消費者價格3倍的價格成交。
《託寶兄弟》獲得成功後,韓國迎來了動畫產業的機器人時代熱潮,這是韓國動畫史上的轉折點,也是對日本動畫的正面出擊。此舉宣告了日本獨佔市場時代的結束,本是懷著以卵擊石的心情卻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何其不易啊!
第六階段、創意動畫的童年期:2020年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荀子·勸學》
在從業生涯中,對李達導演影響最為重大的是美國導演史匹柏。作為經營者與動畫導演的雙重身份,李達非常喜愛且崇拜史匹柏導演,史匹柏自八十年代至今,一直製作各類大電影,他不僅僅能製作出賣座的電影,而且還很有藝術修養,這點非常厲害。在商業與藝術之間達到一種奇妙的平衡,且能打破審美的年齡界限,從他身上可以深切體會到平衡的能力、開拓的眼界以及永不放鬆的堅韌。
在李達看來,史匹柏人情味十足,總對大眾抱有關懷意識。而他的電影也總能蘊含著對生活富有哲理的思索以及對人類生活狀態和最普遍情感的反思與關懷,直白地展露人類的內心世界。人性的善惡,對美好生活的夢想和追求,都在他的作品中被發揮得淋漓盡致。
在史匹柏導演身上學習與體察到的珍貴無比的共情感、平衡感,為李達導演的「克日」之路指明了方向、堅定了信念、下定了決心。
對韓國動漫相比,中國有著與生俱來的人口與市場優勢,發展起來更為迅速收益空間更為寬廣。目前,杭州是公認的中國動漫行業中心城市,但鄭州也有很大的潛力。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讓我們隨著這個美好的時代一同揚帆遠航吧。
作者:張潤佳
編輯:Mikak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