嚼東西時下巴「咔咔」響是怎麼回事?如何緩解下頜紊亂的症狀?

2020-12-23 揚康之家

你在平時的生活中是否出現過下巴疼痛的症狀,特別是在嚼東西的時候這種感覺更為強烈一些,症狀更明顯的時候,就算你沒有在吃東西,嘴巴稍微做一些咀嚼的動作,就會感到下巴與耳朵連接的位置有"咔咔"的響聲,這是怎麼回事呢?

其實,很多人有類似的問題,但因為這種彈響聲並不是很明顯,而且對生活的影響並不深很大,所以就不太在意了。這種關節的彈響聲醫學上稱之為"顳下頜關節功能紊亂症",所謂的顳下頜關節啊,是由下頜頭和顳骨的下頜窩組成的,左右合成了一聯合關節,主要的作用就是做出張口、閉口和咀嚼東西的動作來。當連接關節周圍的肌肉因為長期的活動變得緊張之後,就會影響到關節正常的活動,接著問題就來了。

的確,在短時間內這種關節的紊亂並不會給我們帶來很大的麻煩,但如果不及時的解決的話,時間長了之後,你就會慢慢的感覺到張口疼痛、嚼東西的時候疼痛,而且在咀嚼的時候覺得很無力。隨著疾病的進一步發展,還會造成關節結構的破壞,出現嚴重的併發症,比如關節盤穿孔等,進一步的加重了進食困難,甚至會影響到正常的說話。由此看來,我們也不能對這種下頜關節問題掉以輕心。

想要解決下頜關節的問題,那麼我們就要找兩塊很重要的肌肉了,這兩塊肌肉都是我們很重要的咀嚼肌—顳肌和咬肌。我們先來看一下顳肌的問題。

顳肌,起自於顳窩,它的肌束就像是一把扇子向下會聚,通過顴弓止於下頜骨上,能幫助咬肌上提下頜骨。從下面這張圖上我們就可以看出顳肌的位置了。因為這塊肌肉基本上都被毛髮覆蓋住了,所以我們很少能覺察到它的存在,但這塊肌肉往往存在著很大的問題。

我在上面也給大家說過了,顳肌和咬肌一樣,這兩塊肌肉都會因為我們每天大量的嘴部活動出現問題,當肌肉長時間處於疲勞的狀態而沒有得到治療後,就會引起顳下頜關節的疼痛。如果你在嚼東西的時候,感到上下牙齒和下頜處的彌散性疼痛,或者說是上、下牙齒不能很好的咬合在一起的話,那就說明你的這塊顳肌有問題了。雖然你覺察不到這些問題,但如果你用手掌稍微在顳肌的位置用用力按揉,就會感到非常的疼痛。如果我說的這些問題很符合你的話,建議大家每天可以拿出一點時間,來放鬆一下緊張的顳肌了。

放鬆顳肌的方法很簡單,主要就是找準肌肉所處的位置,從上面的圖中我們就已經可以清楚地看到顳肌所在了,哪怕你找不到它具體的起止點,也沒有關係,用你雙手的掌根在肌肉覆蓋的範圍內滿滿的按摩就可以了,沿著顳肌的範圍,由上而下慢慢地用手掌根,也可以用手掌心來按揉。

另外,按摩顳肌還有一個好處。相信大家都有這樣的經驗,在你勞累了一天覺得很疲勞的時候,往往會用手按揉太陽穴來提提神,其實這個時候你按摩的就是顳肌的範圍,按摩太陽穴當然可以緩解疲勞,但如果能一次性的把整塊顳肌都放鬆開的話,你會覺得整個大腦都輕鬆多了,效果絕對比僅僅按摩太陽穴要好得多。

能夠影響到顳下頜關節功能的肌肉很多,今天主要是給大家介紹了顳肌的問題和按摩的方法,下篇文章,我再來談談有關於咬肌的問題。

相關焦點

  • 健身時關節咔咔響?我老了?
    前兩天在評論群有人問我:「在訓練中,關節總是發生咔咔的響聲。是怎麼回事,是不是受傷了?」今天就來做個簡答。運動中關節咔咔作響,其實屬於相當常見的情況。肩關節,手指關節、腕關節、肘關節、膝關節、踝關節等,都屬於很容易發聲的關節。
  • 一轉脖子就「咔咔」響,是頸椎病嗎?
    一轉脖子就「咔咔」響,是頸椎病嗎?請勿擅自轉載本期專家:王春林教授、主任醫師雲南省中醫醫院推拿科主任中華中醫藥學會推拿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民族醫藥學會推拿分會副會長享受雲南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一覺醒來,活動下脖子;辦公桌前坐久了,扭扭脖子,都會聽到「咔咔
  • 手指上有包,一按就疼,還「咔咔」響,是咋回事?如何預防去根
    有很多媽媽們經常感覺自己的手指或者手腕疼、一動還「咔咔」的響,有的媽媽覺得這沒什麼大不了的,也有的媽媽擔心自己是不是得了痛風等疾病。手指上有包,一按就疼,還「咔咔」響,可能是腱鞘炎了腱鞘炎咱們又稱之為扳機指,什麼叫扳機指呢,就像槍手打槍一樣,這個手指需要勾一下,但是勾了之後,他抻不回來,所以稱之為扳機指。所以患者給醫生描述的時候,往往會說手指活動受限,只能固定在某一個位置,只能屈不能伸,或只能伸不能屈。
  • 楊冪鐵粉「追星」成功,笑掉下巴…是真笑掉了下巴
    到了吃晚飯的時候,小丁發現自己的嘴巴不聽使喚了——張不開,偶爾上下一動,臉頰還會發出「咔咔」聲,而且「鑽心地疼」。忍了一宿不見好,小丁第二天趕到醫院就診。接診的浙江天台縣中醫院主治中醫師趙波濤查看症狀後,診斷小丁患的是顳頷關節功能紊亂症,也就是常說的「下巴掉了」。萬幸,經過治療,小丁的症狀得以緩解。
  • 咔!90後浙江姑娘吃東西刷劇突然悲劇了……醫生:這種人最容易中招!
    到了吃晚飯的時候,小丁發現自己的嘴巴不聽使喚了,張不開了,偶爾上下一動,臉頰還會發出「咔咔」聲,而且鑽心地疼,別說吃飯了,連把飯送進嘴裡都是個難題。小丁尋思,應該是吃太多了,嘴巴「累」了,讓嘴巴休息休息,這些症狀說不定就會消失。
  • 知名女藝人鐵粉「追星」成功,結果…下巴掉了
    「掉下巴」已不止一次發生「掉下巴」醫學上稱為「顳下頜關節脫位」,是顳下頜關節紊亂症候群的一種,為肌肉或韌帶拉傷所致。據悉,中老年人因為大笑、吃東西太用力、打哈欠等原因而「掉下巴」是常有的事。到了吃晚飯的時候,小丁發現自己的嘴巴不聽使喚了——張不開,偶爾上下一動,臉頰還會發出「咔咔」聲,而且「鑽心地疼」,別說吃飯了,連把飯送進嘴裡都是個難題。小丁尋思,應該是吃太多了,嘴巴「累」了,讓嘴巴休息休息,這些症狀說不定就會消失。忍了一夜,第二天起來,沒想到症狀沒有減輕反而愈演愈烈,說話張嘴都困難,不得已,她只能一早爬起來趕到醫院就診。
  • 知名女藝人鐵粉「追星」成功,太開心笑掉下巴
    「掉下巴」已不止一次發生「掉下巴」醫學上稱為「顳下頜關節脫位」,是顳下頜關節紊亂症候群的一種,為肌肉或韌帶拉傷所致。據悉,中老年人因為大笑、吃東西太用力、打哈欠等原因而「掉下巴」是常有的事。萬幸,經過治療,小丁的症狀得以緩解。為了皮膚好連啃三天豬蹄,女子下巴脫臼了據武漢晚報,2015年1月,湖北武漢24歲女子魏琴得知吃豬蹄對皮膚好,就燉了一碗豬蹄黃豆湯,連著吃了三天。在最後一天,魏琴在啃豬蹄時,突然嘴巴合不攏了。
  • 結果…下巴掉了
    「掉下巴」已不止一次發生「掉下巴」醫學上稱為「顳下頜關節脫位」,是顳下頜關節紊亂症候群的一種,為肌肉或韌帶拉傷所致。據悉,中老年人因為大笑、吃東西太用力、打哈欠等原因而「掉下巴」是常有的事。萬幸,經過治療,小丁的症狀得以緩解。為了皮膚好連啃三天豬蹄,女子下巴脫臼了據武漢晚報,2015年1月,湖北武漢24歲女子魏琴得知吃豬蹄對皮膚好,就燉了一碗豬蹄黃豆湯,連著吃了三天。在最後一天,魏琴在啃豬蹄時,突然嘴巴合不攏了。
  • 結果……下巴掉了!
    「掉下巴」已不止一次發生「掉下巴」醫學上稱為「顳下頜關節脫位」,是顳下頜關節紊亂症候群的一種,為肌肉或韌帶拉傷所致。據悉,中老年人因為大笑、吃東西太用力、打哈欠等原因而「掉下巴」是常有的事。到了吃晚飯的時候,小丁發現自己的嘴巴不聽使喚了——張不開,偶爾上下一動,臉頰還會發出「咔咔」聲,而且「鑽心地疼」,別說吃飯了,連把飯送進嘴裡都是個難題。小丁尋思,應該是吃太多了,嘴巴「累」了,讓嘴巴休息休息,這些症狀說不定就會消失。忍了一夜,第二天起來,沒想到症狀沒有減輕反而愈演愈烈,說話張嘴都困難,不得已,她只能一早爬起來趕到醫院就診。
  • 結果…下巴掉了
    據悉,中老年人因為大笑、吃東西太用力、打哈欠等原因而「掉下巴」是常有的事。到了吃晚飯的時候,小丁發現自己的嘴巴不聽使喚了——張不開,偶爾上下一動,臉頰還會發出「咔咔」聲,而且「鑽心地疼」,別說吃飯了,連把飯送進嘴裡都是個難題。小丁尋思,應該是吃太多了,嘴巴「累」了,讓嘴巴休息休息,這些症狀說不定就會消失。忍了一夜,第二天起來,沒想到症狀沒有減輕反而愈演愈烈,說話張嘴都困難,不得已,她只能一早爬起來趕到醫院就診。
  • 結果…下巴掉了!
    「掉下巴」已不止一次發生「掉下巴」醫學上稱為「顳下頜關節脫位」,是顳下頜關節紊亂症候群的一種,為肌肉或韌帶拉傷所致。據悉,中老年人因為大笑、吃東西太用力、打哈欠等原因而「掉下巴」是常有的事。萬幸,經過治療,小丁的症狀得以緩解。
  • 結果下巴掉了
    「掉下巴」已不止一次發生「掉下巴」醫學上稱為「顳下頜關節脫位」,是顳下頜關節紊亂症候群的一種,為肌肉或韌帶拉傷所致。據悉,中老年人因為大笑、吃東西太用力、打哈欠等原因而「掉下巴」是常有的事。忍了一夜,第二天起來,沒想到症狀沒有減輕反而愈演愈烈,說話張嘴都困難,不得已,她只能一早爬起來趕到醫院就診。接診的主治中醫師趙波濤查看症狀後,診斷小姑娘小丁患的是顳頷關節功能紊亂症,也就是常言說的「下巴掉了」。
  • 一蹲下,膝蓋就會「咔咔」響,是怎麼回事?遇到1種情況,要重視
    最近王阿姨在跳廣場舞的時候就發現,自己一有下蹲的動作時,膝蓋就會有「咔咔」的響聲,不過她卻沒有多留意,後來有一次上樓時忽然腿腳沒有力氣摔倒了,到醫院一查是膝蓋半月板損傷,好在發現的比較早,沒有什麼太大的印象,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王阿姨恢復了。生活中像王阿姨這樣遇到自己膝蓋有「咔咔」的響聲應該還不少,那麼具體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應該怎麼辦,讓我們一起往下看。
  • 蹲下起身後,膝蓋總會出現「咔咔」響?暗示身體出問題了?
    50歲的老李近期發現自己的膝蓋響聲明顯增多了,蹲下起身或者是上下樓梯的時候,膝蓋總會跟隨著出現「咔咔」的響聲。自己還沒做太多使用膝蓋的事,怎麼會出現響聲呢?有的時候,還會有一些疼痛感,這是怎麼回事?一起來看看。
  • 做深蹲時,膝蓋裡面有咔咔的聲音但是沒有痛感,是怎麼回事?
    相信有不少人都有過這樣的經驗:做深蹲時腿彎下去的那瞬間會聽到膝蓋裡會發出咔咔咔的響聲。這種現象很常見,但是仔細想想卻有點奇怪,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下面一起來看看。生理性的咔咔聲則是正常的現象,不必太過於擔心。但是,由於疾病導致的咔咔聲卻是需要我們去關注的。1、生理性的。我們的膝關節都是有一定的部分組成的,其中和深蹲時發出聲響有關的部位主要是關節腔以及關節腔裡面的關節液。在安靜狀態也就是膝關節不做任何運動的時候,關節腔裡面的壓強是處於一種負值的狀態的。
  • 掰手指「咔咔」響,原因是什麼?經常掰手指會有什麼影響?
    很多的人會認為這樣的行為很帥氣,會進行不斷的練習,隨便一掰,就會有很響的聲音出現,想想還是很威風的。但是往往在練習過程中,就會發現自己手指很酸痛,這是怎麼回事?掰手指「咔咔」響,背後原因是什麼?經常掰手指,對身體有什麼影響?掰手指「咔咔」響,原因是什麼?
  • 轉脖子時很酷的咔咔聲,可能是致命信號
    電影裡有很多這樣的場面兩撥人準備對線,一決雌雄帶頭大哥會轉轉脖子發出咔咔的聲音以振聲勢而現實情況可能是……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骨科主任醫師王建軍表示,脖子發出響聲一個是生理性的彈響,人體活動到某個姿勢以後,關節的腔隙裡邊的氣體向有腔隙的地方集中,與關節液產生共振,就會引起彈響。
  • 結果…下巴掉了!
    」醫學上稱為「顳下頜關節脫位」,是顳下頜關節紊亂症候群的一種,為肌肉或韌帶拉傷所致。據悉,中老年人因為大笑、吃東西太用力、打哈欠等原因而「掉下巴」是常有的事。到了吃晚飯的時候,小丁發現自己的嘴巴不聽使喚了——張不開,偶爾上下一動,臉頰還會發出「咔咔」聲,而且「鑽心地疼」,別說吃飯了,連把飯送進嘴裡都是個難題。小丁尋思,應該是吃太多了,嘴巴「累」了,讓嘴巴休息休息,這些症狀說不定就會消失。忍了一夜,第二天起來,沒想到症狀沒有減輕反而愈演愈烈,說話張嘴都困難,不得已,她只能一早爬起來趕到醫院就診。
  • 「體態矯正」顳下頜關節紊亂怎麼辦,緩解顳下頜關節疼痛訓練方法
    當我們的下頜關節和下頜肌肉出現問題時,就會出現顳下頜關節紊亂。通常是由於頜骨受傷、關節炎引起的炎症或過度使用而造成的。顳下頜關節紊亂會引起不同程度的症狀咀嚼時感覺疼痛耳朵、面部、下頜和頸部疼痛當您張開或合上嘴巴時,下頜會發出咔嗒聲或者爆裂聲顎關節活動受限
  • 脖子一轉就「咔咔」響,是頸椎病嗎?判斷頸椎病需滿足這3個條件
    脖子一轉動,就出現「咔咔」響,是一件很常見的事情。那麼,這算是頸椎病嗎?不一定!順便補充一下,不是頸椎一出現咔咔響或者酸痛,就等於頸椎病。說回扭脖子的「咔咔響」,這種響聲可以分為生理性彈響聲和病理性彈響聲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