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欖作為閩清三寶之一中的果品。《八閩通志》載:唐代福州橄欖列為貢品。乾隆本《閩清縣誌》載:橄欖,味先苦後甘,美者曰「碧玉」(指肉脆少渣、香甜回味的「檀香橄欖」)。民國24年《福建省統計年鑑》記:閩清橄欖遠銷香港、南洋、上海、天津等地。
冬至過後,閩清縣梅埔村的橄欖採摘也接近了尾聲。做橄欖生意的商戶們開始忙了起來,他們早就瞄準了自己心儀的橄欖品種,準備在旺季來臨之前,將它們護送「出道」。
閩清橄欖——市場的寵兒
潮汕地區,是橄欖們粉末登場的主舞臺,揭陽水果批發市場是這一車閩清橄欖出道的第一站。
一起走進揭陽水果批發市場裡赫赫有名的313攤位,看看福建人是如何在潮汕賣橄欖的。
橄欖在潮汕的第二站是廣泰鎮。廣泰鎮是整個潮汕地區最早開始做橄欖生意的地方,最早把閩清橄欖帶到潮汕地區的兩位元老級人物老盧和老葉,也講述了那個年代,他們和閩清橄欖的那段故事。
潮汕地區也有種植橄欖,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當地的三稜橄欖。那麼閩清橄欖為什麼在當地這麼受歡迎呢?
閩清橄欖——味美益處多
橄欖營養豐富,果肉內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維生素C以及鈣、磷、鐵等礦物質,其中維生素C的含量是蘋果的10倍,梨、桃的5倍,含鈣量也很高,且易被人體吸收。
中醫認為,橄欖味甘酸,性平,入脾、胃、肺經,有清熱解毒、利咽化痰、生津止渴、除煩醒酒之功,適用於咽喉腫痛、煩渴、咳嗽痰血等。《日華子本草》言其「開胃、下氣、止瀉」。
閩清橄欖——成就美味佳餚
閩清橄欖在本土被製作成各種美食早已家喻戶曉,前陣子在閩清橄欖節上更是一展風採,一道道用橄欖製成的美食,讓人食指大動。
閩清
橄欖美食
當閩清橄欖進入潮汕又有怎樣「精彩表現呢」?鮮食滋味先苦後甜,有的人還是不容易接受,不過,潮菜的廚師們自有辦法,他們讓橄欖搖身一變,適合了每個人的味蕾。
橄欖是獨特且百搭的食材,可調和、可疊加,也可演繹出自身不一樣的個性,潮汕人喜歡將橄欖和任何食材一起享用。
閩清橄欖的美名
享譽神州大地
眾所周知廣東地區對食物味道的挑剔
食物品質要求極其苛刻
在潮汕地區能這般被人喜愛
正是因為它是來源於物寶天華、人傑地靈的閩清
優越的地理環境、一代代橄欖技術員的品種改良
才造就了如今品質極佳的閩清橄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