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主論》本身就存在極大的爭議,而馬基雅維利更是由此獲得了「惡魔教師」的稱號。尼科洛·馬基雅維利,是文藝復興時期最傑出的政治思想家,政治家、歷史學家和文學家。
《君主論》亦是他最著名的著作,這部著作中馬基雅維利與他之前的整個政治思想傳統徹底決裂,直接用赤裸裸血淋淋的現實來教導君主為了國家的獨立與強大,要不惜使用邪惡的手段。
當然,這也直接引起了社會各界的爭議,有人認為這本書並不是給君主看的,而是給民眾看的,用來告誡民眾;有人說馬基雅維利是一個虔誠的基督教徒,他只是對教會不滿;還有人說他是個理想主義者,把君主的權利審美化了……
但,我認為馬基雅維利其實是一個深諳政治權利遊戲的愛國者。他既不邪惡也不盲目善良,站在政治遊戲之外,冷靜沉著地平衡著權利遊戲中的利弊,用他的一腔愛國心血傾注在自己的國土上,發自內心的想要讓自己的祖國變得強大,恢復從前的榮光。
他透徹領悟政治權利遊戲中的規則,指出一個「明智」君主所必須具備的能力,用現實手段達成此局中的最終和諧,從而得以推動國家的向前發展。
01政治遊戲規則中的必然存在
在一場政治遊戲中,必要的三要素是:君主、軍隊、民心。
君主是主導一切,決定國家命脈的存在;軍隊是抵禦外來勢力的中堅力量;民心也是檢測一個君主是否「明智」的重要指標,更是國家穩定,民族發展的根基。
①軍隊
「所有擁有武裝的先知都勝利了,而沒有武裝的先知都失敗了。」「一切國家的基礎都是良好的法律和軍隊。如果沒有良好的軍隊就不會有良好的法律;如果有良好的軍隊,就一定有良好的法律。」
從上面的言論中我們就可以發現,在馬基雅維利的眼中,軍隊的存在是何其重要,是一個國家的立國之本。
所以在馬基雅維利闡述關於僱傭兵的話題時,便直接指出完善的法律與良好的軍隊才是一個君主必備的根基所在。
他還指出人性與獸性區別的主要依據就是法律,因為國家的生存取決於法律的是否完善,完善的法律才是產生公民全部愛國美德的源泉。而軍隊則是國家得以存在並且持久穩定發展的最基礎保障。
其實,僱傭軍我們多少都有些耳聞,但是僱傭軍的本質是只對僱主負責的群體,他們的戰鬥並不是真正出發於對於自己國家的特愛與守護,所以在這裡馬基雅維利也清醒的認識到這一點。
所以,他提醒一個英明的君主即使靠自己的軍隊吃了敗仗,也不應該依靠這種外來不固定的武力去贏得勝利。
在馬基雅維利的觀念中,一個君主最好等我狀態就是「半人半獸」的狀態,既熟悉獸性來進行鬥爭,也懂得人的理性行為進行約束。相對應的,一支精良的軍隊也應當充分體現結合獸性與人性。
②民心
「得民心者得天下」,自古以來,這是一個亙古不變的道理,民心不穩,江山易改。
馬基雅維利也深諳這個道理,所以,他提出如果一個君主因得到人民的支持走向這個至高無上的權利頂峰的,那麼他就必須保持與人民的密切聯繫。
如果作為一個君主連如何博得人民的好感都無法做到,那麼在他身處逆境時就不會得到人民的支持與幫助。
在馬基雅維利的時代,城堡是一個堅實的存在,看似牢不可破,裡面的君主不出來,外面的人民進不去,但是,若一個君主企圖依賴城堡抵擋人民的反抗,那勢必是徒勞與妄想的。
而在這場宏大的政治遊戲中,但凡是一位英明的君主,都會考慮讓他的子民無論在哪一個時期對於國家和他個人都應該有所需求,只有這樣人民就會永遠對他效忠了,人民對於君主的需要和依賴就能夠順利轉換成君主統治的正當性內涵。
③君主
君主,在這場政治遊戲中無論何時何地都處於核心位置,君主不存在,那麼所有的都將不復存在。
在本書中,馬基雅維利推崇的是憑藉自己的能力獲得權利的君主,書中他也列舉了四位古代的偉大君主,《聖經》中的摩西、波斯帝國的奠基者居魯士、羅馬的創建者羅慕洛斯,以及雅典的創立者忒修斯。
他們都是通過自己的能力、拼搏與艱難成功建立自己的國家的,不僅擁有無上的榮耀,更是受到子民的愛戴,國家也將長治久安。
所以,馬基雅維利便藉此來督促現在的君主向他們看齊,即使不會同日而語,定當也會有不凡成績。
當然,羅馬天主教會也被馬基雅維利當成是一種君主來進行討論,但是他的目的卻在於
剝奪教會的神聖性,把它純粹當作一個渴望世俗權力的君主國去看待,當然那些看起來神聖英明的教皇,其實本質和世俗的君主毫無差別。
當然,作為一國君主最為重要的是「明智」 ,如何做一個明智的君主,顯然是一門深奧的學問,在《君主論》中,馬基雅維利卻將「明智」向我們展現出它的雙面領悟。
02「明智」君主的雙面和諧
做一個「明智」的君主,那麼何為「明智」呢?馬基雅維利不僅與自己之前的整個傳統政治思想傳統決裂,還指出了「有效的真理」。
①與傳統政治思想徹底決裂
在歷史上不乏有很多人對於政治評頭論足,但是大多都是就自己想像中的國家去考慮去評論,所以在掙脫現實的枷鎖時,無論多麼偉大的人對於政治的教導大多都充滿了美好與高尚。
但是,打臉的是,在現實當中,這些看起來很美妙的東西不一定在現實中可以站得住腳,甚至於無法運行。
而馬基雅維利正是摸到了這個命門,所以提出要給君主們傳授「有效的真理」,何所謂「有效的真理」?
就是要求根據人們的實際來決定自己的行動策略,決定自己是用善良還是邪惡的方法做出應對。
因為,其實在一場政治鬥爭中,作為一名君主,若是僅依靠善良來穩固自己的政權,那恐怕是天方夜譚,人性太過複雜,所以在為了保持國家的獨立和強大,很多君主在很多時候就不得不採取邪惡的手段。
所以,在這一點上,馬基雅維利與傳統政治思想決裂了。
②「有效的真理」:明智君主的不二之選
馬基雅維利眼中,一個偉大的君主,那麼一定要善於運用明智這種最高的品質,可以善與惡之間遊刃有餘自如進行選擇,並且為了政治的目的,能夠果斷拋棄道德和宗教的束縛。
甚至於他覺得,只要有利於維持統治,就不應該在乎吝嗇、殘忍這樣的名聲,而且當吝嗇、殘忍之類的品質有利於國家的獨立和強大時,它們就是值得讚許的品質。
馬基雅維利在書中提出一個比喻,這個比喻一直以來都有所爭議,他說一個理想的君主,要結合人性與獸性;在獸性裡面,又要結合獅子的強力和狐狸的狡詐;而這兩者裡面,狐狸的狡詐對於君主而言更為重要。
馬基雅維利告誡君主,運用明智,顯得具有仁慈、誠信、虔誠這些優良品質會非常有利,但如果要實際擁有這些品質,就只會傷害君主。
表象的重要性之所以遠遠勝過實質,是因為絕大多數人只能用眼睛遠遠地看到君主的外表,而無法摸到君主;就算有少數人摸到了君主,了解了他的實質,這些人也不敢輕易反對大多數人的看法。
為了最終的政治目標,在善良和邪惡的手段之間進行選擇的能力,就是明智,這是君主最重要的品質。
馬基雅維利與之前的政治思想傳統告別,教導君主所謂「有效的真理」。一國之君切不要迂腐地堅持道德標準和宗教信仰,而要明智地在善與惡、表象與實質之間切換。即便是遇到了命運的打擊,也要勇猛地與命運對抗。我想這既是君主的不凡,也是國家命脈的關鍵。
「明智」的正確打開方式讓我們得以窺探政治權利中的平衡,而馬基雅維利更是通過畢生所學為我們所呈現出的「和諧」一般,令人嘆服!
03馬基雅維利政治思考的真正「和諧」
馬基雅維利是個不凡的人,他深諳政治遊戲規則,卻能將自己超然之外達到最終的「和諧」。
①政治制度的和諧存在
馬基雅維利退隱之後還著作了一本書《論李維》,這本書是借羅馬歷史學家李維的《羅馬史》,來表達馬基雅維利自己的政治思想,這本書的篇幅比《君主論》還要大的多。
他在前言中寫到,他把自身的畢生所學都寫進了《君主論》《論李維》這兩本書中。
但是令人訝異的是我們可以發現《君主論》是關於君主國的,而《論李維》主要是講共和國。那麼馬基雅維利本人的政治立場到底是什麼呢?他究竟是擁護君主制還是共和制呢?這個問題也成了一個著名的「馬基雅維利之謎」。
其實,就像我們開頭說的一般,馬基雅維利真正關心的是政治這個本身,是他熱愛的祖國佛羅倫斯,乃至於整個義大利的獨立和強大。所以,他既不是一個君主制的支持者,也不是一個共和制的支持者。
他最欣賞的君主是那些依靠自己的力量取得國家的君主,但是隨著國家的穩定發展,君主制也並不是最能夠激發政治活力的制度,所以,當一個國家經歷了建國之初的動蕩,之後最好的制度反而變成了是共和制,就像羅馬在王政時代之後就進入了共和國。
但是馬基雅維利也指出,即使是羅馬的共和制也並不是完美無缺的,因為自由很容易被濫用,變成目無法度的混亂。因此即便是優秀的共和國,也要每隔一段時間,就回歸它的源頭,也就是回歸君主國的形態,從那裡獲得新生的動力。
所以,很巧妙的,看起來是兩種互相排斥的政治制度,其實也是可以和諧並存的,所以馬基雅維利對於這兩種制度的態度也巧妙的達成了和諧,讓它們相得益彰,共同構建了馬基雅維利對於政治思考的完整構圖。
②馬基雅維利的政治和諧思考
另外,馬基雅維利既不是有些人認為的「惡魔的教師」,一心去傳授邪惡;當然,他也不是什麼純然善良的人民之友,僅僅想要告誡民眾君主可能使用的手段。
他的本質就是一個真正的愛國者和政治家,他一生中最大的願望就是希望自己的祖國佛羅倫斯能夠強大起來,結束義大利四分五裂的局面,恢復羅馬時代的榮耀。
所以,在馬基雅維利看來,造成義大利一盤散沙和軟弱無能的始作俑者,就是基督教的教導和教會的勢力。
基督教的教義讓人們過度關注來生,而造成政治對於當下權力和榮耀的關注背道而馳,所以,他堅決的拋棄傳統理想化的道德說教,用現實主義的筆調,給出了最合理化的建議。
馬基雅維利與傳統道德與宗教決裂的勇氣和決心、高度現實主義的教導,不僅僅標誌著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的一個嶄新時代,更讓他實現了政治鬥爭中的全方位和諧。
04結語
不經歷風雨,怎知彩虹出現的如何不易;不經歷艱苦,怎知成功來的如何艱難;不經歷政治的複雜,怎可輕易指責其中的存在。
馬基雅維利,惡魔教師也好,明智舉措也罷。在這本書中,我們看到的,只有一個愛國者的高貴靈魂,讀到的只是一個政治導師的諄諄教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