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我們這一天》中男主的生父已是癌症晚期,生命進入倒計時,一直灑脫的老人吐露了深藏內心的恐懼。
「快死的感覺,就像生活中所有美好的片段都在我身邊翩然飛舞,而我努力想抓住…… 」
可再怎麼努力,都是徒勞:「那些片段飛舞得越來越快,我再也無法捕捉。」
身體越來越差,他不能再陪孫女盡情玩樂,被不久於世的陰影籠罩,和兒子的相處也不像過去放鬆自然,無奈又絕望。
他就像一個溺水的人,體內的空氣正被一點點抽空。
與家人共度的美好片段被咀嚼了一遍又一遍,留下的除了不舍還是不舍。
生命沒有我們想像的長,很多再平常不過的事,某一個瞬間竟變成了莫大的奢侈。
上天是個不講規則的玩家,提前十個月告訴我們何時出場,對生命的退場時間卻諱莫如深。
8月27日,汶川泥石流救援,武警戰士龍家利因突發情況身負重傷,不料傷勢過重搶救無效犧牲,當天是他24歲生日。
這是龍家利生前最後的聊天記錄:
從出警開始,他就細心記錄每日的救援情況。
和姐姐最後報平安,還在說「放心」。
昨天還開朗歡暢的少年,今日竟永遠長眠,讓人如何接受。朋友家人得知消息後,第一時間聯繫龍家利,對話看得人生疼。
「在嗎?班長,你別嚇我啊班長。」
「兄弟,我手上你用鋼筆烙的印記我還沒烙回來。你看見回我個信息啊。」
「兄弟想你了,龍大隊,你回來嘛。」
一次平常的揮手再見,居然成了永別。
這世間,太多太多猝不及防,我們無力抵擋。
8月末,四川民警李科救援途中遇險犧牲,葬禮上4歲的兒子一直在喊爸爸,他理解不了為什么爸爸只是靜靜地躺在那裡。
「寶貝爸爸只是,累了,睡著了。」
去年的重慶公交車墜江事件,因乘客和司機發生爭吵打鬥導致車子失控,衝下橋面,車上13人,無一人生還。
一位乘客,只差一站就能下車了。
一位年輕媽媽帶著兩個年幼的孩子上了這趟車。
一場事故,13個家庭分崩離析,瞬間破碎。
誰都猜不透意外和明天哪個先來,很多人一別就是永遠。
年少時覺得日子會平靜如水地過下去,目睹了太多意外和別離,才明白「來日方長」不過是個幻象,是種安慰。
我們都沒法預知明天。
人生中的意外無法估量,更可怕的是,即使我們一生平安無虞,陪伴家人的時間也比想像的少多了。
這是一個讓人深思的韓國實驗。
處於不同年齡段的他們,等待體檢報告時被告知:
生命所剩無幾。
所有人無一例外,眼前漆黑。震驚、懷疑、不知所措……他們一遍遍地追問原因。
「李建昌,56歲,剩下的時間,1年」
「張智賢,37歲,剩下的時間,1年8個月」
隨後當他們翻開眼前的「報告」,終於得知真相。
原來這並非生命真正剩下的時日,而是工作人員根據之前對每個人所做的時間調查,計算出的,他們這輩子能夠陪伴家人的時間。
扣除睡眠時間、工作時間、看電視和玩手機的時間……能和家人共度的時間少的可憐,最多的人,也不過擁有三年多一點。
面對時間帳單,他們開始審視自己和家人相處的細節:
37歲媽媽,生產完6個月就走入職場,每天很晚下班,孩子只能跟著爺爺奶奶。
父親過世後,他想著好好孝順母親,但時間久了也就麻木了。從到大城市讀書開始,他就再沒長期回去過。現在年紀不小了,但關於孝順父母的事好像也沒怎麼做過。
好像沒怎麼照顧過家人,就這樣過了大半輩子。
老婆,今天晚點回去;
爸爸今天很累,下次再去吧;
媽,有點事回不去了;
不行,這周已經跟朋友約好了……
這些話你是否也常掛嘴邊?
家人是永遠的後盾,所以我們才一次次理所當然地讓他們作出讓步,一次次推遲和他們的約定,想著下次做就好了。
於是,相處的時間就這樣一點點溜走。
我們對家人所犯的最大的錯就是:等以後。
等以後換了大房子再把父母接到身邊,等以後不忙了再帶孩子去遊樂園,等以後有閒錢了再陪愛人去旅行。
可是,餘生能有多少個以後呢?
如果按人均75歲算,人生不過短短的900個月,畫一個30×30的表格,一張A4紙就足夠了。如果每過一個月,塗掉一個格子,全部人生就在這張紙上………
假設我們的父母平均五十歲,他們的人生是這樣的:
假如你們天天見面,你能陪伴他們的時間是這樣的:
假如你們一個月見兩次面,你能陪伴他們的時間就是這樣的:
假如你們一年見一次面,就會是這樣的:
假如你剛有了孩子,在孩子上幼兒園前你能和他朝夕相處的日子是這樣的:在你的孩子考上大學離開家之前,你們大概能相處這麼久:看似很長的人生,被量化後,短暫得讓人心驚。
人生最不能錯過兩件事——回家的末班車和那個愛你的人。可多少人在擁有時,一直一直在錯過。
前兩天看《做家務的男人》,整日在外拍戲的魏大勳好不容易在家中小住,這天剛好是媽媽生日。
他帶著父母一起拍婚紗照,一起吃飯,切蛋糕,還為父母唱了一首歌……整個過程中,一對老人始終樂得合不攏嘴,特別是媽媽說了好幾次「今天是快樂的一天」。父母的欣喜落在兒子眼睛裡,也扎在兒子心上。魏大勳反問自己:
「這件事我為什麼到今天才辦呢?」
因為寄希望於來日方長,便把錯過想的心安理得,家人成了最平常也是最不太要緊的存在。
但魏大勳是幸運的,他懂得的時候還為時不晚。現實中,更多後悔,等到幡然醒悟時已經再無補救機會。
成龍去小學接兒子,到了學校久等孩子也不來,這才知道孩子已經上初中了。多少孩子曾在內心呼喊「爸爸,你再不陪我,我就長大了」。
史鐵生癱瘓後一直拒絕和母親去北海看花,某一天他終於同意了,可結果是,興高採烈地出去準備的母親,卻再也沒回來。
王小波曾說,人在年輕的時候,覺得到處都是人,別人的事就是你的事。到了中年以後,才覺得世界上除了家人已經一無所有了。
前生的三百次回眸才換得今生的擦肩而過,能成為家人真的是莫大緣分,這緣分也只有一次,下輩子,無論我們愛與不愛,都不會再相見。
所以
多一些遷就,少一些埋怨。
多一些體諒,少一些責備。
多一些珍惜,少一些冷漠。
別在來不及時後悔,在還來得及時,就好好珍惜這一世共聚的時光吧。
愛與不愛
都並不會再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