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為默默付出的字幕組鼓掌。
採訪、撰文|宋菁華
還記得之前自黑無下限、分分鐘笑出腹肌的搞笑俄劇《戰鬥民族養成記》嗎?
在前一陣各路大V突如其來的安利下,B站上《戰鬥民族養成記》第一集的播放量已經達到了34.9萬,一向小眾的俄劇第一次闖入大眾視野。
不似英劇、美劇的廣泛傳播,現在,人們對小語種的各類影視作品仍然知之甚少。俄劇、德劇、西劇、法劇……較高的語言門檻和稀少的傳播渠道讓它們只能博得寥寥的小語種學習者的關注,如果沒有大V的加持和傳播,它們想要進入大眾的視野似乎只能依靠某種意外和偶然。
還好,我們有字幕組。
字幕組是一些躲在幕後的人。而我們在看劇的時候,是很少會去在意那些幕後的人的。
這次,傳媒狐(微信號:media-fox)採訪到了三家風格各異的俄語字幕組——「魚子醬」字幕組,「涅瓦」字幕組和「鵝妹」字幕組,聽他們談了談那些背後的故事。
我們就是想要分享好東西
他們是一群年輕人,其中大多是90後。成員們分布在天南海北,平時主要依靠網絡來溝通。他們性格迥異,愛好廣泛,年輕,直爽,充滿熱情。在字幕組中,他們是聽抄,是翻譯,是校對,是打軸;在字幕組外,他們是課業忙碌的學生,是為生計奔波的上班族。在這些活躍的網絡ID之後,他們就是我們身邊的那些人。
提起成立字幕組的由來,他們都提到了當初喜歡的一些俄劇。
在中國,極受歡迎的俄羅斯電視劇《飯店迷情》(Кухня)最初是由「LF搜鵝」字幕組譯製發布的,但是到了第26集,這部劇就再也沒有更新過。這讓後來的「魚子醬」字幕組有些遺憾,自己做字幕的想法也由此慢慢萌生。2015年5月,17個有共同愛好的小夥伴正式成立「魚子醬」字幕組,接手了《飯店迷情》的更新工作。當問起他們最感到高興和欣慰的一件事時,他們說,就是在看到《飯店迷情》第27集上線時有粉絲在彈幕裡面刷「有生之年」的一瞬間,他們開始覺得一切都值得。
「魚子醬」字幕組就是譯製《戰鬥民族養成記》的字幕組。除了《飯店迷情》和《戰鬥民族養成記》兩部劇的定時更新,他們還翻譯了二戰題材電影《獨立連》和俄羅斯獨立日紅場上的國歌快閃視頻。


「涅瓦」字幕組是比較老牌的俄語字幕組之一。成立三年半,他們完成了《青年冰球賽》(Молодёжка)、《實習醫生》(Интерны)、《體育老師》(Физрук)、《車諾比•禁區》(Чернобыль • Зона отчуждения)、《紈絝子弟》(Мажор)、《背叛》(Измены)、《機組乘務員》(Экипаж)、《克裡米亞回歸之路》(Крым • Путь на Родину)、《危樓愚夫》(Дурак)、《歇洛克•福爾摩斯》(Шерлок Холмс)等多部作品,涉及到電影、電視劇、歌曲、紀錄片等多個題材,翻譯量達到200萬字,作品播放量總計600餘萬次。本以為工作量巨大的「涅瓦」字幕組應該也有很大的規模,但讓人驚訝的是,他們目前的正式成員只有4個,其中3個是當初的創始成員。
為什麼不吸納新成員?對於這個問題,「涅瓦」字幕組表示了無奈。俄語水平高並不代表可以勝任字幕翻譯與製作這項工作,一些怪癖的方言、口語化的詞組、翻譯的格式都對字幕組成員有很高的要求。字幕組是無償工作的,有的新成員翻譯幾集之後就可能半途而廢,有的甚至連招呼都不打就離開。他們理解這樣的做法,也不想束縛組員一直為自己工作。所以之後他們便不打算再招人,所有任務由自己內部的人來完成,這樣也能輕鬆許多。


擁有3名成員的「鵝妹」字幕組剛剛成立半年,他們的作品看起來很特別——俄羅斯流行歌曲MV。提起俄羅斯音樂,也許大家腦海裡浮出的除了維塔斯,就是《喀秋莎》了。但當「鵝妹」字幕組來到莫斯科之後,卻意外地發現俄羅斯流行音樂在質量上完全不輸歐美大牌製作。劇情向的、文藝向的、搞笑向的……無論是從作曲編曲的角度還是MV的攝製角度,俄羅斯流行音樂其實很令人驚訝。於是,在簡單討論了一下譯製方向和分工後,「鵝妹」字幕組開始了第一個視頻的嘗試——俄羅斯當時非常火爆的流行歌曲《瘋女人》(Сумасшедшая)的MV。MV中,男女主角互相用惡作劇整蠱,劇情和歌曲完美融合在了一起。


學俄語之前,這些字幕組成員們對俄羅斯影視作品的印象和大多數人一樣,還停留在忠誠與愛國旋律下的二戰老電影裡。後來,他們發現俄劇的標配其實不止是鐵骨錚錚的戰士,還有美到窒息的俄羅斯妹子、脫韁的野馬和不按套路出牌的作死小能手,說起逗比搞笑技能,戰鬥民族可以拿到滿分。除此之外,俄羅斯TNT電視臺劇情路線的電視劇其實也暗藏玄機,看似慢熱的劇情其實暗藏著非常多的鋪墊。
也許三個字幕組的成員彼此互不相識,但他們卻有一個共同的想法:俄羅斯好看的電視劇和好聽的歌曲層出不窮,需要一個引入口去推薦給更多的人。就好像自己被一片意外發現的美景所震撼,就迫不及待地想分享給大家一樣。讓更多的人知道俄羅斯有趣的東西,這就是他們做字幕的初衷。
俄劇裡的中國以及翻譯尺度的把握
身為山水相連的鄰邦,中國在俄劇中的出場頻率相對來說其實並不頻繁。不用提大角色,在俄劇中跑龍套的中國人物也是比較少見的。
在俄劇中,中國經常會因人口眾多、土豪遍地這兩個點遭到調侃。比如中國街頭上密密麻麻的人群,大手一揮就豪邁收購了一家公司的中國老闆等。有時劇中出現質量不好的商品時,也會被順帶提上一句「made in China」。
和英劇、美劇一樣,懸掛的紅燈籠、熱鬧的華人街、紅色調的中餐館和用筷子吃的中國菜基本湊齊了俄劇中的中國元素。中國姑娘會身穿旗袍,中國大爺必定深藏武術絕技,一言不合就開始泡茶、秀功夫,形象其實並不立體。也許人物不同,但他們都有著那副典型的亞洲面孔——鼻梁不高,眼睛細長。不過值得驕傲的是,中國菜在俄劇裡的風評還是不差的。美食題材的俄劇《飯店迷情》繼延伸出的電影《飯店迷情:在巴黎》後,還計劃推出《飯店迷情:在中國》,講述大廚們在上海的故事。

俄羅斯電視劇尺度之大在之前提到的《戰鬥民族養成記》裡就可見一斑,黑官員、黑政府、黑貪汙的劇情層出不窮。與中國相比,俄羅斯電視劇的審查制度還是很寬鬆的,只要不涉及同性戀,不對國家故意抹黑一般都可以過審,基本不會有突然叫停的現象。這種審查形式上的放鬆為俄劇賦予了別樣的精彩。畢竟,不是在哪部裡都能看到拿自家總統開玩笑的橋段的。
對於大尺度鏡頭,俄羅斯也有一套自己的處理方法。在「涅瓦」字幕組譯製的俄劇《背叛》中就不乏一些激情片段,但是在原片上製作方其實就已經打好馬賽克了。一些在中國鐵定會被消音的大尺度臺詞在劇中出現的次數也不少,其直白程度絕對會讓觀眾直呼「這樣真的好嗎」。既然戰鬥民族已經如此豪放,那麼字幕組在翻譯的過程中基本也會保留俄語原文裡直白的意思。

選劇更加關注中國觀眾的接受度
在影視作品的挑選上,他們更加關注中國觀眾的接受度。除了俄劇劇情、演員顏值是否符合中國觀眾的審美之外,選劇的硬性標準還有對各大俄劇的網絡綜合評分、收視率統計、獲獎狀況和官方VK(類似中國的人人網)主頁粉絲數量的分析。「涅瓦」字幕組譯製的的《紈絝子弟》就是2014年俄羅斯最佳迷你劇,《背叛》則獲得了2015年俄羅斯最佳電視劇、最佳劇本、最佳導演、最佳女演員等獎項。


至於作品的收視率,字幕組成員們自己也感到有些迷茫,當自己覺得不錯的作品點擊量不高時難免有些灰心。不過一想到還有很多人在等著更新,一種責任感就油然而生。連續兩年每周六更新的俄劇《實習醫生》是「涅瓦」字幕組最為固定的一部劇,播放量大約一周五千,一個月一萬,而《體育老師》這部劇也曾因為微博大V「顧異的」宣傳而播放量飛漲。對「魚子醬」字幕組來說,從剛開始的幾千到後來十多萬的播放率,《戰鬥民族養成記》的一炮走紅讓他們在開心之餘也感受到了壓力,直說以後要更加認真對待和好好翻譯,這麼好的劇,不能因為翻譯這個中間的橋梁沒搭好給毀了。
翻譯是一件很嚴肅的事情,小語種影視作品的翻譯更是難上加難。語種間的切換,各國文化的差異,飛快的語速,隨心所欲的口語,難以理解的笑點和雙關……要想做到準確、妥帖而不失特色的翻譯似乎沒那麼簡單。有一些專業的菜名、演員快死人不償命的繞口令、電視劇根據構詞法新造的詞或為了搞笑臨時改的詞在俄羅斯搜尋引擎上根本搜不到,這時就要與俄羅斯人進行核對以保證翻譯到位。
除了劇集的翻譯,如何將歌詞裡的韻味準確地表達出來也是一個不小的挑戰。有一首歌的歌名直譯是「數字7」,而「7」在俄語語言文化中有著豐富的意義,類似於中國人喜歡的「8」。怎樣翻譯才能表達出更貼近視頻的意境成了「鵝妹」字幕組的難題,好幾個俄羅斯朋友也對此表示很懵,因為他們也不知道該怎麼表達。
一般來說,做一集視頻大概需要一個星期,他們為此會拿出幾乎全部的課餘或工作之餘的時間,熬夜也是家常便飯。在翻譯《克裡米亞回歸祖國之路》紀錄片時,「涅瓦」字幕組的成員幾乎每天都連續奮戰16個小時,身心俱疲。當問起做字幕組是不是非常辛苦時,三個字幕組全都不約而同地強調,因為喜歡和熱愛這件事,所以比起辛苦,最後還是快樂更多。當看到自己的作品被大家喜歡,他們的自豪感是難以言表的。

成立字幕組以來,他們的家人和朋友也大都被帶入了俄劇坑。「涅瓦」字幕組已經組織了12次線下粉絲聚會,讓數百名同好變成了朋友。讓更多的人看到俄劇,是一直支撐著他們的動力。他們說,每一集都像是自己的孩子一樣,劇裡的每一句話都經過了多次的潤色與修改。現在,字幕組工作已經成為每天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這就像空氣一樣,呼吸著它感到的是安詳平和,離開了它方能感到異樣。無償做字幕,沒有真愛是堅持不下去的。久而久之,這種感情就變成了一種羈絆,很難去想像放棄做字幕的一天。因為無法看著一部好作品毀在自己手裡,所以把字幕做好就變成了一種責任。對他們來說,熱愛是骨子裡不變的東西,改不了。

這種背後默默付出的字幕組其實還有很多。
他們對愛好的執念就像一盞恆久的燈。做字幕之後,他們越來越感覺知識無涯,任重道遠;與同好在一起,會不由自主對字幕工作產生難以割捨的依戀。知乎上有這樣一個問題:「二十多歲該做些什麼,將來才不會後悔?」 他們用行動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俄語影視作品的小眾現象就好比是零幾年美劇的引進過程一樣,從進入大家的視野並得到喜愛,再到之後引發出火爆的熱潮是需要時間的。如果他們做的事情讓大家對俄羅斯多了一絲了解,增了一分喜愛,那他們的目的其實就已經達到了。
做自己熱愛的東西,其實是很美好的一件事。當問到他們會堅持多久,他們說,只要還有人看,就會一直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