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刷了一整天南京六歲女孩Miumiu的吉他作品,一臉認真又一臉稚氣,好甜好可愛,必須給你們看一下。
小姑娘名叫周妍昭,三歲半就開始學習各種樂器,就是哥從小就想學,三天必放棄的那種。
疫情期間,小姑娘宅在家每天至少練習6個小時吉他,看著手指的傷口,哥都心疼。
好在她的堅持與刻苦沒有白費。
小姑娘在微博B站上有不少粉絲,萬萬沒想到,還有一群老外看了她的演奏也被融化了。
在油管上從2月第一支視頻發布開始,Miumiu總共發布了24段作品就吸引了13萬粉絲,最高的一期節目播放量已經超過了400萬,25萬人點讚。雖然比第一紅人李子柒相差很多,但遠遠超出國內很多作品在海外的傳播力。
起初哥也懷疑,可能都是海外華人捧場吧,還真不是。
來自美國、義大利、英國、俄羅斯、葡萄牙的粉絲都在嗑小姑娘的作品,把孩子誇上天。
(葡萄牙語:你很可愛)
在Miumiu的評論區裡,沒有爭論質疑互撕,只有出奇的和諧。
看著一個六歲的小女孩彈吉他,大家一邊酸一邊甜。
「六歲的時候,我在幹啥,大概吃土吧。」
"我可能在吃貓屎"
「哈哈哈哈,你不是一個人,我在和泥……」
布魯斯和爵士樂大師Paul Asbell 也驚嘆,你只有六歲,怎麼做到彈唱巴薩諾瓦爵士樂的?
美國音樂家、詞曲作者Neil Zaza可能很得意:喜歡我歌曲的人越來越年輕了,咩哈哈哈。
還有人重燃吉他夢,可惜老天爺他不賞飯啊,媽媽生的指頭又小又短。
音樂前浪則意識到,自己已經被一個六歲後浪拍在沙灘上,世界要不要這麼殘酷?
尤其看到Miumiu不僅可以彈吉他,而且多才多藝一個人承包一支樂隊,酸了酸了。
當然粉絲中也有中國人,只是大家的關注點有點跑偏:知道我們中國人學英語多難嗎?會說還要會唱有多難嗎?
這份痛哥也懂,畢竟哥學了十幾年英語卻只學會一首英文歌「happy birthday to you……」
逗逼歸逗逼,大家都喜歡靜靜聽Miumiu彈琴唱歌。
聽她的歌一整天都不會膩,就像身處陽光之中。
小姑娘多才多藝又可愛,自然招人疼。
在一段視頻裡Miumiu說自己牙掉了,擔心吃東西疼。
知心叔叔阿姨在線關懷,不要怕,多吃蔬菜少吃糖,牙掉了還會長,好了快去錄歌吧,催更催更。
喜歡她的人太多,還有世界各地的音樂人為她的視頻複合配樂,形成了更多美妙的旋律。他們紛紛組起了「網絡樂隊「,為她伴奏來鼓勵這個6歲的吉他初學者。
一位義大利樂隊的鍵盤手,把Miumiu的演奏重新編曲,還組織團員隔空演奏,Miumiu經過混編後的彈唱就變成了全新的爵士樂。
一位歌手則把Miumiu的彈唱融合自己的作品,搭配其他女歌手的合音,成為別具一格的嘻哈曲風。
Miumiu成了眾多音樂達人的線上夥伴,有人應和著小女孩的曲風合奏一曲。
女歌手會伴著她的曲子輕聲吟唱。
搞怪曲風的音樂達人搬出奇奇怪怪的樂器為小姑娘伴奏。
粉絲甚至有了點評標準,合奏的音樂不能蓋過Miumiu的歌聲,否則就是幹擾。
各路達人再創造又進一步讓更多人喜歡上了這個小女孩。
滿滿都是愛和感動。
因為很多人此時此刻正身處疫情當中,小女孩的聲音讓大家感到了溫暖。
彼此隔離,但歌聲還是能夠傳遞,依然可以分享愛。
這或許是大家喜歡Miumiu的原因吧,在疫情中也沒有放棄生活和對音樂的喜愛,用自己的歌聲跨越了年齡和地域,超越語言和膚色,讓更多人走在一起,一批熱愛音樂的靈魂凝聚在一起。
就像她的一位粉絲所言,在疫情肆虐的時刻,能夠看到跨越國界的音樂合作,讓人暖心。
這應該就是音樂的力量吧。
雖然世界正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從合作共享變得對峙割裂,可普通人依然能找到值得彼此互相守護的東西,就像爵士融合饒舌嘻哈,就像一群白鬍子老頭為一個小女孩伴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