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北京時間27日6時30分,中國以外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已超過38萬例。美國、義大利確診均超8萬例。
在3月26日召開的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應對新冠肺炎特別峰會上,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表示,新冠肺炎大流行正以指數級速度增長。病例數量達到首個10萬花了67天時間,達到第二個10萬用了11天,而第三個10萬僅用了4天,第四個10萬僅用了2天。
如果不是所有國家都採取積極措施,數百萬人可能喪生,這是一場全球危機,需要全球應對。
各國各地區情況不同,採取的措施不盡相同。但有一點是一樣的——同處一個地球,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陽光明媚時利益與共,山雨來臨時風險與共。
黑夜什麼時候能消失?
可能就是在我們
全心全意去對抗困難的時候
在26日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外交部副部長羅照輝介紹,中國已向5個國家派出7批醫療專家組。
中國對遭受疫情的國家感同身受,已經宣布向83多個國家,以及世衛組織、非盟等國際和地區組織提供緊急援助,包括檢測試劑、口罩等醫療物資。向世衛組織提供了2000萬美元捐款,支持其開展抗疫國際合作。
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
國內的形勢稍一平穩
中國就馬不停蹄地
踏上了支援其他國家的徵途
其中,萬裡之外的義大利,分外讓我們牽腸掛肚,以最快的速度派出醫療專家組和大量醫療物資進行支援,挺身而出、仗義出手、火速馳援!
3月10日,義大利採取「封城」措施後,義大利巴裡市市長面對空空蕩蕩的街景,忍不住落淚悲戚。
3月11日,中國表示向義大利提供10萬套醫用N95口罩和2萬套防護服,以及5萬份核酸診斷試劑。
在羅馬菲烏米奇諾機場,機場工作人員將中方捐助的醫療物資運下飛機。
3月13日,4556箱一次性口罩、N95醫用口罩、隔離衣、防護服、護目鏡等防疫物資抵達義大利都靈。這批物資是浙江首批馳援海外僑胞的物資,寄託著浙江人民對海外遊子與友好國家的深情。
浙江首批防疫物資抵達義大利都靈。浙江省僑聯供圖
3月12日,由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和中國紅十字會共同組建的抗疫醫療專家組一行9人攜帶31噸醫療物資抵達義大利首都羅馬。
中國醫療專家組一行9人出發前往義大利。
3月18日,由浙江組建的第二批中國抗疫醫療專家組一行13人降落在米蘭馬爾奔薩機場。
浙江人去看朋友不空手:專家組隨機攜帶了呼吸機、雙通道輸液泵、監護儀、檢測試劑等9噸中方捐助的醫療物資。
中國醫療專家組一行13人抵達義大利。歡迎人員與中國專家組人員一起打出橫幅,「我們是同海之浪,同樹之葉,同園之花」。
3月25日,第三批中國赴義大利抗疫醫療專家組一行14人攜大批醫療物資飛抵義大利米蘭。
圖源:人民日報
友誼不是偶然的選擇,而是志同道合的結果。
——義大利著名作家莫拉維亞
除了政府援助外
民間也自發組織支援
浙江省商會組織了數十噸救援物資
浙江省溫州市、麗水市企業聯盟
也組織了大批援意救援物資
阿里巴巴集團向義大利
捐贈了50萬個口罩
圖源:阿里巴巴集團
面對中國的傾囊相助
義大利人民感懷在心
通過多種形式表示感謝
義大利官方媒體「La Repubblica」共和國報為表達對中國帶來人道主義援助的感謝,將中國醫護人員的暖心一幕換成了Facebook的主頁封面。
義大利《共和國報》在臉書主頁的封面截圖。
義大利聖瑪麗亞醫院門前用義大利文和中文寫到:「醫生和護士,現世英雄,沒有詩人來訴訟你們的英勇事跡,衷(忠)心的感謝」。
雖然中文歪扭不甚整齊,卻滿滿的都是敬意和感激。
我們為什麼對萬裡之外的義大利如此上心?
是有「原因」的
因為我們在報恩
網站截圖
此前中國駐意大使館官方平臺曾深情地道出緣由:「可能你忘記了,但我們一直都記著。現在輪到我們來幫助你。」
「相知無遠近,萬裡尚為鄰」
「浮雲遊子意,明月故鄉情」
王剛 攝
今年,中意建交整整50周年,半個世紀的友情由來已久。
上世紀80年代,中國醫療水平相對落後,迫切需要建立醫療急救中心。義大利援助中國在北京建立了急救中心,意方提供了800萬美元贈款,捐贈了42輛救護車,是第一個對中國提供幫助的歐洲國家。
之後在義大利的援助下,中國陸續建立了多個醫療急救中心,這些急救中心為中國的醫療服務提供了很大的支撐,千千萬萬中國人從中受益。
這兩天,大家都在關注中國派往義大利的醫療專家團隊。
其實17年前,2003年4月非典肆虐之時,也有一批中國專家去過義大利。那時西方普遍質疑中國的疫情防控,義大利卻邀請了20多名中國專家在羅馬舉行了醫療衛生領域的高級別研討會。
當時義大利還向中國提供了約110萬美元的緊急援助,用於防治「非典」所需的設備物資採購和技術合作。
2008年汶川大地震後,義大利第一個派醫療專家團隊到達地震現場展開救援,還迅速在災區建起一座流動醫院,約900名傷員在義大利專家的指導下轉危為安。
義大利醫療隊伍參與汶川地震救援
一名地震倖存者回憶:一位名叫朱力亞諾的義大利骨科醫生給她診治的時候,恰好遇上餘震,為避免她再次受傷,那位醫生直接用身體擋在了她的身體上方……
不久前,當中國處於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緊要關頭,義大利政府和人民向中方提供了急需的物資援助。
這一幕一幕我們全都記在心裡,從沒有因為時間的推移而選擇遺忘。
你傾力相助
我感恩圖報
這次,義大利孤立無援時
中國派專家團隊去支援
是這個傳統的延續
浙江與義大利的深厚感情
還來自於兩地人民的
頻繁往來與友好傳統
關於義大利與浙江的交往史,最有名的人物,是那位曾讚譽杭州是「世界上最美麗華貴之天城」的旅行者馬可·波羅。
如今,千萬個「馬可·波羅」正奔忙在中意之間,架起了交流的橋梁,也促進著兩國的繁榮。
義大利國家統計局人口普查報告顯示,2018年在義大利生活的移民中,有30萬為中國人。
而在30萬中國人中,有來自青田和溫州的浙江人約20萬。
千百年的交往史,義大利與浙江的交集早已不只是單純的經貿關係,在意浙江人已經成為了聯繫中國和義大利乃至歐洲的一座橋梁,他們將兩個相隔萬裡的國家,緊密地聯繫起來。
今年2月,在中國疫情最嚴重的時候,義大利中部瑞安華僑華人總會積極行動,向國內同胞捐贈了三萬多個口罩。
3月,聞聽義大利疫情日趨嚴峻,青田與麗水市合作,向義大利捐贈了包括口罩、手套、隔離衣等在內的防疫物資。
旅意華僑向普拉託醫院捐贈醫療物資。圖源:中國僑網
浙江人民不會忘記那些漂泊海外的同胞。
血濃於水,來自祖國的支援,是有溫度的支援。
3月20日,中國赴義大利抗疫醫療專家組與當地醫生合影。圖源:浙江僑聯
這次,包括浙江專家在內的三批援助義大利醫療專家組將以「過來人」的身份分享抗疫經驗,深入一線,為義大利同行出妙招,也為在意的遊子們吃下一顆「定心丸」。
浙江專家組深入義大利疫情「震中」貝加莫
隨著疫情形勢不斷嚴峻,3月27日下午5點,浙江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中國赴意專家組及義大利倫第大區的四家醫院進行了一場「三方連線」,就新冠肺炎診療技術和防控手段進行全面溝通!
這次視頻的另一端,除了義大利當地的醫療專家們,還出現了熟悉的面孔一一第二批中國赴義大利抗疫醫療專家組的全體成員。
參加此次連線的義大利醫院中, Ospedale Luigi SACCO醫院是義大利規模最大、水平最高的感染病醫院,專家組曾於3月23日赴該院進行交流。
Bergamo Giovanni XXI醫院是義大利疫情最嚴重的貝加莫市收治新冠肺炎危重患者的主要醫院,專家組曾於3月20日、3月26日兩次前往該院交流並捐贈物資。
另兩家醫院為San Raffaele醫院和 Humanitas醫院,均為倫巴第大區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主要醫院。
「面對全球大流行的疫情,沒有一個國家、沒有一個人能夠獨善其身,唯有團結協作、攜手抗疫,才能戰勝疫情。」浙大一院黨委書記梁廷波書記說。
連線結束後,中國赴義大利醫療專家組要立即動身前往米蘭當地華資企業指導疫情防控工作,自義大利當地時間3月18日下午抵達米蘭後,專家組一直這樣「高速運轉」著。
「有時候凌晨3點醒來,也睡不著了,乾脆就起來寫東西、梳理工作。」
「每頓飯我們都要吃得飽飽的,因為忙起來就不知道下一次是什麼時間可以吃飯了。」
我們能做的或許不多
但我們把最好的都拿出來了
災難面前不分彼此
病毒是全人類的敵人
互相幫助
才能早日戰勝疫情
曾經你守護我
如今換我來保護世界
來源:中國新聞社浙江分社
編輯:周薇、張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