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真,有錢人的煩惱真不少,上個月我們介紹了紀錄片《億萬富翁的有錢人生》,裡面有對於「超級富豪」這個群體的描繪。對富豪們鍾愛的豪宅、遊艇、飛機、豪車等東西也有了大致的了解,點擊:這裡可回顧我們知道,當一個人擁有了足夠多的錢時,他就等於擁有了足夠的選擇權,就可以享受到這個世界上最頂級、最奢侈的生活,同時,他們也創造了許多專為富豪服務的行業。
一個富豪身後,是數百名、甚至數千名爭相為他服務的人。但有趣的是,紀錄片採訪了這些服務行業的人,他們對於富豪的看法卻令人吃驚。沒有羨慕,沒有眼紅,也沒什麼卑微的身份尷尬感,他們看待富豪就像是看待一個來自外星球的怪咖,平靜、理性且置身事外。他們最常做的,就是從怪咖身上賺到錢,然後再憐憫他——
「我可不想成為什麼超級富豪,那意味著無窮無盡的麻煩,對於我來說,有點閒錢就很好啦。」錢多意味著麻煩多,這一點在富豪們的世界裡也心照不宣。一位法拉利車主曾說:「人人看了都叫好,只有開車的人有苦說不出。」所以,有錢並不意味著能搞定一切。世界的運行如此玄妙而殘酷,你獲得一些,就註定要失去一些,沒有人可以僥倖逃脫,成為主宰萬物的神。富豪們的「得到」已經足夠多,那他們失去的呢?他們的困境和危機呢?當然也比普通人多得多……每個普通人都渴望變成富豪,過上錦衣玉食的好生活,其實我們追求的並不是錢,而是錢能帶來的自由和選擇權。有錢就能買到更好的東西,得到更好的服務,享受到更優質的生活,甚至改變人們對你的態度。這當然沒錯。
富豪們見慣了紙醉金迷的大場面,習慣了宏大的事物,這導致他們對於微小事物就缺少了基本的感知能力。
簡單地說,他們感受幸福的「閾值」提高了,小東西完全不能帶來喜悅,不完美的東西也會導致極大的失望。比如送禮吧,簡單的珠寶、包包都已經無法讓人心動,像那種路邊撿來的七塊石頭之類的更會讓人嗤之以鼻。
送什麼才能表達心意?才符合自己的身份?這可是個大問題。俄羅斯一位富豪為了紀念自己的結婚紀念日,是這樣給老婆送禮的。首先他買了一輛賓利,然後把賓利重新噴漆,塗成了老婆最愛的蒂芙尼藍。然後,他讓設計師和工廠奮戰了整整兩周,打造了一個可以自動打開的大禮物盒,將賓利裝進去。▲做這個禮物盒可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要保證能自動開合,同時又要防止鐵板過重把豪車壓扁,這活不好幹啊,設計師和工人們都戰戰兢兢。最後,富豪包下了巴黎麗茲酒店,舉行了盛大的禮物揭幕儀式。在悠揚的樂曲中,禮物盒緩緩開啟,綁著彩色氣球的浪漫豪車出現在眼前,富豪老婆興奮開心,嗯,美好的畫面。
生日禮物送豪車似乎是富豪圈最流行的方式,也幾乎是所有富豪太太(女友)們最不易踩雷的方式。前有昆凌送周杰倫蘭博基尼Urus,後有C羅女友又送了一輛Brabus。
▲這臺蘭博基尼售價303萬。
▲C羅女友送的這臺巴博斯是手握巨款的富豪圈中的「神物」,因為它限量、硬派、最豪華,這臺車在外國大約售價折合人民幣470萬,但由於其數量少,第一批就生產了10臺,有錢也很難買到。嗯,這一局,C羅女友贏。還比如亞洲首富穆克什·安巴尼,對,就是2018年花了7億美金嫁女兒的那個,每年老婆過生日,可是要大費周折。
有一年送了一輛鑲滿鑽石的奔馳。
有一年,送了鑲鑽的蘋果手機,當然這鑽石的塊頭也有點大……後來,豪車鑽石已經不能彰顯實力,老公就送老婆飛機。也真是傷腦筋啊,每年都要搞一次,下一步可能要送一架鑲滿鑽石的飛機了吧……還比如香水。很多富豪客戶不屑於市面上的品牌香水,他們想要一種獨一無二的、「smells money」的感覺,於是就有了高級香水定製師。一位香水定製師為了打造最奢華的香水,別出心裁地取了很多切割鑽石留下的「鑽石塵」,放進香水裡。價格也很公道嘛。一些不太超級的富豪們,可以考慮這個禮物哦!這一點無需多講,被人伺候得多了,生活方面的事情就一無所知。超級富豪群體更是這樣,很多中東的女人甚至連頭髮都不會洗。這個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很大比例來自中東,他們過慣了被人伺候的生活,不允許自己費一點力氣。在豪宅裝修界就有個不成文的共識,只要客戶是中東人,那麼家裡一定有各種電梯,因為他們真的懶得爬樓梯,即便是門口的兩級臺階都不行。美國《紐約時報》前記者理察·康尼夫接觸過很多名流巨賈,他曾在採訪中提起一個小故事:
「一位私人助理某日清晨4點在紐約家中接到老闆電話,原來是住在倫敦大飯店裡的老闆發現浴室裡的衛生紙用完了,叫她趕緊處理。」對生活的無能就無形中催生了一群「萬能助理」,萬能助理之所以萬能,是因為他們能幫老闆處理各種各樣無聊的事情,任務越無聊,就越能證明有錢人的重要性。這位記者還說到好萊塢女演員的挑剔。比如一位女演員點名要吃「無鹽的愛爾蘭泡沫奶油」,因為營養師說她吃馬鈴薯就必須配這個東西。於是萬能的助理小組為了這件事,五個人整整忙了三天——「我們打電話問遍了從聖地牙哥到聖塔芭芭拉的每一個食品店,大家都在打聽:哪兒有這種奶油?」生活無能、做事無能,看起來是衣食無憂的象徵,但實際上是生活中一個空虛的黑洞。對於人類而言,做成一件事、完成一項任務、以實際行動推動一些事情的進展,這些行為能帶來的成就感和價值觀,是金錢無法填補的。小約翰·洛克菲勒就曾經留下一句著名的牢騷:連辦公室的女職員都能證明自己的商業價值,能這樣做的人都令我羨慕。
這些出生時就繼承了巨額財富的富豪,他們從未體驗過這種快樂的感覺。錢越多、問題越多,那種一夕致富的有錢人,問題尤其多。他們最大的困擾在於身份認證,他們害怕不被上流社會接納,被人說成暴發戶。為此,他們要付出很多精力和錢。這一點在上一篇文章中也提及了,有一種現象叫「唐頓效應」,凡是有些財富的人,都要買很多豪宅,僱傭很多管家,想要過一種優雅、有品味、沉澱的老錢生活。有一位女富豪想要一個會吹風笛的管家,這樣每天早晨8點鐘在她臥室外面吹響風笛,因為這有種皇室成員的feel。英國皇家賽馬會最尊貴的「王室內院」的票,需要有八年以上的皇家賽馬協會成員資格才能得到,如果自己的馬贏了比賽,還可以引薦給女王,登上每日電訊報的頭版,簡直一夕登頂。
▲Angelababy、林志玲等明星也去過英國皇家賽馬會,但多半是品牌宣傳的需要,而她們是無法進入「王室內院」的,其他位置的票可以網上預訂。
所以富豪們都期望能買到名馬,這樣就可以「擁有歷史」。很多富豪的馬廠就像是五星級酒店,住處有橡木門,配著金質的馬槽,吃喝拉撒都有專人照顧,真是讓我們感嘆「生不如馬」啊。▲香港也有賽馬會,其中最重要的儀式就是「拉頭馬」,這已經成為身份和地位的象徵。在心理學中,「成為歷史」、「成為重要的人」的心理推動力,是人們追求更多財富的原動力,比單純的享受更重要。
但買馬也容易變成「暴發戶行為」。有一個中東富豪費了九牛二虎之力買了一匹血統最純正的馬,結果那匹馬贏不了任何比賽;戰鬥力不行,那就去配種吧,結果這匹馬還不育。另外一個可以接近上流社會的方式就是購買藝術品。但一個尷尬的問題是,很多富豪並不懂得欣賞藝術品,他們只是跟風而已。比如富豪圈最受歡迎的(最貴的)藝術家都有排名的,大家照著名字去買就可以了。分別是波普風的沃霍爾,抽象派的波洛克,以及印象派的莫奈。
▲從上到下分別是沃霍爾、波洛克、莫奈的作品。
但買藝術品畢竟不是買白菜,稍不留神就會被嘲笑沒品味,或者成為冤大頭。富豪們還要花大錢去僱傭藝術品顧問,然後再花下大錢來買一副名畫,這才擁有了一張躋身上流社會的通行證。世界上最貴的一幅畫竟然拍到了2.5億美元,是塞尚的「玩紙牌的人」,擁有者是卡達王室。(關於卡達王室的王后,我們也曾寫過,大家可以點擊,來看一看世界上最不差錢的女人過著怎樣的生活)除了擁有上流社會的某些象徵性物品,他們也期望自己的言行舉止都透著一股子尊貴的味道。於是他們追求某種稀有的體驗,比如可以在閉館之後進入佛羅倫斯美術學院,在米開朗琪羅的大衛雕像腳下用餐啊;可以深入非洲腹地來一場高級定製的狩獵之旅啊,等等。有一個財富管理人員曾經開玩笑地說:如果一個富豪死後,墓志銘上僅僅寫著自己的財富淨值數字,那未免也太可憐了,這成為了所有富豪的噩夢。
追求高雅生活、追求名留歷史、追求極致體驗、追求上流社會的認可和欣賞、成為普羅大眾的引領者,是他們更在意的事。也是格外耗盡心力的事啊。我們看到了,富豪們的生活中充斥著大量的服務人員,那些私人助理、安保人員、運動教練、保姆、室內設計師、藝術品選購者、投資顧問、公關宣傳等等,他們構成了一個富豪的生活全部。所以,一個嚴重的問題就出現了,富豪們注重隱私,和他打交道的人越多,知道秘密的人也就越多。富豪們常常有嚴重的信賴危機,他們不相信任何人,尤其是身邊的親密接觸者。對於保姆、管家、安保人員更是要格外上心,他們會請調查公司去調查這些人的背景,往往一個調查公司都能因此得到不菲的收入。▲監視子女這一點逐漸成為超級富豪的必選項,因為孩子們實在是太喜歡在臉書和IG上發照片了,稍不留神就坑了爹。所以富豪們會聘請一些人專門監視子女的社交和網上活動。
富豪這麼疑心,當然也是因為在這方面吃過不少虧。古往今來有多少名人被保姆和助理氣得團團轉,他們要不然就是勾引主人,要不然就寫書、出書,賺個盆滿缽滿,只因為大眾對於名人的隱私太好奇了。
Lady Gaga的前助理就曾經把這位巨星的隱私暴露無遺,她說Lady Gaga要自己陪睡、暖床,工作負荷大:「即便半夜她叫你起來,只是要幫她換DVD,你也得起床!」、「我沒有私人空間、沒時間陪家人、沒時間跟朋友連絡、就連性生活都沒空做!」Lady Gaga當然也很剛,她說:「我就是宇宙間的女王」,並拒絕支付賠償金。富豪們不是天生就有疑心病的,是越來越多的錢讓他們不再信任任何人。他們每天都在擔心被綁架、被暗殺,害怕自己的家產被洗劫一空。
▲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傳媒帝國女繼承人帕蒂·赫斯特被綁架,成為轟動一時的重大綁架案,19歲的帕蒂·赫斯特被綁架團夥關押了57天,受盡拷打,後來竟然也加入了這個組織,並參與了一次搶劫。後來帕蒂·赫斯特被判入獄七年,柯林頓當政時赦免了她的罪行。這起綁架案令人觸目驚心,也很有傳奇意味,很多心理學家都將她視為斯德哥爾摩綜合症。這個案例同時為很多富豪敲響了警鐘。於是一部分富豪選擇低調神隱,不炫耀、不拋頭露面,儘量地讓家人子女和外界隔絕;這也絕對是個龐大的開支,而且保鏢的忠誠度和可信賴程度也要花成本去檢驗,萬一保鏢也有了歪心思呢,就算不圖你的財,而是惦記上了大哥的女人或女兒呢,這可說不好,也不是沒有前車之鑑……唉,鬧心啊。
▲韓國三星長公主李富真任性地愛上了自己的保鏢任佑宰,婚禮上顯然家長們都不太開心。富家女嫁給窮小子並沒有成為一代佳話,相反,代價昂貴,一段痛苦的婚姻及5000萬分手費。
這一點就尤為致命了,富豪的朋友可能都算不上是真正意義的朋友,因為那些人從不會說「no」,還往往背地裡想著賺你的錢。
相同圈層的人則更傾向於攀比和炫耀,也不會真正交心。富豪和富豪在一起,能談得最深入的問題也就是稅收問題了。在富豪身上也有一個很大的悖論,他們往往扎堆住在富人區,和窮人嚴格劃分領地,過著壁壘森嚴的生活;但他們又害怕被人群孤立,被人遺忘和無視。因為足球和籃球是大眾的運動,在一個球隊瀕臨死亡的時候,富豪為它注入資金,令它「起死回生」,就能成為很多老百姓眼中的英雄,從而有了一些來自普通階層的善意和擁躉。
▲微軟的前ceo鮑爾默,2014年花20億美元買下NBA洛杉磯快船隊。
但大多數富豪沒有這個能力,他們就沒辦法感受某種真摯的情感。他們的友誼、愛情、甚至親子關係,都會蒙上一層若有若無的虛偽。財富,是個令人目眩神迷的字眼,但人類從不能妥善地駕馭它,稍有不慎,花花世界就會變成吞噬一切的黑洞。
富豪們可以炫耀的方式有很多,但最終極的炫耀只有一個——真愛。
錢能辦到的事情都不叫事,花錢也買不來的才是真的厲害。如果一個富豪認為自己找到了一生摯愛,而對方也熾熱地愛著自己,那麼他就可以自豪地宣布自己成為了真正的人生贏家,他們會用極其奢華的婚禮來證明自己有多幸福。
前文中說到的亞洲首富,印度人穆克什·安巴尼嫁女兒就搞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婚禮。訂婚的時候就花了3億美金,在印度辦了3天,又跑去義大利辦了兩天,請來了傳奇哥John Legend來演出。到了結婚的正日子,甚至請來了從不接受採訪和商演的碧昂絲,無數飛機和豪車運載賓客,據媒體報導花費有七億美金之多,好一個紙醉金迷。
這場婚禮如此聲勢浩大,也源於新婚的小夫妻的確是青梅竹馬,門當戶對,感情很好。兩家為世交,兩個年輕人都有著西方頂級的教育背景,又都擁有著各自的事業,可謂是珠聯璧合,堪稱完美。
▲新娘耶魯大學畢業,後又讀斯坦福商學院MBA,目前經營著時尚電商平臺AJIO;新郎賓夕法尼亞大學本科,哈佛商學院碩士,畢業後自己成立了房地產公司,獲得高盛入股。兩個人的家世都是能進富豪排行榜的那種,只不過女方的爸爸更牛一些……
一場不可複製的婚禮,是富豪們的高光時刻,但有一句話怎麼說來著——「婚禮的花費越高,離婚的概率越大」。這當然是一句戲謔,但是富豪們選擇婚姻,的確比普通人面臨的問題要多得多。普通人的婚姻況且是一場戰役,富人們的慘烈程度更是無人能及。對於富豪來說,沒有什麼比打一場久拖不決的離婚官司還要痛苦的事,要搭上精力,要賠上名聲,最後還要大出血。
▲離一個婚就從口袋裡掏走280億,好貴……
除了婚姻解體產生的風險, 富豪們還很頭痛一件事,那就是本就抱著不正當動機來接近自己的人,畢竟這世界上有一種職業叫Gold Digger,掘金者。在「婚前協議」這個東西還沒有大規模流行之前,一個女人嫁給一個富豪,然後幾年之後離婚,她便可以獲得巨額的財富。
很多Gold Digger甚至掌握了一整套可以迅速嫁給富豪的流程:你要看時政新聞,要讀報紙,但和他約會時不要發表意見,做一個傾聽者。在他籤訂婚前協議之前有一個空檔期,你要利用這個空檔期,快速懷孕。可以說,「婚前協議」解救了很多富豪,他們在結婚之前,以法律文件的形式規定了兩個人的權利和義務,以後就算婚姻解體,也有章可循,不至於損失太多。
但婚前協議同樣帶來了另一個很棘手的問題,那就是過於理性的條款會衝淡原本存在的浪漫,使得本來不那麼功利的關係反而變得功利了。
很多人不信這個邪,為了證明自己是真愛,拒絕籤訂婚前協議。美國喜劇演員羅珊妮·巴爾愛上了當過服務員和保安的小演員湯姆阿諾德,他們於1990年結婚,愛得天雷地火,羅珊妮甚至解僱了建議她籤婚前協議的律師。婚後男方一躍成為製片人,四年後離婚,帶走了她5000萬美元,還對報紙說羅珊妮「有嚴重的心理問題」。美國通用電氣前CEO傑克·韋爾奇也是個浪漫的男人,他讓妻子籤訂的是一種叫「落日條款」的婚前協議,也就是說婚姻維持十年以上,這個協議就作廢。那麼妻子就在落日條款剛剛生效時,與之離婚,並帶走了1.8億美元。
▲當然離婚的原因是男人亂搞,妻子忍了十年與其離婚也算是有勇有謀。這則離婚一度成了最貴的婚外情代價……
在巨額財富的誘惑中,女人的心變得捉摸不透,男人的承諾也變得脆弱不堪。離婚律師裡有一個廣為流傳的段子:
美國一個著名的離婚律師,因為看多了離婚的案子,深諳婚前協議的重要性。她的婚禮儀式就是籤署婚前協議的儀式,在賓客的祝福聲中,鄭重地籤好自己的名字,成就一個安全的婚姻。那麼富豪總是要有伴侶的吧,這就催生了高級社交網站和高級媒人公司。
英國最著名的社交網站叫「suger babies」,每年會選一個甜心寶貝,是suger daddy們最搶手的交往對象。但往往她們得不到婚姻,畢竟交女朋友的性價比更高。
▲很多甜心寶貝會收現金,但這也有很長時間的心理適應過程……
如果真要結婚,那只能求助於媒人公司。這類交友公司一般叫某某國際婚友社,收費不便宜,普通會員一個等級,還有專門為超級富豪精英準備的VIP會員群,如果真的結婚了,花費幾十萬都不止。
畢竟,這類婚友社打出的口號就是能準確辨別掘金者和騙婚者。古往今來,媒人們都長著一張能說會道的嘴,外國媒人也不例外……這類婚友社的專家們一個個都像是能通靈,幾秒鐘就能斷定一個人的性格、家世、動機,佩服佩服……
所以,富豪們過得不容易啊,對象不好找,戀愛要謹慎,結婚堪比公司重組,離婚時山呼海嘯麻煩事一大堆。更殘酷的地方在於,他們不知道有沒有人是真心地愛自己,這一點永遠無法證實,於是也就不能享受純粹的愛情,這真乃人生最大的悲哀。
最後得出結論,要為愛結婚,而不要為錢結婚。可是誰又能將二者看得如此涇渭分明呢?這真是一個千古難題啊……所以,讓我們回過頭來再看看片頭的提問:
做一個超級富人真的開心嗎?富人們有自己的困境,這種困境真實存在,但很少被普通人知曉。很多富人就像是封閉在一個金碧輝煌的巨大籠子中的困獸,他們永遠渴望別的東西。他們已經不在乎每天端上來的美味飯食了,相反,他們需要的是飢餓感,需要追獵的動力,需要很多很多的刺激和體驗,才能確定自己存在的意義。炫耀和攀比是無止境的,永遠有更新更高級的東西出現;信任和真誠是脆弱的,因為它們建築在金錢之上;
親密關係是要經受考驗的,甚至連親子關係都已經不再單純。很多富豪選擇把子女像員工一樣看待,不僅不會施予親情,反而給他們更嚴苛的教育和訓導,還要時刻擔心自己死後會不會後代爭產、家道中落。在金錢的魔力下,很多人看到了人性中最赤裸裸的那一面,大家都在為錢而爭得不可開交,甚至面目猙獰。
在歐洲中世紀,有些家族為了保證自己的家族能永遠穩固、財富傳承,甚至有殺嬰的行為。只保留自己的合法子嗣以繼承家產,而對那些「不需投資的非法後代」,即「毯子反面出生」的私生子,痛下殺手。
所以,富豪的世界,是沒有任何濾鏡的真實人性的世界,那裡有最頂級的享受,同時也有著最深的困境。城外的人都豔羨城內的好風光,恨不得一頭擠進去;可城內的人其實也過得不開心,他們一方面害怕自己掉到城外,一方面又時不時地嚮往著城外的自由和暢快,永遠活在憂心忡忡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