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報訊(記者 馬亞寧)今天,中國科協召開2020「科創中國」年度工作會議,來自上海的上海5家機構(組織)和3項先導技術入選2020年「科創中國」先導技術榜單。
科技創新全鏈條中,政府投入主要集中在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階段,企業投入則守住技術開發的末端及產品開發階段,中間大量的應用研究和產業推廣缺投入、少交融。為了銜接科技創新鏈上的斷點,疏通堵點,中國科協開創「科創中國」品牌,旨在串起「政產學研金服用」的創新長鏈,解決技術服務和交易方面存在成本高、耗時長、條塊分割、信息不對稱、國際化程度低等難題。
中國科協專門成立科技經濟融合工作領導小組,通過建設線上線下協同的技術服務與交易平臺,連通全國學會的專業化服務平臺和地方科協的本地化服務平臺,打通上下遊的技術和產業。平臺支持科學家、企業家、投資家,及各類機構組織入駐,支持在線組織各類技術路演。目前,「科創中國」主平臺已入駐高校、院所、企業、服務機構等千餘家;線下由百餘名院士掛帥,137家全國學會、279家地方科協聯動組建105個「科創中國」科技服務團,組織了近四千名科技工作者為基層提供科技服務。依託資源量30萬餘條的「問題庫」「項目庫」和「開源庫」,提供資源檢索、訂閱、推送等功能,各類活動頁面訪問量達10.95億。
為激發創新引領的跨界合作活力,深化「科創中國」建設,中國科協設立了2020年度「科創中國」系列榜單,聚焦「科創中國」試點城市在電子信息、生物醫藥、裝備製造、先進材料、資源環境五大領域的產業創新需求,推介一批先導技術、一批新銳企業、一批產學研融通組織。
其中,中移(上海)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建立的高精度定位平臺,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基於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的藥物設計前沿技術,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提出融合「體相儲能+表層儲能」電化學儲能新機制等,入選了技術重大突破,商業模式可見、商業潛力巨大的50項技術成果榜單。
同時,上海市科協系統和「科創中國」楊浦試點在2020年「科創中國」系列榜單中成績斐然。在10家「科創中國」產學研融通組織榜單中,由上海市楊浦區聯合江蘇省無錫市、浙江省寧波市、浙江省嘉興市、安徽省銅陵市共同發起的「科創中國」長三角區域創新組織,與上海技術交易所、同濟創新創業控股有限公司等3家機構(組織)成功入選;10家「科創中國」新銳企業榜單中,同濟大學建設設計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上海航翼高新技術發展研究院有限公司等2家企業入選。來自楊浦區的《瞄準靶心 匯聚合力——區域「三旋一體化」實現組織創新賦能發展》,入選「科創中國」試點建設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