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風破浪的鄭希怡:年紀,不值得讓女人焦慮丨專訪

2020-09-23 新京報Fun娛樂

採寫:新京報記者 張坤玉

《乘風破浪的姐姐》結束了,但每個姐姐乘風破浪的生活還在繼續著。

有的人選擇回歸她熱愛的片場,有的人獲得了能實現夢想的機會,有的人則慶幸於自己當初的勇敢,在這個年紀能夠邁出這一步……鄭希怡屬於後者。

在她39歲的這一年,這位已經回歸家庭多年的「姐姐」,為了能夠成為女兒的榜樣,重新回到了她熟悉的舞臺上。

參加《乘風破浪的姐姐》,鄭希怡出場一個「點頭殺」讓人印象深刻。

幾個月下來,她不曾後悔,甚至這個以「點頭殺」霸氣登場而躥上熱搜的女人還意外收穫到了一份友誼。而眼前這群30+、40+、50+的姐姐們,也讓她終於意識到,曾經那些她以為的「恐懼」,其實根本不值得去在意。

鄭希怡

和寧靜的友誼,起始於宿舍門口

「幾個女生在一起好吵。」腦中回想起一群姐姐在一起的畫面,鄭希怡不自覺地吐出一句。

在參加《乘風破浪的姐姐》之前,她怎麼也沒想到,自己會在這裡收穫友誼,比如寧靜。「我相信我倆參加這個節目的目的,都不是為了交朋友。」

「姐姐」之前,鄭希怡也看過寧靜參加其他綜藝,「就覺得她很犀利,得罪她會被她懟得很厲害。」所以最開始鄭希怡也沒太敢跟寧靜說話。

真正擊中鄭希怡的是第一期分組公演,寧靜、阿朵、袁詠琳一同表演《蘭花草》,她震撼於寧靜的舞臺感染力,尤其是當寧靜喊話時:如果自己組任何一個人淘汰,她就跟著一起走。她突然意識到,眼前的這個女人太帥了。「而且她還不是職業歌手,在舞臺上卻很有氣場,能壓得住,所以下一次分組我主動選了她。」

二公演出,鄭希怡和寧靜、鬱可唯一組。

二次公演後再次分組,鄭希怡又一次選擇寧靜時,寧靜卻沒有選她,這讓鄭希怡心情瞬間低落。慶功的時候,她也沒多待就回房間了。「我覺得我倆友情真正的開始,就是大家看到的宿舍門口那一幕。」

寧靜主動找到鄭希怡,告訴她自己為什麼沒有選她,「其實,她不需要向我解釋什麼,但她還是來找了我,這種感覺特別好,我覺得大家就應該這樣敞開心扉去說出自己心裡想說的話。」

正是這次談話,讓她知道原來自己珍惜寧靜的同時,寧靜也在顧慮她的感受,這也是她們友情真正開始的起點。「如果沒有那次交心,我倆後面未必會有多麼大的交集。」

實力不是靠說的,靠別人去發現

鄭希怡說,參加「姐姐」她是鼓足勇氣才下定決心的,第一次的個人表演環節,「我上臺的時候是憋著一股氣的,因為真的等了很久。」她不否認那一次的緊張,但是得益於多年的舞臺經驗,「所以也還好」。到了後面第一次分組表演《得不到的愛情》時,她已經開始享受這個舞臺了。

鄭希怡喜歡舞臺。

前幾年,她把更多生活的重心放在了家庭上,如今重回舞臺,讓她又找回了以前的熱情。她也希望,幾年後回想起這段時光,對自己是抱著欣賞的眼光,「如果因為怕比賽、怕淘汰,我會覺得自己好慫。」她對自己一直有個「坎兒」——那個所謂的「坎兒」是她對自己的認可,「別人對我的認可,沒有我對自己的認可那麼重要。人生啊,你要面對的還是你自己。」

問她在臺上和節目裡有沒有什麼遺憾?她毫不猶豫地說:「沒有,我想做的都做了,譬如打碟、打鼓、唱跳,所以對我來說是無憾的。」

節目中,鄭希怡嘗試了打碟、打鼓。

比賽結束後,別的姐姐都是齊刷刷的長篇「小作文」,鄭希怡卻鮮少在社交平臺發表言論。「其他姐姐可能要說的比較詳細吧,我覺得我也說不了那麼多,就簡單一點吧,懂我的就懂吧。」

這種「有什麼說什麼」的性格,不免讓人擔心「在娛樂圈會不會吃虧?」她立刻點點頭,「確實是很吃虧的。娛樂圈競爭激烈,需要表現自己,但你有實力,不是你去告訴別人你有實力,而是讓別人發現你有實力。『若干年後,大家覺得她還是挺有實力的』,我喜歡聽這樣的話。總比一個人一直說自己有實力,但我一看覺得就只是還好而已,強得多。」

她感慨著,可能是因為從小家人給的教育就是這樣,所以自己一直都是這種做事態度和風格。雖然會吃虧,但是改不了、也不想改。因為只有保持自己的個性能讓她覺得舒服,「不要委屈自己,長久下來,我覺得還是好的。」

【人生事】

連軸拍了三個月,從此愛上表演

2002年,鄭希怡以歌手身份在香港出道。她至今還記得出道的頭兩年,很忙,基本每天都在跑不同的通告。

第二年她就接到了拍攝電影《衝鋒陷陣》的工作,林超賢執導,郭富城、陳奕迅主演。「那時,很多東西都是一邊做一邊學的。而且當時能和這麼多的前輩演員合作,是非常難得的機會。」

《衝鋒陷陣》劇照

再後來,她開始陸續接戲,包括謝霆鋒、張衛健版的《小魚兒與花無缺》、電影《長恨歌》《戰·鼓》等。她說,在香港,很難做一個純粹的歌手,都是「全能」,一邊發唱片、一邊拍戲。

直到2008年播出的TVB劇《秀才愛上兵》,那是鄭希怡第一次在三個月裡只做了這一件工作。因為是女主角,所以三個月中,鄭希怡每天都有拍攝工作,至少18個小時以上。

她清楚地記得,某一天清晨七點收工後,她回家只有洗個澡的時間,就要回到片場繼續拍戲,「但我還是選擇了回家,我想看一下我的那張床,它會讓我覺得我回過家了」。為了開車的時候能夠保持清醒,鄭希怡一邊開車,一邊打自己巴掌,直到上下眼皮不再打架。

《秀才愛上兵》中與馬浚偉合作。

《秀才愛上兵》也成為鄭希怡最喜歡的一部作品,除了角色性格和她本人很像,讓她演得過癮外,嘗試動作戲也讓她學到了很多。「我記得有好幾天,我的下巴上都有一大塊的淤青,是有場扔碗的戲,剛好扔到我下巴上,當時就腫了。但是我不能停不能休息,因為我是女主角,我停了劇組就得停工,我每天都會塗很厚的遮瑕膏,然後繼續拍。」

也正是因為非常專心地做這一件事,讓鄭希怡發現自己愛上了表演,「我真的是很愛挑戰自己,閒不下來,你知道嗎?」鄭希怡笑著說。

北上內地發展,還要感謝謝霆鋒

鄭希怡覺得,剛出道那幾年自己特別火,她開車打開電臺,聽到裡面放著自己的歌,那種興奮感前所未有。有很多歌迷來追車,無論參加什麼活動,都會有人在那裡等她,給她加油。可過了幾年,追車的人越來越少,開演唱會的頻次也不再那麼密集,以前一年發兩三張唱片,後來一年發一張,最後一年一張也發不了。「很多事,是能感受得到的。」

不止一次,她懷疑過,自己到底適不適合這一行,「有時候就想,不如去做生意吧。」

2009年前後,鄭希怡的嗓子突然開始變得有些沙啞,公司同事建議她要不就專心去拍戲吧。翌年,鄭希怡北上。那一年她在內地拍了三部戲,很快就適應了內地的工作環境,因為出生於上海,所以她對內地並不陌生,也不存在很多香港藝人一直克服不了的語言難關。「演員本身也要經常去不同的地方,不同的環境,我的適應能力還是很強的。」

不過,下定來內地發展的決心,鄭希怡說,還要感謝謝霆鋒。「其實在香港那幾年,我最大的收穫就是身邊的這些朋友和閨蜜,我們很多人都是從沒出道的時候就認識了。」

幾年前,鄭希怡和謝霆鋒一同拍攝宣傳片。

謝霆鋒論輩分算是鄭希怡的師兄,有次倆人剛好一起工作,謝霆鋒就建議她不如到內地發展,因為內地的市場大,鄭希怡想了想,也想嘗試一下自己更多的可能性。

其實到現在,鄭希怡也經常會請教謝霆鋒一些工作上的問題,包括這次參加《乘風破浪的姐姐》,「他給了我很多國外表演的資料看,還有做DJ,他都會很認真地給我意見。」

總教女兒要勇敢,自己得先勇敢

2012年,鄭希怡意外受傷。生死,帶給她的最大改變就是願意相信和嘗試婚姻。「以前我從沒想過我會結婚,我一直都說自己是不婚主義者。」但是經歷了那次意外,她和當時的男朋友都有所改變,婚姻成了他們選擇珍惜對方的最好方式。

這對鄭希怡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收穫,因為沒有結婚,她就不會有女兒。

婚後第二年,鄭希怡懷孕了,但女兒出生後身體不是特別好,鄭希怡覺得自己必須要陪著女兒。慢慢地,她發現孩子的成長真的是太快了,「我不想因為工作離開她三個月後,發現她突然之間會走路了,突然之間會說話了,這些我都不想錯過。」

鄭希怡經常在社交媒體上曬她與女兒的日常。

於是,之後的那幾年,鄭希怡選擇把生活的重心放在家庭上。不過,她依然是個閒不住的媽媽,在孩子還只有幾個月大的時候,她就認清了,自己是做不了全職媽媽的。她決定把多年來的想法變現——做點生意,她經營起了自己的服裝品牌。「結果我發現,當老闆太操心了,還是做演員純粹。」

今年年初,鄭希怡參演的電視劇《法證先鋒4》播出,隨後她又出現在了《乘風破浪的姐姐》的舞臺上,2020年可以說是她正式復出的一年。「孩子也大了,她現在上學,我不用一定陪在身邊,而且我一直教她要勇敢,我覺得我要自己先勇敢起來,做給她看。」

《法證先鋒4》劇照

她說,女兒一直都有看《乘風破浪的姐姐》,「我在家練習唱歌,她都會跟我一起唱,還會在家一起打碟。她也喜歡我做的事情,我在節目裡的那些歌,她都看過無數遍,還會發給她的同學。」

如今問女兒最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她會說:媽媽。

任性,要付出「代價」的

這些年,鄭希怡一直沒怎麼在公眾面前露面,但她始終保持著良好的生活狀態,每周堅持兩到三天的運動,打打泰拳,再到健身房練習器械。

鄭希怡始終保持著健身的好習慣。

「我懷孕的時候太胖了,比現在胖40斤,那是我人生的巔峰,但是我心甘情願。」她想給自己找一個藉口,好好的胖一次,亂吃,想試一下自己到底可以多胖。當時她身邊的很多朋友都很擔心,因為鄭希怡已經到了臨近孕期糖尿病的邊緣,「但是我說我要做自己,懷孕已經很辛苦了,我要做我想做的事情。」

這些年,鄭希怡的好朋友一直都陪在她的身邊(鄭希怡、容祖兒、應採兒和鄭希怡女兒)。

當然,鄭希怡也為自己當時的「任性」付出了「代價」,「生完孩子我真的減了很久,大概半年時間才恢復身材。」

40歲,就不能再裝少女了

「40歲,是一個新的階段,開始不想過生日了。」

鄭希怡1981年生人,明年她即將步入40歲的門檻。她說,她有個朋友從40歲開始就倒著過生日,「39、38、37……這樣。」

人生第一次面對焦慮,是在鄭希怡30歲生日的那一天,她以為,第二次會出現在40歲。「到了40歲,就真的不能再裝少女了。我不是說我裝,只是覺得女人到了40歲應該學會面對自己,這之後將是一段成熟的旅行。」

鄭希怡

這也是她為什麼選擇在39歲重新出發的原因,「起碼現在還有勇氣,有體力,想做就要去做。」她慶幸自己鼓起勇氣參加了《乘風破浪的姐姐》。

「我在這裡,看到那些30+、40+,甚至50+的女藝人都特別優秀,在她們身上我沒看到我害怕的那些歲月的痕跡。」這讓她意識到,年紀對於女人來說好像沒有她想像中那麼值得去焦慮,人生其實一樣可以很精彩。

本文為新京報Fun娛樂(ID:yuleyidian)原創內容

未經新京報書面授權,不得轉載和使用

相關焦點

  • 鄭希怡:年紀,不值得讓女人焦慮丨人物
    《乘風破浪的姐姐》結束了,但每個姐姐乘風破浪的生活還在繼續著。有的人選擇回歸她熱愛的片場,有的人獲得了能實現夢想的機會,有的人則慶幸於自己當初的勇敢,在這個年紀能夠邁出這一步……鄭希怡屬於後者。在她39歲的這一年,這位已經回歸家庭多年的「姐姐」,為了能夠成為女兒的榜樣,重新回到了她熟悉的舞臺上。
  • 鄭希怡:年紀,不值得讓女人焦慮
    《乘風破浪的姐姐》結束了,但每個姐姐乘風破浪的生活還在繼續著。有的人選擇回歸她熱愛的片場,有的人獲得了能實現夢想的機會,有的人則慶幸於自己當初的勇敢,在這個年紀能夠邁出這一步……鄭希怡屬於後者。在她39歲的這一年,這位已經回歸家庭多年的「姐姐」,為了能夠成為女兒的榜樣,重新回到了她熟悉的舞臺上。
  • 乘風破浪的姐姐①丨鄭希怡談因節目「翻紅」:女藝人紅很重要
    8月25日,鄭希怡接受封面新聞記者採訪,暢談了自己參加《乘風破浪的姐姐》的感受。參加「乘風破浪」曾經非常猶豫她表示,《 乘風破浪的姐姐》不僅讓觀眾看到了舞臺上的自己,還認識了舞臺下的自己。「可能有一些年紀比較小的觀眾會覺得我是演員,他們不知道我以前是歌手,而且做歌手的話,一般只是去呈現一個舞臺、一首歌,觀眾並不知道你的性格。但在這個節目裡,觀眾還認識了舞臺下更真實的鄭希怡。」鄭希怡承認,來參加節目之前,自己也曾猶豫過。「非常猶豫,在想:我憑什麼被別人點評?然後又想如果錯過了這個機會,我不因為別人的點評,我又怎麼去拼命呢?我不拼命,我又怎麼知道,原來我能這麼優秀。」
  • 參加《乘風破浪的姐姐》「翻紅」鄭希怡:我不怕人生的大風大浪
    但現在覺得成不成團已經不重要了,因為我們就是一個30人的團,我們會互相為對方著想,這已經超過比賽的意義了。羊城晚報:很多內地觀眾因為這檔節目才認識你,有感覺自己受到了更多關注嗎?鄭希怡:是的,有些年紀比較小的觀眾以為我是演員,不知道我以前是歌手,更不知道我的性格是怎麼樣的。但在《姐姐》中,大家可以看到舞臺下面的另一個我,可以認識到更真實的鄭希怡。
  • 鄭希怡:人生那麼多大風大浪,還怕什麼乘風破浪
    人生已經那麼多大風大浪,還怕什麼乘風破浪。ZAKER:就你自身經驗來看,女性最需要做什麼去擺脫年齡焦慮?鄭希怡:這個問題我在 29 歲的時候有焦慮過。我覺得 30 歲對女人來說是一個坎,那過了之後我覺得沒什麼,跟以前一樣。女性其實最重要的是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然後愛自己,活在當下,我覺得有這幾樣東西,你就不會在你各個年齡段去焦慮了。
  • 38歲「已婚少女」鄭希怡翻紅,面對採訪談焦慮,直言:活在當下
    近日《乘風破浪的姐姐》終於迎來決賽,晉級總決賽的鄭希怡也接受了採訪,談自己參加節目的一些感受。鄭希怡在採訪中被問到接到《浪姐》的片約時有沒有猶豫,鄭希怡非常明確的表示自己猶豫過,她年紀已經老大不小了,在娛樂圈中也算是有些地位,憑什麼要被別人指手畫腳,憑什麼要被別人點評。
  • 參加《乘風破浪的姐姐》翻紅,鄭希怡:女藝人只有紅了,才有更多選擇工作的權力
    直到今年夏天的《乘風破浪的姐姐》,讓39歲的她重新回到大眾的視野中。她在舞臺上有氣場,生活中可愛又直率,節目之初那一句「到這個年紀還要和大家比較,還要被一些不知道是什麼的人去評審我自己」,可以說道出了很多「姐姐」的心聲——在這個時代打拼,你可能會遇到許多無奈。
  • 專訪黃曉明:正視焦慮本身就是進步 人生中場繼續乘風破浪
    來源:環球網-文旅頻道【環球網記者王怡婷 特約作者米廣弘】年逾不惑,外表依舊陽光帥氣,眼神更加堅毅明澈,黃曉明在人生中場如何「乘風破浪」?經歷焦慮與掙扎,用作品向觀眾「正名」,黃曉明怎樣評價自己的演繹生涯?參與綜藝頻上熱搜,從「霸總」到「暖男」的人設轉變中,黃曉明有哪些生活感悟?近日,知名演員黃曉明接受了環球網文旅的專訪。
  • 乘風破浪,理直氣壯——鄭希怡
    當我們還在抱怨生活如此無情時,乘風破浪的姐姐——熟齡女藝人的絕地反擊,這就是滿滿的求生欲。當經紀人告訴鄭希怡《乘風破浪的姐姐》這個節目企劃時,她的反應是:這節目肯定做不成。是的,這個年紀還要被拿來比較,就算普通人也很難接受。
  • 鄭希怡 我有什麼說什麼 改不了也不想改
    有的人選擇回歸她熱愛的片場,有的人獲得了能實現夢想的機會,有的人則慶幸於自己當初的勇敢,在這個年紀能夠邁出這一步……鄭希怡屬於後者。  在她39歲的這一年,這位已經回歸家庭多年的「姐姐」,為了能夠成為女兒的榜樣,重新回到了她熟悉的舞臺上。  幾個月下來,她不曾後悔,甚至這個以「點頭殺」霸氣登場而躥上熱搜的女人還意外收穫到了一份友誼。
  • 鄭希怡:成不成團不重要,這一生都在乘風破浪
    空降《乘風破浪的姐姐》媒體群,跟大家分享了參加節目以來的心路歷程。作為堅持到最後的姐姐,鄭希怡表示,現在的她覺得成不成團已經不重要了,她說:「我們這些姐姐比到現在,會互相為對方去著想,我覺得這已經超乎一個比賽了。」在參加節目的過程中,鄭希怡曾經因為膝蓋受傷牽動著觀眾的心。對此,鄭希怡解釋自己是因為膝蓋扭傷傷到了韌帶外面的一些組織,談及受傷後的心情,她說自己的第一反應是覺得很愧疚,因為完成不了舞臺,她覺得對不起隊員,「反而覺得傷是小事」。
  • 《乘風破浪的姐姐》鄭希怡打碟:積極勇敢的心態,能迎來豔陽天
    當時,年紀輕輕的鄭希怡已經活得很霸氣,不畏懼強勢,不低頭不示弱,努力捍衛自己的權益。 人生難免會遇見不如意的事情,有人會欺善怕惡。 面臨這種情況,就應當拿出自己的魄力,既不要傷害別人,但也不要被人佔便宜。 也難怪在《乘風破浪的姐姐》裡,藍盈瑩向她撒嬌,說「我想要那首歌,可以讓給我嗎?」
  • 鄭希怡:我不怕人生的大風大浪
    鄭希怡:一開始,我覺得成團是比賽最好的結果。但現在覺得成不成團已經不重要了,因為我們就是一個30人的團,我們會互相為對方著想,這已經超過比賽的意義了。羊城晚報:很多內地觀眾因為這檔節目才認識你,有感覺自己受到了更多關注嗎?鄭希怡:是的,有些年紀比較小的觀眾以為我是演員,不知道我以前是歌手,更不知道我的性格是怎麼樣的。
  • 一生都在乘風破浪的鄭希怡,終於不再怕那些大風大浪
    你見過因為一個點頭就圈粉無數的女人嗎?你知道帥氣的女生打起碟來是什麼樣的嗎?你了解那個乘風破浪而來,卻依舊率真灑脫的女孩嗎?話不多說,上鄭希怡!,在一次排練時她意外受傷,完全跳不了舞,但那時候她覺得受傷只是小事,最擔心的是拖累隊友完成不了表演。
  • 看完《乘風破浪的姐姐》,我更焦慮了
    我要是這個年紀長成這樣,我怕是做夢也能笑醒。難道網友們說「乘風破浪的姐姐們緩解了我的年齡焦慮」。可是,當我們認識到女性價值的時候,這種「倖存者偏差」真的緩解了普通女性的年齡焦慮嗎?那些看起來「乘風破浪」的姐姐們真的沒有年齡焦慮嗎?《我家那閨女》中,吳昕一天需要吃不下10種保養品。「先喝一個美白的,再喝一個葡萄籽,再吃一個葡萄籽。
  • 《乘風破浪的姐姐》:又美又颯的鄭希怡,原來這麼有故事
    《乘風破浪的姐姐》播出之後,鄭希怡火速圈了一波粉。很多人沉迷於她的造型,但更多的人,應該是被一個點頭迷倒的。 節目上她是霸氣外漏的女明星,在私底下,她其實也有小女人般的可愛。私下排練結束之後,節目組為各位姐姐準備了火鍋食材,但奈何當時現場的姐姐們都需要減肥,不願意吃這麼高熱量的食物。 這時只有鄭希怡一個人衝了過去,面對著一桌的食材兩眼放光。
  • 《姐姐》臨近收官,鄭希怡曝參加節目時很猶豫,成團與否已不重要
    火爆了一整個夏天的《乘風破浪的姐姐》將迎來最終舞臺。很多觀眾喜歡上了鄭希怡這個來自香港的姐姐。對於所謂的翻紅,鄭希怡爽快直言:「我覺得紅很重要,只有紅了你才更有商業價值。只有紅了,你才有更多選擇工作的權利。」
  • 參加《乘風破浪的姐姐》翻紅,鄭希怡:紅了才有更多工作選擇
    新京報訊(記者 楊蓮潔)經過五次公演,39歲的鄭希怡留在了《乘風破浪的姐姐》的舞臺上,也因為參加這檔節目而被更多的人知道。8月25日,鄭希怡接受媒體採訪時談到「翻紅」的感受,她直言對女藝人來說,紅很重要,只有紅了才更有商業價值,才有更多的選擇工作的權力。
  • 鄭希怡出道18年,《乘風破浪的姐姐》走紅,「點頭殺」風靡全網
    今天的話題依舊是乘風破浪的姐姐,姐姐們的熱歌勁舞讓大夥一飽眼福,今天來看看網友對姐姐們的評價。網友對姐姐們的真實評價製成卡片,放入浪花誇誇團和浪花懟懟團。,沒上《乘風破浪的姐姐》之前百分之85的人不認識鄭希怡。
  • 大女人---鄭希怡
    近日,鄭希怡做客鳳凰網非常道,現場模仿藍盈瑩撒嬌,透露自己根本不吃那一套,身邊的朋友都是大女人型。在《乘風破浪的姐姐》節目中,鄭希怡因為「很A」成了迷妹收割機。並在現場模仿藍盈瑩撒嬌,透露自己根本不吃那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