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宿夜花
當我在回顧《逃學威龍3龍過雞年》的時候,總是不由自主地聯想到《英雄本色3夕陽之歌》。
《英雄本色》取得了1986年香港電影票房年冠,第二年《英雄本色2》上映賣座依舊,第三部徐克接手吳宇森擔任導演,梅豔芳搭檔周潤發,風採毫不相讓;《逃學威龍》取得了1991年香港電影票房年冠,第二年《逃學威龍2》上映依舊叫座,第三部王晶接手陳嘉上擔任導演,梅豔芳搭檔周星馳,演技毫不遜色。
如果說第一部的經典之處,在於對校園生態的完美呈現勾連起觀眾學生時代的記憶,第二部周星馳與朱茵的「世紀之吻」、吳孟達的「軟飯硬吃」在細節上做足了存在感。
到了《逃學威龍3》中,電影的敘事空間已經徹徹底底地離開了「校園」,片名「龍過雞年」也點明了這是屬於1993年(酉雞,癸酉年)的賀歲片。
對於以票房為首要目標的商業片,細究情節本身大可不必,但任何掀起影響力的影片,背後都是反應了一個時期的觀影需求。
因此,過往的經典作品是我們感受時代審美的一種簡捷方式。
1992年香港最賣座的電影《審死官》,讓觀眾看到,即便是對影片主導力與掌控力強如周星馳,梅豔芳仍舊可以不靠美貌、僅憑演技與之分庭抗禮、旗鼓相當。而這部《逃學威龍3龍過雞年》中,梅豔芳角色的分量仍然是舉足輕重的。
01
效仿好萊塢,是香港電影對流行文化元素的直接運用。王晶在《逃學威龍3》中,對1992年麥可·道格拉斯主演的那部《本能》的致敬,是顯而易見的。
電影的敘事線,仍舊是沿用了前兩部的「周星星做臥底」的故事模式。富商王百萬被殺後,因模樣相仿,周星星(周星馳飾)偽裝成王百萬,接近嫌疑人王百萬之妻湯茱迪(梅豔芳飾),力圖尋到線索、儘快破案。
在這個故事線之下,周星馳與張敏的愛情線,顯得沒有突破。仍舊是不脫離一個經典的模式:周星星身不由己、無法抗拒上司之命,愛人縱使心有不悅、終究卻也理解包容。
電影中的周星星,以全知的視角,與系列前作中的化學老師進行溝通。除此以外,周星馳與秦沛的對手戲,還無縫對接到《賭聖》。
除卻這種電影本身之間的「互動」,片中湯茱迪導演,周星星、湯茱迪主演的小話劇(「她是導演不能打」、「照劇本做」),也以一種十分值得玩味的「戲中戲」形式,拓寬了影片的空間。
02
香港電影中,有兩個女演員,可以徹底跳脫出傳統審美強加給女性的刻板印象——一個是林青霞,另一個是梅豔芳。
她們的角色,完全不囿於溫柔、嫻靜、美豔這些男性視角下的特質。取而代之的是,超脫傳統性彆氣質標籤的更多可能性。
梅豔芳並非傳統意義上以美貌知名的女星,她的魅力恰恰源於對傳統審美的突破。《英雄本色3》的霸氣,《東方三俠》的豪氣,《胭脂扣》的鬼氣,《新仙鶴神針》的仙氣,影壇角色的千變萬化,與樂壇的百變歌后形象,達成了一種統一。
梅豔芳的喜劇表演,不同於蕭芳芳的鬼靈精、神經質又生活化,也不同於吳君如早期靠自毀形象、放低姿態達到的一種喧鬧效果。
她的獨特之處在於,她自身歷經滄桑、略帶苦澀、堅韌成熟的氣質,並不符合一般觀眾對喜劇的要求。而王晶在《龍過雞年》中,對梅豔芳這種特質感覺的把握,是十分準確的,他的表達也是技巧性的。
一方面,梅豔芳「雌雄同體」的魅力,給予了十分「景觀化」的呈現,以各種儀式化的場面出現。
成為富豪後的王百萬,與湯茱迪的心理距離越來越遠,終究形成無法彌合的隔膜。她開始戀上了程文靜(周海媚飾),並時常以男裝造型出現。
在思維觀念、審美習慣尚且偏保守的年代,香港電影開始以戲謔、調侃的口吻,將一切主流價值導向下避而不談、諱莫如深的話題,在電影中輕描淡寫般點破。
另一方面,大眾陌生的禁忌話題(性少數群體的壓抑)與喜聞樂見的主流話題(金錢使人異化),被完美嫁接在一起。
湯茱迪對丈夫冷漠感到失落絕望、並開始探索自我「雌雄莫辨」的性取向、程文靜Lesbian的身份心理壓抑逐漸變成兇殺案的兇手、湯茱迪重情義寧願自攬責任。
03
影片中段湯茱迪自導自演的小話劇,無疑是影片中最動人的時刻,明知對方的真實身份,卻寧可自我陶醉、在自我編織的童話裡享受僅有的溫存。片尾的周星星,又再度進入這場自我編排的童話中。
並非是不清醒,也絕非是故意揣著明白裝糊塗。
很多時候,人生有一種無奈,是在不知不覺中,從親密愛人變成疏離的「冤家」。與其說是誰背叛誰,不如說是時間改變了一切,曾經的美好都不復存在,但慶幸曾經擁有。
梅豔芳塑造的湯茱迪,在男裝與女裝、夢幻與現實、成熟與青澀、歡喜與傷感間,不斷變換,裡子是無奈的悲劇,卻給了他人最純真的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