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奇先生》是由布魯斯·貝爾斯福德執導,Susan McMartin編劇,布麗特妮·羅伯森、艾迪·墨菲主演的美國劇情電影。影片講述一個小女孩夏洛蒂和她瀕臨死亡的母親瑪麗遇到了一位神奇的廚師——丘奇先生,由此展開的一段美好故事 ,該片於2016年9月16日在美國上映。貫穿整部影片始終的,是一種溫馨、慈愛的主旋律,劇情中角色情感的表現細膩、感人,整個劇情宛如一味心靈的撫慰劑。
在小女孩夏洛蒂剛剛10歲的時候,丘奇先生就受僱來到她家當廚師。一開始,小夏(夏洛蒂)對丘奇先生是反感和排斥的。也許是源於小女孩天生的敏感性,反正她的小腦袋瓜裡隱隱約約的,就是覺得她母親和這個突然出現在她家的大個子黑人,應該有點什麼瓜葛。眼看著媽媽與黑人相處融洽的場景,小夏就是擔心有人會分走她應得的那份母愛,所以就對丘奇表示出不歡迎、不接受的勢態。然而,事情遠非她所想像的那樣,媽媽瑪麗得了絕症,生命只剩下6個月的時間,而丘奇先生是受僱來照顧她們母女倆的。瑪麗和丘奇之間,只是純粹的僱主與僱員的關係。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的關係也變得不那麼「純粹」了。一方面,是由於丘奇先生在家裡的服務範圍,已經大大超出了一位家庭廚師的限度,幾乎就是她家的全職保姆;另一方面,6個月過後,提供僱傭金和生活開銷費用的帳戶已經斷供,作為「僱員」的丘奇先生,其實卻是這個家所有費用的支付者。在這裡,僱主和僱員的關係已經完全發生了逆轉,丘奇先生默默地用自己的錢和勞動,在全力以赴地支撐著小夏的這個家。這是一種超乎尋常的關係,一點也不落俗套。
過了6年,瑪麗終於撒手人寰。正當小夏為上大學的學費擔憂時,丘奇先生拿出了積蓄,支持她去了波士頓求學。又過了3年,夏洛蒂腆著大肚子、敲開了丘奇家的門,丘奇先生毫無異議地再次向她敞開了懷抱。之後,丘奇一直用晚上到酒吧彈鋼琴掙到的錢,照顧著她們母女的生活,直到他自己5年後離開了人世。這是一種什麼樣的愛?到底是什麼力量一直支撐著他,默默地為夏洛蒂一家三代人作出這麼無私的付出?
究其根源,是由於丘奇先生的身上偉大、光輝的人格力量。善良、慈愛的丘奇先生,憐憫夏洛蒂一家的窮苦無依,一如既往地默默為她們付出一切,無微不至地關心、照顧著她們一家人。正如他自己所說的,他只是一名普通人,但10多年的無私付出,卻說明他的境界一點也不「普通」。因為他無私的、不求任何回報的真愛,溫暖了夏洛蒂一家,同時也讓自己收穫了不一般的安全感,感受到了家的溫馨。丘奇先生是偉大的,夏洛蒂一家是幸運的,當偉大遇見了幸運,美麗的事情就這樣發生了。但願世界上,永遠充滿著洋溢人性光輝、默默無私奉獻的真愛。
後記:廖垠夫曰:這樣無私的真愛讓我感動不已,整部影片溫馨得不得了,觀賞之後,回味無窮。但願每個善良的人,都能遇見這樣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