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愛的名義改造家人到底有多可怕?徐崢都被逼哭了……

2020-10-23 暮雨長箜

1、

囧媽》中以徐伊萬(徐崢演)與張璐(袁泉演)的離婚為引子,引出他們離婚的原因,他們有著共同的事業,沒人出軌、沒有家暴,甚至彼此深愛著對方,都曾經全心全意的付出,卻依然彼此傷害,走向離婚!

一切只因婚姻中彼此邊界不清,徐伊萬總以愛的名義要求張璐,就像張璐說的,他心裡住著一個幻想的老婆,長成什麼樣,該喜歡什麼,全都被自己設定好了,他總是鍥而不捨地想要改造她。

當時或許還不太明白,當徐伊萬與徐媽媽在火車上的那六天六夜裡,終於知道了原因何在,徐媽媽就是那樣用自己愛的方式要求著孩子必須按自己的要求去做,他不餓,媽媽不停的讓他吃,他想吃時,媽媽又不讓他吃。

他打電話、吃飯、喝水、排洩、生孩子、在哪裡坐著睡、交朋友,無所不管,所以他一直脾氣暴躁而不知其所以然,還用同樣的方式去對待自己的愛人。

由此可見,這種邊界不明,用愛的名義控制家人,本身就是一種怪圈,自己身在其中無法反抗,卻也走不出來,還用同樣的方式再行運轉。

2、

不是不愛,是愛錯了方向。

之前的小編就是,看到老公不吃早飯,午飯經常不按點吃,晚上吃的多還不健康,比如他經常是三碗米飯,一大碗肉,菜就是適當吃幾口,沒有肉就幾口鹹菜來解決。休閒時間就躺沙發上看手機,還不運動。小編總笑話他是大魚大肉將自己增了肥,又想花錢買減肥藥去減肥。

因為擔心,就總想去改變他這種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就會要求他早上必須吃飯,中午到點打電話監督他,雖然沒有成效,還堅持不懈打電話去問。等晚上回來就適當給他少盛些飯,想讓他多吃些菜,多喝碗湯,他就很生氣,說:「我一天忙到晚,在家就吃一頓飯,你盡然連飯都不讓我吃飽?我這過得什麼日子啊?」

那時候兩個人都生氣,他生氣是因為吃飯都有人管,不能隨心所欲大快朵頤。小編生氣是因為如果不是為了他好,她用得著做這麼多菜和湯嗎?最後還惹了一身腥,真是好心沒好報嘛。

很少吵架互相遷就的對方,就因為最基本的吃飯問題發生了分歧。後來他還在朋友聚會時說給朋友聽,電話時還會將委屈透露給雙方父母,雖然說到哪都不會有錯,但小編還是發現,小細節變成了大問題,已經引起了他的強烈反抗,你以為的好對他來說只是一種負擔,何必呢?一場生活習慣改造之戰才就此罷休,家庭再次恢復平靜,誰的身體誰做主,都是成年人,都應該對自己的身體負責。

很多人會說,他身體不好,將來照顧他的人是誰?還不是我嗎?我為什麼不能管?這裡就上升到了另外一個問題,因為很多人會害怕,對方的不負責,最終辛苦的是自己,這樣他的事就成了自己的事,再一細想,誰不好好照顧自己的身體,將來最難受的不還是他自己嗎?

這種以愛的名義,從生活細節去改造對方,讓相處的方式發生了偏離,當這種偏離越積越多時,生活就會逐漸過成一地雞毛,從此只能雞飛狗跳,不僅白費力氣,還造成兩人的關係緊張。

越是對愛的人,更應該多些理解和接納,多餘的擔心永遠是最差的禮物,不要讓愛越走越偏。

3、

愛要有度,當管到極致,就是無法挽回的錯。

小華從小就被管教特別嚴,父母都是高級知識份子,對他要求特別高。

從幼兒園開始,在班上他的坐姿就是中規中矩最好的,二年級以前,每門功課都是滿分,有一次他給同學說,他的考試不能低於一百分,不然回去就會被批評。除了學校的作業,家長還給他布置了很多其它教輔作業,每天都會寫到很晚。從三年級開始,成績就開始往下滑,話越來越少,不管家長怎麼管教,成績越來越下降,現在六年級,上課踢前面同學的桌子,老師管他他不聽,拉他他就揮拳反抗,眼神無法聚焦,後來被診斷為自閉症。

家裡就他一個獨苗,家長希望他將來成人成才,按照自己的方式為孩子鋪好的路,才走十來年就走不下去了,馬上面臨小升初,可小華的狀態根本沒法學下去,家長不得不考慮要不要讓一人全職在家照顧他。

過度管制就是反抗,不是精神上的反抗就是身體上的反抗,是父母無法承受的痛。

給愛更多的自由吧!真正的愛一定要邊界分明,孩子再小,他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是獨立而完整的,他有自己的思想與情緒,你為他承擔得再多,將來該他承擔的也一樣不會少。

真正的愛不是過度管制,一定要邊界分明,可以用榜樣的力量,將教育化為無形去引導,而不是從細枝末節上為孩子安排控制到位。

4、

楊瀾在她婚姻二十年的時候說過,婚姻無論多久都應該像瓷器一樣輕拿輕放,很多老夫老妻過著過著就開始口無遮攔,這是非常錯誤的。任何時候,都不能沒了邊界,不能以愛的名義去綁架對方,控制對方,應該相互珍惜,永遠都要給彼此一些獨處空間。

愛不是控制和索取,是接納與尊重!更要勇敢的做回自己。

電影《囧媽》中,俆媽媽和她的朋友們,因為唱歌閃亮了舞臺。她們的投入與自信,堅持不放棄,感動了樂隊,感動了離場的觀眾,在散場後的演出舞臺上,完成了一次炫目的演出,當最後舞臺聚光燈照在那群媽媽們身上時,自信的眼神、優雅的走位,猶如盛開的紅梅花,驚豔了重返劇場的觀眾,原來媽媽們也可以這麼美,離了孩子依然是一群陽光燦爛的人。

後來徐媽媽她們開始全球巡演,不會再將目光只盯在孩子身上,經過那六天六夜的旅行,他們都得到了成長,他們知道愛不是控制和索取,是要想辦法活出更好的自己。

英國心理學家克萊爾說:「父母真正的成功,就是讓孩子儘早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

蘇岑說:「愛一個人最好的方式就是經營好自己,給對方一個優質的愛人。」

不管你是愛身邊的愛人,還是為人父母愛孩子,都請勇敢做自己,只有你活出你心中的自己,愛人和孩子才能更好的成長為他們自己。

愛的最高境界就是,讓愛如紅梅花兒開滿園,接受自己和家人的不完美,勇敢做回自己!

新年寄語:2020年,願所有的父母和孩子都能活成一個完整的個體,不要以愛的名義來綁架你愛的人,也不要因為愛做出犧牲而忘記做回自己。讓愛吉時回家,努力成為心中更好的自己。


我是暮雨長箜,曾經夢想仗劍天涯,卻更羨閒庭信步飽詩文,現只想讀萬卷書行萬裡路,行文萬裡,用堅持與夢想譜寫更好的詩篇!

相關焦點

  • 《囧媽》徐崢被逼哭,「囧媽」到底踩了哪些為人父母的坑?
    不僅如此,母親事無巨細,小到膀胱排尿時間都要胸有成竹。 其次,母親像天底下每個多事的婆婆一樣,喜歡對兒子的婚姻指手畫腳,就連床事這樣的私事都要參與。 甚至還要管你的思想,兒子只要多看兩眼漂亮姑娘,立馬覺得你「思想作風有問題。」 這種愛,雖然無微不至,卻讓人難以消受。
  • 《人民的名義》:窮怕了到底有多可怕?
    花瓣網最近,國產大尺度反腐劇《人民的名義》正在熱播,朋友圈不是在劇透,就是在反劇透,總之火得一塌糊塗。家裡有一整個房間全是各種鞋,開心不開心都回家看鞋,甚至為了有錢買更多的鞋,違背真心,背叛愛情,選擇被不愛的富商包養。因為缺,所以近乎病態地追求,試圖填滿內心裡的空缺,這是窮怕了的後遺症。就像有人說的,人會為其少年渴望而不得之物而困擾終生。
  • 《囧媽》初一播出徐崢被親媽逼哭:為什麼我們一邊相愛一邊相殺?
    電影開頭以徐崢飾演的徐伊萬咄咄逼人即將離婚的妻子,面對冥頑不靈的丈夫妻子絕望地說:「你心裏面長了一個幻想的老婆,她應該喜歡什麼,討厭什麼,該怎麼說話你全都設定好了。你為什麼要鍥而不捨地改造我呢?都這麼多年了,你怎麼還沒意識到我不是你想像中的那個人嗎?」 徐伊萬以愛的名義綁架妻子的喜好,小到檯燈,大到合作項目。
  • 徐崢這次,被兩個女人虐哭了
    發現沒,當我們在春節與全家人相聚電影院,都在觀看遙遠的、陌生的、他者的故事。所謂的合家歡電影卻很少和「家」有什麼關係。今年的春節檔,沒想到是徐崢想要率先填補這一空缺。搶先看過《囧媽》首站路演的小十君,覺出了徐崢想要深耕情感深度的創作轉型。
  • 《囧媽》徐崢被逼哭:為什麼我們滿嘴是愛,卻還在傷害?
    影片裡四十歲的徐伊萬(徐崢飾演),在母親的控制與被控制的關係裡逐漸崩潰。發語音時,母親一個勁地往他嘴裡塞吃的;為了阻止兒子一直打手機,把手機扔進水裡;吃多少肉要管,什麼時候喝水,何時要孩子統統都是設定好的……在母親的控制下,徐伊萬說了一句話:「你心裡住著一個幻想的兒子,你為什麼要鍥而不捨地改造我,難道你沒有發現嗎?
  • 可怕的兩歲到底有多可怕?JoJo媽用2歲JoJo實例來證明
    還有2天JoJo就滿2周歲了,時間真是個神奇的東西,一眨眼,嗷嗷待哺的只知道哭的小奶娃就長大了。雖然現在的她依然愛哭,但已然一副吾家有女初長成的模樣,梳起小辮,能歌善言,跑來跳去,各種小車自由切換,活脫脫一副瀟灑小姑娘的模樣。
  • 徐崢不要錢都要出演,黃渤只能演小配角,這部電影到底有多好?
    只可惜,當時寧浩並沒有多少名氣,也沒有多少金錢,根本請不起當時已經小有名氣的徐崢,就說「哥,我們真的沒錢」。沒想到徐崢聽我那之後,立刻說「我不要錢」。最終,這部作品並沒有辜負這麼多人的努力,順利收穫了2300萬票房,成為了當時的黑馬。而這也讓黃渤順利走紅,得以接到了更多優質的邀約。同時,該片還讓徐崢意識到自己適合喜劇,重新調整了發展方向。
  • 《囧媽》:徐崢打開愛的正確方式是讓最愛的人活成自己本來的樣子
    春節宅在家,至今一共刷了三遍《囧媽》,發現徐崢導演的這部電影關於親密關係,關於夫妻之間和父母與子女之間打開愛的正確方式方面都值得我們去深刻思考。 通過看這個電影我認識到,愛對方真正的方式就是尊重對方的本來的樣子,不以愛的名義進行控制,讓對方活成自己本來的樣子。
  • 家人偏心有多可怕?網友:就因為我是女孩,所以做什麼都是錯的
    家人偏心有多可怕?網友:就因為我是女孩,所以做什麼都是錯的,反而弟弟做什麼都是對的,為什麼,我也是你們的孩子,是身上掉下來的一塊肉,憑什麼,我一直都很恨他們,為什麼?你們總是說弟弟小,你要讓著他,你們有沒有想過我的感受,我巴不得死了算了。家人偏心有多可怕?
  • 從《以家人名義》到《最好的我們》
    近期疫情在家最常的生活狀態就是看抖音做飯,追劇,睡覺,在朋友圈裡聊得最多的就是《以家人名義》,讓人眼淚不由的流下來的就是童年的賀子秋,那一聲憋出來的爸爸讓人吃驚,邁著小短腿一回回跑到臺階上提回行李箱。沒有想到長大後心理卻不受影響,成了健康的大男孩。
  • 父母的愛,讓孩子「與世隔絕」:沒有體驗的人生,到底有多可怕?
    有的人會說,口不能言、目不能視、手不能動......想想都讓人不寒而慄。也有人會不屑一顧,就是躺著不能動唄,和睡覺一樣,有啥可怕的?真相到底如何?我們來看一看這個心理學上的著名實驗——「感覺剝奪實驗」。1954年, 加拿大麥克吉爾大學的心理學家貝克斯頓、赫倫、斯科特等人組織了這個實驗,而被參與實驗的大學生,正安靜地躺在實驗室裡。
  • 亞洲最可怕鬼屋:醫院改造而成,進門就是迷宮,笑著進去哭著出來
    亞洲最可怕鬼屋:醫院改造而成,進門就是迷宮,笑著進去哭著出來不管是大人還是小朋友,不管是單身狗聚會還是戀人約會,遊樂場都是一個相當不錯的選擇。這裡四處都洋溢著歡聲笑語,充滿了歡快的氣氛,來這裡玩一天不但增進了感情也收穫了滿心的快樂。
  • 家暴到底有多可怕
    我也問過她為什麼不報警呢,她說:有過,警察也來過,警察說這是家務事,在雙方之間進行了調解,就走了。她很失望,唯一的希望都沒有了,以為警察來了她們就可以得救,但是沒有。這樣的日子他們還得繼續下去,她媽媽也沒說過要離開這個家,就這麼一直忍著,可能很多人都認為她好傻,情願被打也不願離開他,但離開了這個家,女兒的學費,生活費,對於一個女人來說很難。
  • 《以家人的名義》
    三兄妹在劇中的表現深入人心,每個人物都很有個性。《以家人的名義》將於9月結束,那麼節目結束後,誰來取文件呢? 這個問題一定很關心追劇的小夥伴。我去查了一些關於這方面的信息,發現在「以家庭的名義」結束後,可能是「親愛的人」拿起文件。
  • 女人的強勢,都是被逼出來的
    女人到底該不該強勢?沒有什麼該不該,女人的強勢,有時候真的是被逼出來的。如果這個男人有擔當有能耐,哪裡還能夠輪到女人強勢呢,同意嗎?其實有種男人他看不是渣男,但事實上他比渣男更可怕。女人強勢,真的是男人逼出來的,更多時候,是我們女人不自立,很多時候,買點東西,都向男人張口。以前我也是,因為帶兩個孩子,不賺錢。向老公要錢的時候,看了老公很多白眼。後來,在平臺上學習,我能力提升很快,自己開始賺錢了。現在我買什麼東西,都是花自己的錢,所以,發現自己的性格也好了很多,都是因為自己獨立了。
  • 老婆硬要給弟弟40萬買房,丈夫走投無路被逼哭數次
    電視劇《安家》裡有這麼一段插曲女主的媽媽讓女主背貸款給弟弟買房很多觀眾都覺得這親媽的做法實在是太重男輕女,無法理解然而最近妻子一定要幫弟弟買房還貸款,搞得一家人在外欠債40萬,丈夫被逼哭多次,但妻子卻仍執意要還貸。
  • 中國人愛面子到底有多可怕?
    現代人最愛說的一句話:改天請你吃飯啊。現代人最愛幹的一件事:朋友圈三天可見。有人沒想炫富,硬被「歪曲」事實——我家房子要拆了,被改造成雞場。說者無意,聽者有心,被改造成機場???現代人好面子的表現還有很多,最極致的恐怕就是修圖了,P圖能有多誇張?
  • 《姐愛》糊是有原因的,姐姐自由散漫不尊重人,徐崢寧靜都不耐煩
    可以看得出,徐崢在節目中的表現,一開始是積極參與,想要好好地做事的,小8看了都覺得那狀態好到可以直接轉場隔壁《元氣滿滿的哥哥》了。但是隨著節目的進行,一直都是作為導演指導演員的徐崢,似乎也漸漸吃不消這種從指導別人到襯託他人的角色轉化。
  • 徐崢和陳思誠互槓,最後到底誰贏了?
    話說今年的春節檔真是騷操作不斷,前有徐崢突然提檔至除夕,惹得影城工作人員叫苦連天👇徐崢的道歉微博上的配圖還暗示《奪冠》和《熊出沒》同樣提檔,意思是:別光罵我呀!他們不也一樣嘛!風評也一下子逆轉,大家都誇徐崢是個有格局的大導演,倒顯得陳思誠格局小了。院線電影撤檔,小八的電影票也都被退了。
  • 縱慾過度的男人,到底有多可怕?
    縱慾過度的男人,到底有多可怕?並不是說一定要多麼努力把同齡人甩在身後,只是想在生活或工作中有拒絕和放棄的底氣,有更多的選擇機會,僅此而已。還是那句話,禁慾很難,但苦盡甘來。縱慾很快樂,但容易樂極生悲。要過什麼樣的生活,都是個人自己的選擇,可一旦選擇了就要承擔一切後果。都是成年人了,沒人再替你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