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東聖母醫院的傳奇

2021-01-14 芳療小棧


聖母醫院介紹:

「臺東天主教聖母醫院」(以下簡稱聖母醫院)是一個貌不驚人小醫院。不論從床位規模、設備儀器、醫療資源哪一個角度來看,聖母醫院都乏善可陳。然而聖母醫院卻連續數年了獲得臺灣地區的「醫療奉獻獎」,並被指定為李嘉誠基金會旗下數十所多所的大陸寧養醫院培訓寧養專業人才,成為亞洲安寧照護必須前來「朝聖」的聖地。

臺東聖母醫院是一所為患者提供上門復健服務的醫療機構,其服務模式、服務理念和服務宗旨一直以來廣受亞洲醫療行業的矚目。本文將對該院的概況和切合人性化的服務宗旨給大家做個介紹。

臺東聖母醫院在預防保健和安寧照護上獨具特色。醫院通過保健的早期介入和復健醫療等形式,為患者提供全人、全程、全隊、全家式上門服務。此做法不但提高了患者居家生活的品質,同時也相對節省了醫療成本,降低了人力、物力的支出。這些方法也已經有部分養生業者根據自己的情況作了調整後引進。

聖母醫院的醫療服務團注重的並非只是一個人的疾病,而是一個生病的人。除了提供專業治療性和補充性的服務協助外,最重要的是以整體性觀點了解患者,增強個人網絡(患者的親友)、照顧關懷、心理支持、輔助復健、無障礙空間環境、健康輔導,提升失能者的價值和尊嚴,使患者活在健康和希望之中。即使患者不久人世,也讓患者有尊嚴、減少痛苦、在關愛中離開人間。

院裡常聽見的一句話是:給愛的人,也需要被愛。所以從醫院上上下下都感受到愛的溫暖,聖母醫院不但讓愛遍及全院,也讓愛擴散到病人家屬的身上。

醫院歷史

臺東天主教聖母醫院創立於1961年,當時醫院僅有幾張病床,早年經費和醫療資源全仰仗國外的捐款和外籍信徒醫師的駐院奉獻。特別是由於臺東地區的族群多元,日常使用的語言複雜(包括國語、閩南語、客家語、日語,以及六種原住民語言),因此修女和修士們一開始便致力於培訓本地的護佐,以便同時能協助護理和翻譯的工作。

1975年,法國「仁愛修女會」接掌聖母醫院,當時已經成為擁有30張床的婦產專科醫院。在仁愛修女會的經營下,聖母醫院首開居家照護服務。看似簡單的居家照護工作往往綜合了護理(除了清瘡、指導復健,有時甚至幫獨居者洗衣、清掃環境,這幾年來還加上了芳療按摩。)、志工(尋找補貼資源,協助子女就學),及心靈上的撫慰。


邱武秋香是安寧居家護理師,即使骨折了也堅持出勤,因為一些老人看到她的到來就立刻平靜了。尤其是今天是去探望病危的老人。

撐不下去,準備關門

諷刺的是,從1990年到2001年,聖母醫院陸續有6位同仁獲得臺灣地區醫療行業的最高獎項「醫療奉獻獎」,是臺灣地區獲獎率最高的醫院。然而卻在2003年禁不住嚴重的虧損,連醫護人員的薪水都發不出來,終於來到了存廢存亡的關卡。

聖母醫院的執行長陳世賢描述了當時的情景:某大型醫院表示想要「收購」聖母醫院,但是只要留下醫院的硬體和醫師,其餘80多位員工都不要,院長當然不答應。當時花蓮教區黃兆明主教及前聖母醫院院長鄭雲修女提出了明確的轉型方向:善用聖母醫院原有充滿「家庭感」的環境,以及著重心靈療愈的工作手法,在臺東推動「安寧照護」與「健康促進」兩大新興醫療領域。


聖母醫院許多角落都可以發現精油水霧發生器,這使得醫院完全沒有藥水味,

空氣中充滿著薰衣草等植物精油的氣味,一進到醫院就讓人放鬆了下來。

全島獻愛心,成功轉型

轉型的後的聖母醫院依然困難重重,「安寧照護」與「健康促進」這兩大領域即使在先進國家,也是一個需要投入更多人力、物力、財力的領域。而且也是一個在行業前沿摸索的領域。轉型的初期,醫院仍然本著繳不起錢的窮人,先治療再收費的原則,慘澹經營了幾年。


聖母醫院幾年前開始對獨居老人送餐,從臺東全境100多公裡的範圍延展到離島的蘭嶼和綠島,

許多貧苦老人一天就靠這一餐過活。 攝影/張良一

2009年臺灣地區醫療主管單位來函,要求臺東聖母醫院成立醫療財團法人,按規定聖母醫院必須擁有土地、房屋以及資本額,並繳交土地增值稅新臺幣一千六百七十二萬元(以下皆為臺幣),另外按照規定,每設立一張病床必須準準備新臺幣30萬元的資本額,以目前醫院四十九張病床,醫院必須準備一千四百七十萬元,共需要三千一百四十二萬元。時限到2009年11月23日,屆時如果沒有成立醫療財團法人,醫院就得關門了。

這個在臺灣屢獲大獎,在亞洲頗受好評的臺東天主教聖母醫院,將因為財政拮据而關門,對臺灣的民眾來說是一大諷刺。半個世紀前,臺灣因為貧窮而需要國外的幫助,現在臺灣富裕了,卻讓聖母醫院走上關門之路。

當時,幾位朋友將困難告訴了媒體,很快的電視、網絡、報紙便將聖母醫院的困難傳遍了全島,短短的不到30天的時間,來自德國、美國、日本、韓國以及臺灣各處的捐款便紛紛來到。甚至許多小學生由爸爸、媽媽或老師帶領著,手裡拿著存錢罐到醫院來捐款。最後募得了八千九百多萬元的善款,為日後轉型打下了較好的基礎。


午後三點零五分,日託中心的老人們集體去「心靈療愈花園」遛彎了。



「天籟三人行」開始散布快樂了。他們開始在病床間走唱,許多病人都開心得笑了.



小花是醫院所養的一隻小豬。




小花的出現總是把歡樂的氣氛推到最高點。快樂是可以在不同的生命間傳布的。


亞洲安寧病房典範

目前醫院除了日常的醫療照顧外,比較著名的應該是「安寧照護」、「老人日託服務」了。聖母醫院在「安寧照護」方面,提供在院和居家「安寧照護」,有條件的可以來醫院接受治療,沒有條件或者更願意在家裡面的患者,醫院就上門服務。聖母醫院的副院長陳良娟接受採訪時表示,一個人生病了,不僅是在患處讓人痛苦,病人的心理也受到影響,我們同時對他進行身體疾病的治療和心理輔導,這就是「全人」照護。患者如果不久人世,我們將會尊重病人的意願,在他希望的儀式下離世。在我們的平安室(病人離世的專用病房,一般大體將在這裡停留八個小時)裡,病床背後的背板可以按照需要更換成「耶穌」、「聖母瑪利亞」、「如來佛祖」、「觀音大士」、「原始天尊」和「玉皇大帝」的圖像,也經常看到修女、和尚、道士等來醫院,為病人祈禱助念。我們儘可能的讓病人感受到生前大家對他的關愛,以及往生後對他的尊重。這就是我們對人的「全程」照顧。在幫助病人的過程中,不是僅僅醫護人員和他互動,我們醫院的後勤司機、志工、營養師、芳療師和身心輔導人員經常同時陪同出勤,這就是「全隊」服務。一個人生病全家都受到影響,我們不僅僅照顧病人,也要對他的家人進行醫療照護指導和心理諮詢,同時也希望家屬陪同病患參與我們的康復活動,讓他們也開心起來,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全家」照護。聖母醫院的全人、全程、全隊、全家式上門服務是我們最自豪的地方。


333 號病房是醫院的平安室,也是病人離開人間的地方。


為了尊重病患及家屬的習俗,病床後的背板是可以更換內容的。



「善終」是一門關於愛的功課,包括病患、親屬、醫護人員和心靈輔導員都需要參與其中,且都有所成長。

芳療主管吳秀珍深情地說:每當看到患者渾身香氣,神情安詳的離開人間,頓時心中感到無比的安慰。

在平安室的對面房間,我們看到了恭典教官正在幫院裡職工放鬆,

他每周都會來聖母醫院為員工和病患按摩。他說:給愛的人,也需要愛。


「老人日託服務」則是另外一個傳奇,每天早上醫院派車將附近的二十多位老人接到醫院的「老人日託服務中心」,讓老人在醫院開心的渡過一天,傍晚再將老人一個個的送回家去。待在醫院的這八個小時,我們看到老人們逛花園、看演出、聊天、做手工,甚至做芳療,當老人被一雙雙充滿香氣的手按摩的時候,大家都陶醉在幸福中,甚至一位老人當場就唱起了原住民歌謠了。只要充滿愛心,即使言語不通,愛意仍然順暢交流。

另外值得稱頌的是,聖母醫院是將芳療應用最徹底的醫院。走進聖母醫院印象最深刻的除了工作人員的熱情(真的不像醫院),就是醫院裡充滿了精油的香氣,一點藥水味也聞不見。醫院裡除了配備了專屬的芳療按摩師,也培訓了20多位芳療按摩志工。聖母醫院芳療主管吳秀珍(Nicole)認為:給愛的人也要被愛!如果自己都不開心,又怎麼能關心別人。在聖母醫院,不但每一位病患和日託老人能夠享受芳香療法的按摩。每一位醫院的員工也能同樣的享受到芳香療法和足療按摩。這也是聖母醫院芳療組這幾年來在臺東花蓮地區培訓了數十位芳療志工的結果。

這支芳療團隊,不但為給愛的人,給與更多的關懷,更在2009年臺灣八八風災之後,號召了臺灣的芳療師們深入臺東花蓮災區撫慰了無數災民的心(詳見「芳心好美」一書)。

在醫院裡,每一位病患和日託老人都有芳療師為他們調配的油,根據需求的不同分為幾大類,分別為彌留用油、消除水腫、止疼、緩解腹脹、幫助睡眠、撫平焦慮。吳秀珍深情地說:看到患者渾身香氣,神情安詳的離開人間,我頓時心中感到無比的安慰。

目前,臺東天主教聖母醫院已經將多年來芳療臨床的經驗,開發出「芳心好美」這個品牌的醫療用油,提供各大醫院使用,以便造福更多的患者。


健康促進中心

幾年前,院長陳良娟以及執行長陳世賢在探討:現代人生病的原因大多是生活不健康所造成的。包括身體、心理和靈性,如果聖母醫院能有一個幫助人們過上健康好生活的「家」,那該是多大的福氣啊。一個可以提供身、心、靈健康信息的地方,健康的人可以到此學習,生病的人可以到此就醫。於是乎聖母醫院結合自己的「聖母健康農莊」和「聖母健康會館」,提供醫院以及臺東地區的民眾,完全無負擔、無汙染的健康生機飲食。以成本價格的方式提供給百姓體驗健康生活。並經常邀請到知名的養生專家來臺東分享健康生活理念,著名的音樂家來分享心靈的樂章,著名的藝術家來分享美學的情操。聖母醫院似乎已經跨越了醫院的藩籬,開始提供身心靈全方位的滋養。



聖母健康會館經常舉辦豐富的活動,這裡可以看到著名的養生專家來分享自己的健康之道,享譽國際的音樂家來此分享心靈的樂章,知名的藝術家分享美學情操。

聖母醫院似乎已經超越醫院的藩籬,開始提供全方位的身心滋養。


「聖母健康會館」經常舉辦各類講座來滋養志工,

這也是志願工作者願意長期留院工作的主要誘因。



院長陳良娟:聖母醫院始終關注小人物,但在「小」的背後,

卻讓大家學習到真愛的大道理。有機會來到臺東,歡迎你到聖母醫院走走。



「心靈療愈花園」的地面經過設計,允許病床從病房推到花園裡,院方也鼓勵病人即使躺在床上,也應該出來感受一下大自然的脈動,並相信這樣有助於康復。


聖母醫院裡的「心靈療愈花園」的泉水來自地下,並且循環使用。


聖母醫院的執行長世賢說:院方認為探病用完的植物扔掉太可惜了,於是利用花園一隅加以整理,重新恢復它的新鮮和燦爛,整理養護完的植物就放在「流浪花卉再生區」,並希望老人和病友去認養,從照顧植物中得到啟發,從而激發人們熱愛生命的潛能

結語:

採訪聖母醫院的三天中,遇到一些插曲,讓人為之動容,像是忽然間一陣樂章出現在病房的一角,三位穿著志工服裝的歌手,拿起吉他和自己的民族樂器開始演奏起來。歌手走唱在各個病床間,許多病人聽著聽著都開心的笑了。

走在「心靈療愈花園」裡,一隻花色斑斕的小花豬不知從哪裡冒了出來,跟著大伙兒在花園溜了起來。老人們隨著節奏搖擺了起來,小花似乎也更喜興了。快樂是會在生命間傳遞的,在這裡完全的得到驗證。

在這裡,特別感謝一位即將往生的嬤嬤,願意為我們作模特兒,讓芳療姑娘充滿愛心的用香噴噴的油安撫她的全身,相信她在天堂是安詳快樂的。

我們發現在這裡你每時每刻都可以感受到奢華的感受,因為聖母醫院顛覆了「醫院」在日人們心中傳統的定義,每時每刻都讓您有超越期待的驚喜感受。在這裡「愛無所不在!」



*目前芳療小棧正在規劃2016年的臺灣芳療心靈之旅,將會造訪臺東聖母醫院,您將親自探訪聖母醫院的芳療照護流程,品嘗聖母健康農莊的有機餐飲,真愛烘培坊的修女愛心麵包、聖母健康會館的芳心好美SPA療程。諮詢請洽沛文大叔,微信號fangliaospa


點擊閱讀原文,看看聖母醫院的執行長陳世賢,要告訴您什麼?

相關焦點

  • 張惠妹愛分享演唱會與臺東聖母醫院
    司機笑說:「沒想到主教也是追星族!哈!」其實主教是受邀參加張惠妹AMeiZing世界巡迴演唱會的慶功宴,阿妹要將其中一場的唱酬及所有門票收入全數捐給她熱愛的故鄉、以及照顧她的臺東聖母醫院。黃主教身為臺東聖母醫院的董事長,希望親自前來表達謝意。他笑說自己大概是臺灣第一個半夜三更還在外面聽演唱會的主教吧。謝謝阿妹。
  • 漫談天主教醫院與張惠妹的信仰
    杜修女對我說:有的人拿醫保卡來要虛開藥品、套現,教會的醫院不能做;還有的人來墮胎,我們更不能做;再則當年這座建於鬧市區的醫院沒有足夠的停車位。後來就名庭冷落了,現在變成了老年託管中心。然而,臺灣東部地區的花蓮、臺東兩縣。經濟相對落後,醫療資源相對匱乏,人口以原住民為主。教會醫院仍將發揮很大的作用。今年二月二十八日,我曾到臺東聖母醫院看望病危的鄭鴻聲蒙席。
  • 好書推薦:《布魯內萊斯基的穹頂:聖母百花大教堂的傳奇》
    歐美各國都有不少高大雄偉的教堂,位於文藝復興名城佛羅倫斯的聖母百花教堂是其中重要的瑰寶。聖母百花教堂是世界第四教堂。教堂建築群位於主座教堂廣場,由聖母百花教堂、聖若望(約翰)洗禮堂和喬託鐘樓三部分構成。教堂於1296年奠基,1347年工程因為黑死病爆發被迫中斷。1367年由全民投票決定在教堂中殿十字交叉點上建造直徑43.7米、高52米的八角形圓頂。
  • 青島將再添醫院、學校……臺東步行街也有大變化!
    此外,臺東步行街的改造也將在2020年提上日程……一起來關注↓↓↓青大附院國際醫療中心1月12日,青大附院國際醫療中心項目舉行奠基儀式。青大附院國際醫療中心項目建設地點位於青島市嶗山區海爾路59號,青大附院嶗山院區內。
  • 臺東紅葉傳奇:紅葉少棒紀念館,見證臺灣歷史性的一刻
    紅葉少棒隊,為臺東原住民布農族組成,在1968年8月25日的中日少年棒球對抗賽中,以 7:0的擊敗日本關西選拔出來的少棒明星隊,促成次年臺灣組成金龍少棒隊,進軍美國的第23屆世界少棒大賽,勇奪冠軍。同時在臺灣掀起棒球熱潮,雖然當時也因為臺東地處偏僻,人數不足,球隊領導曾偽造文書讓已畢業的學生入隊比賽,為紅葉蒙上一層陰影更造成汙點。
  • 老臺東珍貴舊影,那些無法忘懷的記憶!
    走在臺東三路熙熙攘攘的人流中,看著商業街的繁榮,看著路邊各種各樣的小店,看著五顏六色的招牌,忽然又想起了當年的臺東,想起了當年的臺東三路。同樣作為一個老臺東人,那裡有著太多美好的回憶。臺東三路這些利群老店舊影已成一種珍貴記憶,在臺東三路的利群門市部,一層為百貨商店,二層是居民區。拆遷改造中的臺東三路,這些照片均是首見,也是這條商業街歷史變化的重要見證。拆遷中的臺東三路利群體育用品部,利群這些臨街的門市部好像有4家,最終統一成了利群商廈。
  • 臺東:臺東糖廠、都蘭糖廠
    導語:臺東,臺東糖廠 、都蘭糖廠大家好,我是本文小編,每天為大家帶來最新旅行資訊,希望大家能夠喜歡,如果大家喜歡的話,請多多支持小編哦。舊稱臺東製糖所,原屬於臺東製糖株式會社,於1996年停閉。這是搜尋臺東糖廠,都會連帶出現的關鍵字:檔案咖啡室,哈哈。很可惜當天我們太早去了,整個要等到下午兩點多才有營業阿!只好忍痛捨棄了~ 反正我們還會再來臺東這裡不只有一間咖啡館,像是有些倉庫在展覽鐵道攝影作品或手工藝品旁邊,也都有設置這種小咖啡吧!整個好可愛呀!
  • 這是我熟悉的那個臺東嗎?
    聽聞,臺東步行街來了一位神秘嘉賓,它身高四米,長相醜萌,一出場就吸引了眾人的目光和鏡頭,被迷妹粉絲團團包圍。因為造型獨特夠扎眼,也被眼尖的文青認出,「這不就是爆火的木偶——嘻嘻福嗎?」「嘻嘻福」作為創新周巡遊表演的主角之一,是目前國內最大型木偶藝術裝置,出自知名藝術家馬良團隊之手。
  • 2020青島·臺東步行街商業創新周啟幕
    此次2020青島·臺東步行街商業創新周為期17天,橫跨「雙12購物節」,預熱跨年、元旦等多個年終大促重要節點,以「商業創新賦能場景」為理念,聯合本土優質品牌,齊聚紮根青島創新、嘗試、付出的優秀品牌及創業青年共同打造集展示、交流、合作及場景體驗為一體的商業創新平臺,以文化、場景、流量、科技多維賦能商業創新,為臺東步行街再續百年「頂流傳奇」。
  • 2020青島·臺東步行街商業創新周正式啟幕
    快閃店、街頭派對、閃光市集……臺東步行街開啟狂歡盛宴,2020青島·臺東步行街商業創新周正式啟幕。創新周以「商業創新賦能場景」為理念,為期17天。
  • 那些年,臺東(1)臺東,青春的味道
    生命中最重要的地方無疑是臺東,太多的記憶留在這裡,太多的生活碎片留在這裡,可以觸摸的一切,都是快樂與傷痛。對我而言,西鎮是童年與少年的味道,臺東或許就是青春的味道了。因為集郵,最初經常出沒的地方是臺東郵電局。如今似乎成了新建成的當代廣場的一部分。
  • 熱氣球、螢火蟲、「抹茶山」……去臺東度過迷人「小長假」
    近日,上海市市長應勇會見了中國臺灣宜蘭縣縣長林姿妙、臺東縣縣長饒慶鈴率領的宜蘭、臺東、花蓮參訪團一行。此次宜蘭、臺東、花蓮三縣首次以組團形式一起來訪,將自然、人文、藝術氣息的臺灣東海岸線的旅遊資訊、美食特產帶給了百姓。饒慶鈴縣長在推薦會現場誠邀民眾赴臺東體驗。那麼,臺東海岸線有哪些迷人之處?即將到來的春夏假期裡臺東地區又有哪些遊樂好去處?
  • 2020青島·臺東步行街商業創新周今日啟幕!
    為進一步促進消費增長激發臺東商圈活力市北區聯合各大商戶及企業2020青島·臺東步行街商業創新周活動活動以「場景體驗、文化創新、科技賦能」為主題深度結合臺東特有的商業形態以全域展演思維賦能場景體驗培育新功能,發展新消費向市民集中展現一批老字號消費品牌講述一批年輕的創新創業者故事打造一個充滿時尚感的活力街區
  • 逛吃青島 ② | 臺東夜市真正好吃的藏在……
    開心,比心,撒個花兒~「美食天堂」臺東一期根本不夠介紹嘛!那麼,今天我們繼續來 【 逛吃臺東 】~這次是晚上出動,臺東夜市可是出了名的好逛又好吃!沒錯,韓劇《舉重妖精金福珠》也在這裡取過景~)— 月光傳奇 —地址:臺東商圈威海路白雲旅館旁誒嘿?大家在排隊買什麼呢?
  • 臺東老街要還原 看看那些年的臺東
    ,交運傳媒公司挖掘歷史內涵,營造文化氛圍,精心策劃設計「臺東老街」,全面展現老臺東的百年變遷。交運傳媒公司任韜先生擔綱首席設計師,其設計風格簡約、凝重,既有臺東開鎮,也有1903年日耳曼啤酒廠景象,還有早期臺東鬧市的場景還原,可以說表現手法非常多元化。目前,各項準備工作就緒,將於近日開工,預計四個月後市民朋友可前往參觀。
  • 遵義、臺東、大光明,老臺東的三大電影院
    1928年在臺東建了一座大型的商業市場,分東西南北四門,正門(北門)在臺東三路,南門在臺東一路,西門在昆明路,東門在福寺路。據《青島指南》記載:「商業市場,為商人楊聖訓等集股所建,完全為商辦之市場。照片中的同一位置就是當年的遵義劇院,時常會想起電影還未開場,就會從右邊的大門洞進去,逛一逛臺東市場樓,其實也就是沿著裡面轉一大圈,消磨一下時間。2003年,遵義劇院隨著老臺東市場樓一併消失,隨著臺東萬達的崛起,這座曾經老青島的第二大戲院就此消失了。
  • 自此有二十年之久,我未曾再回到臺東
    」過去二十年,我不曾再訪臺東。今年有機會舊地重遊,跟當地的心理工作者一起進行兩天的工作坊。白天工作,晚上我跟先生兩人騎著腳踏車在臺東市區裡隨意亂逛。那是個安靜純樸的小城,跟印象中二十年前的臺東,似乎沒有多大改變,除了兩、三條熱鬧的街道,其他地方總是沉靜。
  • 青島臺東步行街再次升級迭代
    規劃先行,「1253」護航臺東步行街躍級所謂「1253」行動方略,是青島市市北區的一個重大舉措,目的就是打造臺東國家級步行街,以及復興臺東老城國家級產業園區,是「一個定位、兩條主線、五項原則、三年攻堅」的統稱。一個定位,即在臺東老城復興中堅持「百年青島商業本源,國際都會時尚地標」的定位。兩條主線,分別是時尚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