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姐姐》的第二次公演後,這周我大概聽了30遍+的《仰世而來》。
其實第一次公演也有我喜歡的歌:《大碗寬面》。因為聽了太多遍姐姐的版本,我甚至嘗試著去聽了一次吳亦凡的原版,最終播了五秒之後,因為擔心觸電,我毅然決然地關掉了它。
《仰世而來》這組的成員,是:丁當+金莎+白冰。按道理說,三人從實力上來說都不算弱,兩個專業歌手加一個唱歌不差的演員。結果卻獲得了現場觀眾投票的倒數第一名,很多人看完節目,懷疑現場觀眾的聽力是不是出了什麼問題,而這個結果我雖然一樣感到遺憾,卻完全可以理解。
大概在我高中的時候,第一次聽到《猜不透》,起初還以為唱歌的人是温嵐,後來搜索才發現歌手是丁當,那時我記住了這個名字。
到我上了大學之後,《超級星光大道》開始熱播,丁當在節目裡以一曲《我是一隻小小鳥》驚豔四方,逐漸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知道,那是我第一次產生錯覺,覺得這個女歌手很快就要紅了,結果你們也看得到,她一直沒紅起來。
有時不紅不是因為沒實力,運氣和選擇的成分,也佔了很大一部分。
我聽說過一個故事,當年《歌手》第一季,洪濤邀請過丁當,結果因為參加商演,丁當拒絕了《歌手》的邀請。什麼概念,相當於橄欖枝已經遞到了她家門口,她接過去把它掰斷,然後直接扔出了窗外。
有時候人生就是這樣,機會錯過了就是錯過了。那時洪濤眷顧丁當,可能是因為還沒有找到黃綺珊或者鄧紫棋。丁當這些年,也去上過一些其他的音樂節目,《蒙面歌王》以及《夢想的聲音》,然而並沒有激起一絲波瀾。
這些年丁當也一直陸續在出歌,只是從曲風到各方面,始終和十年前流行的風格沒有太大變化,這點不僅僅是對於歌手,對於任何行業來說,一直沒有進步,等於就是在退步。(此處@庫克,給他一個iPhone12別再吃老本警告)
所以,當她好不容易有機會來參加《姐姐》,一開口,唱的又是《我是一隻小小鳥》,我當時內心是崩潰的,張含韻都不唱《想唱就唱》了,丁當卻為什麼還是不肯放過那隻鳥?
你們看,就這一首歌,十幾年來她都不知道唱了多少遍,就跟版權是借來的一樣。《超級星光大道》唱一遍,正式錄音又唱一遍,商演不知道唱了多少遍,自己的演唱會依然在唱……最後好不容易有個機會,能讓大家重新認識她,結果她又唱小小鳥!你是蔡康永嗎!放過它!
她都不如唱一首《Let it go》。
可能很多人只是單純把《姐姐》當成一個娛樂節目在看,但我覺得,這個節目無形中教我們明白了很多為人處事的道理。比如它教會了許飛,做人別太傲慢。也教會了Candy,閨蜜甩的鍋,哭著你也得背完。
丁當給大家上的這一課,就更為深刻。她教會我們的是一個職場道理:有多大能力,抗多大事,否則遭殃的不只是你,還有你的團隊。
先說第一次公演。
由於丁當實力過硬,被其他人推選為其中一組的隊長。首先,丁當的性格不像寧靜張雨綺那麼火爆,其次,她也沒有伊能靜那麼強勢,所以被推到了隊長的位子上,隔著屏幕我都能感受到她的痛苦。
問題是,明明那麼痛苦,她也不說,非得忍著,忍到最後忍不了的時候,開始自己默默地哭。
別人問她,你怎麼了,她又說:沒事。
我的天啊,我簡直一次大型崩潰。
假設你到公司上班,你的團隊好不容易接到一個案子,到了排兵布陣的時候,同事提什麼創意,領導都始終不肯表態,明明他是拍板的人,可他既不說對,也不說不對,等到同事中有人建議具體要怎麼操作的時候,領導又突然面露難色,但依然什麼也不說。等到最終要成果展示時,領導默默哭了起來……你說你現在想不想打人吧?
節目裡最絕的一幕,是距離小考還剩10分鐘的時候,黃聖依問丁當:你有什麼建議,現在這還沒去。
丁當說:已經來不及了。
作為觀眾,看到這一幕,我都覺得心累。隊員都還沒決定放棄,作為最該負起責任的隊長,率先帶頭放下了士氣。
丁當就是明明有想法,但是不肯說,明明有訴求,卻一直不敢提。當組內的成員發表了和她觀點相左的看法,不知道是出於害怕得罪人,還是懶得辯駁,她也選擇默默接受。關鍵是,如果你能夠做到自洽,選擇默默接受也行,但她事後又要表現出有情緒的樣子,大家都看得出來她就是不開心,詢問她有什麼問題,她卻一直說:我沒事,我挺好的。
這種行為本身就是非常矛盾的,而且這種矛盾,只會讓周圍的人跟著一起尷尬。
不管在職場裡還是生活中,人和人的溝通,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必須明確自己的訴求。不能總想著讓別人去猜你的想法,你要知道,有時候就算直說,對方都未必會表示贊同,何況還是讓人去猜?
不斷增加溝通成本,浪費的只會是所有人的時間。
如果說,第一次是因為成員太難管理,勉強還算情有可原,那麼第二次公演,真的是找不到任何藉口了。
丁當組由於人氣相對靠後,無奈選到《仰世而來》這首慢歌,其實通過第一次競演的經驗,所有人都應該知道,慢歌是完全不佔優勢的。
一般我們看任何現場的演出,除非是你特別喜歡的歌手開演唱會,更多時候,你看的更多的其實是那場表演營造的氣氛。對於現場的觀眾而言,沒有什麼比現場的感受更為重要。而對現場以外的觀眾,他們想看的無疑是你明明拿到了一個必死無疑的劇本,最終你卻奇蹟般的逆天改命。
我沒在現場,所以我沒辦法知道現場觀眾的感受如何,但做為電視機前的觀眾,我看到的,是丁當帶著兩名隊友,上演了一出「聽天由命」。
我至今依然覺得它得倒數第一是不至於,可如果把它當成一個參賽作品來看,它失敗的原因,其實是因為對手們比她們下了更多的功夫。
同樣拿到慢歌的孟佳組,在表演的時候結合了現代舞。本來已經是快歌的張雨綺組,因為看到別的組有「一字馬」,臨時又給自己的演出加了新的動作。而丁當組在排練時,因為指導老師說了一句「這首歌不適合加舞蹈」,她們就真的什麼也不加了。
回看張雨綺那一組,做出加「大招」的決定時,已經離正式演出不遠,而且在正式上臺之前,她們的「大招」幾乎從來沒有成功過,中間張雨綺還因為對「舞蹈」不自信,一度喊著要放棄。最後因為她們的堅持,這場表演拿到了全場第一。
下面的話或許有些言重,但我覺得,丁當在這個節目裡最終被淘汰,以及這些年很難「更上一層樓」的原因:一是不肯突破,說白了或許就是懶。二是由於太過想做老好人,反而變得很難相處。第三點有些諷刺,對於一個人來說,有時有人格魅力,要好過單純有業務能力。
記得第一期,由於杜華給了丁當低分,並解釋說「唱的太好會顯得其他人不好」,遭到了一眾網友的群嘲。節目播出後,丁當還在網上直接懟了杜華,那時很多人都說,「丁當太剛了」。可她的問題就在於,始終不能自洽,你要麼一直剛,要麼一直不剛,你時而剛時而不剛,就會讓人覺得:這個人的性格捉摸不透,相處起來讓人覺得很累,最終,就只能敬而遠之了。
也難怪後來有次丁當發了一篇長微博,幾小時過去了,也沒有一個隊友轉發。
我想這也許說明了一個道理,今天大家所欣賞的人,更多是那種能哭能笑,反應真實,讓人能夠喜歡上的活生生的人,而不是只靠著業務能力滿分,卻始終讓人感受不到溫度的人形立牌。
希望下一次再有其他的舞臺,丁當能夠像她唱的歌一樣,敢愛敢當。以及真誠的建議她,不要再唱小小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