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接受和欣賞衰敗中的美麗,但真實的東西,總能直抵心靈
「河南是中華文明的祖宗」,而古村落更是炎黃子孫的「根」!每一座城市都有屬於自己的古村鎮,不論規模的大與小,繁華與衰落,它們都是這座城市歷史的縮影,文化的沉澱。千百年風雅沐浴,無數美好的古村鎮散落其間,別有久遠故事和美好風景。今天就為大家介紹駐馬店的李孟銀村,別樣的風情,一樣讓你流連忘返。
李孟銀村位於駐馬店西平縣出山鎮,從西平縣城一直向西約50多公裡,驅車一個小時左右即可到達。古村南靠跑馬嶺,北倚棠溪湖,境內風景秀麗。這裡文化古蹟蘊含深厚,人文情懷極為豐富,承載著千年的遺存和記憶,遠離塵囂的小山村。
在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山村,卻有著戰國時期三大冶鐵遺址之一-酒店冶鐵遺址,戰國時著名的棠溪、龍泉、幹將、莫邪等名劍均在此鑄造。據介紹,這裡是戰國至漢代時期重要的冶鐵基地。現存遺址坐落在趙莊的西面200多米的坡地上,遠遠望去就是一個高大的土丘。走進會發現,一個突出地面像是灶爐模樣的東西被人們用1米多高的不鏽鋼管攔著,殘存的爐灶高度有1米左右,灶口徑度有1.5米上下,這就是古代人用來冶煉鋼鐵的冶爐。爐子的內壁上有雞蛋和拳頭大小的坑凹,那裡原本是爐渣,被村民摳掉拿去刮豬毛了,就留下了這些坑。
整片遺址共佔地62畝,早些年當地農民在種莊稼時,經常能從耕種的土地裡發現一些鏽跡斑斑的鐵塊,泥土中還會翻出一些鐵渣、爐壁、礦石、陶片等等。在專家們沒有勘探之前,當時這片土地的顏色發黑,莊稼長勢不旺,收成沒有其他地方的好,整地時還總能撿到黑色、灰色的石塊。得知是冶鐵遺址後,村民們都推著小車來挖鐵礦石,那時候在地上隨便丟一塊吸鐵石,就能粘到一大堆鐵礦石。
在趙莊東面原本還有一座建於隋唐時期的金鐘寺,大概建寺的目的就是為了祈禱能冶煉出好鐵。原本寺廟很大,佔地約五六畝,寺內古樹參天,常有村民來此燒香祈福。但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寺院被全部拆除,當時寺院中的大金鐘也被扔進了棠溪湖水裡,至今仍長眠在湖水裡。
鬱郁青山、嫋嫋炊煙、潺潺流水、夕陽西下、土屋石牆的民居周圍雞鳴犬叫、牛羊撒歡,遮陽蔽日的古樹下幽涼靜謐……古樸的石屋、厚重的文化、淳樸的民風。這就是李孟銀村,一個田園牧歌般,避世而獨特的山中小村。
那麼,你有沒有來過河南的駐馬店?對駐馬店的印象怎麼樣?你知道駐馬店有戰國時期三大冶鐵遺址之一嗎?如果以後有機會的話,你想不想到這裡來走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