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文章,已籤約維權騎士,嚴禁轉載)
文/抽抽涼
演員請就位:女演員的難,不在"林有有"的S,而是楊志剛和胡杏兒
《演員請就位》第二季從演員名單公布到預告片發出,爭議和話題始終不斷,第一期正片上線之後,更是霸佔了各大網站的熱門排名。
但有意思的是,一個以演員為主題考驗演技的節目,反而是女演員生存現狀、粉絲不讓偶像擁抱女搭檔、「拉絲吻」這類衍生話題更能吸引觀眾的注意。
這也間接證明了,對於市場來說,演員僅僅有演技是不夠的。
女演員的生存現狀很難,已經成了一個長期的普遍存在的很難解決的問題,也不僅是40歲以上或演藝界,其實各行各業都是如此。
《演員請就位》的第二季策劃非常聰明,在演技比拼之前,由圈內的一些製作人,為參與的選手們先行測定市場評級。
這個評級結果不僅很多演員難以接受,連現場導演都有一些疑惑。但事實上,導演和製片人之間存在著藝術和商業取捨之間的矛盾並不稀奇。從市場角度來看,這個評級結果沒有太大問題,被評為B級的選手,在目前階段就是很難拿到男一或者女一的角色。
而尤為突出的是四位年齡稍長、資歷較深且演技經過考驗的女演員被評為了最差等級,她們是溫崢嶸,倪虹潔,馬蘇,唐一菲。同級別的男演員不是非科班就是新人小白。
而對比明顯的是,初出茅廬的張月,因為《三十而已》中林有有這個引發全網熱議的茶藝大師角色,被評為了S級。
張月與女f4之間的對比,是本期節目的一個話題點。唐一菲甚至公開質疑節目剪輯,把她因為馬蘇評級過低的生氣,剪輯到了張月登臺之後,讓觀眾誤以為唐一菲是對張月的評級感到不服,如果唐一菲說的不假,那可見節目組的用心良苦。
但其實真正能凸顯40家女演員生存困境的,並不是初出茅廬的張月和她的S級。相反S級隊伍中的同樣不年輕的楊志剛和胡杏兒,更能凸顯出女演員有多難。
首先我們先看林有有,也就是張月的評級。說實話這個s級的含金量並不高。這期節目錄製的時間段應該是三十而已熱度正盛,業內對她的關注正處於興趣濃厚的階段。
但劇結束以後,經過一段時間的沉澱,張月並沒有因為林有有這個角色爆紅,可以說她目前還不太具備擔當大女主的條件。
節目裡有一句話非常真實,沒有演員能扛票房。但平臺或投資商掏錢的時候,演員是重要考量因素。可以說想成為一名S級演員,吸引票房那是第二步,首先得忽悠投資方和平臺願意買單。
而從張月的後續發展來看,她並沒能迅速實現價值變現,也許專業人士和觀眾會為她的表現和演技買單,但市場未必認可她的商業價值。
不過從張月並沒有過度消耗林有有的熱度來看,這是一個挺沉的住氣,並且有腦子的女演員。
張月不是典型的美女,既不是霸氣明豔的御姐,也不是楚楚可憐小白花。但在現實題材劇成為主流的如今,張月不把自己當成「女明星」更會不愁戲拍。
林有有沒有選顧佳而是選擇《被偷走的那五年》也是很聰明的做法。因為她知道自己的發展方向,不是顧佳那種類型的角色,林有有已經成為了過去,而白百合代表的小妞電影,的確是她可以挑戰的方向。
張月的成功有運氣的成分在,但與女演員的困境並不衝突,甚至可以說沒有太大關係。如果林有有這麼高熱度的角色都捧不出一個女演員,那才是更難了。
與溫崢嶸同歲,比倪虹潔只大一歲的楊志剛被評為s級,才是女演員困境的真實寫照。
楊志剛是一位資深演員,有相當龐大的受眾群體,但同時他局限在某幾種類型片當中,可以說也是一定程度上的不出圈。楊志剛很少跟同齡男演員一起競爭獎項,或者拍廣告上綜藝,他就在自己的圈子裡如魚得水。
但如今他僅僅是做出了挑戰自己的嘗試,就被業內認可了商業價值。這意味著只要想他演,會有很多類型的角色可以挑選,因為這個年齡的男演員有經驗,有觀眾群,可以演英雄可以演小人物,古裝民國現代好像確實沒有什麼不能演的,用節目中的原話,那就是黃金年齡。
但倪虹潔和溫崢嶸,只能演媽媽了,還是配角。
40加的女演員商業價值就這麼一敗塗地嗎?胡杏兒是一個反例,她甚至比馬蘇和唐一菲還大幾歲。但這並不是一個好消息,因為我們發現胡杏兒是用近乎苛刻的完美,才保留住了自己的價值。
作為前TVB眾忠實觀眾,親眼見證過胡杏兒從不被認可,到成為當家一姐的全過程。
胡杏兒被評為第一梯隊,首先因為她有經過認可的演技,有港片輝煌時期積累下來的觀眾基礎,在內地觀眾面前的神秘感和這麼多年來幾乎零負面的輿論評價,就連跟圈內人戀愛分手也令人挑不出一點毛病。就算是你不喜歡胡杏兒,好像也說不出她有什麼不好。
做一個女演員,不僅要保證自己的外貌身材始終年輕漂亮,演技備受認可,還得從方方面面都讓人挑不出來毛病,這確實很難。
我們再看被節目組封為f4的四位女演員,唐一菲如今面對的事業瓶頸,尚可以說是因為她在家庭與事業中做出過選擇,當然需要做取捨,本身就是女演員需要面對的難題。
而馬蘇呢?作為一度被主流認可的視後,因為一些個人生活和言論方面的問題,觀眾緣大打折扣,商業價值也隨之降低。
倪虹潔和溫崢嶸,足夠漂亮,演技夠好,好像也沒搞出過什麼大事情,這麼些年來兢兢業業的演戲,因為資源跟不上,錯過了自己最好的年紀,她們做錯了什麼?可能錯在是女演員吧。
這個難題,我們一時半會兒解決不了,但有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了,就是一件好事兒。
希望有一天我們可以在大小熒幕上,看到更多有魅力的女性角色,她們可以是20歲、30歲、40歲甚至更大,她們可以是媽媽也可以不是,她們可以展示出女性更多面的人生和價值。
(本文圖片源自網絡及截圖,版權屬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