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中年男人只能油膩,只能保溫杯配枸杞,看陳建斌、董勇、郝平三位寶藏大叔在《三叉戟》如何初心永不變,熱血正沸時。
電視劇《三叉戟》講述的是由於年輕時屢破大案而被譽為「三叉戟」的三位人民警察「大背頭」崔鐵軍(陳建斌飾)、「大棍子」徐國柱(董勇飾)、「大噴子」潘江海(郝平飾)人到中年後,因為好兄弟意外遇害,三人決定重回一線,尋找真兇的故事。
該劇現目前只播出了4集,但以「三叉戟」組合為基礎的劇情一波三折,引人入勝。
陳建斌飾演的崔鐵軍是三叉戟的核心,在經偵科幹了十幾年的他插科打諢出謀劃策鬼點子最多,他表示經偵警察,每天面臨的可能不是生死危機,面對的可能不是亡命之徒,但卻是更危險的沒有硝煙的戰場,因此,做鑑證出身的他心如細發,最善於觀察,偵破思路清晰明了;
董勇飾演的徐國柱性如烈火,一把年紀了戰鬥力依舊爆表,抓捕行動永遠衝在最前頭,行動經驗。他表示警察行動,永遠要有警察的氣勢,丟了氣勢,命就懸了,因此,在三叉戟組合中雷厲風行,為人仗義。
郝平飾演的潘江海看似一副老好人的樣子,但是熟悉審訊技巧的他實際上八面玲瓏左右逢源,他表示預審,就是要和嫌疑人鬥智鬥勇鬥心,因此,在他的審訊桌前,沒有零口供的案子。
咱們當了半輩子警察,得有個樣!老不是藉口,不是理由,老是責任,是擔當,老就老的讓年輕人服氣,得讓自己高看一眼。
該劇利用片頭倒敘過去,正片正敘的敘事故事模式,一方面通過兩分鐘倒敘讓觀眾熟知三叉戟組合年輕時候高超的刑偵能力,另一方面代入到中年後退居二線後依舊初心不變,熱血不改勇闖一線的情境中。
三叉戟組合年齡總共加起來超過150多歲,但因老戰友殉職後怒而重新集結返回一線,在工作能力上寶刀未老,不因為老而逃避,直面困難,勇敢向前。
法令者,所以抑暴扶弱,欲其難犯,而易避也,法律就是黑白之間的一道牆,我們警察就是砌牆的人,如果這個世界上只剩下人情、道義、這堵牆就千瘡百孔,這社會就亂套了。
在第一集中「三叉戟」花式找理由旁聽老夏遇害案件會議。大背頭假裝來修投影,大噴子假裝為後續預審做準備,而大棍子上來就直接拍犯罪嫌疑人的照片。雖充滿著「豪橫」的氣質,但這不正是對三叉戟組合三人性格的真實寫照嗎?
如名場面大噴子潘江海在審訊嫌疑人邱遠強前時表示「十五分鐘,我要是撬不開這孫子嘴,算我二十年預審白幹了!」而之前浪費的半個小時就是因為他為人雞賊怕擔責而選擇大背頭去審訊。
拿著一包零食進入審訊室後,不著邊際的吃著東西邊看資料,嫌疑人疑惑了,之後義正言辭的問以小見大,從小事說起「刀,從哪裡買的?」之後敘述警察夏春生犧牲場景裡虛中有實,真真假假盡在不言中,不給嫌疑人思考時間,最後協同助理小呂上演一場離間計,最後突破嫌疑人的最終底線,交待了。
另外本劇主要編劇之一呂錚先生,本身就是一位從警20年的北京警察,呂錚曾任公安部獵狐緝捕隊成員,同時也是全國公安文聯理事,全國公安作協籤約作家。這部榮獲了金盾文學獎和燧石文學獎的《三叉戟》劇本紮實,在輕車駕熟的中年天團大叔演繹下,配上金句不斷、風趣幽默的臺詞,三叉戟人物形象豐滿生動、可愛而又迷人,同時沒有男女主角戀愛劇情影響破案進度,此劇,必火!
給善良一個結局,給自己一個使命